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朱元璋為何不把明朝第一開國功臣的女兒嫁給朱標,反而嫁給朱棣?

2024-04-21歷史

眾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對太子朱標那是非常偏愛,那麽,既然這樣,為何他不把開國第一功臣徐達的女兒嫁給朱標,而是把她嫁給了朱棣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當時明朝的婚嫁律法「凡男女婚嫁以時,男子未及十六,女子未及十四成婚者,謂之先時;男子二十五以上,女子二十以上未成婚者,謂之過時。」也就是說,在明朝,朱元璋規定了男女的婚嫁年齡,男生最早應該在16歲以上,女生應該在14歲以上才可以結婚,而男生25歲以上,女生20歲以上,就屬於晚婚了。

那讓我們來看看,當時太子朱標生於1355年,到他16歲的時候正好是1371年,這個時候徐達的長女才剛9歲,還不到成婚年紀,而朱元璋當年身邊的功臣多的是,既然太子這麽優秀,也沒必要非要等待徐達女兒到適婚年齡再結婚,於是朱元璋就把常遇春的女兒正好跟朱標同齡,就這樣,常氏就嫁給了太子朱標。

但是,朱棣就不一樣了,朱棣跟徐氏結婚的時候正好是16,徐氏也正好是14,這個年紀就非常合適了。這是第一個原因,也是最客觀的一個原因。

其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要保證軍權平衡。朱元璋當初是一步一個腳印,在大臣的擁護下白手起家的,別看他沒什麽文化的,但是他對歷史還是足夠了解的,曾經有多少大臣因為權力太大產生了謀逆之心!所以到了朱元璋這裏的時候,他知道如果把軍權完全交給武將,將來面臨的可能就是唐朝那樣藩鎮割據的場面,但是要交給文官的話,也有宋朝的前車之鑒,所以這件事他一直都很發愁。

接下來,朱元璋左思右想,終於想到一個好辦法,那就是透過自己的兒子們來執掌一部份軍權,然後再想辦法鉗制他們,不過一開始那些皇子們年紀還不大,沒辦法直接管理軍隊,所以,朱元璋就讓這些武將去做皇子們的老師。

不過,那些大臣們可一個比一個精,就這麽單純做你兒子的老師,能獲得什麽報酬?朱元璋一咬牙一跺腳,直接說:你教誰,我就讓誰當你女婿!就這樣,明朝的開國武將就跟皇子們結合起來了。而當時朱元璋在在分封各位藩王的時候,常遇春已經不在了,而朱棣分到的是北平,這個地方比較重要,曾經是元朝的元大都,這就意味著朱棣身上的任務會比較重,所以就讓當時還健在的徐達做了朱棣的老丈人,在北平輔佐他,盡快清楚元朝的「余孽」。

當然,除了朱棣之外,其他的藩王也分別分到了不同的武將,但是唯獨常遇春的女兒不能嫁於藩王,因為其父已經離世,讓她嫁給藩王就失去了朱元璋這麽分配的意義。而常氏作為常遇春的女兒,那也不能隨便就這麽嫁給一個普通人啊!於是朱元璋直接把她嫁給了自己最中意的太子朱標,這樣既不傷老臣的心,也解決了這些孩子們的終身大事,簡直是太完美了。

不過,民間還有傳聞稱,當時常遇春跟著朱元璋的時候,馬皇後已經快要臨產了,而常遇春的妻子也馬上就要臨盆,於是兩人就約定好,要是到時候生下一男一女,就讓他們結成夫妻,如果是同性,那麽久結成姐妹或者兄弟,所以後來朱元璋把常遇春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也算是守約了,這是第二個原因。

