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皇帝稱謂的變遷,為什麽有的叫帝,有的稱宗?

2024-04-28歷史

唐朝之前的皇帝一般被稱為帝,如漢武帝、隋煬帝;唐宋時期的皇帝又常被稱為宗,如唐太宗、宋仁宗;而到了明清又變得既無帝也無宗,如洪武、康熙。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歷史小常識,但這是為什麽呢?

這些稱謂的變化,源於和皇帝密切相關的三個概念「謚號、廟號、年號」。

「謚號」是某人死後根據他的生平事跡、品德修養等給予的評價。「廟號」是皇帝駕崩後,為在太廟供奉祭祀而給他們起的名號。「年號」是漢武帝為方便自己當朝紀年以及感應上蒼,而推出的紀年名號。

首先秦朝作為皇帝制度的先鋒,皇帝的稱謂也比較特殊。因為嬴政認為臣下沒有資格評議君王,直接取消謚號、廟號制度,改用計數命名,「 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

漢朝重新恢復了謚號、廟號制度並開創了年號,但卻無法用廟號、年號來稱呼諸位皇帝。

廟號起源於殷商,最初只有「太、高、中、世」四個等級。創基立業曰「太」、功高者曰「高」、中興者曰「中」、世代祭祀曰「世」,然後再按照「 祖有功而宗有德 」的標準,加上「祖」或「宗」的稱號。

周公認為雖然商不道被天所棄,但周代之亦有罪(叛亂),所以滅商之後周自降了一級,由帝改稱王並放棄了廟號制度。當漢朝重新恢復這一制度時就遇到一個問題,規定太嚴、要求太高,不是每個皇帝都有資格擁有廟號。

西漢只有四位皇帝有廟號,高帝劉邦(太祖)、文帝劉恒(太宗)、武帝劉徹(世宗)和宣帝劉詢(中宗)。東漢雖然擴充了廟號「字庫」,但也只有三位皇帝擁有廟號,光武帝劉秀(世祖)、明帝劉莊(顯宗)和章帝劉炟(肅宗)。

註:兩漢有過廟號的皇帝並不止以上7位,但是漢光武帝和漢獻帝各廢除了一批。

漢武帝雖然開創了年號,但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迎合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即天能影響人事、預示災祥,人的行為也能感應上天。為感應上蒼皇帝們是遇吉改年號,逢厄也改年號。像漢武帝就用了11個年號,所以也不太方便用年號稱呼皇帝們。

在不能直呼其名的情況下,每個皇帝駕崩後都有且唯一的謚號,就成了稱呼皇帝們的最佳選擇,因此漢朝諸位皇帝們都被以「謚字+帝(皇帝)」的形式來稱謂。

這一時期也會將皇帝的廟號、謚號組合起來稱謂皇帝,如稱呼劉邦為「 太祖高皇帝 」。但因廟號不普及,所以這種稱謂方式被用的不多。

需要指出的是常說的漢文帝、漢武帝都是簡稱,漢朝皇帝除了漢高帝劉邦(劉邦的廟號是太祖),其他皇帝謚號統一有個字首字「孝」,所以完整的稱謂應該是漢孝文帝、漢孝武帝……

魏晉南北朝時期,廟號開始被濫用。只要不是英年早逝的娃娃皇帝,基本每個帝王都有廟號。這就導致了一個新問題,因為廟號原本是褒獎賢能君主的,所以泛濫後的廟號就難以區分皇帝間的優劣了。

而這一時期在追謚皇帝時還能給予客觀評定,透過「高、文、康、平」等美謚褒揚皇帝的功績,用「懷、悼、哀、思」等平謚來表示皇帝們作為平平或奮而無功,「厲、幽、靈、煬」等惡謚則是直接吐槽皇帝的荒誕、殘暴了。

所以「謚字+帝」仍然是相對準確稱謂皇帝的最佳形式,但到了唐朝情況又有了變化。

首先,皇帝謚號的字數開始大振幅增長並堆砌美詞。李世民駕崩之初,謚字為「文」即唐文帝。李治繼位後不久,覺得一個「文」不足以涵蓋父皇的文韜武略,於是把李世民的謚字擴充套件為「文武聖」。等到李隆基即位,覺得「文武聖」也少了,又擴充成「文武大聖大廣孝」(唐朝皇帝們謚字基本都在5字以上且全是美詞)。

其次,李隆基給李世民的謚字裏添加了一個不該有的字「孝」。不論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麽(應該是效仿漢朝,因為其他皇帝也加了),這個字讓後人覺得這是在嘲諷「 弒兄逼父 」的李世民。

因為謚字太多再加上這個「別扭」,後世開始改用廟號來稱呼李世民,即唐太宗。這種新的稱謂方式,很快就被順延並普及到唐朝諸帝。

註:唐朝諸帝中有個特例,女皇帝武曌。因為她是被逼退位以皇後的身份崩逝,所以沒有廟號,一般用她的謚號「則天大聖皇後」簡稱她為「武則天」。

其後宋朝的皇帝們進一步將謚字增加到16字規模(最後三任皇帝又降到6字),元朝沒搞擴充大致都在2~6字之間。但明清的皇帝們不僅未放棄美詞充斥謚號,還將其長度推上新的高度17~25字。

例如朱元璋的「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 高 」皇帝和弘歷的「 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 純 」皇帝 ……

這就愈發難以改回用「謚字+帝」來稱呼皇帝了,因此唐朝開始興起的廟號稱謂就延續了下來。

到了明清兩朝,對皇帝的稱謂又有了兩種新的變化。

一種是有點「自欺欺人」的簡化謚號,知道謚字太多不好叫,就只取最後一個字。如朱元璋可以被稱為「高皇帝」,擁有「 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 」的朱棣可以稱為「文皇帝」,弘歷可以被稱為「純皇帝」。

這種簡稱也可以和廟號合並使用,如明太祖高皇帝、明成祖文皇帝、清高宗純皇帝等等。

第二種是年號開始成為稱呼皇帝的新主流。

首先,由於理學興起以及皇帝制度的進一步集權(例如取消丞相制度),皇帝們不需要再透過頻繁更改年號去迎合「天人感應」,以增加自己的威權。其次,減少年號的更新頻率可以降低朝廷在文書、貨幣發行等方面的行政成本。最後,儒學強調的「改正朔」,即改變年號以體現新皇權的開始,被皇權所接納。

這些原因讓明朝以及後面清朝皇帝們的年號變得單一且具有各自獨特的代表性,這就有了成為皇帝稱謂的基礎。

註:明清兩朝皇帝們在年號方面各有一個特例。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俘之前的年號是「正統」,奪門復位後他的年號是「天順」。清太宗皇太極也有兩個年號,稱汗時為「天聰」,稱帝後改為「崇德」。

年號的流行除了以上原因之外,還有李世民的鍋。

自從他開始公開幹涉、修改各類史籍,後世皇帝們紛紛從此入手美化自己以及自己的先輩們。這導致史官、朝廷越來越不能客觀公正描述皇帝們的得失,別說「厲、煬」之類的惡謚,連平謚都沒了。

謚號全是高美極貴之詞,但皇帝們又有誰是千古聖君呢?變長不說還失去了原本的意義,那它也就沒什麽使用價值了,還不如用更為平淡、中性、簡短的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