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淮海戰役中,華野中野誰的功勞更大?毛澤東和粟裕的話一針見血

2024-02-05歷史

淮海戰役中,華野中野誰的功勞更大?毛澤東和粟裕的話一針見血

1978年,南京軍區領導在接受粟裕大將視察後被約談,引起領導幹部的緊張情緒,懷疑自己的接待工作出現了問題,激起了中央首長的不滿。

領導幹部們在粟裕面前低頭不敢直視,感到緊張和不安。粟裕並沒有談論自己的個人情況,而是聚焦於淮海戰役的指揮經驗。

南京軍區的領導因此松了口氣,認為粟裕是來追憶崢嶸歲月的。

然而,在談到雙堆集戰役時,粟裕突然提到中野在淮海戰役中的貢獻,質問南京軍區為何在【淮海戰役】話劇中未提及中野。

這使南京軍區的領導們感到驚訝和嚇唬,他們向粟裕紛紛道歉。

盡管領導們紛紛認錯,但在談論淮海戰役時,作為華野出身的他們普遍認為淮海戰役是華野的功績,老首長並未居功。

關於淮海戰役中華野和中野誰的功勞更大的問題,南京軍區領導們有自己的看法,一致認為華野功勞更大,而粟裕則是首次提出了「淮海戰役」概念。

在孟良崮戰役後,華東野戰軍基本消除了國民黨軍隊對山東解放區的威脅,使得國民黨軍隊轉為防守地位。

此刻,針對我軍在華東戰場取得的戰機優勢,中央軍委決定主動尋求作戰,以削弱國民黨軍的實力。

毛主席提出了一項新的戰術,計劃分兵渡江南進,迫使中原地區的國民黨軍隊撤回江南,以消耗其有生力量。

然而,在前線的粟裕看來,更應該集中野戰軍的優勢兵力進行統一指揮,與敵人展開優勢戰,然後再發動大規模的殲滅戰。

1948年1月22日,粟裕向中央匯報了自己的戰略構想,卻發現與毛主席的想法不一致。

中央軍委在復議後於1月27日釋出了「熟籌渡江」的命令,讓粟裕感到沈重。

盡管他一向服從黨中央的命令,但他作為實際情況出發的戰略家,認為眼下不宜南渡。

在兩難境地中,他按照中央的要求處理南渡事務,同時繼續分析當前局勢。

經過3天的深思熟慮後,他再次向中央發電,強調了集中優勢兵力指揮的重要性,並表示短期內能夠取得勝利。

毛主席註意到了這封電報,但中央認為中原打大殲滅戰的時機未到,因此再次推遲渡江時間至5月15日。

這時,粟裕陷入困境,他知道前線將帥與中央的意見必須一致,但在關鍵時刻不能出現偏差。

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再次向中央匯報自己的意見。

在戰爭時期,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下級對上級命令提出的異議,同樣的內容只能提三次。

粟裕明白自己面臨的巨大壓力,但毛主席和中央軍委看到他的堅定態度,認識到他一定有更充分的意見,於是電令粟裕與陳毅前往西柏坡親自匯報。

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在城南莊聽取了粟裕關於中原戰場局勢的意見。

粟裕認為,以三個縱隊渡江雖然會牽制敵人,但會使我軍陷入沒有後方支援的危險境地,存在極大風險。

其次,考慮到蔣介石的嫡系主要是機械化部隊,他們在江南難以發揮優勢,因此調主力回防江南的設想幾乎不太可能實作。

第三,國民政府中的桂系實力不願意耗費自身實力,但如果渡江威脅到他們的地盤,將使他們與蔣介石形成更緊密的聯系。

粟裕的建議引起與會人員一致贊同,毛主席和中央書記處隨即決定,華野應繼續依托中原、華北兩大解放區,與中野協同作戰。

1948年6月,豫東戰役爆發,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的西線部隊在5個晝夜內攻占河南省會開封。

隨後,粟裕果斷放棄開封,靈活運用「圍城打援」戰術,指揮華野部隊展開了運動打援的殲敵行動。

戰局的發展符合粟裕的預期,在睢杞戰役中,蔣介石為了救援區壽年兵團,派遣了32個正規旅馳援,總兵力達27萬人。

在整個戰役中,華野官兵巧妙運用靈活機動的優勢,一邊打援一邊攻堅,最終成功捉拿了敵軍兵團司令區壽年,並對增援的黃百韜部隊造成沈重打擊。

這場戰役不僅打亂了國民黨軍隊在華東和中原地區的防禦計劃,而且在心理層面上對敵軍造成了極大震懾。

淮海戰役中,中野和華野展開了聯合作戰。在形勢看好的情況下,粟裕決定實踐先前對毛主席和黨中央做出的策略承諾。

然而,當他再次審視淮海戰場時,發現形勢有了一些變化,似乎超出了他之前的設想。

粟裕站在華野的角度上提出了在淮海地區需求戰機,打大型殲滅戰的戰略部署,範圍僅限於兩淮周圍。

由於對豫東、山東等地的作戰,淮海地區的局勢發生了變化,我軍實力大為增強,眼界不能只局限於一隅。

毛主席根據當前敵我形勢親自撰寫了【關於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該方針比粟裕之前計劃的大,範圍涵蓋了兩淮、魯南、蘇北等地。

