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戊戌變法失敗後,譚嗣同有多慘?活活被鈍刀砍了20多刀才死去

2024-03-09歷史

百日維新浩浩蕩蕩,又轟轟烈烈多少英雄好漢為此付出沈重代價。盼望著能夠透過變法革新的方式改變舊時代,能讓社會走向繁榮與進步。作為改革的先鋒,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積極向光緒帝倡導維新思想,想要提高社會生產力,改革教育制度,倡導科學文化,改變社會積貧積弱的現象。改革是從戊戌年開始進行,故又有一個名字叫做戊戌變法。

想要實作改革必須面臨的則是重重的阻力,以守舊派為首的慈禧為例,便是想盡千方百計的對改革進行阻撓,這麽做到底是為什麽。因為守舊派的根本利益被觸動,他們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階級,而改革派心心念念的是透過提高生產力,改良多項制度帶有明顯的資產階級性質。於是乎二者的矛盾一觸即發。改革派的力量終究是過於薄弱,難以與在中國存在了上千年的封建階級向抗衡,隨著光緒帝被慈禧軟禁,並大肆抓捕改革派人士,改革的這條船眼看就要沈沒。

這場浩浩蕩蕩的改革運動,最終還是在守舊勢力的打壓下難以生存下去。僅僅經歷了103天便蕩然無存。但改革始終會帶來一些積極的影響,這次改革使得社會觀念發了巨大變化,改變人們陳舊的思想觀念,對中國近代化的行程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眾多的新思想、新觀念、新事物漸漸被人們接受,更多的新人士也如同雨後春筍般開始逐漸復蘇。

其中比較有名的戊戌六君子,他們本在可以逃脫守舊派追捕的情況下,沒有選擇逃離。其認為改革需要面臨陣痛,需要流血犧牲。希望透過以自己英勇就義的形式來喚起國人的覺醒。

古往今來的改革無一例外的都需要有所犧牲,但這些犧牲真的有意義嗎。往往在改革的初期大多數人總是充滿激情與鬥誌,有所成就便開始沾沾自喜,爭權奪利,打著改革的幌子謀取個人利益,大肆宣揚其在改革中的地位和成就。一旦改革被反對甚至與夭折,總有人會畏首畏尾開始為自己的處境而擔憂,十分擔心因參與其中而導致自己身處惡劣的局面,便懷著躲都來不及的態度。

正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可想而知害怕是人之常情,畢竟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沒了就不會再有第二次,誰又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呢。言行一致,這是做人基本的價值觀,口中說的與實際行動差別太大,不會令人感到可笑嗎,口中倡導著改革需要犧牲,真的到了需要你為改革作出犧牲的時候又不知道人跑哪去了(康有為),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作為改革家就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然你因為怕犧牲就進行退縮,那不僅僅是個人問題,你讓跟隨你的人情何以堪,別人放棄本安穩的生活跟隨你進行奮鬥,難免會讓人心寒。同樣作為改革家的譚嗣同,在改革失敗後臨危不懼,絲毫沒有害怕的意思。即使在監牢中受盡百般折磨也不曾低下自己高貴的頭顱。

面對痛苦的過程,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表現。被送往刑場的"六君子"之一楊銳年紀雖然是最小,但其被處置了十幾刀後不曾有一句怨言,直至離開這個世界。年紀最大的劉光第忍著痛苦將他安置好,又跪在地上準備受刑,康有為弟弟康廣仁強行忍著痛苦知道把褲子撕破也沒有說一句後悔的話,這些人是得有多大的勇氣才能做出這樣的舉動,真是讓人不禁感嘆。

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極其安逸舒適,正是因為改革先驅們的不懈努力,才換來現如今的美好生活,我們要懂得感恩,在面臨一點困難時需要迎難而上,而不是想著怎麽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