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蘇軍越過三八線直取漢城,卻突然撤軍,學者:史達林被杜魯門騙了

2024-04-29歷史

歷史背景

1945年8月9日零時,蘇聯紅軍兵分四路進入中國東北,向日本關東軍發起攻擊。而號稱精銳百萬的日本關東軍此時已經日薄西山,其戰力還不及全盛時期的三成,在經過了蘇德大戰洗禮的蘇軍的打擊下,潰不成軍。

與此同時,在蘇聯太平洋艦隊的配合下,第一遠東方面軍分出有力之一部向北韓北部進軍。8月12日,該部蘇軍攻占了北韓北部的雄基、羅津兩個港口,18日又攻占清律港、元山等港口,並利用港口的優勢快速運兵,在8月20日,蘇軍先鋒已經越過三八線,向北韓古都漢城推進。

按照這個進軍速度,蘇軍完全有把握在八月末完成對全北韓半島的占領。可就在此時,蘇軍接到了命令,全軍回撤到三八線駐防,而此時的美軍離北韓最近的地面部隊仍然在600英裏之外的沖繩,直到9月8日,美軍的第七步兵師才在仁川登陸,進占漢城。如果蘇軍不突然撤兵,那北韓南北早就統一,也就不會有日後的韓戰了。

蘇軍為什麽會突然撤軍

那麽,蘇軍為什麽會放棄大好局面而不顧撤軍?這其中是不是有著不為人知的交易呢?

其實,這場交易早在8月22日就已經完成,蘇軍向三八線以南進軍就是想要造成一種既成事實,以謀求利益最大化。

早在8月18日,史達林就與美國總統杜魯門通電達成了以北緯38度線為雙方的受降分界線,具體範圍是:

其一、千島群島應劃為蘇軍的受降範圍

其二、日本的北海道地區劃為蘇軍的受降範圍

史達林這麽安排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要透過把北韓南部交由美國占領來換取蘇聯占領日本北海道地區。

對於蘇聯占領千島群島,杜魯門表示沒意見,因為千島群島本來就是蘇聯的,只不過在日俄戰爭期間,其南部被日本占據。可是要把北海道交由蘇聯占領,已經觸及到了美國的底線,美國可以容忍蘇聯占據北韓全境,但是對於蘇聯想要染指日本,美國是無論如此不能答應的。

但是,杜魯門並沒有明著拒絕史達林,在表示了對蘇聯占領千島群島的首肯後,杜魯門巧妙的提示史達林,西南太平洋戰區的最高司令長官是麥克亞瑟,關於受降區域劃分的問題,應該多聽聽戰區最高司令長官的意見,因為按照約定,千島群島和日本屬於西南太平洋戰區所管轄,在理論上這個地區的蘇軍也應該歸屬麥克亞瑟領導,蘇軍如果想要進駐北海道,首先要取得麥克亞瑟的同意。

史達林哪裏會被杜魯門的花言巧語騙過,8月20日,史達林向蘇軍下達命令,要求蘇聯海軍盡一切力量配合陸軍在日本北海道登陸,其理由是北海道位於北緯38度線以北,屬於蘇軍受降範圍。

就在史達林下達蘇軍向北海道進軍的同時,蘇聯駐日代表庫茲馬·傑列維揚科中將拜訪了麥克亞瑟,強硬地提出,不管美國是否同意,蘇軍必須要進駐北海道。但出乎庫茲馬·傑列維揚科中將的預料,麥克亞瑟以更加強硬的態度予以了駁斥,並強調,在沒有經過他同意的前提下,只要有一名蘇軍士兵登上北海道,那美國將逮捕包括庫茲馬·傑列維揚科中將在內的所有蘇聯代表團成員。

見麥克亞瑟如此強硬,史達林只得放棄了登陸北海道的計劃,並在8月22日下令,已經前出三八線進軍漢城的蘇軍回撤到三八線以北地區;向北海道進軍的部隊回撤至千島群島,但仍然占據了北方四島地區。