第三個原因是皇帝不希望外戚過多幹預朝政,自己這一輩自己能做主,所以要為自己最愛的兒子朱標也鋪好路,畢竟朱標將來是要做皇帝的人,他把常氏嫁給朱標,常氏的父親已經離世,自然是不會出現外戚幹政這一說。不過,朱元璋也知道,讓徐達跟朱棣聯姻,可能會導致徐達的聲望跟威名大增,將來要是一家獨大是很難駕馭的事,而常遇春的夫人又是開國名將藍玉之姐,常氏嫁於朱標就有了制衡的作用。

常遇春去世兩年後,他的女兒嫁給了朱標成為太子妃,只不過常氏命不好,在生二子之後難產去世了,當時朱標本身還有一個側妃,是太常寺卿呂本的獨生女,他為朱標生了兒子朱允炆,所以在常氏去世後,這呂氏就名正言順的成為了朱標的繼妃。

朱標這個人確實有能力,他在位的時候,一直是太子,從來沒人敢跟他爭奪太子之位。一來是因為朱標跟兄弟們的感情很好,因為他曾經跟著父親吃苦,就很體諒弟弟妹妹,平時對弟弟妹妹都會多照顧點,自然這些弟弟妹妹跟他關系也好。除此之外,他做太子的時候,朱元璋每次出去征戰都會放心地把監國大權交給他,就這麽做了十幾年,朱標也沒出過什麽亂子,所以他確實很有能力,要不是命短死的早,朱元璋也不會讓他兒子朱允炆做下一任皇帝。

明朝成立後,朱元璋為了平衡大臣之間的關系,把徐達分去輔佐燕王朱棣,順帶把徐達的女兒也嫁給了朱棣, 而我們也知道後來朱棣發起了靖難之役,隨後稱帝,徐氏也因此做了朱棣的皇後,兩人互敬互愛很多年。那麽,在朱棣稱帝這件事上,徐氏有沒有幫什麽忙呢?

徐達是明朝的第一開國功臣,徐氏又是徐達的長女,遺傳了父親優秀基因的她自然不會差到哪裏去,當別人正在幼年踢毽子丟沙包的時候,她就已經手不離書,而且父親對她的教育非常全面,她不僅熟讀【女誡】,就連很多兵法的書也都了如指掌,當時她的才華甚至超過了很多男子,被人們稱為「女諸生」。

洪武九年,朱棣迎娶徐氏國門,徐氏被冊封為燕王妃,她家教很好,待人處事的時候非常謹慎體貼,得到了朱元璋和馬皇後的喜愛。

之後徐氏跟著燕王離開南京前往藩地,離開了父母和熟悉的地方,雖然身處異鄉,但是她還是保持著之前的堅強和聰明。孝慈高皇後駕崩後,她在遙遠的北平為其守孝三年,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她依舊按照禮制執行,高皇後離世前曾經留下的遺言,徐氏竟能一字不差的背下來。

之後徐氏為朱棣生下了三個兒子,而且將自己畢生所學全都傳授給三個兒子,在她的教育下,兒子們也都十分優秀。

朱元璋駕崩後,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看好的皇孫朱允炆,他繼承了爺爺的遺誌,從上位開始就削藩,對朱棣更是步步緊逼,不得已朱棣開始起兵造反,朱棣在前線打仗,徐氏就帶著後院女眷做好後勤工作,當時朱高熾奉命留守北平,在每次遇到困難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學過兵法的徐氏發出命令,最後在她的努力下,北平城保住了。

朱棣登基之後,她作為皇後,總是能給出朱棣一些合理的建議,讓朱棣能夠得到大臣的信服,而徐氏不管是在做燕王妃的時候還是在做徐皇後的時候都給出朱棣極大得助力,乃是朱棣的賢內助。

之後徐皇後病重的時候,仍舊不忘提醒朱棣要愛惜百姓,廣求賢才,對宗室要以禮相待,不要驕養外戚,正因為有這樣一位皇後,朱棣在位期間明朝達到了全盛狀態,後來徐皇後因病去世,年僅46歲,朱棣十分悲痛,從那以後竟然再也沒有立新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