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考中進士到實授官職要多久?如果在康雍乾三朝,起步就得5年

2024-06-02歷史

考中進士到實授官職要多久?如果在康雍乾三朝,起步就得5年。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無數讀書人。在古代科舉制度下,多少年輕人畢生心血都傾註在了一紙黃卷之上,但即便透過了層層篩選,最終獲得了光榮的進士頭銜,他們距離真正步入仕途,開啟人生新篇章,也還有一段漫長的旅程要走。究竟這段旅程有多長?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和等待?面對重重阻礙,他們又是如何堅持下去的呢?

功名之路曲折漫長

大明王朝開國之初,為了樹立統治的合法性,朱元璋頒布【洪武禮制】,確立了科舉制度。這一制度延續至清代,成為選拔人才的主要渠道。但要獲得頂級功名利祿,登上仕途高峰,前路縱然光芒萬丈,但骨子裏也充滿了坎坷。

簡而言之,要獲得進士頭銜並不容易。首先要透過鄉試,不出歲入或五年一次的鄉試壓力巨大。即便幸運透過,也僅是登上漫漫長路的第一步。接下來是艱辛的會試,分為初、復、通三場,專挑剔貧、瘠甚至怪誕的考題,如一絲馬虎便遭嚴厲擊殺分數。若再獲佳績,才有資格參加最後的殿試。

步步為營,層層篩選,就連宋儒張載也自嘲:"三舍身外身,九度塵世塵。六經去作墻,四子在心冥。"顯見科舉競爭之激烈,考生付出之艱辛。或可設身處地想象一下,近代高考生熬夜復習時的艱辛,不過是滄海一粟。而當年的考生究竟承受了多少壓力,可想而知。

雖然,康雍乾三朝的政治清明,社會相對穩定,但依舊阻擋不了科場的嚴酷與競爭。清世祖可謂格物窮理之人,他為尋訪人才,大興科舉。科場規模擴大,考試制度精細入微。就拿會試來說,設立3重門檻:初場通常15日應試;復場5日;大比復場3日。 第一重門檻已淘汰逾三之二,復場僅存數千人。最終脫穎而出成為進士的,只是極少數佼佼者。

可見,清代科舉制度極為嚴酷,才子雖有大把,但能獲得功名利祿,執掌權柄者僅是少部份。即便是這少部份佼佼者,也要經歷重重波折,克服艱難險阻,方有機會進入朝廷,開啟新的人生歷程。更不消說,康雍乾三朝,在嚴酷的選拔制度之下,新科進士要經歷漫長的候補時光,才能真正入仕。那段艱辛的等待之路,無疑是對他們毅力意誌的終極考驗。

權力的遊戲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重視等級森嚴的社會,即便是在世代刻薄的讀書人群體中,也存在著明確的等級劃分。這種等級制度在清朝官場尤為顯著,新科進士想要在這場權力遊戲中立足,面臨著重重障礙。

首先是官缺的匱乏。清代中央政權高度集權,中央與地方官員缺額有限。每科進士規模雖大,但能獲實職者卻寥寥無幾。以乾隆朝為例,各省待補進士之多令人咂舌:江蘇235人、浙江251人、廣東283人、山東173人、直隸151人,就連偏遠的雲南也有66人,貴州49人。這麽多進士都在候補,放個實缺就如探囊取鑰,可見競爭有多激烈。

其次是朝綱森嚴,任人唯親。雖然科舉選拔看似公平,但實際上仍難逃朝野人緣、門閥世族這一陋習。朝中大員子侄多在幕僚核心地位,聲望自不必說。即便是那些京營子弟,也往往捷足先登,獨占資源。相比之下,底層出身者就顯得無權無勢,就算是功名圓滿的進士,想要獲得上佳差遣,也要費盡周折。

由於時代的局限性,為了獲得權力的認同與分配,科舉人才無不搖唇鼓舌,上下勾心鬥角。雖然個中齷齪令人作嘔,但對於那些苦熬半生,不惜孤註一擲的讀書人而言,卻是迫不得已的權力遊戲。他們中的佼佼者會窮極心計,要不然就是茍且偷生,只求得一官半職,好過俯仰皆是。

即便是享有最高殊榮、名列前茅的進士,其遭遇亦是如此。乾隆進士尚書出身的紀曉嵐便是一例。他曾為狀元,卻遭乾隆疏離二十余載。在其【還湘記】中,不無自嘲地寫道:"兩鬢兒華發,當時作少年。爭些兒名韁,徒勞耽光陰。"

從他的遭遇可見一斑,即便手持頂級功名,如不阿世逢時,依舊會在朝野漩渦中墜入深淵,被這場權力遊戲玩弄於鼓掌之間。這正是新科進士們在步入仕途時所面臨的殘酷現實,不得不在爾虞我詐的官場掙紮求存。

不平則鳴

雖然康雍乾三朝的科舉制度嚴酷無比,新科進士上仕之路也是坎坷曲折,但這並未完全壓制了他們發出質疑與控訴的呼聲。相反,正是由於困境的存在,許多進士才勇敢地揭露了現狀的不公,直抒胸臆,呼籲改革。

其中,狀元諫諍最為響亮。乾隆十九年,狀元張兆騫上疏,控訴當時進士補員的困境。他寫道:"臣於近年朝考,見從生至老,亦無蔭庇,操戈耕讀,曾幾無告。""人人懷才抱誌,孰不將膺恩紆,一旦登科及第,未嘗貽閑羈緩。"這番質問,將新科進士的困境娓娓道來。

