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77年左宗棠墓被炸開,遺骨棄於荒野,王震怒斥:豈有此理!

2024-07-18歷史

1977年,左宗棠的墓被炸開,遺骸被拋棄在荒野之中,王震對此怒不可遏:豈有此理!

自中英鴉片戰爭以來,近代中國長期承受外國勢力的欺淩。

清朝統治者的腐敗以及外部勢力的覬覦,使得中國這個歷經數千年不倒的文明古國在當時顯得岌岌可危。

正所謂「國難思良將,板蕩見忠臣」,在這一千年未見的大變革時期,不少立誌拯救清王朝於危亡的傑出名臣應運而生。

這一時期的著名人物包括林則徐、左宗棠和張之洞等人。其中,尤以左宗棠和林則徐為最,他們是應當被永遠銘記的民族英雄。

左宗棠的早年起點並不算是很高,這裏的「不高」包含兩個方面。

首先,左宗棠並非出身於旗人,其次,他也不是透過兩榜考試進入仕途。作為一個在科舉考試中屢次落第的失意文人,可以說,如果按照清王朝當時的選拔制度來看,左宗棠確實不能算是「大才」。

左宗棠因科舉考試失利而回到家中,專心研讀書籍,潛心鉆研兵法。在此期間,他自號為「湘上農人」。

金子總會閃耀光芒,盡管左宗棠在科舉考試中未能獲得「功名」,但他的名聲卻早已在湖南官場傳揚開來。

吳榮光非但對他極力推崇(因為吳榮光是左宗棠的師長,對他了解甚深),還有陶澍兩江總督因為珍視他的才華而招募他為幕僚,甚至當時的林則徐也認為,只有他才能夠平定新疆的動亂。

然而,眾所周知,清朝的科舉制度極其腐敗,透過這一制度選拔出來的人,大多都是那些「筆下有千言,胸中無一策」的空談家。

左宗棠作為一個落魄文人,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卻抱有「逆天改名」的希望,為清王朝延續了百年之壽,而洪秀全則差點導致清王朝的覆滅。

經過林則徐、胡林翼、陶澍等人的推薦,左宗棠最終獲得了在軍中施展才華的機會。

經過曾國藩的推薦,最終鹹豐皇帝同意左宗棠自行招募5000名士兵,參與對太平天國的戰鬥。

左宗棠,年屆49,經過半生積累的經驗與知識,在與太平天國的戰鬥中得以充分展現,最終使得太平軍節節敗退。

左宗棠因戰功赫赫,從一名幕僚搖身一變,成為朝廷的中流砥柱。

左宗棠在剿滅太平天國中展現了出色的才能,因此官運順遂。

僅僅數年,他便升任為浙江巡撫,隨後又擔任閩浙總督。用今天的話來說,他早已是省部級官員。

起初,左宗棠從平民百姓一路晉升至如此高位,他的仕途運勢似乎也已達到了頂峰。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左宗棠註定要成為晚清時期對中國產生深遠影響的一代名臣。

盡管太平天國運動已被平息,清政府仍未能恢復安定。俄國為了逐步吞並中國的北方領土,煽動了當時新疆的分裂勢力阿古柏,建立了一個名為「洪福汗國」的分裂政權。

由於「洪福汗國」的緣故,清政府喪失了對新疆的控制權,俄羅斯乘機占領了伊犁地區。

左宗棠,當時年已六十六歲,立即向慈禧太後呈上一份詳盡的奏折,闡述了新疆對中國的重要性,並請求準許他出兵,以收復失地。

然而,左宗棠未曾料到的是,慈禧太後並未立即采納他的意見,而是將他的建議送出到朝會上討論。

以李鴻章為首的一部份人主張將資金優先用於海防建設,然而左宗棠認為海防建設未必能迅速見效,而北疆的陸地安全問題已迫在眉睫。如果讓「洪福汗國」穩固立足,再想收復新疆將變得極為困難。

朝堂上當時兩派各持己見,爭論激烈,最終左宗棠得到慈禧的支持,從而獲準發兵新疆。

朝廷釋出詔令,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統領三軍。左宗棠先在京城整頓兵馬,之後前往新疆平息叛亂。

左宗棠在離京之前,特意準備了一口棺材,以此表達自己如果不能收復新疆便決不回京的堅定決心。

自從科舉失利後,左宗棠便在家中潛心研究兵法。在平定太平天國期間,他已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華,而在平定新疆叛亂時,其用兵謀略更是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左宗棠設計了「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作戰計劃。首要目標是北疆的阿古柏,這樣不僅能減少進軍的難度,還能透過戰勝阿古柏穩定軍心,並對北疆各方勢力產生震懾效果。

烏魯木齊,作為北疆的中心城市,不僅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和政治意義,而且是新疆的核心樞紐,對於未來收復伊犁地區具有關鍵戰略價值。

