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光緒帝看病啟示:完美詮釋什麽是「病急亂投醫」、「醫患不信任」

2024-02-28歷史

關於光緒帝死因,眾說紛紜。我之前寫過一篇關於光緒之死的分析,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下。拋開其他,這裏只談, 光緒看病。

  • 光緒看病,忌諱頗多
  • 為醫治光緒,清廷算是遍尋名醫。

    清人杜鐘駿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光緒死前三個月應召入宮,並著有 【德宗請脈記】 一書,記錄了光緒生命的最後時刻。

    其中提到,進宮給皇帝看病的醫生, 開方用藥時,很是為難。

    大家都知道,光緒是因為和慈禧太後政見不和,被囚禁於中南海瀛台多年。

    作為光緒,最不喜歡聽到醫生說自己是腎虧 (年紀輕輕,怕是沒幾個樂意聽到別人這樣說自己)。這是醫生開方之一難。

    作為慈禧,最不喜歡聽到醫生說光緒是肝郁 (要是這樣的話,難道光緒的病根全是因為慈禧太後囚禁了他?)。這是醫生開方之二難。

    中醫理論中,腎臟、肝臟非常重要,主萬病之源。

    兩個都不能說,都有忌諱;兩難合並,醫生開方難上加難。

    這一點,在【德宗請脈記】記錄如下:

    「兩宮意見素深,皇太後惡人說皇上肝郁,皇上惡人說自己腎虧,予故避之」。

    結果是,有點醫德的醫生,變通性地把藥方開出來;醫德不夠的,那就糊弄。效果可想而知。

    1902年,少有的拍到光緒照片的好機會,由一位外國攝影師偷拍。只可惜,光緒沒有露出正臉。

  • 問醫多家,病急亂投醫的典型
  • 根據書中記載,杜氏進宮不久,就收到口諭,要和光緒一起到慈禧太後面前討論病情。

    關於這場對話,大致如下:

    光緒問,我的病為何兩三年不見好?

    杜氏的回答,概括說就是,你比較虛,藥要常吃;一方藥,起碼要吃十劑八劑才見效。不能頻繁換醫生換藥。 杜氏是行家,他當然懂。

    對話的最後,杜氏提到:

    蓋有鑒於日更一醫,六日一轉而發也。

    中醫醫家診脈用藥,最關鍵是要有持續性。 每天一請脈,六天輪流一診, 醫生們看起來「人人負責」,實際上是「人人不負責」。 這怎麽能行!病急亂投醫是大忌。

    關於光緒更換醫生的具體數據,還真有人統計過,結果讓人震驚。

    根據【清宮醫案研究】記載,光緒在被囚的十年間,請禦醫與薦請名醫診療者達924次。也就是說,平均每年要診病90多次。 僅僅光緒死前三四個月,經禦醫或者外薦名醫,為光緒看病的次數就達到260人次。

    只不過,盡管遍尋名醫,結果卻只能讓光緒的病情越來越重。

    清代江浙地區名醫陳蓮芳開出的藥方,書法很有勁道。陳曾被「恩榮五召」,也參與樂為光緒治病。

  • 醫生開藥吃不吃?全看光緒喜好
  • 清朝的皇帝,大都自命略懂醫道。

    康熙就曾推廣過人痘接種術,他在【庭訓格言】中記載:

    因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種痘方,今邊外四十九旗,俱命種痘。凡所種者,皆得善愈。

    看得出來,康熙還對結果非常滿意。

    不過到光緒就不一樣了, 他用自己的「醫術」,去評判醫生,懷疑用藥。 光緒對藥很是挑剔。

    當時【申報】曾有記載:

    刻下雖有多醫請脈,然並不時常服藥,上又自明醫術,最惡用杜仲、菟絲子兩藥,凡醫生有用此二藥者,必圈去不用。

    中醫註重調理,講究藥性功效之間的相互關聯。吃藥不遵醫囑,全憑個人喜好,這樣的病人,再好醫術的醫生,恐怕也是無力回天。

    光緒寵妃珍妃,劇照。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後命人將珍妃投入井中,並抹掉其人一切痕跡。

    綜上,雖是光緒看病,實際情形是, 醫生藥方換來換去,醫生對皇帝不敢盡言,皇帝對醫生也心存猜忌。 即使在現在,這也是醫患關系之間的大忌。光緒這病,註定看不好!

    光緒如此,晚清亦是如此。體制因循守舊,革新瞻前顧後,國家百疾纏身,弊病交加,最終無可避免地走向了覆亡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