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國軍74師慘敗後,魏振鉞丟掉手槍,丟掉軍刀,主動找到解放軍投降

2024-07-18歷史
中國共產黨認為,「孟良崮戰役」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成功殲滅了蔣介石手中的五大主力部隊之一。其中的七十四師在國民黨內部也享有盛名,其精良的裝備僅僅是其實力的基礎。

然而,盡管七十四師如此,最終還是被粟裕將軍打敗了。面對戰局已定,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在內戰中犧牲自己的生命。該師的參謀長毅然放棄了抵抗,並投向了中國共產黨。

一、孟良崮之圍困

張靈甫當年實際上有其他選擇的余地,據相關記載表明,人們對他的性格有所了解。也許正是因為他早期的晉升過於順利,導致了他輕狂和自負的性格。雖然自信是必要的,但過度自信則會變成自負。

張靈甫過於自信和高估了七十四師的戰鬥力,然而驕兵必敗,這是歷史經驗的教訓。華野六縱早在切斷七十四師後路時,魏振鉞就提出了一種獨特的戰術想法:不與六縱正面對峙,而是從垛莊方向進行突圍。

張靈甫對這個想法沒有表態,於是李運良決定上孟良崮,等待友軍援助,以實作中國共產黨的「中心開花」戰略。這個戰略顯然被張靈甫認同,因此他支持了這一計劃。

南京老蔣在接到匯報會時,也贊同「上行下效」的觀念,正如常言所說。魏振鉞甚至無法左右張靈甫,更不用說影響老蔣了。

於是,七十四師開始壯麗地向孟良崮進發。從這裏可以明顯看出,這個計劃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得到援軍的支持。然而,國民黨內部的局勢對李運良來說並不明朗,張靈甫會有不了解的時候嗎?他認為,考慮到國民黨內部派系的復雜和各自為政的現狀,是否會有人立即前來援助,這確實令人懷疑。

當中國共產黨全面進攻坦埠地區時,國軍二十五師和八十三師在七十四師附近的友軍迅速撤離,比誰都快。他們甚至沒有與張靈甫打個招呼,結果導致張靈甫的七十四師被迫孤軍奮戰。

七十四師此刻已完全喪失了反抗能力。面對絕對劣勢,士兵們士氣全無,甚至有人已開始等待死亡。畢竟,無論戰敗還是逃跑,結果都是死路一條。張靈甫得知後,憤怒地痛罵了這兩支軍隊。

然而,這種做法並沒有任何幫助,眼下最緊要的是如何應對當前我軍的圍困。張靈甫可能因激動過度而失去理智,現在顯得有些手忙腳亂,可以說他選擇攻上孟良崮是一個錯誤的決策。眾所周知,七十四師之所以能成為五大主力,原因在於他們裝備先進的武器。

在孟良崮,這些武器的機動性完全喪失了。此地沒有後勤補給,甚至連水源都沒有。剛到上面還能堅持一段時間,但要是想堅守幾天,即使不被中國共產黨擊敗,也難以生存。

張靈甫之所以不聽參謀長魏振鉞的建議,是因為魏振鉞並非原先隸屬於七十四師。在抗日戰爭勝利後,他是從其他部隊調來的,從未在七十四師任職過。對於張靈甫來說,魏振鉞不具備所謂的「自家人」身份。

國民黨內部無法與中國共產黨相提並論,他們非常重視個人出身背景,甚至蔣介石也如此。蔣介石的用人原則是「黃、浙、陸、一」,即優先選擇黃埔軍校出身者、浙江籍老鄉、陸軍大學畢業生和第一軍成員。在孟良崮戰役中,陳誠和湯恩伯也積極參與了指揮工作。

他們的指揮導致了七十四師的最終失敗,然而陳誠和湯恩伯都是來自老蔣的中央軍,因此他們的出身背景使得他們的能力顯得無關緊要。

張靈甫不僅允許魏振鉞率兵對抗我們黨上山的進攻,而且還命令他進行反攻,實際上就是在送魏振鉞去送死,讓他直接沖下山,簡直就是把我們黨當活靶子對待。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即使對魏振鉞再不滿,他也只能遵從,帶領手下士兵進行反沖鋒。

第二條:主動投降

事實上,魏振鉞下山時帶領的也是第七十四師的一些精銳勇猛的士兵。這支「敢死隊」很快與中國共產黨的將士相遇。然而,無論論毅力還是勇猛,沒有人能比得上中國共產黨。雙方從最初的機槍掃射一直戰到後來的刺刀拼殺。

隨著時間推移,國民黨逐漸失去優勢,這支敢死隊的士氣也有所減弱。眼看翻盤無望,魏振鉞果斷決定放下手中的配槍和腰間的劍,向中國共產黨投降。繼續戰鬥只會導致全軍覆沒,生死之間的選擇已不言自明。

魏振鉞雖然忠於蔣介石,但並非盲從,盡管他並不贊同老蔣堅持要發動解放戰爭,因為他深知抗戰結束的不易。

經歷了抗戰的洗禮,終於能夠與家人團聚,然而蔣介石卻再次挑起那場本可避免的戰爭。國民黨內部,許多將領對此深感不滿。就在這時,我軍的士兵上前詢問了魏振鉞的身份,他毫不掩飾地回答道自己是參謀長,並主動指出了張靈甫的位置。

來到華野後不久,魏振鉞迎見了陳老總。雙方進行了簡短的交談,陳老總首先肯定了七十四師在抗日戰爭中的表現,但對於解放戰爭則表示了批評。陳老總離開後,魏振鉞在原地陷入了沈思。

七十四師采用全美式裝備,裝備比我們黨的還要好得多,不是一點半點。他曾經考慮過可能失敗,卻沒想到會如此迅速地失敗。

五個缺陷之列,

魏振鉞最初對此並不理解,他起初將這歸因於偶然。但經過一系列座談會和在華野的多日觀察後,他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由於國民黨的原因。

魏振鉞在再次見面時直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反動勢力註定會失敗。由於魏振鉞的思想發生了轉變,並且他個人的覺悟顯著提高,因此中國共產黨決定放寬對他的控制。

他並未被送往戰犯管理所,而是重新融入了社會。他對中國共產黨的仁慈也作出了回應,指出了華野作戰中的五個弱點。首先是華野的攻勢過於激烈,導致士兵們傷亡慘重,全都擠在一起。

軍隊中的第二個關鍵問題在於指揮官的角色。指揮官在軍隊中至關重要,他們的決策甚至可以透過一舉一動來展示,有時候甚至是用戴帽子或摘帽子的方式來決定後續行動的方向,這種行為不僅僅是自己能看到,對面的士兵也能清楚地觀察到。

在面對敵軍飛機時,我軍缺乏有效的防空意識,這可能導致人員傷亡。其次,炮兵陣地的選址缺乏實地考察,選擇過於隨意,因此大炮難以發揮其真正效能。最後一點是長期存在的問題,即我軍缺乏先進人才,甚至有時無法有效運用繳獲的武器。

總結部份

魏振鉞提出的這五點對中國共產黨華野指揮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經過司令部討論後,立即制定了全新方案,並決定將他留在華野,任命為高級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