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古代饑荒頻發,為何百姓放著河裏的魚蝦不抓,寧可吃草根啃樹皮?

2024-03-04歷史

中國有句老話,叫民以食為天。可見在食物的背後,國民對於「好好吃飯」有著根深蒂固的期望。雖然大家都生活在遠離饑餓的現代社會,但中國歷史上發生過的幾次大饑荒,卻讓人記憶猶新。

由於天災人禍等因素導致的饑荒,會使人連樹皮草根不放過,更有甚者還會易子食之。一時之間,人心惶惶,餓殍遍野。

可能有人會問,為何不能分食河裏的魚蝦而要去吃樹皮呢?災年過後,統治者又是怎樣應對的?

一、中國的三次大饑荒

其實,消除饑餓這件事在古代本就難以做到。畢竟在封建社會時期,人與人之間階級分明,貧富差距過大。底層人民想要討生活,絕不是易事。而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更是出現過三次巨大規模的饑荒。

從公元1638年開始,明朝連續五年都是顆粒無收的大旱之年。根據【明史】記載,「崇禎二年,陜西、山西饑。五年,淮、揚諸府饑,流殍載道。父子、兄弟、夫妻相食。」

在從蔓延開來的饑荒狀態下,部份老百姓竟然能烹食家人。不僅如此,除了秕谷、樹皮,他們還爭相去挖墓穴裏的屍體。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證自己能存活。如此慘烈,實在令人心驚。

而橫跨公元1875~1879年的「丁戊奇荒」,更是讓人咋舌的饑荒慘劇。由於代表丁醜年和戊寅年的1877、1878年災情最為嚴重,則此次饑荒被後世稱為丁戊奇荒。

當時,以山西、陜西、河南、河北、山東為主的華北各省均遭受了罕見的旱災與蝗災。農民的耕地盡毀,糧食生產停滯。市場上,甚至還出現了售賣人肉的場景。

饑餓讓人無法思考,一時間,原本富饒的中原大地成為了人跡罕至的荒地。據現有資料顯示,死亡人數達1300多萬。受這次饑荒波及的人口,已經超過了一個億。

到了1942年,抗日戰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中國的河南省,卻再次發生了饑荒。由此放射線開來,大半個中原地區都沒能幸免。

根據後世統計,在這次饑荒中餓死的人口已超500萬,整體有1000多萬人受災。一路逃荒時,災民們挖遍了一切能裹腹的東西。最後,拿小孩換幹糧、吃土充饑、甚至互相殘殺後群食,都成了稀松平常之事。

二、導致饑荒頻發的因素

在這樣慘絕人寰的情境下,災民們的生存之地一步步縮小。就連河流小溪這樣的珍貴水源,也因大旱天災而幹涸。

至於河裏的魚蝦,幾乎難以生還。就算有個別地方能見到水坑,也早就被隨處扔下的屍體所汙染。

更何況災情不一定只發生在魚米之鄉,部份地區的天然水源本就稀少。加之大災盛行易引發瘟疫,老百姓更不敢隨意食用被汙染的東西。

其次,古代的糧食產量十分有限。在繳完稅和留下育種所用之後,能供應自身溫飽的存糧就更少了。再加上農耕時期種植技術發展緩慢和自然災害的侵襲,農作物勢必會進一步減產。

同時,被災民挖掘過的土地、樹木,還會進入顆粒無收的惡性迴圈。因此,古時靠天吃飯的底層百姓們是無力抵禦饑荒的。

然而每逢饑荒,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幾乎都是無能處理的。回看中國歷史上這三次大饑荒,基本都跟政治動亂有著密切聯系。

要知道,明朝百姓始終生活在間歇性饑荒的階段。而明末的大旱饑荒,便是君主昏庸、制度無為、起義頻發等社會矛盾的升級體現。

不管是朝廷動蕩還是土地矛盾激化,都會嚴重影響社會生產進度。所以,官府對百姓的層層壓迫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丁戊奇荒時期的清政府,正處於內憂外患的階段。一方面要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另一方面還要給洋務運動善後。

在拒絕傳教士的幫助後,官府所謂的救濟糧和減賦降稅,對百姓來講實在是杯水車薪。

在上位者囤積居奇、腐敗無能的大環境下,老百姓的經濟民生來源會被切斷。當基本的溫飽無法解決時,像賣孩子、搶劫資源和吃人等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現代農業的進步

正因為深知吃不飽飯的危害,前輩們逐漸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開始了絕地反擊。國家先是助力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後又在工業突飛猛進之外號召大家發展農業經濟。

袁隆平院士更是從1964年就開始研發產量更高的雜交水稻,直到1973年「南優二號」的問世,雜交水稻育種的全套新方法終於被敲定。

1978年,國家又進行了土地所有制和農業技術水平等一系列的改革。同時,輔以雜交水稻技術的全國推廣,中國人才得以成功擺脫饑荒帶來的噩夢。

而袁隆平院士所研制出的秈型雜交水稻,在國外更有「東方魔稻」的美稱。這種攻克了三系技術難關的優質水稻,大力推動了中國農業生產和經濟的發展,世界人民也因此受惠。

現代農業的進步,正好控制並合理預防了災荒的發生。這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糧食壓力,還極大地提高了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由此可見,只有統治階級與勞動人民齊心協力,才能妥善處理賑災事宜,給百姓帶來豐年平順的希望。

結語

歷史上發生的數次饑荒慘劇,對國人來說無疑是刻進骨子裏的痛。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我們需要痛定思痛,一粥一飯都不能浪費。

那些沒有經歷過困難時期的年輕後輩們,則更要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繼承優良傳統、將民族精神發揚光大,是每個國人都應踐行的目標與使命。

參考文獻

【明史】張廷玉

【清史講義】孟森

【資治通鑒】司馬光

【饑餓的世界】張宏傑

【1942:饑餓中國】孟磊、關國峰、郭小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