看完毛主席的方針後,粟裕的思路變得開闊,開始設想聯合華野和中野兩個野戰軍,在徐州、淮海戰場集中優勢兵力,可能將蔣介石的主力全殲於此。

興奮之際,粟裕於10月31日向毛主席和中央軍委報酬自己的想法,並建議由陳毅和鄧小平統一指揮淮海戰役。

這次,中央在11月1日電告華野、中野,全面指揮淮海戰役的責任交由陳毅和鄧小平。

淮海戰役的實際戰局與粟裕的預期相符,共殲滅國民黨5個兵團、22個軍,總人數達55.5萬余人。

在粟裕直接領導的華野部隊中,殲敵4個兵團,18個軍,總計44.3萬余人。

綜觀淮海戰役,無論是前期策劃還是帶兵進軍,粟裕都是主導力量,而殲敵數量上華野更為占優。

然而,在淮海戰役中,究竟是華野的功勞更大呢?

粟裕在1949年1月中旬的華東野戰軍前委擴大會議中明確表示,淮海戰役是華野與中野在一個戰場上為一個共同戰役目標而作戰的勝利,應看作團結和協作的勝利,而不是個人或某個野戰軍的勝利。

在會議最後,粟裕強調:「我們有些同誌忘記了,中野最先擔負了外線出擊的最艱苦的任務,我們同誌忘記了人家的裝備,人家的情況。」

實際情況正如粟裕所言,淮海戰役的偉大勝利不是華野單方面能夠取得的。在整個戰役行程中,中野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首先,中野及時占領了宿縣。在淮海戰役初期,國民黨的策略是依托隴海線和津浦線,以徐州和蚌埠為據點,遠距離輸送兵力來對抗我軍。中野發現這個漏洞,透過奇襲占領了兩條鐵路線的中間節點宿縣,導致徐州和蚌埠失去聯系,國民黨軍無法及時補給,失勢顯著。

其次,中野在戰役拉鋸之際,以弱勢兵力迅速包圍了黃維東援助的12兵團。

粟裕在戰後總結中指出,消耗方面,華野使用的手榴彈較少,主要依賴炮火推進;而中野則使用更多手榴彈,但每門火炮只打幾發炮彈。盡管中野的軍備實力低於我軍平均水平,但他們敢於第一時間合圍擁有美械的黃維兵團,這一行動導致南京方面誤判形勢,錯誤地下達了徐州集團30萬人救援雙堆集的指令,使淮海戰役正式擴大化,將杜聿明集團困入我軍在永城的包圍圈中。

華野和中野都是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與國民黨拉山頭、論嫡系不同,人民軍隊一直貫徹團結作戰、配合作戰的原則。這使得在一次又一次艱難的戰役中,弱勢的野戰軍逐漸占據優勢,並最終在淮海戰役中取得勝利。

然而,淮海戰役勝利的因素不僅限於此。毛主席在【論持久戰】中指出:「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淮海戰役的勝利根源於人民群眾的支持。淮海戰役紀念館中擺放著一輛小推車,這是人民群眾支援前線時使用的工具。陳毅元帥說過,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在整個戰役中,華東、華北、中原三個解放區發動了約543萬人支援前線,使用小推車等原始工具,行走在重重困難中,為前線運輸糧食高達9.6億斤。在淮海戰役期間,人民群眾出動了擔架20余萬副,挑擔35.5萬副,許多老人不僅將兒子送入解放軍隊伍,自己也加入後勤支援。

綜觀淮海戰役的成功,不僅僅是依賴於殲敵的華野、艱苦打援的中野,更離不開背後支持的人民群眾。

結語 淮海戰役,一場歷時66天的浴血奮戰,同時也是一場極為罕見的大規模民眾支前運動......

這場戰役迅速推動了解放戰爭的勝利。

從歷史的角度看待淮海戰役,我們無疑感到自豪和驕傲!

然而,我們也不能忘記,這是從歷史的角度看待。

如果站在經歷過這場戰役的人們的角度,或許會有不同的感受......

他們舍生忘死,奮力拼搏擊敗敵人,他們為實作自己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夢想而努力。

在那個時候,參與戰鬥的他們又何曾評判過誰的功勞最大?誰的付出更多?

在淮海戰役中,我們看到戰士以拼死之誌殲敵於前,看到人民以堅定信仰支援前線。

其中一些人早已無法享受勝利的果實,但他們所留下的是一個不再經歷戰爭的社會。

淮海戰役的勝利不僅加速了整個解放戰爭的行程,也為人民軍隊的戰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此時,如果我們仍然困擾於哪個部隊的功績最大,或許就是對那些革命先烈最大的不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