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9年蔣介石敗逃台灣時,手中還有多少國軍士兵

2024-02-17歷史

1949年,國民黨在大陸節節敗退,蔣介石帶著殘兵敗將逃到台灣,盡管如此,他仍然心懷獨裁野心,堅信他帶到台灣的「百萬軍隊」就是他卷土重來的關鍵。

但是,問題來了,蔣介石的手下真的有那麽多士兵嗎?如果真的有那麽多兵,他最終為何會失敗呢?

1924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創辦了黃埔軍校,次年7月成立了國民政府。1925年8月18日,國民政府下令取消各地方部隊的名稱,統一為「國民革命軍」,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國軍」。

國軍初期,只有8個軍、約十萬人,甚至沒有旅這個編制,團級以上直接就是師級,每個滿編軍只有1萬人,相當於日後的一個步兵師。

在北伐時期,國軍的數量開始急劇增長。在先後消滅和吸收了吳佩孚和王傳芳的主力部隊後,國軍的人數從10萬迅速增加到了25萬。

緊接著,"東北易幟"的發生,使得張學良的東北軍隊也加入到國軍的行列中,使得國軍的規模暴增到了49個軍和19個獨立師。

值得註意的是,這個過程也伴隨著寧漢分裂和寧漢合流。前者是因為蔣介石為了實作獨裁野心導致的國民黨內部份裂,後者則是在兩派的復合下,國民黨武漢政府和南京政府再次攜手。

由於大量軍閥被打敗,許多士兵被吸納,因此在1928年北伐結束後,國民黨部隊的人數已經相當龐大。據統計,共有84個軍和220萬人左右,這還不包括一些地方部隊。

雖然這一時期的國軍數量眾多,但是品質卻很差。為了改善這一狀況,國民政府開始進行裁軍。盡管後來由於抗日戰爭的爆發,未能將正規軍的兵力縮減到65個師和80萬人,但還是完成了一定的整編行動,提高了部隊的作戰能力。

在七七事變爆發前,國軍的數量大概在170萬左右。然而,戰爭期間,國民黨軍隊的人數就難以統計了,因為存在嚴重的吃空餉現象,有時甚至能達到實際戰鬥人數的一半,這實在令人震驚。

1945年日軍投降後,國民政府曾對軍隊數量進行統計,總計擁有120個軍、354個師,再加上一些獨立團、獨立旅,兵力可達500萬人左右。

但隨著解放戰爭的開始,國軍進行了一定的裁撤,總兵力控制在430萬人,其中能用於機動作戰的正規部隊在200-220萬人左右。

反觀中國共產黨,擁有正規軍127萬加268萬民兵,且在武器裝備上占據優勢。然而,紙面上的優勢並不能轉化為現實中的勝利。

1946年解放戰爭開始後,國軍節節敗退,軍隊數量從470萬人一路跌至不足100萬。等到敗退台灣時,真正具有戰鬥力的只剩60萬左右。

相較於巔峰時期,這無疑是慘痛的失敗。因此,不禁讓人好奇,國軍是如何一步步走到這一步的呢?

國軍在解放戰爭中走向衰亡的標誌性事件是「三大戰役」,其中,遼沈戰役是首場戰役。這場戰役發生在1948年9月,持續了整整52天,東北的國民黨主力部隊有47萬人被我軍全殲或主動起義、被迫投降。

遼沈戰役結束後,國軍的總兵力下降到了290萬人,而解放軍總兵力上升到了300萬人。隨後,淮海和平津戰役陸續展開,其中,淮海戰役是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復雜的戰役。

這場戰役消滅了國民黨軍徐州剿總前進指揮部及其所指揮的五個兵團部,二十二個軍部,五十六個師、一個綏靖區,正規軍連同其他部隊共55萬多人。

這場戰役的勝利,使得蔣介石的心氣徹底打掉,毛主席也表示,「國民黨統治即將土崩瓦解,歸於消亡」。

在進行淮海戰役的同時,平津戰役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作為三大戰役的最後一戰,歷時64天的平津戰役以和平解放北平,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52.1萬人而告終。

加上全國其他戰場的攻勢,國軍共被殲滅231萬余人,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基礎被嚴重動搖。面對這樣的局勢,野心勃勃的蔣介石又開始動起「歪心思」,一方面假意和談拖延時間,另一方面準備敗退台灣。

盡管蔣介石臨走時帶走了3萬海軍、60萬陸軍、50多艘戰艇、400多架專機,甚至大肆搜刮了大量黃金白銀,搬空了許多銀行,但最重要的東西,他卻無法帶走,那就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心」。

在歷史的洪流中,蔣介石一心想要實作自己的霸權夢想,然而現實卻狠狠地打了他的臉。蔣介石在敗走台灣之後,雖然試圖改革,但卻成效甚微。

相比之下,大陸卻在經濟和科技方面日新月異,發展迅速。雖然兩岸在尋求和平與統一方面有著共同的目標,但接下來讓我們再次聚焦在蔣介石身上。

畢竟,在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還是占有一定的優勢,蔣介石離自己的獨裁似乎只有「一步之遙」。那麽,為什麽這一步最終變成了無法逾越的鴻溝,國民黨也逐漸走向了衰敗呢?

