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周總理追悼會上,宋慶齡中途憤怒離去,揚言辭去全部職位,為何?

2024-01-06歷史

1976年1月15日,83歲的宋慶齡帶病來到了人民大會堂,這是舉辦周總理追悼會的地方,她要送他最後一程。

看著周總理的遺容,宋慶齡泣不成聲,腦海中頓時浮現了他們曾經並肩戰鬥的場景,是啊,周總理與宋慶齡有著長達半個多世紀的革命友誼,兩人早已把彼此當成了親人。

然而,令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就在參加追悼會期間,一向溫和的宋慶齡卻憤然離席了,不僅如此,她還揚言要辭去全部職位,要知道此時的她可是身兼數個要職。

到底發生了什麽呢?宋慶齡又為何會如此氣憤?

革命年代,榮辱與共

宋慶齡和周總理的第一次見面發生在1924年冬天,這時周恩來剛剛回國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不久,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的心血,宋慶齡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周恩來對宋慶齡的為人十分敬佩,便邀請她到了黃埔軍校給學生講演,初次見面,周恩來就被宋慶齡的言談舉止吸引,稱贊她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女性。

而宋慶齡更是對年輕幹練、多才多藝的周恩來十分認可,多年後,她還在回憶錄中記憶猶新地寫道:

「在20年代中期,我在廣州第一次見到了周恩來。他當時很年輕,但已經儼然是一位革命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多才多藝、久經鍛煉的領導人了。」

宋慶齡是國民黨左派,在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指導下,她一直與中國共產黨保持著密切的聯系,而經常在國民黨公開場合亮相的周恩來自然成了宋慶齡最熟悉的共產黨朋友。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領導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身為國民黨黨員的宋慶齡對此十分認可,身在上海的她絲毫不懼蔣介石的威脅,公開宣傳支持南昌起義,這對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事業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後來,周恩來來到了上海進行地下工作,當時上海被白色恐怖籠罩,周恩來整日在刀尖上行走,為了保護周恩來的安全,宋慶齡多次派人提醒他及時轉移。

不僅如此,宋慶齡還冒著生命危險將一批周恩來親自簽署的中國共產黨重要檔藏在了自己家裏,避免了國民黨特務的搜查,這些資料後來為研究當時的歷史提供了重要參考。

就這樣,宋慶齡雖然不是中國共產黨人士,但她與中國共產黨尤其是與周恩來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合作,榮辱與共。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面抗戰開始,為了團結一切能夠團結的力量,這天,周恩來來到了上海進行統戰工作,第一站就是到莫裏哀路29號拜訪宋慶齡。

時隔多年再次相見,宋慶齡十分激動地說:「恩來,一路上辛苦了!」周恩來也非常動容。

兩人一同談論了革命的大局,期間,周恩來多次關心著宋慶齡的安危,他知道蔣介石早已不懷好意。

但宋慶齡卻絲毫沒有考慮自己,她十分認可中國共產黨關於共同抗日的主張,還堅定地說道:

「國共合作是絕對必要的,所有的力量必須團結在一起。」

宋慶齡不僅這麽說了,但一直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援著抗日。

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周恩來擔心宋慶齡的安危,便多次派人請她離開上海,可宋慶齡還是堅持和戰士們在一起,她積極呼籲全國同胞聯合起來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深得周恩來敬佩。

後來,宋慶齡到了香港,還建立了保衛中國同盟組織,利用自己的聲望和影響力積極在全世界籌措物資,送往前線,其中相當一部份送給了共產黨人,周恩來對宋慶齡更加感激。

內戰爆發後,周恩來擔心蔣介石會對宋慶齡不利,便一直派人與她聯系,關心著她的安全,宋慶齡看在眼裏,很是欣慰,見到我軍在正面戰場接連取得勝利,她也是發自內心的興奮。

尤其是在上海解放當天,早晨起來的宋慶齡看到解放軍戰士都躺在大街上睡覺時,她心中更加堅信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讓中國富強起來。

此時的宋慶齡已經對祖國的未來有了美好的期待。

共商國是,肝膽相照

而在另一邊,隨著渡江戰役的勝利結束,關於建國的諸多事宜也提上了日程,毛主席和周恩來等中共領導商定要在1949年9月份召開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

至於與會的代表,兩人第一時間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宋慶齡,宋慶齡作為孫中山先生的伴侶和堅定支持者,對中國革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邀請她出席會議是全國人民的期待。

於是,這年6月19日,毛主席先給宋慶齡寫了一封邀請函,兩天後,周恩來出於國家需要和革命友誼也給宋慶齡寫了一封,在信中,他真摯地說道:

「慶齡先生:

滬濱告別,瞬近三年,每當蔣賊肆虐之際,輒以先生安全為念。今幸解放迅速,先生從此永脫險境,誠人民之大喜,私心亦為之大慰。現全國勝利在即,新中國建設有待於先生指教者正多,敢借穎超專誠迎迓之便,謹陳渴望先生北上之情。敬希早日命駕,實為至幸。」

一句「有待於先生指教者正多」便充分展現了周恩來的誠意,看到這封信後,宋慶齡更加高興,她知道周恩來一向是個辦事周到的人。

1949年8月28日,在鄧穎超的陪同下,宋慶齡坐火車前往了北平,在此之前,周恩來專門對沿途的保障工作親自作了安排,確保宋慶齡的安全萬無一失。

火車到站後,周恩來還同毛主席一道親自在車站迎接,宋慶齡連連點頭,在第一屆政協大會上,宋慶齡當選為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她為新中國的建立也提出了不少的建議。

