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探秘東方人類的文明·泥河灣②丨百萬年前,人類就開始追求藝術

2023-12-09歷史

泥河灣遺址群是世界上舊石器遺址最密集、時間跨度最大的遺址群之一。這裏不僅有近200萬年前馬圈溝遺址遠古人類餐食草原猛獁象的「天下第一餐」,也有人類打制石器、肢解加工獵物的生活場景。一件件文物,一個個場景,講述著人類在這片大地上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發展歷程。今天,河北青年報記者繼續帶您走進張家口市陽原縣泥河灣遺址群,探秘人類藝術設計的萌芽。

後溝遺址遠景

探訪

在縱橫交錯中感受祖先們的生活場景

近日,在河北泥河灣遺址群保護區文物與環境保護局原副局長孫永春的帶領下,記者一行前往位於陽原縣大田窪鄉東谷坨村北的馬梁-後溝遺址。

走到東谷坨村村北,車已不能繼續前行。下車後,大家沿著當時考古踩出的小路,來到了位於西坡的馬梁遺址。這個遺址發掘面積約有50平方米,發掘層面高度將近20公尺。雖然現場已被雨水沖刷,但依稀還能看到當年發掘時層次分明的剖面,還有發掘時留下的各文化層標記,遠遠望去,發掘剖面甚是壯觀。據了解,當年發掘時馬梁遺址獲得了豐富的石制品和動物化石,專家推測,古人類曾將此地作為活動場所,仿佛在縱橫交錯間能夠感受到幾十萬年前祖先們的生活場景。

在距離馬梁遺址不遠處山梁的東面,就是後溝遺址。此處的發掘面積略小,約30平方米。據專家推測,在這一時期,泥河灣古湖處於湖侵過程,適宜生存的湖濱區域範圍逐漸縮小,泥河灣人不得不選擇位置較高的後溝一帶作為臨時活動場所。

記者了解到,2005年,在後溝遺址發掘過程中,一開始並沒有發現石器掛在剖面上的場景,是一場大雨過後,才發現了被雨水沖刷出來的打制石器。經過後期發掘,後溝遺址的文化內涵變得更加豐富,它是目前大田窪台地泥河灣層頂部位置最靠上的遺址。

馬梁遺址遠景

揭秘

老祖先的審美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

五彩斑斕小石器咋來的?人類的審美是什麽時候有的?

記者了解到,在距今約110萬年的東谷坨遺址中,發掘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和動物化石,還有大量石質碎屑。在距今約78萬~39.5萬年的馬梁-後溝遺址中,考古學家們曾發掘出了石核、石片、刮削器、石鉆、砍砸器等型別豐富的石器。這些石器原料多為白雲巖、燧石、石英砂巖、玄武巖、火山角礫巖,有少量燧石。專家推測,這些日漸豐富的原材料主要來自於老祖先生活場所周圍山體基巖露頭處。

老祖先們就地取材,選用易於打制的石料,制作權宜性不同形狀的工具,如刮削器、砍砸器等,用來肢解、加工獲得的古菱齒象、馬、披毛犀、鹿類等動物,滿足自身的需要。雖然這些石器大都制作粗糙,但在兼顧實用的同時出現了對稱、平衡、飽滿等造型審美的追求,型別更加豐富,用途也更加廣泛,已顯示出人為設計的痕跡。

隨著時間和地點的變遷,附近巖石中可采集到的燧石、瑪瑙、變質石灰巖等顏色豐富的石料越來越多,小石器也變得好看起來。在後溝遺址發掘過程中發現了一定數量的優質盤狀石核以及連續剝片的單台面石核,當時人類已開始對台面調整修理,從這些典型標本判斷當時的剝片能力相比早更新世有了明顯提高。

至此,遠古人類的藝術設計思維悄然萌芽並在後期漫長的演化中走向輝煌,如果說會制造和使用工具成為遠古猿人被認可為「人類」的第一步,那麽靈巧的雙手和對美的追求才是生而為人最值得驕傲的地方。

文物

後溝遺址發現石料優質的盤狀石核

東谷坨遺址出土的凹缺器

東谷坨遺址石制品原料種類豐富,尤以質地更為細膩的燧石占據絕對優勢。古人類對原料性質有一定認識,優先選擇質地更加細膩的石料剝片或者加工。石器型別多樣,修理不定型,形態和尺寸變異較大。

東谷坨遺址出土的多刃刮削器

東谷坨出土的石器型別中刮削器數量最多,約占石器的69%。石器多是由石片加工而成。刮削器中,單刃刮削器比例高。石器的加工為錘擊法,加工方式以正向加工為主,刃緣形態多不規則。

後溝遺址發掘的石核

後溝遺址發現了一定數量石料優質的盤狀石核,以及連續剝片的單台面石核,開始對台面調整修理,從而判斷當時人類的剝片能力相比早更新世有了明顯提高。石器工業整體屬於典型的小石器工業技術傳統,是泥河灣盆地早更新世以來石器技術的延續和發展。

聲音

東谷坨遺址是小石器制作的典型代表

孫永春表示,在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東谷坨和馬梁-後溝遺址。其中東谷坨遺址是泥河灣盆地內發掘次數和出土遺物最多的舊石器遺址,文化層總厚度超過3公尺,是泥河灣層中迄今所發現的文化層最厚、遺物最豐富的一處遺址,是舊石器時代早期小石器制作的典型代表。

而馬梁-後溝遺址的發掘,具有完整清晰的地層剖面,發掘獲得了大量的石制品以及動物化石,完善了泥河灣盆地中更新世即距今百萬年到二三十萬年間的文化序列,為研究中更新世古人類文化面貌、石器技術與工業提供了基礎資料。

孫永春介紹,馬梁-後溝遺址的時代位於早更新世末期至中更新世早期,填補了這一時間段古人類遺存的空白,為研究泥河灣人在早更新世中末期的生活和隨著環境變化遷徙行為模式提供了重要材料,同時對說明泥河灣盆地古湖的消失、桑幹河的發育史等具有重要意義。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韓會欣、姚瑤

■攝/實習記者呂承林

■供圖/河北泥河灣遺址群保護區管理委員會

■編輯/楊旭妍

聯合單位:河北泥河灣遺址群保護區管理委員會 指導:孫永春

版權歸河北河青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