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5年大授銜,在開國大將當中,有哪位將軍能鎮得住所有開國上將

2024-04-23歷史
1955年的授銜儀式,這是給所有參戰將領的一種榮譽,令他們的戰功,可以更好的向全國展示,同時也令這些將領的付出,可以得到百姓的認可。但是也不可否認,當時在戰爭的影響下,湧現的將領數量也是頗為龐大的,據悉在授銜儀式上面,就有上千位將領接受授銜。需要註意的是,還有許多將領,因為不符合一些條件,而無法參與授銜,可想而知當時有多少將領為國家浴血奮戰。
在授銜儀式上面,根據所有將領的資歷與戰功,授予不同將領不同的軍銜,其中最高軍銜為元帥,有十位將領被授予元帥軍銜。能夠得到元帥軍銜的將領,都是在戰爭當中立下赫赫戰功之人,或是在政治方面立下重大功勞之人,他們的威望與貢獻,是其他將領所不能比擬的。在這些元帥面前,其他軍銜都與之沒有任何可比性,鎮住其他軍銜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而接下來的大將軍銜與上將軍銜,差距就不那麽明顯,雖然大將軍銜在評選過後,也僅授予十位將領,但仔細分析大將與上將之間的情況,會發現大將與上將之間,並不會有明顯的能力差距。甚至從嚴格意義上面來講,一些上將在某些領域的突出表現,甚至可以超越大將,而他們之所以僅拿到上將軍銜,主要就是綜合實力存在一些差距。
透過一些簡單的比較,就可以理解為何說大將與上將之間差距並不大,也可以理解為何大將不能鎮住所有上將。首先就是在軍隊級別上面,粟裕、徐海東等人,是軍委委員級別,而王樹聲和許光達是正兵團級,顯然在開國上將當中,正兵團級將領極多,有33位開國上將,都是正兵團級將領。所以從級別上來講,大將並不會比上將高出過多,甚至是處於同級別。
需要註意的是,蕭克以及張宗遜等人,也曾進入到大將侯選名單當中,只是後續由於種種原因,他們令拿到上將軍銜。僅這一點就已經說明,這些上將並不會與大將差距過大,甚至可以達到同等級的水平。從資歷來看,王樹聲在紅軍時期的軍職最高,擔任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而蕭克在紅二方面軍,也擔任與他相同級別的職務,甚至還擔任過120師副師長。
從這一點看蕭克甚至已經超過大將的資歷,又如周士第,他在南昌起義時,就已經是主力師長,這一點不僅大將無法比擬,甚至連開國元帥當中的部份元帥,也無法與他比擬。黨齡方面上將中的傅鐘,更是所有開國將帥當中的佼佼者,即便是元帥級別,在黨齡上面可以與傅鐘相比較的,也是寥寥無幾。若說大將鎮上將,唯一可以勝出的,應該就是戰功方面。
其他將領不談,僅就粟裕這一位大將,他所立下的戰功,就比其他上將均出色,如若僅是論戰功戰績,相信連元帥都少有人可以與粟裕相比較。但是對於軍銜來講,並非是單指戰功的地方,這也就導致粟裕僅是大將軍銜,而那些上將即便是有個別突出的地方,綜合所有條件後,還是與大將軍銜存在一些差距,但是如若大將想要鎮上將,也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