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杜聿明晚年回憶孫立人,怒罵:他不是名將,他是賣國的無恥小人!

2023-12-17歷史

國民黨抗日名將有多少?張自忠、薛嶽、杜聿明、孫立人等數不勝數,作為反抗日本侵略的愛國將領們,他們都是被後世銘記的英雄,不過在這群人裏隱藏著許多矛盾,杜聿明和孫立人就是其中的典型,杜聿明多次表示自己不喜歡孫立人。

甚至在晚年之時,有人向杜提到孫時,他仍會怒罵道:「他是個賣國的無恥小人!」

到底兩人間發生了什麽事情竟讓關系變得如此糟糕?杜聿明為何要說孫賣主求榮呢?
點個關註,一起了解杜聿明與孫立人間的矛盾吧。

緬甸遠征

其實在兩人剛剛認識時,並沒有什麽大的仇怨,一切的矛盾源頭都發生在國民黨軍遠征緬甸的戰役當中。

1937年七月七日,日本悍然發動了對中國的全面侵略戰爭,「盧溝橋事件」爆發。為了讓中國陷入到孤立無援的境地之中,蓄謀已久的日本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截斷了中國國內為數不多的國際運輸路線。

日軍試圖透過這樣的方式,來截斷國際上的各反法西斯同盟對中國的物資與武器補給。1938年八月,中國派出二十萬名中國勞工前往緬甸地區,建立一條新的滇緬公路,以重建物資補給的國際交通線。

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海軍勢力迅速遭到嚴重打擊。美軍的攻勢實在猛烈,僅憑太平洋地區的日軍實在是不可能抵擋住美國軍隊的。為了盡快從中國戰場上解放出來,將大量兵力投入到太平洋戰爭中去。日軍開始以「打通國際交通線」為借口,大舉入侵緬甸,並在1942年2月至3月間,以3個師團的兵力分三路向緬甸進攻。

日軍的戰略意圖很快被識破,中國軍隊意識到日本人的意圖並非是「打通國際交通線」那麽簡單,而是想要切斷滇緬公路,讓中國再次陷入到沒有補給的艱難處境,更快速地消滅中國。

而為了將日本人的這一圖謀徹底埋葬,蔣介石迅速與英國簽訂了【滇緬公路共同防衛協定】。在此之後不,國民黨內便抽調大量精銳向緬甸戰場調遣了10萬遠征軍。

為了支持蔣介石的工作,同盟國派遣了兩名副官,分別是美國的史迪威和英國的亞歷山大。根據同盟國的觀點,他們三人應該共同領導亞洲的多邊力量,對抗日本的法西斯主義。然而,這三人都是心高氣傲之輩,不甘心屈居於人下,合作起來十分困難。

蔣介石作為中國戰區總司令,在國民黨內的聲望很高。他認為「中緬印」戰場的總司令必須是有聲望的人,而他便是最好的人選。同時,如果他能夠最終就任總司令,那他便能借用這個身份從英美那裏獲得更多的免費補給和更多的資金支持。

而美國代表史迪威同艾森豪、麥克亞瑟等名將畢業於同所美國軍校——西點軍校。盡管史迪威在畢業之後沒有過領兵作戰的驕人戰績,但他還是憑借著西點的好名聲成為了美軍中的高級指揮官。

史迪威曾在中國待過很久,深入了解到了國民黨的無能和腐敗。同時,他與李宗仁和馮玉祥交好,因此對蔣介石的印象極差,與他多有嫌隙。作為一個對蔣介石沒有好感的美國軍官,史迪威與蔣介石的合作便不可能會親密無間。

而英國的軍隊領袖亞歷山大則曾在法軍撤退至英國的戰役中指揮英軍部隊協助撤退。雖然進攻的本事沒多少,但他在跑路這件事上卻是非常熟悉。

英國首相丘吉爾也正是因為大撤退認識到亞歷山大在逃跑上的才能。他認為東南亞地區的日本人難以戰勝,英軍多半只能選擇撤退,因此才把亞歷山大派到緬英軍隊指揮部。

蔣介石為了守住滇緬要道,不遺余力地出動了三個集團軍和五個重裝師團,所有參戰士兵都做好了戰鬥準備。然而,三位戰區盟國領導間的爭鬥不斷。

英國人始終不願意輕易將印度交到中國人的手中,英軍在戰爭前期始終不讓中國軍隊進入緬甸。中國軍隊因此錯失了進入緬甸作戰的絕佳時機,反而讓日本人占據先機,導致這次遠征陷入了極被動的境地。

仁安羌大捷

中國遠征軍前往緬甸與英軍一同作戰,然而名聲強大的英軍卻讓中國軍民對感到無奈,這是為何?