蔣介石的自大,缺乏人民支持,失去美國援助,以及黨內的派系鬥爭。在北伐時期,蔣介石的傲慢和野心逐漸顯現,他試圖獨裁並清除共產黨,認為只有國民黨就能取得革命的勝利。

然而,這種自大和忽視人民利益的做法最終導致了國民黨的失敗。

新的文案: 事實勝於雄辯,現實告訴我們,蔣介石的驕狂使他失去了對局勢的精準判斷和局面的精細把控。他無法形成具體的軍事思想,導致在戰場上左右為難,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

例如,他在東北戰場上的表現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而在人民的支持方面,雖然在抗戰時期,國共是聯合抗日,但這並不能掩蓋他在解放戰爭時期只顧自己獨裁野心,不顧人民意願的事實。

這讓他最終失去了人民的支持,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陳毅曾經說過,「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

這些事實清楚地揭示了蔣介石的失敗原因。

人民群眾之所以選擇支持共產黨人,而非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原因在於他們堅信共產黨的和平理念。蔣介石的所作所為,不僅違背了人民的意願,而且撕毀了雙十協定,悍然發動內戰。

他的行為無疑要付出代價。另外,蔣介石及國民黨的失敗,與失去美國的援助密切相關。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美國一直為國民黨提供軍事和經濟上的援助。

然而,盡管有了美國的援助,國民政府在面對中國共產黨時仍然處於劣勢,這讓美國對國民政府逐漸失去了信心。畢竟,美國資助國民政府是為了對抗蘇聯。

然而,國民黨連內戰都打不贏,又如何幫助美國對抗蘇聯呢?因此,在雙方決戰的關鍵時刻,當蔣介石希望美國提供援助時,美國直接拒絕了他的請求,這也是壓垮蔣介石的最後一根稻草,使他徹底認清了當時的局勢。

最後,讓我們來談談國民黨內部的派系鬥爭。國民黨之所以出現如此嚴重的派系紛爭,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是國民黨在發展的過程中,接納了大量的軍閥和地方武裝,這為後續的派系鬥爭埋下了伏筆。

而第二個原因則在於蔣介石對於派系鬥爭的態度,他不但不加以遏制,反而還大力支持。在蔣介石看來,煽動各派系之間的對立,更有利於他的統治,因此他在國民黨內部制造了許多派系。

如黃埔系、土木系、CC系等,這些派系的鬥爭不僅削弱了國民黨的實力,還分化了國民黨的團結。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要想不敗,實屬不易。

蔣介石在台灣的改革與結果雖然在解放戰爭中遭遇失敗,但是帶著近60萬殘軍敗退台灣的蔣介石並未放棄。於是他認真反思自己過去所犯下的錯誤。

這一點,在他1949年3月的【上月反省錄】中有明確記載,上面羅列了蔣介石認為失去大陸的十三條原因。簡言之,就是「我過於自大,幹部失職,外交與軍事雙重受挫,金融政策失誤,黨內紀律松弛,美國盟友不可靠」。

為了解決問題,蔣介石決定進行內部改革,著重放在「軍政」和「民生」兩大領域。首先,關於軍政,盡管他擁有數十萬的軍隊,但他也意識到這些部隊無法發揮作用,因為它們的成分復雜,戰鬥力低下。

如果不對它們進行改革,國民黨軍隊可能會被耗盡。因此,1950年8月5日,蔣介石成立了中央改造委員會,並透過了【中央改造委員會大綱】。

該大綱確定了在建設新國家的總目標下,消除派系觀念,根除官僚主義,進行軍政改革。這次軍政改革確實讓國民黨得以重新整合,但也進一步加強了國民黨的一黨專制和蔣介石的個人獨裁。

其次,關於民生,蔣介石逃到台灣後,為了鞏固統治,開始著手解決農村土地問題,主要步驟包括三七五減租、公地改領以及耕者有其田。

這次土地改革成功幫助台灣農業發展到了戰前的最高水平,同時還推動了台灣工業經濟的發展。對此,蔣介石感到無比驕傲,自稱這是「一次合理且不流血的革命」。

盡管蔣介石的改革在短期內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卻也為台灣留下了許多隱患。這些隱患包括一些地主離開台灣,對兩岸和平統一帶來麻煩,以及留在島內的地主在政治運動中的資助,對台灣政壇產生影響。

而蔣介石在改革過程中,違背了孫中山先生的意願,也遠離了原本的軍備整備和民生改革的目標。

無論是采取「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策略,還是背信棄義、撕毀合約,無視人民意願,蔣介石的所作所為都註定他走向失敗的結局。

然而,有趣的是,蔣介石帶到台灣的60萬士兵,由於語言不通、被視為外來人,他們在台灣生活得相當艱難。

直到蔣氏父子成立「退輔會」,這些老兵的生活才有了改善,可以說,蔣氏父子對這些士兵還是有一定的關懷和負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