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新四軍重建後有七個師,哪個師抗日戰績最突出?

2024-04-14歷史

大家都知道,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重建軍部,將部隊劃分為七個師加一個獨立旅:

那麽,這七個師為抗擊日本侵略者,作出了哪些重大貢獻呢?

筆者僅憑自己對軍史一點點粗略了解,和讀者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說說新四軍第一師,該師由新四軍第一支隊一部和新四軍第二支隊合編而成,師長就是大名鼎鼎的粟裕。由於活躍在富庶的蘇中地區,蘇中四分區甚至和南京僅有一江之隔,因此該師是日偽軍重點掃蕩物件。

當然,粟師長能力非常強,成立第二個月就出兵討伐盤踞泰州的偽軍李長江部,先圍姜郾,誘泰州之敵出援,之後在路上打了伏擊,全殲援軍。主力部隊迅速揮師泰州,半小時攻克。又成功調動了海安、東台的日軍,粟師長放棄泰州,轉兵海安,打得日軍首尾不能相顧。

1943年4—12月,汪偽和日軍集結日軍兩個旅團加汪偽4個師的兵力對緊鄰南京的四分區進行大規模清鄉。粟裕以民兵和廣大群眾對敵人進行纏結破壞,主力則選擇適當時機殲滅其掩護部隊,並乘隙襲擊據點。7個月連戰624多次,斃傷敵偽一萬五千零五十四人,俘一萬一千九百四十九人,繳獲步馬槍三萬零九百一十四支,輕重機槍二百九十四挺,擲彈筒六十二個,炮六十四門。

1944年發動車橋戰役,更是將粟師長指揮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以一個團主攻,一個團+一個營阻擊,三個團埋伏打援的方式,重創日軍一個大隊,殲滅日偽軍一千多人,並且首次活捉日軍大隊長(後傷重而死)。

1945年8月,新四軍第一師兩支部隊開展大反攻:蘇浙軍區連克高淳、溧陽、金壇、宜興、溧水、句容、長興、安吉、郎溪、廣德、南匯等縣城,威逼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蘇中軍區部隊連克揚中、靖江、啟東、東台、興化、寶應、泰興、如臯、海門、鹽城諸城,使蘇中、蘇北連成一片。

新四軍第1師在抗日戰爭中,殲滅日偽軍6.6萬余人。到大反攻前,主力部隊發展到3.1萬余人,組建地方武裝6000余人。

新四軍第二師,由新四軍第四、第五支隊組成。控制著淮河以南、長江以北、淮南鐵路以東、運河以西的淮南根據地。中央指示新四軍第二師要「堅持路西、鞏固路東」的方針。對敵人大規模的「掃蕩」,第二師動員組織群眾堅壁清野,破路、埋雷、蓋井、設障,我主力部隊和地方武裝以襲擊、伏擊、圍困等戰法到處打擊敵人,限制敵人的行動,使敵人搶不到糧食,找不到水喝。對日偽軍千人左右的「掃蕩」,二師則相機給以致命打擊。

1941年5月下旬,日、偽軍兩萬余人,分5路「掃蕩」。第二師以4旅兩個團堅持內線作戰,其他部隊轉到敵側後,不斷地襲擊敵人。經1周的打擊,敵於6月3日退回原防。1944年11月上旬,日、偽軍三萬人掃蕩津浦路以西地區。我4旅、5旅和路西分區部隊到處打擊敵人,激戰13天後迫敵撤退。

大反攻階段,新四軍第二師奉命北上山東,發動臨(城)、韓(莊)戰役,殲滅日軍一個中隊,並迫降從臨城南下的日軍兩千人。

由於根據地建設和反掃蕩作戰戰術得當。抗戰期間淮南和津浦路東、西根據地相對安定,新四軍軍部在鹽城失守後也搬到了新四軍第二師駐守的黃花塘。

新四軍第三師,由活動於鹽阜、淮海和皖東北的八路軍第5縱隊改編而成,控制著蘇北、淮海地區。威脅隴海路、津浦路。也是日軍重點掃蕩物件之一。1941年7月,日軍攻占鹽城後,以鹽城為中心,出動3萬人進行大掃蕩。黃克誠指揮第三師與粟師長的第一師密切協同,第三師利用河網港漢復雜地形對敵阻擊,並轉入日偽側後打擊敵人。第一師部隊趁蘇中空虛發動大規模攻勢作戰,迫使日軍首尾不能相顧,兵力南移。第三師主力部隊隨即轉入全面反擊,收復阜寧、東溝、建陽。至八月下旬,我軍順利粉碎日軍掃蕩,共殲日偽軍3800余,擊沈敵裝甲汽艇30余艘。