史達林之所以在8月20日接到杜魯門回復後沒有馬上命令蘇軍回撤,就是想造成一個既成事實,因為此時的美軍還遠在沖繩,雖然具有海空軍的優勢,但地面部隊要想趕到北韓和北海道地區還需時日。史達林就是想要利用這個時機打一個時間差,造成北海道地區已經被蘇聯占據的這樣一個既成事實,但沒想到遭到麥克亞瑟的強硬反對。

在這種局面下,8月22日,史達林只得向杜魯門表示了遺憾,預設了位於北緯38度線以北的北海道地區歸屬美軍占領的這樣一個事實。

本人認為,史達林做出撤軍的決策是在當時條件下明智的選擇。但是如果史達林再進一步,要求把北韓南部也納入到蘇軍的受降範圍,杜魯門也應該會同意。為什麽這麽說?請聽筆者分析:

其一、雖然蘇軍早於美軍進入北韓,並且也可以利用千島群島臨近北海道的地緣優勢占領北海道,但是蘇軍在遠東地區的海空軍力量遠遜於美軍。如果蘇軍占據北海道,那隨之而來的美軍勢必要與蘇軍產生摩擦,以當時雙方在遠東地區的海空軍的戰力對比而言,蘇軍未必會是美軍的對手。

其二、美國對北韓的重視程度遠低於日本,如果蘇聯提出:既然位於三八線以北的本來應該是蘇軍受降範圍內的北海道地區不由蘇軍占領,那麽,作為補償,美軍就應該把三八線以南的南韓部份讓與蘇軍受降,這樣才顯得公平合理。如果蘇聯提出這個要求,杜魯門很有可能會同意,如此一來,就根本不會發生日後那場韓戰,世界上也不會出現一個南韓。

但令人遺憾的是,史達林並沒有這麽做,而是下令蘇軍撤回三八線以北地區。在這場交易中,蘇聯是吃了虧的。其主要原因是蘇聯經歷過大戰之後,急需恢復國計民生,而且,在歐洲還要與美國進行爭奪,使其無心也無力在遠東地區與美國進行一場大戰。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史達林采取了退讓政策。令人可憐的是,一心想要跟在蘇聯後面統一北韓半島的北韓兄弟們的利益被蘇聯直接無視。

史達林被杜魯門騙了

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麥克亞瑟,他的一番強硬言論和杜魯門對史達林在太平洋地區關於受降區域劃分的問題,應該多聽聽戰區最高長官意見的暗示,無一不顯示出是杜魯門給史達林挖了一個坑。因為早在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時,蘇聯就提出在西南太平洋地區的受降應由兩位司令官擔任,即蘇方的華西列夫斯基和美方的麥克亞瑟,但遭到了美方的強烈反對。如果蘇聯能夠堅持由華西列夫斯基出任司令官之一,那麽,西南太平洋地區盟軍中的蘇軍在法理上就不會受到麥克亞瑟的指揮。可是,蘇聯在美國強硬的拒絕下放棄了這個要求,如果蘇軍不聽馬克亞瑟指揮,強行登陸北海道,那就會在國際法理上輸了理。由此可見,美國在和蘇聯進行受降區域劃分的時候,就未雨綢繆的挖了一系列針對蘇聯的坑等著蘇聯來跳,一向以老謀深算的史達林在這個問題上失算了。

那麽,美國由過去害怕死人受到國內指責才請求蘇聯出兵攻擊日本一下變為不希望蘇聯在對日作戰中發揮出更大作用,前後為什麽會出現如此之大的轉變呢?

其實,還是原子彈在作怪!

原子彈未研制成功之前,美國確實是覺得對日作戰勢必要損失慘重,對國內無法交代,因此,才請求蘇聯出兵夾擊日本。史達林心裏也很清楚美國請求自己出兵的目的,因此獅子大張口,索取了大量的利益,這其中就包括中國的外蒙古。

可是隨著原子彈研制成功,美國認為,對日作戰已經不需要蘇聯參戰,在【雅爾達協定】中讓給蘇聯的利益太多了,兼之美國想要把國民黨政權更加緊密的捆綁在自己戰車上,也不應該損害這個盟友太多的利益,因此提醒國民黨政權在談判桌上不妨強硬些。

