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為何不錄用北京戶口?人民大會堂招服務員,周總理卻立下奇怪規矩

2024-07-18歷史

人民大會堂招聘服務員,卻不考慮北京本地人?

北京人或許始料未及,原來他們沒有資格擔任人民大會堂的服務員!

這個奇特的規定是周總理在1959年親自頒布的,除了不僱用北京人之外,每位服務員的任期只有四年。四年一到,無論之前表現多麽出色,都必須離職。

周總理為何會制定如此奇異的規定呢?難道其中隱藏著一些不為人所知的內情嗎?

人民大會堂招服務員

1959年,人民大會堂終於在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前夕順利竣工。

許多國家聽聞此訊息後,皆感到匪夷所思,就連蘇聯方面也感到震驚,赫魯雪夫甚至特意致電駐北京大使館,詢問事件真實性。

中國斷言這件事情確鑿無疑,更補充道,如果蘇聯老大哥對此存疑,一個月後前來中國人民大會堂參加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慶典,便會了解真相。

蘇聯堅信我們無法建成人民大會堂也情有可原,畢竟當時中國正處於經濟困難時期,連溫飽都難以解決,甚至毛主席都舍不得吃肉。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怎能在短時間內建成如此宏偉的大會堂呢?這簡直比登天還難。

或許這樣說還是有些抽象,換種方式吧,與人民大會堂同期動工的幾座世界著名建築,聯合國大廈耗時七年,日內瓦萬國宮用了八年,而雪梨歌劇院則整整建了十四年之久!

人民大會堂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精確來說是280天——就竣工了。

赫魯雪夫心中的不服氣與日俱增,於是欣然接受邀請,前往參加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的慶典。他想親眼看看,傳說中的人民大會堂是否真的如傳聞般壯麗。

赫魯雪夫並未料到,中國方面正在為即將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國宴忙得不可開交,焦頭爛額。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的首場國宴,中央各級領導都高度重視,然而事情的發展並不像大家預期的那樣順利。

首要的是服務員的招聘,這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根據估算,人民大會堂至少需要三千多名服務員才能夠應付日常需求。然而,人數一多就容易人多眼雜,擔心會混入一些敵對分子借機進行破壞。

因此,為了確保絕對可靠,人民大會堂對服務員的招聘標準極為嚴格,特別是在政治背景、思想品德和社會關系的審查方面。通常需面試七百人才能挑選出一個合格者,最終選定時還會淘汰另一批候選人。

在踏入人民大會堂正式工作之前,他們必須接受軍區統一安排的培訓,由國旗護衛隊進行統一指導,並進行必要的體能訓練,以確保他們能夠勝任這項工作。

一旦正式上崗,這些服務員將接受半軍事化管理,限制隨意外出,幾乎與外界隔絕。

此外,體檢要求也非常嚴格。在那個中國人身高普遍較低的年代,竟然規定女服務員的身高必須達到一米五以上,而男服務員的身高則必須達到一米七五以上。

盡管要求非常嚴格,仍然有許多人前來申請,因為對於他們而言,在人民大會堂工作無疑是一項極其榮耀的榮譽。

然而奇怪的是,除了在開國第一宴上還能見到北京人的服務員,此後就再也看不到他們的身影了。自1960年起,人民大會堂開始拒絕接收任何本地人擔任服務員。

這項規定立刻引起了各種猜測,有人認為人民大會堂存在地域歧視,也有人認為人民大會堂必有難言之隱。那麽,真相到底是什麽呢?

實際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奇怪規矩的原因

主要的原因實際上有兩個,首要的是為了避免引起懷疑。

周總理領導的第一代黨中央,特別反感靠關系和走後門。然而,在開國第一宴錄用服務員的過程中,許多北京人利用他們在本地龐大的人脈網和靠近領導的優勢,透過後門方式成功地插入其中。這導致許多原本有機會被選中的外地人被北京本地人排擠掉了。

因此,中央一釋出招聘啟事,便有許多北京本地人攜帶推薦信和禮物,徑直前來。

這會導致就業不公平,原本是北京本地人,他們本來就能在就業上享有許多便利條件。因此,在人民大會堂這樣的莊嚴場所,再獲取額外的優勢,並不合適。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人民大會堂」中的「人民」二字的真正含義。

除了避免嫌疑,保密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人民大會堂的服務人員雖然實行半封閉管理,但難免接觸到機密資訊。即便如此,他們並非完全與外界隔絕。特別是對於那些來自北京原生的服務人員而言,他們有可能會將這些機密泄露給他們在社交圈中的官員親戚,從而造成資訊的泄漏。

然而,外地的服務員可以更容易地避免這種情況。過去,由於交通和資訊傳播的限制,不同城市的人口之間交流不如今日頻繁。在那個時代,要想前往外地,必須獲得當地政府頒發的通行證。因此,當時的人際關系遠不如今日復雜,人們之間不同地區的相識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綜合考慮這些因素,中央最終決定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直接不招收北京本地人擔任服務員。

當然,北京人擔任服務員也有著獨特的優勢,並不遜色於他人。然而,為了維護人民大會堂的公正和廉潔,不得不要求北京人在這方面做出一些犧牲。

周總理為何除了規定不招北京人之外,還要規定人民大會堂服務員的任期只能是四年呢?