1942年,遠征軍部隊由雲南到達緬甸戰場。可剛剛到達的遠征軍部隊還沒來得及修整,英國指揮官亞歷山大便要求遠征軍前往仁安羌作戰,解救出在仁安羌地區被圍困的英軍。

原來,在日本人占領緬甸首都仰光之後,英軍就開始進行了驚慌逃竄。而此時替逃跑的英國軍隊善後的便是中國遠征軍。

在英國軍隊進行又一次的「大撤退」時,遠征軍師長戴安瀾正率領部隊在同古與日軍血戰,為那些逃跑的英國士兵爭取最寶貴的時機。

盡管中國軍隊已經仁至義盡,甚至可以說是是舍己為人。但亞歷山大手下的英國軍隊實在是太過無能,在這樣的掩護之下依然有部隊未能撤出。

人數高達7000余人的駐緬英軍第一師,被人數未到一半的日軍一路追趕堵截至仁安羌地區。英軍軍心已失,戰鬥意識薄弱。面對不足3000人的日軍,始終難以突圍自救。

只擅長逃跑的英軍總指揮亞歷山大只好再次請求中國軍方的支援,而響應此次請求的正是孫立人。此時的孫立人正在曼德勒地區隨羅卓英、杜聿明等人進行大規模會戰準備。他接到支援命令後自知難以離開,於是命心腹團長劉放吾率千余名士兵前往仁安羌作戰。

面對仁安羌地區的3千名日本士兵,劉放吾的千余人實在是沒有硬碰硬的能力。因此想要完成任務,解救被圍的英軍,只能采用戰術智取。

可慘遭包圍的英軍卻沒有閑心等待劉放吾制定戰術。他們本就是奔逃潰軍,如今又遭受圍困,早就沒了軍人的沈穩冷靜。剛得知劉放吾率軍來到仁安羌,英軍指揮官便致電要求劉放吾立刻出擊解圍。

劉放吾作為團長也不敢輕易決定,因此立即致電孫。孫在了解情況之後,嚴令劉放吾不得出擊應援。因為此時正值白天,日本士兵會輕易發現中國部隊的進攻意圖。在人數遠少於日軍,且戰力相對弱小的情況之下,輕易突擊與送死無異

這樣,不僅完不成交代下來的任務,還會將這千余士兵白白葬送。孫立人思索良久後,交代劉放吾在黎明的時候發動總攻,趁敵人最為松懈時對日本人進行突然襲擊。

當天淩晨,在劉放吾的指揮下總攻開始。龜縮的英軍也為中國軍隊提供炮火支援。日本人遭到中英雙方夾擊,同時遭遇突襲又未能進行及時準備。到了當天下午三點多的時候,日軍圍城部隊已經死傷過半了。日軍只能暫時撤退,等待援軍。英軍第一師得以脫困,全數轉移。

不過這場戰鬥雖然打的漂亮,但也並不是大獲全勝。在之後不久,日軍的支援部隊便趕到,占領仁安羌,進而進占緬甸全境。這場戰鬥之所以能被後世所傳頌,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場戰鬥中救下的不僅是被困的英軍部隊,還有隨行的一批幾百人的英美記者、宗教成員。

這些人此前都從未經歷過戰場的殘酷,甚至很多人都沒見過槍和子彈。在被日軍包圍後,這些人就陷入了恐慌之中。

而孫手下的部隊則像是天神一樣,在最危難的時刻拯救了他們的生命。因此,這些掌握媒體口徑的特殊人士對這次勝利的重要程度做出了美化修飾。

仁安羌的故事很快在英倫三島上傳播開來,孫立人也因此聲名鵲起。英美中三國最高領袖均為他指揮得當,及時援救的行為做出授勛表彰。

孫立人一戰而成抗日名將,成為中外友誼的見證人。孫面對英國人的友好,自然也是極力示好,展現自己對英國的價值。但這卻最終導致他與杜聿明間,產生重大矛盾,走向對立。

穿越野人山

孫立人手下打出仁安羌大捷,與英國方面建立深厚情誼。但這竟最終導致孫杜兩人就此反目,再無來往,為何?。

孫對英國的示好感激,相當興奮。他親自用英文接見了那些被解救的記者們,並與他們深入交談。不久後,日軍進占緬甸全境。英國軍隊選擇退入印度,龜縮防守。孫在與英國人商議後,同意駐紮在緬印之間,為英軍作屏障。

