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抗日戰爭時期12個戰區的司令官都由誰來擔任

2024-05-01歷史

1937年7月7日,日軍炮轟宛平城,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為了適應戰場形勢的需要,國民政府對戰爭地帶進行了軍事劃分,分為不同的戰區。自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到1945年抗戰勝利,全國劃分了12個戰區,均由當時的重量級人物來擔任,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12個戰區的司令官。

1、第一次劃分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當時與日寇的作戰主要集中於華北、華東地區,國民政府將這些地區劃分為五個戰區,其中:

第一戰區為河北及魯北地區,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下轄第一、二、十四集團軍;

第二戰區為晉察綏地區,司令長官為閻錫山,下轄第六、七、十八集團軍(八路軍);

第三戰區為京滬杭地區,司令長官為馮玉祥(後改由蔣介石兼),下轄第八、九、十、十五、十九集團軍;

第四戰區為閩粵地區,司令長官為何應欽,下轄第四、十二集團軍;

第五戰區為魯南及蘇北地區,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後改為李宗仁),下轄第三、五集團軍;

初次劃分的五個戰區均是由當時的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及蔣介石這個特級上將擔任。蔣介石就不用多說了。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是晉綏系首領,長期統治晉綏地區,抗戰爆發後他所管轄的地盤被劃為二戰區,閻錫山自然就成為二戰區的最高司令長官。

閻錫山

三戰區的京滬杭地區,是當時全國最富裕的地方,首任司令長官為馮玉祥,他原本是西北軍首領,可惜中原大戰把自己的軍隊輸光了,成了光桿司令,被委任為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後,又指揮不動手底下的部隊,無奈最後又換成老蔣。

四戰區司令長官何應欽長期是蔣介石之下的二號人物,也是1935年銓敘的8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之一,不過他的指揮能力似乎並不太強,更多的是 負責戰時軍制計劃。

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是新桂系首領,也是當時最能打的將領之一,抗日戰爭期間指揮了徐州、武漢、隨棗、豫南等大會戰,他指揮的台兒莊戰役更是抗戰初期的一次偉大勝利,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信心。

2、第二次劃分

1938年1月,國民政府進行了第二次大規模的劃分,此時華北大部已經淪陷, 華東的上海、南京及長江下遊幾乎全部失守,中國軍隊主力集中於華中地區,戰役中心向華中地區轉移。重新劃分後的戰區如下: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為程潛,在平漢路作戰;

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為閻錫山,在山西作戰;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為顧祝同,在蘇浙作戰;

第四戰區,司令長官為何應欽,在粵桂作戰;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為李宗仁,在津浦路作戰;

第六戰區、第七戰區撤銷。

第八戰區新增設,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守備甘寧青地區。

1938年6月14日,增設第九戰區,以陳誠為司令長官,組織武漢保衛戰。

變化的戰區司令長官有:

一戰區司令長官由蔣介石改為程潛,程潛是資深的國民黨元老,曾是北伐的八個國民革命軍軍長之一,1935年銓敘軍銜時被授予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抗戰全面爆發時任參謀總長,1938年初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任內指揮了蘭封會戰。

程潛

三戰區司令長官改為顧祝同,顧祝同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之一,對蔣介石是忠心耿耿,長期擔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1941年執行蔣介石的命令制造了皖南事變,抗戰勝利後擔任過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

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與上述幾位戰區司令長官相比屬於晚輩,不過陳誠頗得老蔣的信任,在國民黨中的地位也是飛速的上升,逐漸在國軍中形成自己的「土木系」,1938年增設第九戰區,陳誠主持了武漢保衛戰,抗戰勝利後權勢達到頂峰,取代了爭鬥20多年的何應欽的地位,1947年更是升為一級上將,到了台灣後仍然受到老蔣的重用。

3、第三次劃分

1939年初,國民政府完成了第三次戰區劃分,劃分完成後的戰區情況如下:

第一戰區,轄河南及安徽一部,司令長官為衛立煌;

第二戰區,轄山西及陜西一部,司令長官為閻錫山;

第三戰區,轄蘇南、皖南及浙閩兩省,司令長官為顧祝同;

第四戰區,轄廣東、廣西兩省,司令長官為張發奎;

第五戰區,轄皖西、鄂北及豫南,司令長官為李宗仁;

第八戰區,轄甘寧青及綏遠一部,司令長官為朱紹良;

第九戰區,轄鄂南及湘贛兩省,司令長官為陳誠(由薛嶽代理);

第十戰區,轄陜西省,司令長官為蔣鼎文;

另設魯蘇戰區、冀察戰區兩個遊擊戰區,分別以於學忠、鹿鐘麟為總司令;

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也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之一,但是他與其他四虎不同,他是實打實的有軍事能力的人。衛立煌在抗戰爆發後就率領第十四集團軍北上參加對日作戰,參與指揮了忻口會戰,在華北地區與八路軍緊密合作抗日。後來因為與八路軍走的過近被蔣介石調離一戰區,1943年衛立煌被任命為 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指揮滇西緬北的國軍與日寇作戰。

衛立煌

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是粵系出身,北伐名將,頂峰時期也是1927年北伐時期,不過由於多次反蔣,逐漸失去了自己的核心部隊。抗戰爆發後,張發奎積極抗日, 任第八集團軍兼右翼軍總司令參加淞滬會戰任第二兵團總司令兼第八集團軍總司令,參加武漢保衛戰;擔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後,指揮了粵北會戰取得勝利。1944年底改任第二方面軍司令官。解放戰爭時期短暫的擔任過陸軍總司令,後到香港定居。

