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兩淮保衛戰後,毛主席為何電令華東軍區:戰役指揮交粟裕負責

2024-03-01歷史

1946年6月,蔣介石對解放區發起了全面的進攻,在華東戰場上,國軍的進攻的重點方向是淮安、淮陰。

當時山東野戰軍主力在魯南,華中野戰軍主力在蘇中,兩淮正好是空虛之處,淮南軍區分區僅有3個旅8個團的兵力,而且戰鬥力和裝備都不算強。

為了粉碎國軍的進攻,6月26日,中央指示陳毅,采用「敵進我進」的戰略方針,率領山東主力出擊徐州、蚌埠之間;同時指示華中野戰軍西進,與陳毅配合,調動敵人並殲滅之。

陳毅收到電報後,即召華中野戰軍政委譚震林到魯南商議協同作戰的計劃。

按照陳毅的想法,他想集中山東、華中兩大野戰軍,在徐州地區與國軍進行一場大的會戰。但譚震林、粟裕等人卻希望華中部隊暫不北上,利用內線的優勢,先在蘇中打幾個殲滅戰。

由於粟裕的蘇中七戰七捷打得風生水起,毛主席於是同意華中部隊暫不北上。

陳毅率部南下後,擔負了在淮北作戰的任務。7月28日,陳毅率部初戰朝陽集,獲得了南下後的首次勝利,全軍士氣大振。

而國軍在受挫之後,則放慢了進軍的腳步,命令左路部隊互相靠攏,謹慎前進。在這樣的情況下,山東野戰軍失去了殲滅該敵的條件。

與此同時,陳毅和山野參謀長宋時輪註意到,國軍右路部隊2個團在占領泗縣後,顯得較為突出,於是決定以22個團攻打此地(6個團攻城,其余部隊在外圍打援),然後向徐州方向攻擊。

當時正值雨季,山野向泗縣進軍時遭遇連日大雨,途中到處一片汪洋,國軍駐紮的村子溝深水滿,不好突擊,山野部隊每夜只能走20多裏,開始陷入疲勞,傷病員增加。

7月30日,華中分局的張鼎丞、鄧子恢電告陳毅,防守泗縣的桂系部隊經過白崇禧經營多年,戰鬥力相當強悍,勸他改變方案去打蔣系部隊。

8月2日,陳毅、宋時輪回電認為: 「歷來打桂系均用相當兵力,故奏效不大,此次改變是可能奏效的,以決定5日夜攻泗城不再變。」

一天後,毛主席也給陳毅、宋時輪發去電報,指出:「凡只有擊潰不能殲滅之仗不要打,只要主力在手,總有機會殲敵。過於急躁之意見並不恰當。」

又一天後,主席再次發來電報,要他們不要「性急」。

但是,在8月2日,陳毅、宋時輪已經下達了攻擊泗縣的命令,中央和華中局的電報並沒有讓他們改變決心。

經過5天的攻堅,山野部隊勝利攻入泗縣,但出乎意料的是,城破之後的桂軍並未一敗塗地,他們依然在熟練地運用戰術,向山野發起反突擊。

桂系部隊依托房屋向山野沖鋒,而山野的火炮卻因為洪水阻隔,無法運到,導致我軍在火力上不占優勢。

每個地點的戰鬥都異常激烈,有的連隊軍政幹部全部傷亡,有一個連打到最後只剩下了一個班長指揮。桂系士兵又封建又團結,他們說: 「廣西人打了敗仗就沒飯吃了,打了勝仗老蔣還要我們。」

【九縱泗城戰鬥詳報】記錄了驚心動魄的一筆:

我們抓了3個傷兵俘虜後,無人看管,這3個傷兵竟然聯合起來咬我軍的一個傷員,一個通訊員經過時看見這一幕,用刺刀捅死一個,另外兩個才屈服。

當時的戰鬥之激烈由此可見一斑。

戰鬥進行到最激烈的時候,山野參謀長親自來到8師指揮作戰,陳毅也在指揮部裏反復詢問前線的最新情況。

最後,鑒於部隊傷亡數量和疲勞程度,陳毅最終下令部隊停止攻擊,撤往睢寧地區休整。

泗縣戰鬥,我軍殲滅桂系部隊3000多人,己方傷亡也大致相當。戰後,8師政委丁秋生請求處分,陳毅安慰他:「泗縣之戰,我認為不是什麽敗仗,充其量也只是一次平仗。」

一個多月後,陳毅給8師領導寫信,主動攬過了責任: 「三(個)月來未打好,不是部隊不好,不是師旅團不行,不是野戰軍參謀處不行,主要是我這個統帥犯兩個錯誤,一是先打強,即不應該打泗縣;二是不堅決守淮陰。」

陳毅在關鍵時刻能站出來鼓勵部下,不抱怨,不推據,不喪失信心,其胸懷和氣度令人欽佩。

泗縣戰鬥後,山東野戰軍結束了淮北。此時,山野經過一個月的作戰,已經相當疲勞,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整。

陳毅向中央申請休整,毛主席認為,山野休整的計劃「事實上不可能」,敵人正在向東攻擊,企圖威脅淮陰、臨沂,我軍此時休整反而會讓自己陷入被動地位。正確的做法是「仿粟裕辦法,集中主力殲敵一部」,邊打邊休整,邊休整邊打。「劉鄧軍、中原軍均希望你軍配合。」

於此同時,山東方面,國軍李彌的軍隊沿著膠濟路一路向我魯中軍區發起攻擊,張雲逸急電陳毅告急,希望他率部回師山東。

而華中方面,粟裕、譚震林則建議陳毅將韋國清的2縱南調高郵,協助華中野戰軍防守國軍,阻止其沿運河北上。

中央要陳毅留在原地阻擊向東攻擊的國軍,山東要他向北,華中要他向南,局面一下子變得非常棘手。毛主席權衡再三,覺得山東根據地至關重要,不容有失,提出可以將8師調回山東,並派徐向前來山東,負責魯南前線的指揮。

直到1946年年底,華東戰場的主戰場還在蘇北,由於攻勢順利,國軍決定正面攻擊蘇北根據地的中心城市:淮安和淮陰。

而山野在泗縣失利後,東移到了泗陽休整待機。面對國軍對兩淮的攻勢,陳毅、宋時輪決定,將山野主力北移到沐陽、宿遷方向,尋機打擊來犯之敵,而留下9縱在泗陽防守。

粟裕、譚震林看到陳毅的作戰計劃,馬上透過鄧子恢轉告陳毅與中央,這樣的兵力布置,可能導致兩淮空虛,「我們請求山野必須在泗陽地區打幾個仗以挫敵銳,負責兩淮不保。」

結果不出所料,國軍東進之後,虛晃一槍突然南下,避開了山野主力直撲泗陽,9縱與敵人激戰一日,最終撤退。之後國軍越過泗陽,一路向淮陰急進,譚震林向陳毅告急後,陳毅急派2縱南下支援,卻因王營大橋被敵人破壞無法透過。

在這樣的情況下,毛主席命令粟裕率領蘇中主力開赴兩淮,但是,由於交通限制,華中主力最快也要20天才能到達。

淮陰保衛戰進行到白熱化的時候,74師師長張靈甫一度信心動搖,想停止攻勢,等待援軍,但南京方面卻說,他們已經準備好了要廣播國軍攻占淮陰城的好訊息。張靈甫無奈只好繼續進攻。

最終,粟裕趕到淮陰和譚震林會合,並建議我軍放棄淮陰。不久後,我軍又主動放棄了淮安。兩淮保衛戰至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