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德國通史系列筆記:神隕時代-至暗時刻:三十年戰爭

2024-01-16歷史

搬運、整理、筆記自丁建弘教授【德國通史】

法國人和俄國人占有陸地,

海洋是屬於英國人的。

只有在夢想的空中王國裏,德意誌人的威力才無可爭辯。

——海涅

目錄:

耶穌會·天主教的復仇

諸侯逐鹿·宗教口號下的野心

戰端再起·意外之敵

I捷克的起義

II丹麥的幹涉

III瑞典的入侵

IV法蘭西參戰

V戰後結算:1648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耶穌會·天主教的復仇

1555年的和平讓天主教會顏面掃地,為了恢復影響力,他們決心也從內部進行改革,比如審判那些瀆職的傳教士,規定獨身,取消贖罪券買賣,1545-1563連續舉行的宗教會議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

教皇開始對一切刊物出版嚴加審查,原本教會還算支持的自然科學和宗教書籍都要經過審禁,此外,西班牙天主徒依納爵·D·羅耀拉還創立了耶穌會——以不擇手段、絕對服從而臭名昭著的軍事化宗教組織,耶穌會士開辦學校、醫院,結交各國達官貴人,擔任宮廷神甫或者是高級官吏,甚至以賄賂、威脅等手段爭取諸侯皈依天主教會,影響力一時不容小覷。

但就算是軍事訓練後的耶穌會也對德意誌無可奈何。

諸侯逐鹿·宗教口號下的野心

道理很簡單,德意誌諸侯本來就對宗教經理不感冒,隱藏在宗教外衣下的政治鬥爭才是他們關心的,只不過披著一層「反對異端」或者「爭取新福音」的口號罷了。新教當中蘊藏的資本主義精神根本沒有為新教國家或者邦國開辟條件,新教的城市和市民仍然是諸侯的附庸。

就在16世紀諸侯之亂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地理大發現又給了德意誌這塊腐肉加深了災難,新航路開辟成功讓貿易路線轉移,商人從大西洋-好望角一線就可以完成東方國家-大西洋沿岸的貿易,這就讓艾爾卑斯山大道一線的城市失去了貿易地位優勢(反正德意誌內部也因為邦國林立而關稅重重),農民戰爭失敗以後,北德和東德的農奴制還會恢復擴散的局面,城市貿易受阻,資本主義萌芽受到很大不利影響,此時的德意誌,可謂是四分五裂又經濟落後。

但是諸侯們並不打算收手,尤其是新教諸侯,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裏就又有擴張地盤的打算。

戰端再起·意外之敵

就在這個節骨眼,哈布斯堡家族又下場了,這些人並不甘心失敗,希望在17世紀恢復往日的權勢,奧地利(德意誌皇族)和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試圖建立一個控制德意誌、義大利和尼德蘭地區的超大霸權政體,而且還可以名正言順借助於天主教會和耶穌會的力量,因此德意誌皇帝開始認為,這個計劃應該會順利完成。

然而,一個意外的敵人出現了,這就是本來同屬於天主教陣營的法國(黎塞留),考慮到一旦這個霸權形成成功,法國的安全會受到威脅,因此在黎塞留的建議下,法國選擇支持德意誌的新教諸侯,鼓動他們繼續反對德意誌皇帝。

英國為了削弱西班牙和尼德蘭的勢力,也加入到反對戰爭當中來;

丹麥國王為了保證自己在北海貿易的商路和領地(他本人也是神羅諸侯之一!)不被統一的哈布斯德意誌收回,向德意誌皇帝宣戰;

瑞典也因為要保證波羅的海和北海霸權,反感哈布斯堡在北德穩固統治,同樣向德意誌皇帝宣戰。

原本德意誌存在的兩種對立——諸侯和皇帝的對立,一下子就和歐洲整體的緊張局勢纏結在一起,隨著1607天主教陣營的巴伐利亞公爵強占自由市多瑙福特,諸侯們在1608迅速分裂成新教和天主教兩個聯盟。

兩個聯盟內部其實並不一致,巴伐利亞公爵就和皇帝不合,新教裏面最強勢的薩克森選侯也沒有加入新教聯盟,就在雙方嚴陣以待的時候,捷克布拉格的擲出窗外事件就成了戰爭的導火索。