史達林敏銳的發現,談判桌上的風向發生了變化,這其中肯定有大問題。美國雖然對原子彈高度保密,但是史達林未必不能聽到一些風聲。如果蘇聯不當機立斷向日本發起攻擊,那麽美國很有可能會提出不需要蘇聯出兵,到那時,【雅爾達協定】就是一張廢紙,因為該協定的前提是蘇軍必須參戰。

隨著美國在日本拋下兩顆原子彈,使得蘇軍見識到了它的威力,兼之蘇聯並不知道美國僅制造出了兩顆原子彈,對原子彈心懷忌憚,這才是史達林在面對美國的一系列強硬表態之後,采取退讓政策的主要原因。

為什麽是三八線

上文中反復提到的三八線在此時成為了焦點地區。

根據地圖來看,三八線確實是一條中分線,把北韓半島一分二,難道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使美蘇雙方把這條線作為美蘇雙方受降的分界線?

事實顯然沒有這麽簡單!

北緯38度線本是一條平常的地理緯度線,把它賦予了軍事、政治含義的起點是在十九世紀末期。

1894年,清朝政府在甲午海戰失敗,丟掉了對北韓的宗主權。日本占領北韓後,其目的就是想要以北韓為彈板,謀求占領東三省。可是,日本在東亞地區的快速擴張,嚴重影響到了沙俄的利益,因此,在1896年,日本和沙俄密謀瓜分北韓,日本就曾經提出要以北緯38線作為雙方勢力劃分的交界線來分贓,可是卻被沙俄拒絕。

到了1904年日俄戰爭前夕,日本的勢力逐步加大,而沙俄卻面臨著經濟衰退,內部不穩的不利局面。為了安撫住日本,減緩戰爭的行程,沙俄提出以三八線為分界線,來劃分北韓半島,可這次卻被日本拒絕。日俄戰爭後,北韓半島被日本獨家占據,開始了漫長的殖民時期。

真正把三八線作為軍事分界線是二戰後期日本對北韓駐屯軍進行的兵力調整實作的。

隨著日軍在中國關內戰場損失的加劇和南洋作戰,日本關東軍不斷調兵南下,過去龐大的關東軍已經成為了一座空架子,其戰力還不如全盛時期的三成。日軍為了擴充軍力,把適齡的日本僑民全部征入軍隊,並把滿洲國軍隊的武器裝備全部收繳,發給日本僑民。但是日本軍方也知道,這種軍隊是不能作戰的。為此,日本關東軍和北韓駐屯軍進行了大範圍的調整,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增強關東軍戰力。

1945年2月,日本軍方把北韓半島以三八線為分界線劃分為兩部,三八線以北全部日軍歸關東軍指揮,三八線以南歸日軍大本營指揮。

1945年7月【波茨坦會議】之後,日軍發現蘇軍有針對日軍作戰的跡象,為了統一指揮關東軍和北韓駐屯軍對蘇作戰,日本軍方向裕仁天皇建議,把全部軍隊交由關東軍指揮,可是這個方案卻被裕仁天皇否決。

在【雅爾達協定】中,只是籠統的提出了要在戰後對北韓進行國際托管,並沒有明確指出軍事分界線的問題。可是沒料到,日本的投降會來的這麽快,因此,美蘇雙方的受降區域劃分的問題才正式提上了日程。

史達林之所以會出兵三八線以南地區,其緣由還是因為1945年7月的波茨坦會議。在這次會議上,美軍總參謀長馬歇爾曾經明確的表態,在北韓南部的日軍沒有被消滅之前,美軍不會在北韓半島登陸。史達林是利用了馬歇爾當年的口頭承諾才決定向三八線以南進軍。

可美國沒料想,蘇軍發起對日作戰後,進展會如此之迅速,這就使得杜魯門慌了手腳。為了制止蘇軍的軍事行動,美軍必須提出一條確實可行的,制止蘇軍南下的一個方案出來,其指導思想是:劃定一條盡可能向北推進,但又不致被蘇聯拒絕的界線。就這樣,美軍參照日俄時期和日軍關東軍和北韓駐屯軍軍事劃分的區域在匆忙之中確定以三八線作為美蘇雙方受降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