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 「關註」 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播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湯瑪斯
編輯|t
1776年7月4日,在喬治·華盛頓宣布發表【獨立宣言】後,這個地球上如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就此誕生。
美國的歷史至今不過才247年,如果從英國建立殖民地來算也不過三百余年。
可偏偏就是這樣一個歷史短暫,由英國、西班牙、法國、荷蘭等國的移民所組成的多民族國家成為現在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而且美國人都崇尚自由民主、以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
這不禁令人產生疑問,這些來自不同民族、擁有不同文化的人群是怎麽組成一個美國的?追崇個人主義的美國人是如何建立國家認同感的呢?
(美國國旗)
這確實值得令人深思。
國際社會認同
「國家認同」,是指一個國家能得以存在,就得既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又能得到本國國民的支持。
所以一個真正的國家,必須要在內部和外部同時得到認同。
15世紀航海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在1492年發現了新大陸——美洲。
此時美洲大陸上已經有許多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土著人種,其中最多的是印第安人。
他們在這裏形成了瑪雅、印加和阿茲特科這三大文明。
(印第安人)
哥倫布的到來打破了土著民原本平靜的生活,率先崛起的西班牙和荷蘭在美洲建立起了殖民地。
後來英國成為了稱霸海洋的「日不落帝國」,占據了美洲大陸,並建立了13塊殖民地。
這就是美國最早的雛形。
那時英國國內的天主教派內部出現矛盾,使得大批的清教徒無法在歐洲生存,迫不得已移民到了美洲,建立了麻薩諸塞殖民地。
緊接著英國開始持續向美洲移民,成為美國後來最大的移民源國。
美洲廣闊的土地和豐富的資源,被西方稱之為「樂土」,吸引了愛爾蘭、德國、法國以及大量猶太人移民至此。
(英國殖民美洲)
同時這些資本家從非洲搶奪黑人奴隸販賣到美洲,逐漸形成了多民族文化交融混雜的地區。
當時美洲大概有250萬人,黑人占比20%,英國移民達到52%,其余的便是愛爾蘭、蘇格蘭和德國、義大利等人種。
雖然美洲已經是多個民族的人群所在地,但英國依舊是這裏最強大的殖民者,當地的移民和土著都要受到英國政府的管轄。
隨著殖民地的不斷擴大,移民人數越來越多,當地的居民與英國當局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
最終這些移民者聚集起來,想要脫離英國的控制,在美洲建立獨立的國家政權。
(移民與土著)
英國自然不允許自己一手締造的「天堂」就這麽遺失,便武裝威脅他們必須服從英國國王。
法國、荷蘭、西班牙等國家,看到有削弱英國實力的大好機會,就合起夥來支持美洲的獨立。
在華盛頓領導的「大陸軍」和法國等聯盟軍的合作下,英國軍隊在北美大陸一敗塗地。
法國等國家最先承認美國的合法性,到了1783年英國迫於形勢也只得承認美國的獨立。
自此, 美國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同,成為一個真正的國家。
19世紀美國再次取得「第二次獨立戰爭」的勝利後,從世界各地移民的人數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美國獨立戰爭)
波蘭、匈牙利人也開始前赴後繼地湧進美國,二戰後亞洲的部份中國人、日本人、越南人、印度人等等,與拉丁美洲的部份人也都相繼往美國移民。
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民族文化最為錯綜復雜的國家。
在這樣的環境下,美國又是如何整合這些多民族文化的人群,讓他們對美國產生認同感的呢?
