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庚子之變:慈禧太後哪來的勇氣,明知不敵,還同時向十一國宣戰

2024-04-12歷史

不得不說,【走向共和】慈禧太後向十一國(八國)宣戰時的講話非常感人。聽起來令人興奮、令人發指、具有煽動性:

「三十年來,他們仗著我們國家的善良和堅持,變得越來越咄咄逼人,欺負我們的國家,霸占我們的土地,蹂躪我的人民,勒索我的財產……對英格蘭開戰!對法國開戰!對美國開戰。對日本開戰……對日本開戰!」

雖然劇情是言情,但是義和團革命卻是真實的。慈禧太後向各地釋出命令。戰爭詔書(戰爭動員令)也充滿了....對列強的指責。

但這也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疑問,1898-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僅僅幾年後,連日本都打不倒的清朝,居然有了勇於同時向十一個國家宣戰

1.

其實,直到1894-1894年甲午戰爭之前,清朝都運轉正常,但經過這次戰爭,就徹底毀了。

梁啟超曾說過:

「中國四千年偉大夢想的覺醒,實際上是從1894-1894年的甲午戰爭開始的。」

可以說,這場戰爭不僅殘廢了清朝,也殘廢了清朝,清朝滅亡後,清朝人民醒悟了。【馬關條約】割讓領土巨大,數額巨大賠償遠遠超過歷次戰爭的總和,此時的清朝統治者已經無法控制人們的言論,整個社會都沈浸在失望甚至絕望之中……

義和團運動也隨之興起從這個時候開始,上期我們也談到了義和團對八國聯軍的評價並不高,他們認為是他們帶來了八國聯軍,甚至有人認為他們比八國聯軍更可恨。八國聯軍。

別以為義和團無知到會相信那些自命不凡的東西。其實是因為我們不再那個時代。是因為他們找不到出路,能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希望,實在不知道該怎麽辦,於是他們把絕望寄托在「惡魔保護」上。

由於與西方教會的利益爭奪和天災,無法生存的普通民眾加入了義和團,開始瘋狂攻擊教會。

清軍雖然不擅長對付日軍,但對付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也是綽綽有余了。那麽為什麽一開始沒有被壓制呢?

II、

都是因為改革改革的失敗!

最早的時候,洋務運動如火如荼,清朝勢力強大,甚至還衍生出「同治中興」一詞。但隨著甲午戰爭的結束,一切都化為泡影。此時,一些有思想的士大夫仍然沒有對清朝失望。他們以為清朝能夠完成自己的演變,維新變法就是其中之一,但他們感到失望。

義和團運動中的義和團透過結盟來尋求出路。他們也在苦苦思索出路,自然是同情義和團的。

這是什麽意思?

表明士大夫已經融入清朝官僚體系,開始反抗清廷的統一指揮。這也為後來的東南互保埋下了伏筆。

山東省省長毓賢因義和團朱鄧殺害英國聖公會傳教士公鹿事件,在西方列強的壓力下被免職。

毓賢不僅是一個殘酷的官員,而且還是一個極端的排外者。就是他告訴慈禧太後和王公大臣們可以利用義和團運動的機會。

後調任山西巡撫。他仍然極度仇外,並強烈支持義和團反對教會。八國聯軍入侵後,他也率部侍奉國王。但清政府與八國聯軍議和後,卻把他視為罪魁禍首,把他拖出來承擔責任,並將他斬首。

為什麽慈禧太後聽了他的話,從鎮壓義和團變成了安撫義和團?

3。

因為義和團中有聰明人、有軍事家,所以提出了「擁清滅洋」的口號!

要知道,在當時的情況下,清朝已經岌岌可危了。1894年,甲午戰爭慘敗,列強加速瓜分中國。全世界人民常常高呼「滿族不是中國」、「驅逐韃靼、恢復中華」等口號,挑戰清廷的統治。

突然出現這麽多人支持他們,滿漢之間的矛盾本身就很大。此時清政府將如何行動?誰能保證圍剿下去,義和團運動不會發展成第二次「太平天國運動」?

這也是滿清王朝掌握實權的王公大臣不敢下死令殺人的原因。相反,袁世凱作為漢人卻毫無顧忌,肆意打壓。

更重要的一點是,光緒帝進行變法時,變法派的支持者是西方列強。西方列強也希望清朝實行君主立憲制,以便他們能夠繼續做生意、賺錢。

這次改革派下台,上台的是頑固派和保守派。他們自己也對1884年至1894年甲午戰爭的慘敗深感憂慮。此外,慈禧太後受到西方列強警告,有意廢黜光緒帝,「老大哥」的設立也受到西方列強的幹涉。

尤其是端郡王載漪,非常不高興,因為光緒帝不能廢他,他的兒子也不能當皇帝。當我聽說義和團可用並且有「神佑」時,我大喜,盡全力團結義和團,抗擊洋人。

就這樣,義和團浩浩蕩蕩地進軍了北京……

四.

