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陳賡9字道真相:開國大將粟裕為何仕途不順

2024-04-14歷史

「六處戰傷的累累痕跡,多次生死邊緣的驚險旅程,都沒有讓粟裕屈服。他的神奇兵法和堅定信念,屢次戰勝強敵,創造了許多戰爭奇跡,甚至連劉伯承元帥都稱贊他是解放軍最傑出的將領之一。

然而,這位英勇善戰的將領在新中國成立後的政壇生涯卻充滿了挑戰和困難,這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麽呢?」

陽光照耀在湖南會同縣楓木樹腳村的一天,一位名叫粟裕的嬰兒出生在一個小康家庭。他聰明伶俐,從小在私塾和高級小學堂接受教育,智慧的種子逐漸在他心中生根發芽。

在湖南省立第二師範學校讀書期間,年輕的粟裕開始了對共產主義的探索,年底便加入了共青團。然而,1927年的長沙「馬日事變」讓黨和團成員成為反動勢力的目標。

此時,中共燈塔成為他們的指引,粟裕跟隨組織來到了武昌,並加入了葉挺領導的國民黨軍訓練團,擔任學員班長。

他,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者,以信仰為引領,投身於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事業。他的革命之路,充滿了艱辛,卻也洋溢著熾熱的激情。

他在南昌起義中身經百戰,經歷了烽火連天、硝煙彌漫的鬥爭。他也投身於井岡山的革命戰鬥,深深感受到革命的艱難與崢嶸。

從一名士兵開始,他以堅韌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一步步攀登到了我軍的高級指揮層。他的每一次成長,都是他堅定革命信仰和決心的象征。

在解放戰爭期間,他是華東野戰軍的重要指揮者,肩負著解放人民的重擔。他用自己的行動展現了革命的理想和共產黨人的信念,他以勇氣和毅力帶領他的士兵,為了新中國的建立而戰鬥。

粟裕在實戰中磨礪自己,學會了積極防禦和運動戰等策略,深刻理解到戰爭的規則需要從實際出發,不僅在戰爭期間多次大膽直言,而且這一理念影響了他的一生。

在深沈的謙遜與謹慎中,粟裕的默默奉獻在淮海戰役的光輝中閃耀。他是這場關鍵戰役的智囊,也是主要的指揮者。

如此顯赫的戰功,讓華東軍區副參謀長王德專程前往北京拜訪,尋求粟裕的指導。然而,當王德詢問如何向研究淮海戰役勝利原因的蘇聯大使尤金進行解釋時,粟裕的謙遜並未改變。

他強調了四個關鍵因素:黨中央、毛主席的卓越領導;總前委常委首長的精準指揮;廣大指戰員的英勇堅韌;以及華東人民,特別是山東人民的全力支持。

這場戰役的成功,離不開這些關鍵因素的共同作用。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永久地紀念淮海戰役,許多紀念場所被建立起來。

然而,對於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直接指揮的中原野戰軍圍殲黃維兵團的戰場雙堆集,卻沒有相應的紀念建築。這讓人感到遺憾。

在1978年6月19日,粟裕與安徽省委副秘書長交流時,提出了一個重要建議——在淮海戰役的戰鬥重地雙堆集建立一座紀念館。

他認為,【淮海大戰】這部劇本竟然沒有提及二野在這場艱苦戰役中的辛勤奮戰,這是一個重大的失誤。 粟裕的提議,不僅是為了紀念這場歷史性的戰役,更是為了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那些為戰爭勝利付出巨大努力的人們。

他們是我們的英雄,他們的事跡值得被永遠銘記。

雖然三野投入了1個特別縱隊和4個步兵縱隊進行支援,但二野仍然是主力,這一點不容小覷。粟裕的言論充分體現出他對事實的尊重和對歷史的敬仰。

他的謙遜中充滿了孫子兵法的精神,盡管他是淮海戰役的主要指揮,但他並未追求任何顯眼的紀念。他對雙堆集需要紀念場所的看法揭示了他的尊重和謙遜,這正是他隱功盡責、厚德載物的品質。

作為一位精通孫子兵法的名將,粟裕深刻理解並實踐著「所以,戰爭之道必勝,如果君主說不必作戰,那麽作戰也是可以的;戰爭之道不能勝,如果君主說必須作戰,那麽不作戰也是可以的。」

這句至理名言。

在漫長的戰鬥歲月裏,他將這句話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和準則,賦予了它新的時代意義:在局勢有利的情況下,指揮官應該果斷地采取行動,無論上級的命令如何;而在局勢不利的時候,應避免不必要的出擊,盡管上級的命令可能堅決。

