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闡述這個結論之前,先給大家看一下曹老板的【蒿裏行 】,「 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那叫一個感人肺腑,看到老百姓的慘狀,曹老板是痛斷肝腸。但他在屠殺幾十萬徐州手無寸鐵的百姓時,心裏沒有一絲的波瀾和憐憫
影視劇中的曹操
這樣的情況很矛盾嗎? 其實一點也不矛盾, 曹老板說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的時候,不是在說謊。他是真的很痛心,是真的在同情老百姓,沒有真正的憐憫寫不出這樣的句子。但這不妨礙他屠城,為什麽呢?舉一個例子
大部份人都吃過牛肉,在吃肉的時候,不排除真的有人會心痛,但 多數的人只會覺得這肉好香。 然而當刷到老牛一生勤勤懇懇為人們耕地、耕田,最後還要被吃掉的視訊後,大部份人也會感到很難受,對老牛產生同情。 同情老牛的心是真的,但吃肉的時候覺得真香,也是真的
而封建社會的統治者,對他的子民們就是這樣,這也解釋了皇帝派大臣去地方,為什麽叫守牧一方,其中的 牧就是放牧的意思。 在封建統治者的眼裏,百姓就是他牧養的牛羊,大臣相當於他的牧羊犬,所以大臣去地方也叫代天巡狩, 巡狩的意思就是皇帝的鷹犬巡狩皇帝的牛羊
耕地的老牛
封建統治者
封建統治者對百姓如果有愛,那也相當於是農場主對自家牛羊的愛, 而不是對他寶貝兒子的那種愛。在封建社會什麽樣的統治者叫明君呢?就是給牛羊好吃好喝、把牛羊養的肥肥胖胖、牛羊生病了他給牛羊花錢看病,牛羊被狼威脅了,他會養只牧羊犬來保護牛羊
牛羊被殺的那一刻,他也會感到痛心,這就叫明君。 但這並不妨礙他或者他的孩子,在餓的時候殺了這些牛羊來充饑, 這就是封建統治者和百姓真實關系的寫照。所以歷史上的封建統治者,不可能真的愛民如子,這是他們的 階級局限性決定的。他對百姓再好,也趕不上他對自己兒子的好
當然了,對於牛羊而言能遇到英明的農場主已經很不錯了,因為在歷史上多的是那種昏庸的農場主,不僅經營無方、給牛羊吃的也差,養的瘦瘦小小的還沒有本事防狼,甚至為人貪婪,在不餓的時候也要殺牛宰羊,只為取樂,這就是歷史上的那些昏聵統治者
農場主和牛羊
古代百姓
所以明君也好,昏君也罷,這些封建統治者的區別只是對待百姓的方式不一樣, 他們不會愛上百姓,就像農場主不會愛上自己家的牛羊一樣。 當然事無絕對,有些農場主會特別喜歡家裏的某一個牛或者羊,把他當做「家人」一樣的寵物
但 封建統治者是有千千萬「牛羊」的「農場主」,他不可能愛上所有的「牛羊」,更不可能將他們和自己的兒子同等對待。所以說封建統治者不可能做到愛民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