張發奎

八戰區司令長官朱紹良曾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回國後又在北洋軍中任職,後投靠蔣介石,抗戰爆發後曾參加過淞滬會戰,1939年升任第八戰區司令長官,抗戰勝利後升任副參謀總長,1949年去了台灣。

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嶽綽號「老虎仔」,是抗戰時期國軍中戰績最耀眼的一位將領,他指揮部隊參加了多次大會戰,尤其是前三次長沙會戰, 共殲滅日軍11.75萬人,在此之前的萬家嶺戰役幾乎全殲日軍第106師團。抗戰勝利後薛嶽在華東作戰屢戰屢敗,被老蔣棄用,雖然在1949年再次被起用但是已經無力回天,最後去了台灣並在台灣以102歲高齡去世。

薛嶽

十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也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之一,不過他的打仗能力有待商榷,在升任第十戰區司令長官主政陜西期間, 濫用職權大發國難財,徇私枉法,貪汙成性,狂嫖濫賭,成為有名的「腐化將軍」。1944年的豫湘桂大會戰中,蔣鼎文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裏失地千裏,38座城池被敵攻陷,損兵20多萬。因此引咎辭職,脫離軍界。國民黨敗退大陸後後去了台灣。

4、第四次劃分

1945年,日軍的敗局已定,為了戰略大反攻,國民政府再次重新劃分了戰區,劃分之後的如下:

第一戰區胡宗南代,轄陜甘寧及豫西,計6個集團軍;

第二戰區閻錫山,轄晉西,計5個集團軍;

第三戰區顧祝同,轄浙南、贛東、閩北,計3個集團軍;

第四戰區張發奎部,改編為第二方面軍;

第五戰區劉峙,計2個集團軍;

第六戰區孫連仲,轄鄂西和湘西,計3個集團軍及長江上遊江防總司令吳奇偉部、湘鄂川黔邊區清剿總指揮傅仲芳部;

第七戰區余漢謀,轄贛南粵北,計1個集團軍及閩粵贛邊區總司令香漢屏部;

第八戰區朱紹良,轄陜甘寧青綏,計4個集團軍;

第九戰區薛嶽,轄贛西南,計2個集團軍又4個軍(含新四軍);

第十戰區李品仙,轄鄂豫皖邊界,共3個集團軍。

同年6月, 增設第十一戰區、第十二戰區,分別以孫連仲、傅作義為司令長官,準備接收華北。

此次戰區劃分,變化的戰區司令長官有:

一戰區代司令長官胡宗南,黃埔一期畢業,也是唯一一個當上戰區司令長官的黃埔生,他在黃埔學生中創造了多個第一,1937年率部參加淞滬會戰後便長期駐守西北,期間積極執行老蔣的反共方針,制造摩擦。抗戰勝利後胡宗南仍盤踞西北,稱「西北王」,最終在1950年被同時黃埔一期畢業的陳賡消滅,胡宗南只身逃往台灣。

胡宗南

五戰區司令長官劉峙,也是老蔣的五虎上將之一,他被戲稱為豬將軍,國共內戰時表現還算可以,職位也在不斷的上升,可是自抗戰開始,他好像是越來越不會打仗了,甚至被日軍打得一潰千裏。但仍然得到老蔣的重用,解放戰爭時擔任了徐州剿總司令,國民黨敗退大陸後,劉峙到印尼教小學生,後來回到台灣並在台灣去世。

六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是西北軍出身,寧都起義的部隊就是出自孫連仲的部隊,但是他頗得老蔣的重用,打仗也比較厲害,1928年徐州會戰時, 率所部扼守台兒莊正面陣地,粉碎日軍進攻,給予日軍第十師團以殲滅性打擊。1945年6月又改任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抗日戰爭勝利後,負責主持平津地區日軍投降事宜。解放前夕去了台灣,1990年以97歲高齡去世。

孫連仲

七戰區司令長官余漢謀是粵系將領,從粵軍基層軍官幹起,1936年陳濟棠反蔣失敗後失去廣東的統治權,余漢謀被老蔣任命為 第四路軍總司令兼廣東綏靖主任,抗戰時期余漢謀任第四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十二集團軍總司令,第七戰區司令長官,抗戰勝利後曾短暫的擔任過陸軍總司令,1950年率殘部逃到台灣,1981年去世,終年85歲。

十戰區司令長官李品仙是桂系大將, 抗戰時期出任11集團軍司令,在黃紹竑出走,廖磊病死後,他在桂系中的排名僅在李宗仁、白崇禧之下。李品仙治軍有方,尤其是抗戰時期的188及189模範師,即為他一手栽培。國民黨敗退大陸後也去了台灣,1987年以97歲高齡去世。

李品仙

十二戰區司令長官傅作義出自閻錫山的晉綏系,後來脫離閻錫山自成一系,他是著名的抗日將領,曾取得過五原大捷。抗戰勝利後傅作義主政綏遠、平津一帶,1948年被任命為 華北「剿總」司令。1949年1月促成北平胡平解放,新中國成立後長期擔任水利部部長,1974年在北京去世,終年79歲。

小結:

四次戰區變化,每次變化都有戰區司令也跟著變化,這些戰區司令長官中,最穩定的就是閻錫山了,自始至終都是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再就是顧祝同長期擔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其他戰區司令長官多有變化。這些人當中大都是二級上將及以上軍銜,唯有胡宗南因為資歷的原因,在這些人中軍銜要低一些,但他已經是所有黃埔學生中的佼佼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