I捷克的起義

捷克本來是神羅諸侯國之一·波西米亞王國,後來變成了哈布斯堡的世襲領地,1609時任皇帝·魯道夫II曾經在捷克民族的要求壓力下,簽署了一條傾向於信教自由的大詔書,可是1617新皇帝卻罔顧於此,公然制定一個耶穌會狂熱的斯提利亞大公爵(費迪南)為捷克國王。

矛盾一觸即發,新教代表開始自行開會,拒絕承認這新國王,費迪南則以鎮壓對答,1618年5月23日,一群憤怒的武裝群眾沖進宮殿,按照捷克的古老習慣,把國王的兩名忠實的官吏從七丈多高的窗戶口丟了下去(一傷足,一擊昏,均未死),面對這種示威,奧地利打算征伐,捷克方面則決心起義。

但是,新教聯盟並沒有給予充足的財力軍力支持,英法諸國也對這一局面袖手旁觀,1620年兩軍在布拉格一帶展開決戰,結果是捷克起義失敗,大詔書被撕毀,天主教被規定為國教,西班牙軍隊在普法爾茨大肆劫掠,路德宗和加爾文宗被驅逐,捷克淪為哈布斯奧地利的行省。

II丹麥的幹涉

皇帝把普法爾茨選侯的領地奪回,把部份土地賜給巴伐利亞公爵,然後,塔克辛心滿滿地向西北德出手了,他的盟友西班牙也希望得到荷蘭的利益,西北的新教徒感受到了威脅,持有德意誌領地的丹麥王國也開始有了動作。

在1624年,一支約莫6萬人的僱用兵(受到荷蘭和英國金錢、武裝援助)進入北德,德意誌城市和德意誌皇帝開始展開針對彼此的行動。

這個時候,所謂的天主教同盟也開始拒絕對皇帝支援了——他們畏懼皇權進一步增長,而天主教的法國主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黎塞留)開始暗中制造天主聯盟的分裂。於是這支實際上實力並不很強的丹麥僱用軍登場後,居然在北德意誌打敗了皇帝的軍隊,還暢通無阻地行軍了一段時間。

面對這種尷尬的情況,一個叫做艾爾布萊希特·v·華倫史坦的軍人向皇帝獻策:建立一支不受巴伐利亞掣肘的獨立軍隊,他已經募集了一支3萬人的戰爭軍團,不需要額外經費,但需要一個名義/名號就可以出戰了,於是,此人成為了軍隊司令。

華倫史坦何許人也?他實際上是一個德意誌化的捷克天主教軍事貴族,曾經鎮壓過捷克起義又在皇帝軍中服役的他,把自己看成是一個純粹的德意誌人。此人能力優秀,也野心勃勃,看準了這是一個騰飛的機會,戰爭中他從人民那裏掠奪財富,並且以豐厚的軍餉招募僱用軍再加以嚴格的訓練,成為一支極具侵略性的勁旅——不過我們應該提一嘴,為了維持這支軍隊,華倫史坦毫不介意士兵搶掠占領地的糧食和財富,每每攻破一地,他的軍隊就像蝗蟲過境一般……

丹麥人的部隊面對華倫史坦開始屢屢受挫了,原本打算冷眼旁觀的天主教聯盟此時又開始擔心勝利果實被華倫史坦和皇帝獨占,開始出兵一起作戰。

在1626,丹麥和新教的軍隊被擊潰,勃蘭登、梅克倫堡、什列斯威被華倫史坦軍勢拿下,整個薩克森納入皇帝手中,雙方最後在北德展開會戰,丹麥國王只能求和,放棄了不萊梅等地的宗主權,皇帝趁此把勢力一直延伸到波羅的海一帶。

而那位華倫史坦,受到弗瑞德蘭公爵的封賞,成為了皇家水陸軍統帥,這個時候,他的政治抱負才逐漸露出水面,他不打算讓宗教爭執持續下去,認為諸侯一日不除,國一日無寧日,因此,他希望統一德國並且打造強力的艦隊控制北海和波羅的海,讓德意誌成為商業強國,可以說,華倫史坦的計劃是一個目標明確而又宏偉的計劃。