美國民族認同
新生的美國國民有著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要讓所有人對美國建立認同感,首先要做的就是構建民族認同。
那就是推行民族主義,強化民族與國家的意識形態,從而達到民族的範圍與國家的範圍是一致的, 這是現在幾乎所有的多民族國家采取的政治基礎共同體。
(美國各色人種)
美國要將自己國內所有的民族融合為一個「美利堅民族」。
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美國從18世紀建國,一直到20世紀的兩百年都在做努力,所圍繞的就是「盎格魯中心」與「溶爐」政策。
英格蘭是由「盎格魯-撒克遜」人組成的,17世紀為了將該民族宣傳為世界最優秀的民族誕生了「盎格魯中心」理論,主張該民族文化成為世界主流,讓其他的亞洲文化與非洲文化都臣服或者加入其文化以及生活方式。
美國還在殖民時代就已經是以西方白人為主,英國人占絕大部份,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形成美國新民族的雛形,並武裝起義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
(盎格魯-撒克遜人)
所以美國將「盎格魯中心」理論作為初期的第一要務, 讓國內那些不同民族的人放棄本民族的風俗文化,融入美國的主流文化中,說英語、學西方禮儀。
這就是現在的美國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原因。
首先被美國當局實行同化政策的便是美洲大陸的土著印第安人。
美國政府給印第安人創辦學校,強迫他們只能講英語不許再說自己的民族語言。
在這樣的政策下,美國白人的地位無比崇高,而亞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有色人種開始遭到歧視,甚至連其他民族文化都遭到了美國白人的鄙視。
(印第安人學校舊址)
傑克森執政時期,他的國務卿直接公開表示, 美國就是「盎格魯-撒克遜」文化統治的國家,不願意接受美國文化和說英語的人,哪怕是歐洲白人也可以回老家。
美國歷史上還曾出現過排斥亞非拉地區有色人種移民美國的運動,尤其是對於黑人的種族歧視最為嚴重。
20世紀初,美國各大院校都在實行種族隔離政策。
但這一切隨著第二次大戰結束後大量亞非拉地區的有色人種移民美國後得到了改變。
美國各色人種開始不斷發起民權運動,黑人的地位在這時期得到大振幅提升。
(美國民權運動)
僅靠「盎格魯中心」已經無法維持多民族社會的政體,該理論逐漸被「熔爐」 政策取代。
「熔爐」思想最早是移民美國的法國人德克雷弗柯在18世紀提出,到了20世紀被美國猶太人作家贊格維爾使用。
贊格維爾在自己的書中強調 美國的民族應該是不分膚色的,這樣才能把這些不同民族、不同人種融合為全新的「美利堅民族」。
於是美國政府取消在學校、婚姻、政治等社會領域的民族隔離政策,讓種族歧視漸漸消除。
即便一些種族主義的極端分子不惜刺殺總統甘迺迪來阻止新的民族政策,但種族平等已經成為時代潮流無法阻擋。
(美國人)
如今在好萊塢的電影中看到各種黑人主角,就已經說明民權運動的成功。
這也讓移民美國的各色人種對其國家認同更為加深。
國民思想教育
美國的價值文化與中國大相徑庭,不再強調家與國之間的關系,而是推崇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
所以即便美國在民族上做到了認同,依舊無法從個人上建立國家認同。
想要讓每個美國人都對其國家有認同感,唯一的方法就是從思想上的做功夫。
(清教徒)
前面我們提到美國還是英國殖民地的時候,有大量清教徒來到這裏, 正是這些基督教清教徒為日後的美國奠定了文化和價值觀的根基。
基督教就成了美國最主流的宗教文化特色。
歐洲在中世紀處於長期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下,美國雖然沒有如此,但宗教在國內仍是舉足輕重。
清教徒移民到了美國,透過辛勤的勞作積累了大量財富,有別於天主教那樣的搶占掠奪,得到了美國人的青睞。
