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9年蔣介石退守台灣,手裏還剩下多少兵力?事實令人吃驚

2024-01-06歷史

1949年12月13日的深夜。

在空曠的成都機場,一行人趁著夜色,行色匆匆地登上了飛往台灣的中美號。

這群人的領頭者,正是大家熟悉的蔣介石。

蔣介石雖然被中國共產黨打得節節敗退,狼狽不堪,以至於遠離大陸,蝸居在台灣小島上。

但他離陸居島的計劃卻是早早便開始了。

蔣介石到底帶走了多少兵力與財富呢?

蔣介石和台灣的緣分

1894年,因清政府與日本的戰爭失利,清政府不得不與日本簽署了喪權辱國的 【馬關條約】

至此,中華大地的寶島台灣便被日本侵略者搶占,久久不能回歸祖國。

當時的蔣介石只有9歲,但是從小家庭優越已經開始讀書看報的他,還是從父母平時的只言片語中了解到了這件事。

台灣,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地名,從此在蔣介石的心裏紮根。

1918年8月18日,時年33歲的蔣介石乘坐飛機經過基隆的時候,童年的記憶瞬間襲來。

當他想要停下來,去往台灣看看時,卻遭到了日本人的拒絕。

蔣介石默不作聲,悄悄離去。

但是這次的拒絕,反而讓台灣在蔣介石心裏的好感更上一層樓。

終於,全國抗戰勝利結束後,台灣光復一周年之時,蔣介石終於登上了他夢寐以求的寶島台灣。

1946年10月22日,蔣介石攜夫人宋美齡前往台灣的圓山忠烈祠祭祀革命先烈以及在抗日戰爭中英雄犧牲的台灣人民。

1946年10月23日,蔣介石又與夫人宋美齡趕赴日月潭欣賞台灣當地獨特的美景。

1946年10月25日,蔣介石和夫人宋美齡剛剛踏出旅館門口,準備前去參加慶祝台灣光復1周年紀念大會時,熱情的人群再次給了蔣介石無與倫比的震撼。

只見外面烏泱泱一片全是人,人群成員除了台灣的普通人民群眾外還有台灣各界人士。

一條長龍從旅館門口一直排到會場中心。

人們都在為這一刻歡呼吶喊。

哪怕只有短短幾日,但熱情的台灣民眾,以及美麗的台灣風景,依然給蔣介石的心裏帶來了極大的沖擊,產生了無可比擬的地位。

1946年10月27日,受遠在大陸的秘書和部下們的一再電話催促,蔣介石這才帶著夫人宋美齡,一同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台灣。

台灣的美麗與親近,讓蔣介石極為滿意,台灣在國民黨勢力範圍內,且並沒有和共產黨接近,這讓蔣介石更加的滿意。

之後,蔣介石的各種政策資源開始向台灣源源不斷地傾斜。

或許從這一刻起,蔣介石就已經有了將台灣打造成自己退路的想法。

節節敗退的老蔣

1949年,隨著中國共產黨在與國民黨的戰爭中多次取得重大勝利。

特別是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大獲全勝,奠定了國民黨註定敗亡的現實基礎。

國民黨的大部份主力被殲滅和俘虜。

共產黨一鼓作氣解放了東北,華北,西北,長江中下遊以北的大片區域。

更令人振奮的是,這些被解放的區域,已經連成了一片,可謂是一口氣拿下了中華大地的絕大部份區域。

解放軍總軍力高達400萬人以上 ,裝備精良,作戰素質優秀,完全可以正面殲滅目前現有的國民黨所有軍隊。

而國民黨此刻的正規軍隊,還剩下71個軍和227個師的番號,共計約115萬人。

再加上零零碎碎的其他類似於特種兵,軍務機關,軍事學校,地方部隊等地方的人。

總人數合計約在204萬人。

且其中真正能上戰場的據國民黨內部統計,只有不到146萬人。

更為不利的是,這些軍隊零零散散分布在新疆到台灣的寬廣區域內,已經無法成規模的組織戰鬥。

於是,蔣介石便正式決定撤退到台灣島,奢望著以後東山再起。

雖然蔣介石決定撤退,且要帶足有生力量,妄想日後反攻。

但是台灣畢竟只是一個小島,容不下這麽多人。

所以到底帶多少人力物力走,就成了擺在蔣介石眼前的一大難題。

在經歷了冥思苦想以後,蔣介石決定。

帶走陸軍60多萬人,海軍35000余人,艦艇50余艘,作戰飛機400余架。

這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數位,但它確實符合歷史。

不過,蔣介石的美夢終究沒能成真,如此大量的軍隊,早就超出了台灣一個小島的容量。

最終,蔣介石也沒能走出被自己野心給拖垮了的下場。

結語

台灣是祖國不可分割也不容分割的一部份。

任何人對台灣的非分之想,只會加速自己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