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秦朝十五載:一場因失敗而成功的帝國實驗

2024-05-19歷史

秦史(前221—前207)已成為整個中國古代史領域最受矚目的話題之一。眾所周知,秦祚雖短,卻有著尤為重要的長遠影響。秦留給後世王朝的遺產不僅有基本的疆域構造,還有政府機構的格局、統一的地方行政管理的觀念,以及最重要的由秦獨創的「皇帝」(「August Thearch」,成為秦的極其重要的發明)概念。秦也將一系列問題與挑戰遺留給其後繼者,使得任何意圖控制「天下」(主要限於東亞次大陸)的政權皆無法回避。

長期以來,我們了解秦史的最主要文獻是司馬遷(前145—前90)所撰【史記·秦始皇本紀】。姑且不論司馬遷對秦始皇(前221—前210年在位)的記述可靠與否,應能立即註意到的是,【秦始皇本紀】與後世幾乎所有正史中的【本紀】一樣,尤為偏重於帝國朝廷,而極少著墨於地方行政管理及其問題。鑒於秦帝國的幅員遼闊與錯綜復雜,這種偏倚在所難免,但其也在不經意間扭曲了我們對秦史的認識。自賈誼(前200—前166)的名作【過秦論】以來,千百年間,對秦之成敗的討論格外聚焦於始皇帝及其繼任者的個性,而非秦下級官吏所面臨的種種難題。

所幸,上述情形在近幾十年間正在顯著轉變。從舉世聞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到形形色色的秦代遺址,如墓地、道路與運河遺跡乃至聚落與城壘,一系列考古發現使我們得以理解秦代社會的復雜性、秦文化的發展軌跡,以及秦的帝國計劃之所及。此外,不得不提的是文字改革。秦銘文出現在各種各樣的材料——青銅與金屬、玉與石、竹簡及陶泥——之上,並涵蓋了極為廣泛的主題:地方及國家行政管理、法律議題、律令條文、民間及官方信仰、政治宣言、國際關系、歷史書寫,以及許多其他方面。從統治者、下級官吏直至普通服役者,秦的不同階層者的見解與關切皆呈現於其中。迄今為止,出土文獻篇幅之巨已逾傳世文獻所載秦代史料的十倍,無怪乎其對於重構秦史意義非凡。

本文為【古代中國的帝國網路】中文版序言,經東方出版中心授權發表。作者為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東亞系教授、人文學部副部長尤銳(Yuri Pines)。

撰文|尤銳

如今,豐富的新史料為秦國與秦帝國研究領域帶來了諸多引人註目的突破進展。尤其是,我們由此能夠「自下」(from below)——從新征服領土必須融入新興帝國空間的邊遠前哨這一視角——重構帝國建設的各個方面。

這正是馬碩(Maxim Korolkov)這首部專著的主要任務。【古代中國的帝國網路】(The Imperial Network in Ancient China)是以作者最近一篇博士學位論文的部份內容為基礎,即【秦邊疆的帝國建設與市場開發: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7年的帝國擴張與經濟變革】(「Empire-Building and Market-Making at the Qin Frontier: Imperial Expansion and Economic Change, 221–207 BCE」,哥倫比亞大學,2020年)。而作者此前於2010年還曾在莫斯科發表過另一篇博士(或以俄羅斯的說法稱之為「博士候選人」)學位論文,即【戰國至早期帝國時代初期的土地立法與土地控制(基於出土法律文獻)】(「Land-related Legislation and Control over the Lands in the Zhanguo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Early Imperial Era(on the Basis of Discovered Legal Documents)」)。

這種異乎尋常的背景(我未曾聽聞該領域任何其他學者寫過兩篇主題雖有關聯但實則頗為不同的博士論文)解釋了本書何以高度成熟。這部論述清晰、引人入勝而呈現精湛的專著,將成為早期中國的學習者與研究者的必讀之作。對於關註大陸帝國比較研究的學者,也別具魅力。

【古代中國的帝國網路】,作者: [俄] 馬碩,譯者: 尹嘉越,出版社: 東方出版中心,出品方: 時刻人文,出版時間: 2024年5月。

塑造統治

秦帝國的毛細血管

馬碩的研究至少有四個方面使其成為真正的傑作。首先,能夠將對秦在湖南西北部小縣遷陵縣統治的深入考察,與對中國先秦至帝制時期較長時段的縱覽相融合,且能適時加以對比研究。這種廣泛綜合與聚焦分析的結合,在本書的章節結構中有很好的體現。【導論】之後的兩章,展現了新石器時代至戰國時代(前453—前221)「長江中遊的互動空間」的形成(第2章),以及秦在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間的「轉向南方」,這最終為秦帝國之形成奠定了基礎(第3章)。後續的三章(第4—6章)關註秦帝國在遷陵縣及其周邊的運作,這是本書的核心。最後兩章(第7—8章)追溯了帝國南方邊境自秦覆滅後直至漢代的歷史,對長江以南廣大區域錯綜復雜的文化及政治行程進行了重要洞察。這種結構使讀者不僅能夠理解秦統治的微觀細節,還能夠理解秦對中國廣大南方地區的社會、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發展軌跡的更廣泛影響。

雲夢睡虎地秦簡出土時的情景,在編號M11的秦代墓葬中共出土了1150余枚記載秦代政制文書的竹簡。

馬碩擅長綜合三種主要的秦史史料——古文書文獻(此為其主要專長)、考古資料及傳世文獻。他對考古數據的使用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涉及分析隨葬品、定居地規模與位置,以及湖南高地當地居民消耗的谷物等。若沒有這些資料,無論傳世和古文書文獻有多麽豐富,都不足以完全理解秦帝國政策的背景。此外,馬碩還精彩地利用了既有研究成果,原書長達40頁密集鋪陳的參考文獻,匯集了數百項研究成果,這些研究成果涵蓋了漢學研究使用的所有主要語言——中文、英文、法文、德文、日文及俄文。對同行及前輩學者研究成果中各種見解的吸納,使馬碩能夠呈現關於秦帝國形成及其所面臨問題的極為多元的圖景。