遠征軍副司令杜聿明認為孫做法不妥,為英軍做屏障傷害自身的行為實在對不起黨國。杜再三勸解孫無果後,選擇由野人山退回中國。而這段回國經歷,也讓杜聿明從此恨上了孫。

野人山,位於緬甸北部,在地圖上看起來只是小小的一塊,實際面積十分廣闊。由於這裏叢林密布,常年被濃霧覆蓋,是一片人跡罕至的原始叢林。當地人對野人山都十分畏懼,不會前往。為了能夠順利穿越野人山,回到國內,杜甚至特意向當地人借來兩頭大象,用於開路。

野人山地區屬於熱帶氣候,全年高溫多雨,雨林中濕潤潮濕。進入山區後,戰士們渾身便沒有幹過,始終是全身潮濕。這不僅讓戰士們感到生活不適,而且因為時間的累積,很多戰士身體上的傷口因為潮濕開始潰爛,疾病開始在部隊中蔓延。

然而,這還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更可怕的是,他們的幹糧很快便消耗殆盡了。遠征軍最開始還可以吃自己帶的幹糧,但等幹糧吃完後,他們就開始宰殺那些拉貨的馬匹。最後他們不得不開始吃皮帶和皮鞋。

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將身邊一切能吃的食物都吃光了,進入了斷糧的狀態。

身處原始森林看似是個飲食獲取的簡便選項,但實則不然。

森林中的動物們都非常機警,稍有響動便會立刻躲避。其次叢林中還有很多毒蛇和毒蟲,私自出去捕獵很可能會反成為這些猛獸的「糧食」。

既然吃不成肉,吃水果在熱帶地區應該不成問題吧?答案同樣是否定的。

樹上的許多果實帶有劇毒,但它們不會在外在上表明自己毒果的身份。對於這些生長在深山中的水果,也沒人能判斷出哪些有毒哪些無毒。因此,同樣只能放棄這些來路不明的果實。

在這漫長的回國路上,唯一能供給遠征軍食用的食物是猴子。山窮水盡的遠征軍雖然不喜歡猴子,但需要大量的優質蛋白質補充營養。所以,只能將猴子殺掉,作為主要補給食物。

但是,即便野人山的猴子再多,也無法滿足上萬名遠征軍的食物需求。

在一個月的野人山之旅中,無數戰士在野人山中被活活餓死或者被毒死,而活下來的戰士也因為缺少食物和飲水,面黃肌瘦,無精打采,仿佛機器人一樣只知道前行。

除了食物問題與天氣之外,遠征軍們最怕的是蚊子。野人山裏的蚊子異常巨大,大的甚至有麻雀般大小。這裏的蚊子會在戰士睡覺時,偷偷吸食戰士們的血液。一夜之間就可以把戰士們的血液吸幹。早上起來,有些遠征軍戰士就變成了面無血色的屍體。

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僅是普通戰士,就連杜本人也差一點沒能走出野人山。在行軍過程中,杜聿明還患上了傷病,戰士們便用擔架把他擡著行走。一路之上,狀況不斷,杜身邊的警衛人員死了一批又一批。

最終在遠征軍的堅持之下,杜聿明帶領眾人走出了野人山。

但野人山給杜留下了難以治愈的傷病。他在野人山期間患上了胃潰瘍、腎結核、肺病等多種疾病,這些疾病也就此困擾他大半生。

自此後,杜便對孫十分反感。他始終不認同孫在當時寧肯給英國人做「擋箭牌」,都不肯跟隨自己的行為。在他眼中,孫這是賣主求榮,只為得到英國人的賞識,而不見國軍兄弟的性命放在心中。

而且如果孫當初與自己一起走,大軍開拔,也許便能借由他處輾轉回國。就算不得已最終穿越野人山,也不會造成那麽嚴重的後果。他將自己部下在野人山的傷亡全都記到了孫的頭上。因此在回國後便可以打壓,利用自己在國民黨中的地位,壓制孫的發展,甚至磨滅孫的功績。這也是為何在遠征之後,孫立人功業極少的原因。

但這並沒有消除杜聿明的憤怒,在晚年他從功德林釋放後,他依然對孫十分不滿,在提到孫時總是稱他是不是名將而是叛主忘恩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