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國軍精銳王牌第2軍:抗戰全勤打滿全場,卻未能入選國軍五大主力

2024-07-17歷史

抗日戰爭結束後,為最佳化布防及整合兵力,國民政府對各部進行了重組,因此形成了抗戰史上著名的國軍五大主力。這幾支隊伍英勇善戰,曾在正面戰場上起到關鍵作用,有效地打破了日軍侵占中國的勢頭。然而,在這五大軍團之中,並未包含國軍的精銳王牌第2軍,這支在抗戰期間始終堅守崗位的部隊,在與五大主力的激烈角逐中遺憾出局。那麽,第2軍未能入選,究竟是名不符實,還是另有隱情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第2軍的發展歷程。自近代以來,共有四支名為第2軍的部隊。其中,第一支是湘軍第2軍,於1925年由譚延闿在廣東改編成立;

第二支是西北軍第2軍,1927年國民軍聯軍第2軍更名為第2集團軍第2軍,劉汝明曾擔任軍長,1928年縮編為第29師;

第三支是晉綏軍序列的第2軍,1927年楊愛源被任命為北方國民革命軍第2軍軍長,1928年縮編為第33、35和39師;最後一支則是現今的第2軍,即蔣介石的嫡系部隊,隸屬於中央軍序列。

1929年,蔣鼎文受命整編第6、9、11師和4旅,組建了第2軍。該部隊建成後參與了多次新軍閥混戰,主要集中在湖北地區,對抗馮玉祥的西北軍。

由於第2軍的人員編制經常調整,導致其穩定性較差。1930年,第2軍參加了中原大戰,此時軍中僅剩第6和9師。1937年在福建組建的第2軍,下轄部隊又變為第3、9、80師,隨後縮減為3師和9師。

這支部隊在淞滬會戰後被調往湖北,1938年參加完徐州會戰後,再次回到武漢。整個抗戰期間,第2軍的人員變動較為頻繁,先後加入了第57師(後脫離建制)、103師和76師等。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這支全勤抗戰的精銳部隊在抗戰時期的表現。根據第2師的歷史變遷來看,其最初的核心力量來自於蔣鼎文麾下的師,尤其是第9師。蔣鼎文作為蔣介石的得力助手,第2軍在國民黨軍中自然也備受重視。

1937年8月,第2軍下轄的第3和第9師北上抗戰,參加了規模宏大的淞滬會戰。這場歷時3個多月的大會戰,中國投入了73個師,總計超過70萬人。8月初,駐紮在上海的第9集團軍奉命進攻日軍駐虹口的海軍陸戰隊基地,揭開了淞滬抗戰的序幕。首批參戰的是全德式裝備的第87、88師。

日軍迅速展開反擊,派遣強大艦隊運送1萬余人增援。當時,國民黨將全國劃分為四個戰區,第三戰區即為淞滬戰場,第2軍主要協同其他中央軍進行配合戰鬥,撤退時成功完成了殿後任務。

1938年1月,陳誠被任命為衛戍總司令,籌備武漢會戰。在長江武漢至安慶段,修建和擴建了多個重要工事,如馬當、湖口、田家鎮等要塞。8月,日軍進攻廣濟縣,9月,以第2軍為主力,打響了激烈的「田家鎮保衛戰」。田家鎮地理位置至關重要,是中國守軍在長江防線的最後一道屏障。

讓我們回顧一下戰爭的過程。第一階段主要由黎平縣的第4兵團和孫仲連的第3兵團參與,並持續至9月15日至29日。

在此期間,主戰場轉為李延年統領的第2軍,他們的任務是全力保衛和爭奪田家鎮。然而,由於第一階段的計劃未能實作,日軍將目光投向了田家鎮。他們的策略是派遣兩個師的兵力從廣濟縣城出發,從北向南攻擊田家鎮的側後方;同時,海軍占領武穴,沿江而上正面突破田家鎮防線,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面對這種情況,李延年迅速做出調整,他命令鄭作民的第9師部份士兵駐紮在馬口湖一線,其余人員在田家墩等地警戒,主力部隊則駐守在潘家山一線,堅決守護陣地。同時,第5區部隊協助李延年對抗來自南方的日軍,支援其正面作戰。

9月15日,鄭作民帶領軍隊在鐵石墩設伏,成功給予日軍沈重打擊。當天晚上,日軍抵達田家鎮前沿陣地松山口,盡管守軍頑強抵抗,但仍未能阻止日軍前進。次日清晨,日軍發動大規模炮火攻擊,經過兩天激戰,右翼陣地最終失守。

日軍乘勝追擊,集中優勢兵力,配合大炮和飛機,再次發動猛烈攻擊。鄭作民親自指揮前線,全體官兵都堅定了與日軍同歸於盡的信念。經過這次戰役,日軍損失慘重。

20日,日軍增援部隊到達,26日,所有日軍部隊集結完畢。根據日軍的計劃,武穴鎮在17日已經被強大火力攻破。於是,日軍順利北上,雙方在富池口展開了長達10天的激烈戰鬥,最後因為日軍使用毒氣攻擊而失守。

隨著幾個策應田家鎮要塞的據點相繼失守,局勢變得異常嚴峻。26日,在海陸空聯合作戰下,李延年率領的守軍浴血奮戰,頑強抵抗,彈盡糧絕之際甚至展開肉搏戰。28日,日軍出動78架飛機和數百門大炮,對田家鎮實施淪陷性打擊。中國守軍傷亡慘重,田家鎮血流成河,所有防禦工事皆毀於一旦。29日,田家鎮要塞宣告淪陷。

盡管這場戰役以失敗告終,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視。田家鎮是日軍通往武漢的必經之路,第2軍為主力的中國守軍,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成功拖延了日軍進攻武漢的步伐,為武漢工業和人民內遷贏得了寶貴時間,同時也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滅亡中國的野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1940年攻占昆侖關的戰役中,第2軍挺身而出,掩護其他部隊撤退,副軍長鄭作民不幸壯烈犧牲。隨後,第2軍又參加了棗宜會戰和第二次長沙會戰,並成功奪回宜昌。自那以後,第2軍始終活躍在抗日戰爭的最前線,他們的英勇表現也成為了第2軍的優良傳統。

然而,盡管第2軍在許多戰役中表現出色,但他們大多擔任配角,未能發揮決定性的作用,這也是他們未能入選五大主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