所以事情就是這麽魔幻,在德意誌上燒殺搶掠的家夥,居然能提出一個統一的德意誌這種符合當時德意誌民族利益的計劃。

諸侯們非常仇恨華倫史坦,皇帝每天都能收到一百多封彈劾華倫史坦的奏章,諸侯們公然威脅皇帝:如果華倫史坦在任,那麽他的兒子就休想再被選舉為下一任德意誌皇帝。

於是乎,1630年華倫史坦就被免職,那支強勁而又危險的軍隊也被勒令解散了。

但這個時候,瑞典也下場了,他們從北部侵入德意誌,戰爭進入第三階段。

III瑞典的入侵

北歐的瑞典當時也算是封建強國,16世紀末期,國王靠著自由農(富農)的支持完成了宗教改革,消除了貴族對王權的掣肘,國力開始強盛,統治著大北方的瑞典向來把控制波羅的海(其中也包括俄國航線)作為自己的霸權關鍵。

為了「和華倫史坦一決雌雄」,年輕的古斯塔夫II一直在積極準備軍隊,和歐洲當時常見的僱用軍不一樣,瑞典的軍隊多為征兵制而來的自由農民,並且經過了嚴格的訓練。

瑞典用兵的原則是:「不在本土用武」,1630年,瑞典1.3萬軍隊從奧德河登陸後向中部挺近,勃蘭登選侯、薩克森選侯等新教諸侯紛紛響應,因為這些人都在歸還教產的敕令中吃了虧。

1631年,法國和瑞典結盟,支付給古斯塔夫II每年40萬塔勒(德國銀幣的一種)以支持戰爭,同年9月,瑞典新軍采用的新戰術重創皇帝的主力,此後瑞典國王進入南德暢通無阻,次年,紐倫堡淪陷,慕尼黑臨危,瑞典奪去了南德和西德的大量土地,並作為瑞典的封地分給德意誌的新教諸侯們。

皇帝不得已,只能再次向華倫史坦求助,五十多歲的老將再次掛帥。

1632年,華倫史坦用高價募集了一支僱用兵團,算上皇帝的軍隊一共4萬人,以最快的速度突破德意誌中部並沖向薩克森,瑞典軍不得不撤回支援。

11月16日,呂岑之戰,雙方展開決戰在城市附近列隊,瑞典人高呼著「上帝和我們同在」,華倫史坦軍則高呼「為了聖母瑪利亞」,相互沖殺一直鏖戰到天黑,這是一場誇張的大戰,但耗資巨大且軍紀難以保證的僱用兵團……實在不是常年脫產訓練的常備軍的敵人,華倫史坦使用了各種辦法,也無法抵擋住對方的攻勢,只能暫時撤下。

可是,瑞典的國王古斯塔夫II卻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死去,毫無疑問,這對瑞典方面來說也是一次慘勝,士氣被瓦解的瑞典軍開始思考退路,緊接著,狡猾的新教諸侯們也趁此擺脫了瑞典方面的控制開始獨立行動,這之後,瑞典軍隊在諾德林根被華倫史坦打敗,他們只能盡快向北撤退(也許是急著回國),就這樣,來自瑞典方面的危機也解除了。

華倫史坦這一下子成了風雲人物,他兵權在握,躊躇滿誌,再次向皇帝提出了中央集權的計劃,試圖和瑞典、薩克森方面講和,但是此時他已經功高蓋主,新教諸侯和天主教諸侯都把他視為最大的威脅,甚至自己部下的一些將軍也被收買、離間,忽然之間他成為了「叛國者」,並被皇帝買通的軍官刺殺,一代梟雄就這樣草草死去。

1635年,皇帝和薩克森、勃蘭登堡方面簽署合約,答應北德的新教諸侯,可以不歸還教廷地產,作為報酬,新教諸侯則必須承認皇帝的統治,看上去一切紛亂就在皇帝和諸侯的虛情假意當中落幕了……然而,真的嗎?