類似的控訴不勝列舉。乾隆二十五年,進士胡繼樞便上書批評了銓選體制的不公,認為"今日之制,無所悉心"。他還建議"諸生自舉才俊,庶幾不備塵餒"。

還有些人則是直接陳情肺腑,揭露現實的殘酷。陸陸續續爆發的洪承疇、潘佩等進士的"貽笥之爭",便都在反映這一矛盾。他們中不乏目空一切、銳語驚人之輩,如潘佩便曾痛斥朝廷"公行私為"。

在這些進士的不懈努力下,無疑也給當權者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每當遇到上疏之人,朝中大員往往會左右為難。比如康熙年間,就有人專門建議將上書者"列為姦黨,收押入獄"。不過,康熙卻並未這麽做,反而努力平息矛盾,並親自跟部份進士透過書信,對其理解及懷才的心情表示贊同。

即便在其後的雍正、乾隆年間,朝廷雖然加大了審查力度,但仍無法完全遏制進士們的疏詰之聲。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開明與寬容。君主們或多或少意識到,此等發聲雖然棘手,但卻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動力。讓蟄伏已久的人才們噴薄而出,大有裨益。

總的來說,清代新科進士雖然處境艱難,但並非完全沒有發聲的機會。相反,正是由於他們的不懈控訴與建言,才為激流勇進、扭轉困境帶來了一線曙光。

坎坷終遇轉機

歷經康雍乾三朝數十載的沈屙,進士上仕之路的困境終於在乾隆晚年開始有所緩解。這主要是由於當時國家面臨的內憂外患,令清廷不得不權衡利弊,開啟改革大門。

乾隆晚年,中原疆域屢遭外族入侵。首先是準葛爾族於1783年進犯新疆,攻陷伊犁。次年,清軍雖成功收復失地,但準葛爾族仍繼續騷擾,新疆吐番地區局勢一度十分混亂。

更為嚴峻的是1788年白蓮教起義,導致今河南、山西、陜西、甘肅等數省遭受重創。起義軍攻陷開封、洛陽等府城,直逼京師。雖然朝廷調遣重兵最終平定,但戰禍無疑給國力造成了沈重負擔。

就在這股浪潮中,乾隆帝不得不開啟選拔人才的大門。為了充實國力,他頒布了一系列恩詔,縮短進士授官時限,以增加儒生入仕的希望。例如1789年詔書明確規定:"茂才新進,宜行優恤。"1790年又下旨將各省外起居滿三年者列為優選。

在這一利好政策的影響下,進士補缺狀況頗有改觀。以洪親王所轄地河南為例,其補員時曾一度高達百余人,但在乾隆晚年連年得緩,到1795年只剩49人。廣東、浙江、江西等省亦有相似狀況。

乾隆晚年的重大軍事征伐,無疑加速了這一改革行程。以白蓮教起義為例,朝廷為了打壓叛亂,除了派遣重兵之外,還曾在戰場上直接錄用新科進士充任參謀及文職人員。其中如呂壇、呂留良便是由進士遽為軍教,前往陜西、山西等地剿匪。

有趣的是,在這個歷史大潮中,不僅有新科進士憑籍從軍,便是一些已蓄須久候的陳進士,也被朝廷臨時拉上戰場。如晉商出身的孫雲錫,1791年中進士後,竟被征調組建"察哈爾營",赴新疆討伐準葛爾人。這些充滿戲劇性的事例,無疑反映出當時清廷用人用才的決心。

總的來說,在動蕩年代的沖擊下,清朝統治集團終於意識到,必須開啟選人用人的大門,以壯大國力。這直接導致了新科進士上仕之路的暢通,為他們帶來了轉機。

功名正果

經過乾隆晚年的改革,進士上仕之路終於開始通暢。尤其是在嘉慶、道光兩朝,官場風氣稍為開明,新科進士紛紛得以大顯身手,在治理天下中貢獻了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嘉慶帝繼位之初,便在官員遴選上破除了一些陳規。他對人才使用較為寬松,凡有才幹者,都會優先錄用。正是在這一政策的影響下,一批新科進士得以快速嶄露頭角。

以江蘇進士蔡祈為例,他在1806年中進士後僅四年,便捷足先登,擔任了禮部侍郎一職。其後不久,又飛黃騰達,升任兩江總督。如此仕途坦蕩,實屬難能可貴。蔡祈不僅是當朝要臣,而且在治理長江流域、整頓軍務等方面亦建樹頗豐。

此外,還有以進士身份出身,在政治軍事上雙料摘桂的人物。比如山東進士李祥,1817年入翰林院後,數年間即陸續被命為各部侍郎,並擔任過山西、湖廣等省的巡撫重任。尤其是在湘軍將領一職上,李祥鍛煉出了過人的軍事指揮才能,為鎮壓幾起重大農民起義出了諸多力。

清中後期,類似的人物不勝列舉。他們身上或多或少體現了新科進士所獨有的特質——既有紮實的文化功底,又不乏治理實務的機智。按理說,這本應是朝廷最佳的用人標準,可惜在長期的等候期間,他們的這份才能往往會被忽視。

好在,至少在嘉慶、道光兩朝,這些人終於得到了施展的機會。尤其是在道光朝,一大批進士得以迅速重用,較之前代有了長足的進步。如杭州人張蔭桓、兩廣人錢大鎗、湖南人劉銘傳等,都是這個階段功名粲然的典型代表。

正是憑借著這批新科進士的貢獻,朝廷才得以在動蕩的年代繼續維系中央集權。雖然到了後期,新政艱難推行,但這部份功臣們為朝野開啟了新的可能性,並成為了歷史轉折關頭的關鍵力量。從這個層面上看,他們的堅持與努力終究還是結出了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