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為什麽三國中其他武將從未中箭,關羽總是被箭射傷,姜維道出實情

2024-07-18歷史

對於三國諸將武力值排名的一種順口溜表達,引發了我的思考。這段內容描述了呂布、趙雲、關羽等人的武藝在讀者眼中被公認為三國第一強、第二強和第四強。然而,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盡管世間能勝關羽者,不過呂布、趙雲、典韋三人而已,為何呂布、趙雲一生都是毫無敗績和受傷記錄,而相差不遠、排在第四位的關羽,卻常常戰敗、受傷。

我在深入研究後發現,答案早在關羽死後,劉禪對其的評價中已經有所揭示。首先,呂布、趙雲一生毫無敗績。即使在三國演義一百一十九個人物中,呂布的 「三姓家奴」稱號最具侮辱性,世 人在 唾罵他的不知忠義,卻都承認他驍猛善戰,有虓虎之勇。呂布一生單挑戰無不勝,最後被曹操俘虜也是他主動投降。能挑戰呂布從未受傷記錄的,只有「五虎上將」趙雲了。趙雲在三國演義裏的人設,就像【紅樓夢】裏的史湘雲,討喜到毫無死角。

相比之下,關羽屢有受傷與戰敗記錄。他與呂布和趙雲不同,常常因為戰鬥而受傷。然而,這並不代表他的武藝有所退步或減弱。關羽的武藝依然十分高強,他之所以屢有戰敗和受傷記錄,可能是由於戰鬥環境的不同或者對手的實力不同所致。

第一次是與劉備起兵之初,在下邳兵敗,被曹操所擒。那時,他們被曹操的軍隊包圍,他們奮力抵抗,但最終不敵。關羽被曹操所擒,這使他首次嘗到了失敗的滋味。

第二次是襄樊進攻曹操時,被徐晃擊敗,無奈退走。這次,他們出兵襄樊,準備對曹操進行一次大的攻擊。然而,他們的進攻被徐晃率領的軍隊成功阻止,他們不得不撤退。

第三次是大意失荊州。這次,關羽因為過於自信和輕敵,沒有防備呂蒙的智取,結果荊州失守,這使他失去了重要的根據地。

最後一次是敗走麥城之後,被潘璋和馬忠兩個無名小將擒住,落得身首異處。這是他一生中最悲慘的一次失敗,他被兩個無名小將擒住並殺害,結局十分淒慘。

至於關羽的受傷記錄,那更是數不勝數。單是中箭就有四次,可謂三國裏的 「中箭之王」:第一次是過五關時,被太守暗箭射中;第二次是戰龐德時,被龐德一箭射中額頭;第三次是被曹仁五百名弓箭手射中,箭頭有毒,瘡久不痊;最後一次則是戰長沙時,被黃忠的回馬箭射中,只因黃忠報恩,故意只射中他的冠纓。

有人認為關羽多次受傷是因為他統兵不利,這可能和他獨特的裝扮和外形有關:關羽一身綠袍,頭戴綠帽,臉蛋紅如重棗,又騎一匹赤色戰馬。但小編認為,這些理由都是我們後人接受了關羽被演義過、神聖化的完美形象後,努力為其腦部的結果。

然而,當我們翻開歷史書籍,就會發現劉禪對關羽的二字評價早已揭示了真相。 「壯繆」。這個謚號是對亡者一生進行評定後的總結,也算是一種蓋棺定論。「壯」字還有一半的肯定,雖然「不遂」,但是肯定了其「武」,但「繆」字就是完全的責難了。在我看來,「壯繆」的評價並非僅僅是對他戰功的否定,更是對他統兵才能、軍事思想的全面否定。

在關羽的一生中,雖然有過許多挫折和失敗,但他始終沒有放棄過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他的英勇和犧牲精神,一直為人們所敬仰和懷念。而劉禪對他的二字評價,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關羽,一個有優點也有缺點的英雄人物。重繪歷史的面紗,審食其名不副實。對於 「謬」這個謚號,你可曾想過,這背後的深遠含義?想象一下,秦檜這個名字和奸相這兩個字眼,而他的謚號中竟包含了這個「謬」字,此情此景,怎一個慘字了得。

再看看五虎上將的其他四位,張飛的謚號 「桓」,馬超的謚號「威」,黃忠的謚號「剛」,趙雲的謚號「順平」。這些謚號在謚法中都有其特定的含義:辟土服遠、克敬勤民曰桓;猛以剛果、強義執正曰威;勤善以補過曰剛;執事有制、布綱治紀曰平;柔賢慈惠曰順。這四位將領的謚號都彰顯了他們各自的優點和貢獻。

然而,說到關羽的謚號,卻是另一番景象。他的英勇事跡在民間廣為流傳,然而在歷史的記錄中,我們卻看到了他失敗和箭傷的痕跡。為何如此?那正是劉禪對他的評價: 「武而不遂,名與實爽」。

每個人對關羽的理解都可能不同,這就是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關二爺的含義。然而,我的觀點是,關羽雖有英勇的一面,但也有不足之處,他的謚號 「壯」似乎更能體現他的真實面貌。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或許在你們心中,關羽的形象會有所不同。

因此,讓我們放下成見,用我們的想象力和理解去重繪歷史的面紗,發現那些被掩蓋的真實故事。記住,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一面,而這就是歷史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