IV法蘭西參戰

很遺憾,德意誌的災難並沒有結束。

在三十年戰爭初期,法國的實際掌權者黎塞留正在和國內的大貴族還有新教徒鬥爭,但對德意誌的局勢實際上知曉得一清二楚,因此很多時候都在暗中支持或慫恿別國參戰。在1630年後,國內的反對勢力基本被鎮壓下去,德意誌的雙方也已經疲憊不堪,這位大人便站了出來,發誓要讓法國成為歐洲的霸主。

西班牙哈布斯的勢力沒能在對法的軍事行動中得利,法軍立刻調兵東向進入德國領土,在1635-1648年這段時間,德意誌遭受到了歷史上空前未有的破壞和洗劫。

1646,瑞典、法國的軍隊一齊湧進巴伐利亞和奧地利地區,以西班牙為首的天主教聯盟無力再戰,皇帝只能選擇求和,本來事情還要更糟,但英國的克倫威爾革命讓法國和瑞典人不得不回國撤軍,即使如此,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也對神聖羅馬帝國狠狠留下了一筆剝削:

梅斯、圖爾、凡爾登、亞爾薩斯和洛林一帶被法國拔走(亞爾薩斯-洛林後來成為德法爭議之地),瑞典得到了整個西波美拉尼亞,搶走了威悉河口,還因此成為了神羅的諸侯,此外,還需要向他們支付高達500萬杜卡登(德意誌金幣)的巨額賠款。

皇帝的權勢可以說一落千丈:荷蘭在戰後獨立,瑞士也脫離控制,至於信教自由,反而不再是什麽問題了,國內諸侯們幾乎全都成為了獨立的勢力,帝國內部的選侯、中小諸侯和帝國城市,全都擁有了完整的主權,對內領地具有君主權力,對外則可以制定同盟條約……皇帝徹底失去了對帝國的控制,只要法國或者其他國家願意,德意誌的事務可以隨時被幹涉。

至於宗教事務,重要的是在教產如何安排:只要是在捷克起義被鎮壓的1624之前就已經還俗,那麽諸侯就可以保留,至於普法爾茨等地,是按1619(捷克起義的一年)為標準——這就是說,關於宗教事務,完全回到了三十年戰爭之前的狀態,各邦自行管理信教問題,異教徒還是得遷居,否則仍然會遭到破壞。

這場戰爭算是確立了歐陸各國的國界,並且名義上遵從大小國家平等且信教自由的原則;教皇-皇帝的統治模式被徹底切斷,歐洲國際關系進入近代;至於哈布斯堡家族的權勢徹底被法蘭西王國取代,神羅皇帝淪為一個奧地利諸侯,而西班牙則失去了一等強國的地位,甚至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還不如瑞典王國的影響力。

德意誌的宗教改革結束了,德意誌仍然沒有完成民族化或者真正的信仰平等,資本主義被困鎖在大大小小的諸侯領地裏無法發育,鄉村之地十室九空,除了德語聖經的推廣和少數中農趁著亂世向富農蛻變,農民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

從歷史階段來看,德意誌的民族運動和宗教運動的結果簡直是虎頭蛇尾,從大地圖上來看,整個德語區堪稱是四分五裂、殘破不堪,這塊「發臭的爛泥」究竟會走向何方?

附:

丁建弘教授註評:「路德宗教改革最早的一次資產階級革命」的說法,恐怕是並不貼切的(根據可能是恩格斯1982【S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當中的論述),是一種「革命的拔高」。

這個時代的主要任務,實際上是民族國家化和皇權的強化,但資產階級明顯沒有有意識地反對封建制度,更不用說路德本人就是躲在諸侯的庇護之下進行動作的,城市市民雖然有所活動,但仍然沒有形成一個獨立的勢力,因此嚴格地說,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算是「帶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民族統一運動的發端」。

不過,路德也不能因此就算是叛徒或者諸侯的走狗,閔采爾也不因此就是改革領袖和民族英雄,他們的功績在於,前者作為德意誌全民族代表反抗天主教會(尤其是創立了民族語言這件大事),後者則作為下層(城鄉)人民代表反抗剝削(封建內容剝削),雖然兩人有過對立且存在溫和、激進的區別,但二人的歷史使命是同樣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