最嚴峻的考驗發生於1943年2月,日軍集中第15、第17、第35師團各一個聯隊和獨立混成第12旅團,總共6個聯隊的兵力,加上偽軍2個師,共3萬余人,向新四軍第三師大舉掃蕩。新四軍第3師以第8旅一部份散堅持內線鬥爭,打擊日偽軍;主力轉移到淮海區,向日偽軍發動攻勢作戰,先後進攻錢集、高家舍、桑墩、龍集等據點,殲滅日偽軍一部。

在新四軍內外線部隊打擊下,日偽軍被迫於26日停止全面掃蕩;從27日起,轉入對阜寧、東坎、漣水、淮安等地分區掃蕩。第8旅在內線積極打擊日偽軍,先後襲擊陳集、東溝、阜寧城等據點;第3師第7旅在外線不斷打擊日偽軍,先後襲擊漣水城、湖垛、蔣營、伍佑、沙溝等據點。日偽軍在新四軍打擊下,被迫撤退。第3師立即進行反擊作戰。先後攻占陳集、八灘、花墩頭、北蔣橋等10多個據點,殲滅日偽軍一部。至4月10日反掃蕩作戰結束。

粉碎了這次掃蕩後,淮海和鹽阜地區局勢好轉,新四軍第三師於1943年10月率先開展大反攻,一舉收復了1942年冬季以來被日偽軍占領的地區。1944年春,發起高溝楊口戰鬥,殲滅日偽軍2100余人,使淮海、鹽阜地區連成一片,並乘勢攻克陳家港。6月,相繼攻克大興鎮、通洋港、合德鎮等重要據點。9月,攻克運河線上重要據點林宮渡,全殲日軍1個中隊。1945年4月,新四軍收復阜寧縣城。9月回師蘇北,發起兩淮戰役,攻克淮安、淮陰等城鎮。

新四軍第3師在抗日戰爭中,殲滅日偽軍6萬余人。

新四軍第四師,由八路軍第四縱隊改編而成,擁有10、11、12旅和蕭縣獨立旅4個旅級單位。最初活躍於豫皖蘇地區,正好夾在河南湯恩伯部和徐州日軍之間,1941年春,湯恩伯調動9萬多人進攻豫皖蘇根據地,第四師受到較大損失。日偽軍又趁機對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蕩。到1941年底,第四師只得暫時轉移到淮河以北到隴海路以南、津浦路以東地區休整。

1941年11月,日軍第13獨立混成旅團及徐州、宿縣、蚌埠日偽軍共一萬多人,以汽車70輛,坦克20余輛在飛機掩護下,沿宿蒙公路西犯渦陽、蒙城、阜陽、太和等地。新四軍第四師在板橋誘敵深入,以主力發動反擊。激戰兩天一夜,斃傷日偽軍千余人,擊毀汽車、坦克10多輛,擊落飛機1架,取得了勝利。

1942年11月13日,日軍第17師團、第13獨立混成旅團及偽第15、28師共7600多人,在騎兵、坦克、汽艇、飛機配合下,分五路向淮北蘇皖邊區「掃蕩」。4師部隊33天打37仗,共殲日偽軍700余人,粉碎了敵軍合擊我主力,「蠶食」根據地的計劃。

1944年春,向津浦路以西河南省敵後進軍,打回豫皖蘇老根據地,殲日偽軍和國民黨頑固派軍隊1.3萬余人,拔除據點36座,建立8個縣政權。1945年春,在津浦鐵路以東向靈璧、睢寧間的日偽軍發動攻勢,連克據點20余處,消滅日偽軍4900余人,並成建制殲滅偽軍第15師。7月,收復睢寧,殲滅日偽軍兩千余人。8月,攻占永城、泗縣、五河、蕭縣、靈璧,殲偽軍4000人,並爭取永城縣西酂城偽第18師全部4000余人反正。

新四軍第五師,由鄂豫挺進隊改編而成,是新四軍七個師中旅級建制最多的部隊,擁有13、14、15旅和第一、第二、第三遊擊縱隊。

成立當年年底,新四軍第五師就發動了侏儒山戰役。1941年12月7日,新四軍第五師第15旅分兩路向侏儒山、南河渡奔襲,一槍未發,拿下偽軍官兵100余人。繳獲迫擊炮2門、輕重機槍和長短槍70余支,後撤離。12月23日,15旅再次進攻侏儒山,一舉攻克將軍嶺,全殲偽軍機炮營;

經兩次打擊後,偽軍第一師主力退踞漢陽、沔陽間何家幫、周家幫一線,師部移駐沔陽東南彭家場。

1942年1月7日,新四軍第五師向偽軍汪步青師發起第三次攻擊。43、44團分別攻擊周家幫、何家幫地區偽軍,迫使其向沔陽城以東西流河等地潰退。1月10日,日軍派援軍會同偽軍1000余人,向第43團陣地反撲。經激戰,新四軍斃傷日軍20余人,俘虜偽軍400余人。