清教徒們還從猶太教那裏學到了「契約」 精神,讓基督教的信仰者們與上帝之間達成一種協定,再由教徒們與上帝溝通。
(美國教堂)
美國人透過基督教文化變得更加勤勞、積極有創造性,並把這些精神與民族文化相互關聯,從而加深了對國家的認同。
美國人會認為不忠於國家,就是背叛上帝會得到懲罰。
因此一些美國學者認為 沒有基督教的道德約束,美國歷史行程不會這麽快速。
與此同時,美國的愛國教育也非常重要。
自建國後,當局就十分重視對公民意識的培養。
也就是讓每個獲得美國國籍的公民不再效忠於某個皇帝,而是向國徽、國旗宣誓,唱國歌,來效忠於美國。
(宣誓)
在一些影視作品中會看到,有人移民美國獲得國籍時,都會對著美國國旗宣誓放棄自己原有國籍,然後無條件效忠美國,時刻拿起槍為美國上戰場。
這就是美國愛國主義的教育。
剛獨立時, 華盛頓為了實作美國化,積極倡導建立教堂、學校來進行公民教育,培養公民意識和國家意識。
正如華盛頓所說的那樣, 只要是住在或者出生在這個國家的公民,美國都有權讓他們傾註感情去愛它,美國人都是他們的名字,這個名稱必須要有愛國自豪感,高於一切地網域名稱稱。
在華盛頓等人推動下,1790年就出版發行了美國史上第一本公民教育的教科書。
前些年還曝出美國小學生因為開課前不肯唱美國國歌,被老師報警的事情。
(美國小學生宣誓)
除了學校教育外,在體育活動、好萊塢電影、節日慶典等等當中都透露著愛國元素。
可見美國對愛國教育的重視,讓每個人自小就從各個方面產生對國家的認同。
國家認同降低
美國用了兩百年時間來建立國家認同,讓世界各地的人才齊聚美國,讓美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美國人對美國的認同,很大一部份來自於其國力的強大。
然而這樣的認同感近些年不升反降了。
(蓋洛普公司)
2023年6月,美國蓋洛普公司做的民調中顯示, 美國成年人當中只有39%對其民族和國家有著極其自豪感和認同感,處在了歷史低位。
要知道2001年首次做民調時,這項數據可是55%。
再加上美國有自豪感的成年人,也不過才67%,與去年的歷史最低點65%基本持平。
10年前可是有85%的成年人為美國自豪的。
美國瑪麗蒙特大學的教授吉諾維斯認為美國人國家認同感的下降時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的,最主要原因是政府對公民的失信。
這段期間, 一向在國民心中所向無敵的美國在越南戰爭中「摔了跤」,之後又發生了「水門事件」這樣的大醜聞。
(水門事件)
正是這樣的黨派之爭,破壞了美國在國民心中的形象。
不過55歲以上的美國人還是有一半以上對自己身為美國人感到驕傲的,但是在35-54歲的人群中就占不到一半,18歲到34歲就更少了,僅剩18%。
之所以美國的年輕人愛國熱情越來越弱,也是因為新世紀後, 接連發生「9·11」事件、伊拉克戰爭、2008年金融危機以及近年的新冠疫情等事件,讓他們找不到值得驕傲的事。
再加上歐洲諸國、中國、俄羅斯等國家的國力不斷上升,美國說一不二的地位不復存在, 並且不斷遭受國際上指責其「霸權主義」,使得美國名聲不好。
而美國為了實作戰略野心發動的越南戰爭和後來的伊拉克戰爭等都加重了年輕人的負擔。
(美國年輕人)
所以現在的美國年輕人對美國當局並沒有多少好感,曾經戰勝法西斯、鬥垮蘇聯的榮耀時代距離他們太遙遠了。
更何況以個人主義盛行的美國,年輕人得不到任何好處還怎麽去愛國?
美國花了200年建立的國家認同正在隨著時間的推進而消逝。
根本原因就是美國忘記了曾經的初衷,只顧著資本家和官員的利益忽視了底層人民。
無論你的國家變得如何強大,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提升國民的國家認同感與民族自豪感!
參考資料:
中國社會科學網·認同危機、社會裂痕與美國對外戰略困境
【蘭州大學學報】·從「承認差異」到「強化認同」——美國少數民族教育政策的演變及啟示
中國社會科學網·美國文化的特性與悖論
中國改革網·美國的民族認同模式及其啟示
【環球時報】·美國人的國家認同感為什麽跌跌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