主要歸結起來,無疑是出於保密考慮。

盡管即使是外地的服務員,如果長期留在這裏工作,也容易與北京本地人建立起人際關系網路,這可能導致機密資訊的泄露。而每四年更換一次服務員,則恰好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人民大會堂服務員的工作壽命不長,這使得四年後他們面臨何去何從的問題。

這完全不用擔心,只要在四年內沒有犯下重大錯誤且表現良好,他們都能被安排到其他適合的編制崗位,不會在四年後面臨失業的困境。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因素是在人民大會堂擔任服務員,盡管薪資頗為可觀,工作強度也頗為顯著。

在人民大會堂工作的服務員們面臨的要求尤為嚴格,因為這裏是國家重要場所,他們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來滿足這些高標準。

為了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必須嚴格禁止彎腰駝背或打盹等松懈的動作,即使必須端著重物,也要保持優雅穩健地行走。另外,長時間靜立也是對體力的巨大考驗。

在如此高強度的工作環境中,服務人員長期以來很容易患上職業病,例如靜脈曲張和腰肌勞損等,身體難以承受這樣的工作壓力而出現問題。

為了照顧服務員的健康,每四年就宣布他們"退休",這不僅有助於確保他們身體的良好狀態,還能有效避免服務員疲勞對招待效果的不利影響。

解決了服務員招聘問題,但在開國第一宴缺乏可供借鑒的經驗時,如何有效地一次性指揮上千名服務員,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開國第一宴的挑戰

負責協調國宴的工作,對此問題感到相當棘手。

在國宴正式開始前,盡管鄭連福帶領全體服務員進行了多次彩排演練,但無論怎麽努力,總還是會有人上錯菜或迷路。

這並不是服務員的錯,而是因為人民大會堂的場地實在太大了。來賓人數接近五千人,桌子擺了將近五百張,幾乎要占滿整個大廳。每桌要上十五盤菜,總共需要上七千零八十盤,整個過程非常繁復龐大,上菜的難度堪比地獄模式。

鄭連福在指揮國宴時面臨的問題是宴會場地過於寬廣,導致遠處的賓客難以聽清他的指揮。如果他使用喇叭來指揮,雖然聲音會更大,但可能會破壞宴會的雅致氛圍,畢竟這裏不是戰場。這種困境該如何解決呢?

鄭連福一度為這個問題所困擾,夜不能寐,整天思索著解決之道。直到有一天,他在過馬路時看到紅綠燈,靈光一閃,頓時有了啟發。

於是,在宴會現場,他布置了大量的「指示燈」。他只需設定每種燈的顏色來代表不同的指令,然後透過按下相應顏色的指示燈按鈕,就能有條不紊地解決所有問題。

關於服務員的禮儀規範,周總理親自進行了指導。由於他經常從事外交工作,並且曾在歐洲留學,對國際禮儀規範非常熟悉,因此在他的監督下,禮儀方面自然不會出現任何差錯。

服務員們看到周總理親自來指導禮儀,深刻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因此,他們在私下裏積極練習,然而即便如此,當真正上場面對眾多國家領導人時,仍然難免感到緊張。

服務員張善蘭曾親身經歷過這次國宴。她回憶說,當她去送水時,緊張得幾乎無法走路。毛主席察覺到她的緊張,主動關心並詢問她的老家在哪裏。

毛主席得知這是山東蓬萊後,便開玩笑地說道:

「蓬萊是個美妙的地方,常常有仙人出沒!」

張善蘭聽到後,立刻放聲大笑,剛剛的緊張感頃刻間煙消雲散。

除了服務員們在一旁嚴陣以待,國宴開始後,人民大會堂的天花板上還蹲著五十名緊張不安的大漢,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呢?

原來,宴會即將開始時,公安消防部突然發現現場存在消防隱患,迫使國宴臨時更換地址。

請想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根據人民大會堂的方位把所有東西準備妥當,現在如果突然更換地點,肯定來不及了!

鄭連福,負責本次宴會的總管,立即追問事件詳情,得知人民大會堂建造時因鋼材短缺,故天花板采用了中國傳統的木質結構。然而,木質結構易燃,在長時間受數百燈泡照射的情況下,極易引發火災。

得知情況後,鄭連福心中也感到十分矛盾:一方面,臨時更換陣容可能會影響宴會的效果;另一方面,安全隱患也讓他頗為擔憂。

在權衡了各種因素之後,最終決定派遣五十名電工潛伏在天花板上,以防不測。一旦發生火災,他們可以及時進行撲滅。

然而,在宴會的整個過程中,盡管天花板上懸掛著五十名大漢,存在著意外掉落的潛在風險,鄭連福還是不時地憂心忡忡地擡頭看向天花板。幸運的是,在整個宴會結束時,並未發生任何意外事件,一切都圓滿落幕。

經過這次教訓,人民大會堂的天花板已經改成了防火的鋼筋龍骨結構,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然而,正因為我們對每一件事都嚴格要求,人民大會堂才能始終保持完好無失真,真正體現了「人民」二字的深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