當然,除了共商國是以外,周恩來還十分關心著宋慶齡的生活,知道宋慶齡是南方人,住慣了上海的房子,他專門親自在北平後海北沿選了一套住宅,裏面的裝飾都是周恩來親自安排的,與宋慶齡在上海時的居住環境幾乎完全一致,宋慶齡感到十分溫暖。

當然,宋慶齡也一直牢記著周總理的事情,1950年8月8日,是周總理與鄧穎超結婚25周年的日子,但周總理一心忙著工作,從來沒給外人提起過這件事,鄧穎超也沒打算慶祝。

不過,就在這天晚上,他們卻收到了一份祝福,上面寫著:

「北京政務院周恩來、鄧穎超同誌:

你們在結婚二十五年中共同推進偉大革命事業,遙祝伉儷幸福與年俱增,欣逢佳期,特電奉賀。」

周恩來夫婦非常高興,因為這是宋慶齡送來的,她還專門給他們繡了一副梅花圖,要知道周總理一向是不收禮的,但這次他還是破例收了下來。

建國之後的二十多年時間裏,兩人一直肝膽相照,互相支持,雖然見面次數不多,但卻一直掛念著對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值得一提的是,周總理經常邀請宋慶齡到家中吃飯,但宋慶齡卻很少主動邀請周總理,後來從她的回憶錄中,人們才知道了答案。

原來,宋慶齡總是說:

「總理日理萬機,有空閑時間應讓他多休息,不要增添他的勞累。」

國之瑰寶,名副其實

然而,話雖這麽說,周總理還是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祖國和人民的建設事業上,鞠躬盡瘁,過高的工作強度還是壓垮了他的身體,到了70年代以後,周總理的病情愈發沈重,此時宋慶齡也是病體纏身。

時間來到1976年1月9日早晨,躺在病床上的宋慶齡叫工作人員開啟了收音機,每天聽聽新聞是她多年來養成的習慣,只是這次她卻哭個不停。

原來,周總理病逝了。

宋慶齡再也無法抑制悲傷的心情,她雖然也早就知道了周總理病危的訊息,但沒想到噩耗來得這麽突然。

此刻,她再也顧不得什麽約束,直接向中央申請去北京醫院作遺體告別,再看一眼多年的老朋友,中央同意了她的請求。

1976年1月10日,在隋永清、隋永潔姐妹的攙扶下,宋慶齡來到了遺體告別室,兩姐妹都是宋慶齡的養女,當年周恩來還鼓勵過她們好好學習,將來為國家建設服務,她們也對周總理很是敬佩。

看到面容消瘦的周總理的遺容,宋慶齡心中更加悲傷,她連連嘆息說: 「國家少了一個好幫手,少了一個好幫手呀!」 在場眾人聞言無不落淚。

告別結束後,宋慶齡回到了家中,此時的她病情也很嚴重,事實上,她完全可以在家中安心休養,但她還是向中央提出了請求,去參加追悼會,送周總理最後一程。

可就在去之前,宋慶齡卻聽到了一些風言風語,有人說「讓她去和周恩來告別,為什麽還要自己帶人去,這不是擺架子嗎?」

宋慶齡的心情本就十分糟糕,聽到這句話更是非常生氣,自己帶的兩姐妹都是周總理認識的,而且自己也沒有任何別的目的,要不是病情耽誤,也不會帶人,她實在不理解他們為何這般說。

但為了送周總理最後一程,宋慶齡還是忍了下來,沒有多說什麽。

就這樣,1月15日,宋慶齡抱病參加了周總理的追悼會,誰知,剛到人民大會堂,又有人議論紛紛,說她是「總理幫」。

如果只是詆毀自己,宋慶齡就忍了,可現在他們竟然還說周總理而當不是,宋慶齡當即勃然大怒,直接站起身轉身離去。

回到家中後,宋慶齡在臥室裏大發雷霆,憤怒地說道:「 真是豈有此理!說我是‘總理幫’?我就是‘總理幫’又怎麽樣?我不幹了!我辭職!這麽大年紀,我也該休息了吧?我回上海養老!

宋慶齡深知周總理為了國家付出的心血,作為老朋友,她決不允許有人詆毀周總理,為了展現自己的態度,當晚,她就向中央遞交了五份辭呈,主動辭去所有的職務。

1月27日,宋慶齡乘坐一架三叉戟飛機,帶著憤怒離開了北京,飛往了上海,決心在這裏度過最後的日子。

好在,中央領導在查明了事情的原委之後,當即和宋慶齡道了歉,並且極力挽留她繼續擔任要職,宋慶齡也只是氣急了,為了國家建設考慮,幾個月後,她還是回到了北京,繼續努力地工作。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裏,宋慶齡一直懷念著周總理,1977年1月,在周總理辭世一周年之際,她懷著悲痛的心情寫下了【懷念周總理】一文,在文中她這樣寫到:

「在人民耕耘的大地上,在人民呼吸的空氣中,他將永遠和人民在一起,他將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離開了人世,周總理夫人鄧穎超聞訊也十分悲痛,她在【向宋慶齡同誌致崇高的敬禮】一文中高度地概括了宋慶齡的一生:

「你是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偉大戰士,保衛世界和平事業久經考驗的前驅,是全體中國少年兒童慈愛的祖母。你比荷花更高潔,比青松更堅貞。周恩來同誌曾稱你為‘國之瑰寶’,你是當之無愧的。」

國之瑰寶是周總理生前對宋慶齡的評價,這是他們友誼的最好見證,宋慶齡也著實當之無愧,現在雖然兩位偉人都已經離開了我們,但他們的友誼和為革命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