他始終堅持「進不為名,退不避過,只為保全人民,追求與國家利益相符,是我軍的寶貴之寶。」的原則,因此成為我軍的「國寶級」將領。

在1955年這個特殊的年份,有十位卓越的將領被授予了大將軍銜,其中兩位——陳賡和粟裕,他們是一對不可分割的莫逆之交。

新聞報道在聚焦於這次典禮的輝煌時刻時,特別提到了粟裕的一點獨特之處:他是人民解放軍10大將之首,也是首批1038名將官中的佼佼者。

雖然在10大將中,粟裕的資歷和年齡都在中間,他於1907年出生,僅比許光達年長一歲,年紀接近末尾。然而,他的軍事指揮履歷中的無數個「獨一無二」,彰顯了他的聲望、才華和地位。

粟裕,作為長征時期南方堅守的遊擊戰爭指揮員,也是唯一獲得大將軍銜的南方堅守者。他是華東野戰軍的代司令員,也是唯一一位擔任過整個野戰軍指揮的大將。

他的戰爭歷程在大江南北留下了無數輝煌的戰例。新中國初現曙光時,他成為第一位擔任總參謀長的大將(在粟裕、黃克誠、羅瑞卿三位大將中),也是唯一被提名但未被授予元帥軍銜的大將。

陳賡對粟裕的智勇雙全和屢次打下艱難仗的戰績,從心底表示敬仰。

粟裕是一位英勇善戰的將領,他的勇敢體現在他的無數次戰鬥中,包括生死關頭的大仗、惡仗、險仗。他的身體上留下了炮火交延長刻的疤痕,頭部更是兩次經歷了鐵與火的交融,彈片、彈頭在他體內和顱內安靜地躺了多年。

在他辭世後的火化儀式上,才從他的骨灰中發現了三塊彈片,這些彈片已經陪伴他半個世紀,給他帶來了長期的頭疼病。

盡管如此,粟裕對陳賡充滿敬仰。在1954年10月,當粟裕成為總參謀長,陳賡則以軍事工程學院院長的身份,同時擔任副總參謀長。

粟裕對於工作分配非常註重,他將自己過去負責的作戰職責交給了陳賡,並在自己不在總參時,指定陳賡代理他的職責,主持總參的工作。

即使在外出後,他也會把重要事情交給陳賡處理。更為人敬佩的是,為了陳賡,粟裕主動承擔責任,如他安排總參作戰部成員去全聚德餐廳宴請蘇聯專家和顧問,而此時,華東軍區正準備表彰一個師的突出表現,新華社也準備發表相關的報道,因此作戰部接到要求審查新聞稿的電話。

陳賡躺在床上,身體狀況欠佳,正在與病魔鬥爭。送稿人前來打擾他的睡眠,向他解釋稿件已經得到作戰部的認可。

陳賡以為這意味著新聞稿已經透過了作戰部的審查,於是毫不猶豫地說:「既然作戰部已經批準了,就可以發表。」

第二天,新華社就在大地還未被陽光照亮時釋出了這條新聞。劉少奇看到這條新聞後,立即聯系粟裕,嚴肅地告訴他:中央軍委已經做出決定,對於師級(含)以上的表揚,只有軍委才有權利,大軍區沒有這種權力。

他命令粟裕查明此事。王尚榮等人立刻站出來,主動承擔起這個責任,而陳賡也不甘落後,他堅定地表示是他同意的,責任應該由他承擔。

然而,粟裕堅決站出來,他說他是總參謀長,應當由他來承擔這個責任。

粟裕的一生充滿了榮光、坎坷和試煉,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後直至1984年,他的後半生更是波瀾壯闊。在20世紀50年代,全國和全軍都在向正規化進軍,彭德懷和粟裕在這個關鍵時期,正值壯年,滿懷豪情壯誌。

與他們相比,林彪因為疾病纏身,無法像彭德懷一樣親手領導軍隊,而羅瑞卿則身兼多職,擁有深厚的權威。然而,這些困難並沒有阻擋他們的前進,他們的事跡將永遠被銘記。

粟裕,雖然只是總參謀長的職務,但是卻要面對彭德懷旺盛而堅決的挑戰,還要接手黃克誠的重任。但是,他的洞察力強,獨立思考,使得他能夠在新中國初期緊張的軍務中,與彭德懷產生不可避免的沖突,為二人微妙的關系埋下伏筆。

