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唐朝十大名將

2024-06-09歷史

唐代是中國最為繁榮強盛的朝代之一,其二百八十九年間湧現了眾多英勇善戰的將領,璀璨如繁星。這些將領們卓越的謀略和橫掃千軍的氣勢,使得他們多次擊敗敵軍,維護國內安定。而其中的傑出代表,如李世民皇帝本人,曾攜知名將領如李靖等人,擊敗諸多割據勢力,統一全國。那麽除了這些人外,唐代還有哪些著名將領?各路英雄的排名又是怎樣的呢?本文將為您揭曉唐代十大名將的名單,並請您投票選出心中的唐代第一名將。

一:李世民

領兵平定割據勢力,統一天下;對外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和吐谷渾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於武功之別館(今陜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後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

二:李靖

跟隨李世民進擊王世充,滅蕭梁、破輔公祏、滅東突厥、平吐谷渾

李靖,字藥師,雍州三原人。唐朝傑出的軍事家。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歷任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尚書右仆射等職,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貞觀二十三年,李靖病逝,年七十九。冊贈司徒、並州都督,賜謚「景武」,陪葬昭陵。為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唐玄宗時配享武成王廟,位列十哲。李靖的治軍、作戰經驗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

三:李勣

隨李世民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破東突厥、滅高麗

李勣,594年—669年12月31日,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離狐,今山東菏澤市東明縣人。唐朝初期名將,與衛國公李靖並稱。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崗軍,後隨李密降唐。一生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隨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後又大破東突厥、高句麗,成為唐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將之一。他出將入相,功勛卓著,被朝廷倚為幹城,為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歷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師等職,累封英國公。

四:王忠嗣

大破奚、契丹聯軍,降服契丹三十六部,大敗突厥葉護部落、吐蕃

王忠嗣(706年-756年),唐朝時期著名將領和政治家,原名王思禮,因避唐玄宗李隆基祖父李虎諱名而改名。他出身於河東王氏,是唐代傑出的軍事將領之一。王忠嗣早年參加了安史之亂的平叛戰爭,以勇猛善戰著稱。他曾擔任過河西節度使、朔方節度使等職,對維護唐朝的邊疆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王忠嗣在軍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將」。除了軍事才能外,王忠嗣還具有卓越的政治智慧。他在擔任官職期間,註重民生,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減輕百姓負擔,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他還善於用人,提拔了一批優秀的將領和官員,為唐朝的繁榮穩定奠定了基礎。然而,王忠嗣的政治生涯並非一帆風順。他因直言敢諫而得罪了權臣李林甫和楊國忠,最終在安史之亂爆發後被誣陷謀反,被迫自殺。他的死引起了廣泛的同情和哀悼,後世對他的評價也非常高。

五:蘇定方

破東突厥、滅西突厥、平蔥嶺之亂、夷百濟、伐高麗、定吐蕃

蘇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於世。漢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縣人。唐朝傑出的軍事家。蘇定方少年時便以驍勇善戰及氣魄驚人聞名,曾隨父征討叛賊,安定鄉裏。隋朝大業末年,他投奔竇建德、劉黑闥領導的河北義軍,屢建戰功。直至唐太宗在位時,蘇定方才開始為唐朝效力,並隨李靖北伐東突厥,在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夜襲陰山一役中,蘇定方率兩百名騎兵先登陷陣,攻破了頡利可汗的牙帳,為擊滅東突厥立下大功。

六:郭子儀

平定安史之亂,收復長安、洛陽;抵禦吐蕃、黨項入侵

郭子儀(697年-781年),華州鄭縣(今陜西渭南華州區)人,唐代名將、政治家、軍事家。郭子儀早年以武舉高第後入仕從軍,積功至九原太守,但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與廣平王李俶收復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

七:李光弼

參與平定安史之亂;指揮河陽之戰,挫敗史思明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將,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第四子。李光弼晚年為宦官程元振、魚朝恩等所讒,擁兵不朝,聲名受損,因此愧恨成疾,終於廣德二年(764年)在徐州病逝,年五十七。追贈司空、太保,謚號「武穆」,世稱「李臨淮」、「李武穆」。著有【將律】、【統軍靈轄秘策】及【李臨淮武記】,今已佚。

八:李晟

屢破吐蕃、討伐河朔、平定朱泚、克復京師

李晟(約724年-786年),唐朝時期著名的軍事將領,字季常,唐朝河南府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他是唐代著名的「三絕」之一(另兩位分別是郭子儀和李光弼),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而聞名。李晟出身於一個軍人世家,自幼受到嚴格的軍事訓練。他年輕時加入了唐朝的軍隊,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由於他的英勇善戰和出色的軍事才能,很快就得到了晉升,並逐漸成為了一名傑出的將領。李晟多次參與了唐朝的對外戰爭和內部戰爭,取得了許多輝煌的戰績。他曾率領軍隊成功鎮壓了安史之亂後期的叛軍,恢復了唐朝的統治秩序。此外,他還參與了對吐蕃、回鶻等邊疆民族的戰爭,保衛了唐朝的領土完整。

九:韋臯

治蜀二十一年,和南詔、拒吐蕃

韋臯(746年-805年),唐朝時期著名的軍事將領和政治家,字孝先,京兆杜陵(今陜西省西安市東南)人。他是唐代傑出的軍事將領之一,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而聞名。韋臯多次參與了唐朝的對外戰爭和內部戰爭,取得了許多輝煌的戰績。他曾率領軍隊成功鎮壓了安史之亂後期的叛軍,恢復了唐朝的統治秩序。此外,他還參與了對吐蕃、回鶻等邊疆民族的戰爭,保衛了唐朝的領土完整。除了軍事才能外,韋臯還具有卓越的政治智慧。他深知軍事力量對於國家的重要性,同時也註重文治武功的結合。他在任職期間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強了軍隊的訓練和管理,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他也註重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國家的繁榮穩定作出了貢獻。韋臯在政治上也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能。

他善於處理復雜的政治關系,能夠在各種勢力之間保持平衡。他還註重選拔和培養人才,為唐朝的政治和軍事事業培養了一批優秀的人才。

十:張議潮

驅逐吐蕃,收復河西

張議潮(?—912年),五代時期後梁的建立者朱溫的心腹將領,五代十國時期著名軍事將領、政治家。張議潮原為唐朝襄州牙將,後歸降朱溫,成為朱溫麾下的主要將領。他先後參與了黃巢起義的鎮壓和唐朝的滅亡,為朱溫建立後梁立下了赫赫戰功。朱溫建立後梁後,封張議潮為秦王,領河陽、陜州等地。張議潮在政治上也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能。他主張輕徭薄賦,與民休息,註重選拔和培養人才,為後梁的政治和軍事事業培養了一批優秀的人才。他還積極推行佛教政策,加強對佛教的控制和利用,以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然而,張議潮晚年時也面臨了一些挑戰和困境。他的兒子們爭權奪利,導致朝中動蕩不安;同時,他也面臨著其他割據勢力的威脅和挑戰。最終,在912年,張議潮被其子張全義所殺,終年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