緩進急戰是指用較長的時間來整頓兵馬、籌備糧餉以及整頓軍紀。

左宗棠在治軍方面非常嚴厲,即便是那些隨他從湖南出征的老湘軍,如果發現有人虛報軍餉,他也會毫不猶豫地予以裁減。

因此,經過左宗棠的精心整訓,一支戰鬥力極強、威武非凡的軍隊應運而生。

1876年,左宗棠在甘肅舉行祭旗儀式,正式展開軍事行動。他親自坐鎮肅州中軍,指揮劉錦棠和金順兩路大軍相繼出關,並在哈密會師後,正式進軍烏魯木齊。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清軍迅速收復了北疆的所有重要軍事據點,包括烏魯木齊。

左宗棠命令軍隊暫停戰事,進行短暫的休整後,士氣高昂地向南疆挺進。

然而,在收復南疆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挑戰。畢竟,俄國在伊犁經營已久,裝備精良,因此並非輕而易舉便能奪回。

天賜良機之際,俄羅斯與鄂圖曼帝國展開了第十次「俄土戰爭」,俄軍在此戰中損耗慘重。於是左宗棠乘機出兵伊犁,成功收復了失地。

因此,經過英、俄兩國勾結阿古柏策劃的叛亂得以結束,中國北疆再次恢復了安寧。

然而,由於清政府的懦弱,最終在中俄議和時,雙方簽署了【中俄伊犁條約】。盡管從條約表面上看,中俄雙方似乎達成了「五五開」的結果,但這絕非左宗棠所期望的。

晚清時期四處「救火」

新疆平定後,左宗棠被調任兩江。

左宗棠在這裏致力於興修水利、改善鹽政、推動洋務運動以及加強海防建設。

由此可見,左宗棠也十分重視海防建設,只不過他的做法比李鴻章等人更為務實。

1883年,越南方向再度動蕩,左宗棠奉命前往擔任督軍。

朝廷雖然同意了左宗棠加強邊防,以防法軍的進攻,卻未批準他再次前往南方執行作戰任務。

中國的邊防戰士最終在與法國軍隊的戰鬥中獲得了鎮南關的重要勝利。

清政府卻不顧左宗棠等人的建議,放棄了乘勝追擊的機會,而是倡導和談,結果在取得勝利後,竟然簽訂了中法之戰的和約。

中法戰爭結束後,左宗棠在病中上書,建議設立專門負責海防的官員,並將福建巡撫改為台灣巡撫,在台灣設立省份。

不久之後,清朝政府全盤采納了左宗棠的建議,隨即設立了總理海軍事務衙門,並在台灣設立了省級機構。

左宗棠在上書後的一個半月內因病辭世,享年75歲。

左宗棠臨終之際仍然關心國家大事。他在臨終遺言中表達:「這次越戰乃至關重要,關乎中國的強弱對比。我率領部隊南下,雖未能大舉進攻,以顯示中國的威嚴,遺憾終身,難以安息!」

左宗棠一生四處奔走,為搖搖欲墜的清王朝竭力「滅火」,只為保全國家。清廷在得知他的死訊後,追贈其為太傅,謚號「文襄」。他被列入京師的昭忠祠和賢良祠,並在湖南及其功績卓著的各省建立專祠以示紀念。

左宗棠之墓遭到爆破。

新中國成立後,新疆建設兵團應運而生。

當年帶兵入疆的王震將軍在閱讀左宗棠壯舉後,對左宗棠充滿了敬仰之情。

1975年,長沙市雨花區跳馬鎮白竹村因修路需求,經過左宗棠墓地後,覺得墓地面積過大,影響了交通流暢。

因此,當地部門決定將左宗棠的墓地一分為二,從中間修建一條公路穿過。

這種情況還不至於引起太大的不適。

兩年後,當地政府計劃在這裏修建一座橋梁,令人意外的是,他們決定炸毀左宗棠的墓,以便使用其墓地的材料。

施工隊當時帶來了超過一百公斤的炸藥,並設定了幾十根雷管。爆破聲響過後,左宗棠的墓室被炸出了一個巨大的洞,墓地遭到嚴重破壞。

一些當地村民甚至打起了「摸金校尉」的主意,竟然闖入了左宗棠的墓室,試圖謀取不正當的財富。

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這位清朝朝廷的高級官員,其陪葬品僅限於幾件破爛不堪的衣物和一些毫無價值的隨葬器物。

這些愚昧的村民最終由於沒有得到好處,竟然隨意丟棄了左宗棠的遺骸,並且推翻了左宗棠的石像。

多虧了一位名叫黃誌清的人在夜間悄然出現,他將左宗棠的遺骨重新整理後進行了掩埋,這才避免了這位民族英雄的遺體暴露在荒野。

不久之後,王震將軍得知了這個訊息。他聽後大為憤怒,立即拍了一下桌子,高聲說道:「胡說八道!他們竟然敢這樣!」

王震將軍隨即與湖南省委取得聯系,詳細闡述了左宗棠的歷史地位和他的功績。

湖南省委迅速指示長沙市相關部門開始重修左宗棠墓地,並在1996年將其申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