1月28日,新四軍第五師以13、15旅分兩路發起總攻,僅一天就全殲了偽第一師,只有汪步青率10余人僥幸逃脫。

侏儒山戰役歷時一個月,全殲偽軍一個師5000人,擊潰偽軍一個師,生俘偽軍950余人,消滅日軍200余人,有力地配合了第三次「長沙會戰」,並開辟了川漢沔地區大片根據地。

1942年5月—12月,日偽軍三萬余人對大小悟山根據地進行頻繁掃蕩。第五師以遊擊戰和運動戰相結合,暫避敵鋒芒,把機關、部隊分成五路突圍。為迷惑牽制敵人,特留少數部隊在大悟山分散遊擊。17日拂曉,日軍又分成17路,向大悟山發起總攻。留在山中堅持遊擊的部隊,采取敵攻我藏、敵疲我打的戰術,使敵人昏頭轉向,進退兩難。敵人派來的3架飛機也無能為力。

而突出外線的部隊則分別向平漢鐵路、河漢公路上的敵人據點發起攻擊,在方圓近200裏的敵人後方,有的拔除敵據點,有的挖斷敵公路,有的割電話線,從大悟山殺到敵人的背後,進攻敵人盤踞的夏店,殺得日軍死傷滿街。一場聲勢浩大的反「掃蕩「戰,使敵偽處處挨打。敵在合圍撲空、據點受襲的情況下,氣急敗壞地結束大悟山。

為配合國民黨抗日軍隊作戰,五師派遣部隊南渡長江、襄河,在武漢近郊和在石首、公安、華容邊界建立了多塊抗日根據,從四面八方實作了對武漢的包圍。

到抗戰前夕,新四軍第五師發起大反攻,先後攻占了32個縣,使14個縣成為基本區,37縣成為遊擊區,總人口突破1000萬,主力和地方部隊發展到4萬人。抗戰期間,新四軍第五師共殲滅日偽軍4.3萬人。

新四軍第六師由新江南人民抗日義勇軍和江南抗日救國軍組建而成,活躍於無錫、蘇州、常州、鎮江等蘇南地區。由於老紅軍底子少,加上長期轉戰於日偽腹心,面對日偽重兵掃蕩時損失偏重。1941年3月,第16旅在太滆地區殲日偽軍200余人,調動上海、蘇州日軍駐軍前來掃蕩。7月,第18旅進行反「清鄉」鬥爭,以一部兵力留在內線堅持,主力轉移到外線作戰,激戰3個月仍無法打破日偽軍重兵圍剿。在征得新四軍軍部同意後於10月北渡長江,開辟江(都)高(郵)寶(應)地區,調歸第1師建制。

第16旅為配合第18旅地區反「清鄉」鬥爭,從7月至11月,主動進攻鎮江,先後攻克延陵、九裏等日偽軍據點30余處,殲滅日偽軍兩千多人。11月28日,師參謀長兼第16旅旅長羅忠毅、旅政治委員廖海濤犧牲,在外線轉戰了4個月的第十六旅在蘇南也難以堅持,於12月上旬北渡長江,進入江高寶地區。

1942年10月26日,新四軍一、六師合並,第6師師長兼政治委員譚震林為第1師政治委員,對外師、旅原番號不變。

新四軍第七師是人數最少的師,由無為遊擊縱隊、新四軍第3支隊挺進團及皖南事變突圍出來的部隊組成,只有3000余人。但卻是新四軍七個師中最有錢的,被稱為「富七師,甲全軍」。

在1941年5月—1942年底一年零7個月的時間裏,無為、安慶等地日軍集結了八千——一萬人日偽軍對活躍於巢湖、皖江、和縣一帶的新四軍第七師進行多次掃蕩,企圖尋找我主力部隊決戰,實力相對弱小的第7師堅持隱蔽發展方針,主力部隊先跳到外線淮西、鄂東一帶開辟根據地,內線遊擊隊化整為零,以公開武裝鬥爭和隱蔽地下鬥爭相結合,雖然與敵偽頑小規模戰事不斷,但無重大戰事。

新四軍第七師利用便利的地理條件,爭取了大批同情中國共產黨的商人,在江浙等富庶的敵占區與重慶等大後方之間一起互通有無,做中間生意,同時派主力部隊沿長江設卡,對往來商船征稅。還秘密爭取與上海日商建立直接貿易渠道,開辟湯家溝作為發展敵我貿易的特區,以糧食和食鹽換取敵占區的武器、機械、藥品等管制物資。由於害怕失去「糧源」,1944年以後敵偽軍已不敢輕易大舉進犯我巢無根據地。

據不完全統計:1942年底——1945年春,皖江根據地就向軍部和新四軍第五師提供了約5300萬元法幣的現款。按國軍當時的標準,相當於25個甲種師一年的軍費。新四軍第七師戰士每個月夥食標準為10元法幣,為八路軍、新四軍各部隊中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