事實上,義和團攻擊西方傳教士和外國人,就像德國攻擊猶太人一樣。非常相似。

德國討厭猶太人,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他們不僅沒有幫助拯救德國,反而讓事情變得更糟。無助的德國人憤怒地攻擊猶太人。

但現在,人們傾向於同情德國人,但討厭義和團,指責他們破壞了盛會。

我們不妨想一想,被殺害的信徒或外國人真的比被迫參加義和團運動並最終被淘汰的義和團更無辜嗎?

進入北京後,義和團就有些失控了。本來他們只攻擊信徒,現在卻攻擊一切外國人、一切外來事物。推倒鐵軌、燒毀車站、毀壞橋梁、切斷電話線……凡是能毀掉的都不會幸免。

外國人看到我們駐北京大使館處於危險之中。不行,我們必須派兵增援。清廷要求各國只增派三十人,但大臣們並不在意。事實上,每個國家都額外派出了三百人。

派兵增援激怒了清廷,也進一步激怒了義和團。於是他們開始對教堂和使館發動暴力襲擊,見到外國人就殺害。

在所有電話路線被切斷的情況下,各國不確定北京使館的情況如何,但他們推斷情況已經很嚴重了。於是在這個前提下,以英國海軍司令西摩為首的八國聯軍正式建軍,從天津進軍北京。

外面,義和團和部份清軍在廊坊擊敗了聯軍。京城裏,義和團開始圍攻東交民巷、西什庫教堂……

而且,戰鬥打得一塌糊塗,各懷鬼胎,徹底失敗!

V。

其實這個時候,慈禧太後已經意識到,再這樣下去,真的會激怒西方列強,開始動搖自己的戰鬥決心。

她不想打,載漪端君君也不想。義和團幫你打洋人,你卻攻擊義和團。你還是人嗎?你們崇拜外國人,甘心做他們的狗。世界人民會同意嗎?

慈禧太後不僅沒有道義上的辯護,還偽造了西方列強給清政府的外交照會。這張紙條擊中了慈禧太後的軟肋:

紙條提到了幾點,其中一點說得很清楚:第一,皇帝居住的地方,第二,西方列強征集他們積蓄的糧食,第三,讓西方的列強掌管天下兵權,第四是命太後歸政。

用腳趾思考也是錯誤的。這四個要求相當於劉禪拿著玉璽直接投降魏國,讓魏國接管蜀漢。即使西方列強不再將清朝放在眼裏,也絕對不能提出這樣的要求。不然【辛醜條約】你為什麽不寫這些文章呢?

這麽大的紙條,這麽快就由十一個國家起草了。不需要各國議會批準嗎?如果11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議程,如何能夠達成協定?溝通沒那麽快。要知道,十幾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他們之間的矛盾不是一天產生的。

可是慈禧太後就信了!

她還對榮祿說過這樣一句話:

「既然打就死,不打就死,不打就死。死吧,戰死不是更好嗎?」」

於是,沒過多久,她就頒布了一道法令,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向萬國宣戰的法令。我會和你一起戰鬥!

但事實上,慈禧太後並沒有向各個使館或國家發出宣戰聲明。只能算是戰爭動員檔,而不是宣戰檔。

這也是慈禧太後根據目前掌握的資訊向十一個國家宣戰的原因。但事實上,她是否宣戰並不重要,因為八國聯軍已經逼近北京,她別無選擇!

有人說是因為慈禧太後看到義和團兄弟刀槍不入,以為自己能打敗洋人?

這純粹是胡說八道。慈禧太後從來沒有見過什麽東西,所以她才會相信裝鬼。若真有神通護身,大清又如何入關?

其實是因為慈禧太後已經無法掌控局面了。這個時候殺義和團不但沒有幫助,還會留下謠言。

是載漪允許義和團進入北京。是載漪允許他們燒殺搶掠。仍是載漪宣揚其刀槍不入。向十一個國家宣戰,不僅可以消滅已經勢不可當的義和團運動,還可以殺死載漪,維持自己的統治。

至於百姓受苦與否,這不是慈禧太後思考的範圍。反正一戰之後,她繼續做老佛爺,繼續一頓飯吃128道菜,只要老外高興就行:

「衡量中國的物質資源,獲得國家的青睞。」

就算四億人每人賠一兩銀子,西方列強也樂意了!

我們說的不是【走向共和】,而是這段豐富的歷史和有血有肉的人物。第48期到此結束。下一期將會更加精彩。如果喜歡的話請關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