如本書標題所示,馬碩將帝國理解為由不同的網路組成。他解釋說:

雖然暴力與再分配在帝國的運轉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比起將帝國視為一種為了帝國首都精英階層的利益而強加給邊遠地區民眾的壓迫性再分配制度,筆者更傾向於將帝國視為一種互動網路,這一網路將遠距離的人們與社群聯結起來,使他們能夠在參與互動中獲得獨特且重要的優勢。(原書第3頁)他進一步解釋道:

帝國僅是東亞人群可利用的眾多互動網路之一,這些網路所產生的政治與文化身份並不穩定,且取決於網路自身不斷變化的特征。(原書第4頁)

這種分析視角有利於理解帝國擴張與收縮的模式,並同時從中心與邊緣展開分析。這種基於可靠方法論的研究方法為馬碩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書中與網路分析相輔相成的另一個關於「帝國網路」值得稱贊的特點,即作者對秦擴張中地理維度的關註。直到最近,英文學界關於中國先秦政治史的研究,關註微觀地理細節的仍然罕見,除了馬碩博士論文指導教師李峰的專著。

值得稱道的是,馬碩對水路、地勢高度及通訊路線等給予了應有的關註。本書尤其強調水路是如何不僅塑造了商業路線與軍事擴張的方向,還影響了秦在長江以南的行政管理結構。本書還強調了秦對水路交通的投入所產生的持久影響,特別是透過修建連通長江流域與南方(嶺南)水路的靈渠(位於今桂林市附近)(原書第185頁)。上述觀察一方面對於持續探索地理如何塑造帝國空間的輪廓極有助益,另一方面對於探索帝國克服地理阻礙的戰略也很有幫助。

失敗而成功的帝國實驗

帝國並不是僅透過領土征服就能建立的;一旦它們的統治崩潰,也不是就從曾經控制的地區消失了。也是我想贊揚本書的最後一個方面,是該書對帝國建設的動態及其高度復雜性的關註。領土的整合是一個曠日持久、富於挑戰且時有矛盾的行程。秦在遷陵縣的故事就是這種復雜性的很好例證。

如第4章所論,秦在湖南西北部偏遠高地的統治並不穩固:官僚機構處於缺員狀態(或是部份地由在他處失職而被罰送「新地」的官吏構成);地方動亂與武裝反抗也有發生,且其中一些難以應對;遷陵縣戶籍人口極少(後文還將對此加以評說),官吏不得不依賴刑徒與服役者的強制勞動,而他們的大量存在將造成更多難以控制的問題。如果這還不足以說明問題,那就想想公元前214年以後秦在更南方(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與廣東省地區)經歷的軍事戰役,這「可能轉移了帝國加強控制長江中遊新征服領土所需的資源」(原書第99頁)。總之,結論顯而易見,正如馬碩所言:「我們應當思考的,與其說是這一體制為何崩潰,不如說是它何以設法延續了如此之久。」(原書第109頁)

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湖北省博物館藏。

然而,如第5章和第6章所示,秦在帝國新邊境內的勢力要比乍看之下堅實得多。秦官吏在擴大農業生產、礦藏開采及探尋當地動植物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努力。在短短十五年的統治期間,秦推動了當地經濟的迅速貨幣化,透過強制及自願移民重塑了當地社會,透過精心實施的社會工程構建了新的身份認同,並改變了遷陵縣的農業與商業生活等。馬碩論證了秦官吏在致力於行政統一的前提下,是如何同時表現出高度的靈活性:「在物質資源方面,秦帝國頗擅長於適應新環境。」(原書第161頁)馬碩總結道:「秦帝國在其存續的十五年間進行了一場龐大的實驗,將新征服土地並入了領土面積空前的政治實體。」(原書第137頁)就秦帝國覆滅的事實而言,這場實驗是失敗的。但正如公元前2世紀最初的數十年間,曾被秦控制的地區即使在事實上(有時則是法律上)獨立於帝國中央時仍致力於經濟與行政統一,就此而言,這場實驗又是成功的(第7章)。

馬碩開創了一項引人註目的研究,為今後該領域的學術探討樹立了標桿。不過,關於秦帝國的創立及其所面臨的難題等諸多方面,這一研究自然不是最終定論。要知道許多相關的簡牘尚未公布(例如,在裏耶秦簡發現後的二十年來,原計劃出版的六卷只出版了兩卷)。可以想見,每一項新證據都可能改變我們的某些看法。例如,正如我在其他地方指出的,馬碩(及該領域絕大多數學者)所采納的秦遷陵縣人口數量過低,難以解釋秦在當地的高度激進主義及行政管理架構的密度。或授權以期待新公布的文獻進一步澄清此問題。再如,新近出版的嶽麓書院藏秦簡,揭示了秦帝國低階吏員承受的壓力及部份人由此不願履行職責的狀況。

在超高效(但也可說是不永續)的秦模式下,行政機構疲於應對,或許正解釋了為什麽漢朝選擇放松政府控制,甚至以犧牲行政效率為代價。

未來,秦史仍將被反復書寫與重新書寫。顯而易見的是,在重構中國歷史這段關鍵時期的漫漫長路上,馬碩這部專著是一座裏程碑。

【秦頌】劇照。

編輯/李夏恩 何安安

校對/薛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