陳賡和粟裕之間,有著深厚的友情和相互的尊敬。然而,在1958年的軍委大會上,粟裕突然面臨不公的抨擊,一場暴風驟雨即將來臨。

這時,陳賡挺身而出,怒斥攻擊粟裕的言論,成為了極為稀有而有力的正義之聲。

對名利的淡泊和對事實的堅守是粟裕的獨特特質。他始終堅守真理,無論對手的地位多高,都不會妥協。這種堅守,既是他的榮譽勛章,也是他的挑戰。

在1950年的抗美援朝初期,毛澤東希望粟裕上陣,但由於身體不適,他錯過了這個機會。他不得不前往蘇聯治療,直到1951年9月才返回中國。

回到中國後,彭德懷也因病回國,身體恢復後,他沒有再前往北韓,而是開始協助毛澤東處理軍事事務。從1954年9月起,他開始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這段時間裏,他與粟裕有一些交集和誤會。

1. 在1951年,粟裕任副參謀長,與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因工作上的誤會而產生了矛盾。為了減輕毛澤東的負擔,聶榮臻先審閱了軍事報告,導致粟裕無法按時每半月上報一次。

毛對聶進行了批評後,粟裕也主動送出了檢討。毛對此表示贊賞,並將檢討傳閱給了劉少奇等人。然而,這件事情加深了聶和粟之間的誤解。

2. 粟裕與彭德懷的誤會源於他們對於某一問題的不同看法。彭德懷擔任國防部長,而粟裕在晉升為總參謀長後,兩人之間的接觸變得更加頻繁。

在國防系統的一次討論中,粟裕主張將預備隊設定在靈活地區,而彭則認為不需要設立預備隊,這就引發了兩人的分歧。

在1957年蘇聯存取期間,粟裕堅持提出職責劃分要求,但並未得到重視,反而被視為「告洋狀」。在黨內批判「反教條主義」時,他也因此遭受不公正待遇。

盡管起初他堅定地為自己辯護,但隨著事態的惡化,他最終在妻子和朋友的勸說下,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在檢討大會上,他雖然不情願,但還是被迫作出檢討,以避免進一步的麻煩。

盡管中央最終撤銷了他的總參謀長職位,並安排他從事研究工作,但粟裕的仕途因此變得更加曲折。類似的事情後來也發生在彭德懷身上,但粟裕並未因此而陷害他,也沒有利用這個機會為自己申辯。

彭德懷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不僅在戰時,也在新中國成立後的軍委工作中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他也因為對劉伯承、粟裕、蕭克等人的批判,而深感懊悔。

他在北京吳家花園反思自己的行為,並對自己的侄兒彭啟超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他在1958年全軍反教條主義運動中犯下了錯誤,對劉伯承、粟裕、蕭克等人的過度批評,讓他們受了冤枉,盡管這並非他的本意,但作為主持人,他確實犯了錯。

粟裕在紅軍時期就經歷了很多不公正,陳毅曾評價他是提拔得最慢的一個。

他曾拒絕華野司令員之位,以代司令員身份在華東和中原英勇作戰,殲滅國民黨軍240萬余人。然而,新中國成立後,他卻僅獲大將軍銜。

他剛剛在總參謀長職位上展現出抱負,便被免職。他的老部下王必成深感惋惜:「粟總是被浪費的人才。」他被譽為:「只爭工作,不爭職位;只爭重擔,不爭榮譽。」

1961年2月,陳賡與粟裕一同在上海靜養,他們時常一同閑話,共度靜養光陰。但一個月後,陳賡在撰寫【作戰經驗總結】時,因心臟病突襲,猝然離世。

那個曾經活力四溢、精力旺盛的老友,突然離去,讓粟裕深感悲痛。盡管身體虛弱,他仍然堅持前往醫院,與陳賡作最後的告別。

陳賡的骨灰運往北京後,他還堅持與李克農、廖仲愷的女兒廖夢醒等人一起,送行陳賡的骨灰。直到飛機消失在天際,他依然久久站在機場。

23年後,粟裕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或許,在那個世界,他們可以再次相聚,青梅煮酒,回憶彼此的歲月。

陳賡生前曾與粟裕閑談,贊其為頗具能力的人,然而這種能力往往會招致他人的嫉妒。同樣,有能力的人往往因為過於耿直,容易被人冷落。

粟裕的一生,就像一部飽含苦澀的史詩。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他始終堅韌不屈,風雨無阻。他曾以詩言誌:「沙場百戰談笑過,歷經困苦始得安。」

這是個經歷了77載春秋,從光明到黑暗,從繁榮到困苦,不畏艱難困苦的人的真實寫照。

常勝將軍粟裕,一生歷經磨難,但始終堅持信念。他勇敢地三次直陳自己的觀點,展現出無比的勇氣和決心。他的精神,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