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三:唐朝詠煤詩、吃煤治病真的嗎?這個日本和尚最早傳播煤炭知識

2023-12-24歷史

提到唐朝,唐詩總是繞不開的,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魔白居易等等。不知你是否記得: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這便是唐朝詩人李嶠的詩,而「長安分石炭,上黨結松心」則是詩人李嶠的詠煤詩,描述了煤用於制墨。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則有「吃煤治病」的記載,日本圓仁和尚回到日本,這也是中國煤炭知識最早傳播到國外的記載。

唐朝(618-907)是中國歷史上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 自618年唐國公李淵在晉陽起兵稱帝開始,到907年藩鎮將領朱溫篡唐,共歷二十一帝,二百八十九年, 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興盛時期。

圖1 大唐不夜城,或許你能感受曾經大唐的繁華

李嶠 (664-713),印象裏的詩是【風】,是這樣寫的: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 李嶠是 唐高宗時的進士、詩人,曾任唐中書令,唐朝時期的 中書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官職,相當於宰相的地位

李嶠 有一首題為【墨】的詩,是這樣寫的: 長安分石炭,上黨結松心。繞畫蠅初落,含滋綬更深。悲絲光易染,疊素彩還沈。別有張芝學,書池幸見臨。 詩中明確提到了煤炭,所講石炭即煤,其用途為用以作燃料和制作墨,可以看出這個時候煤炭利用的範圍有所擴大。那麽這首詩是什麽意思呢?

圖2 李嶠詩人簡筆畫,圖片來自網路

長安分石炭,上黨結松心:說的是石炭和松香是制作墨的主要原料,長安是指墨的制作地,上黨也就是今天的山西長治市。

繞畫蠅初落,含滋綬更深:畫家在作品上還未畫蠅蟲,而作者筆下的文字中卻看到了蠅蟲已初落其上,墨含有濃深的色澤和深遠的文化底蘊。

悲絲光易染,疊素彩還沈:悲絲指的是墨色,表示墨色充滿了悲傷和憂愁的情感,墨的絲細之處也有表現墨容易被沾染的意味,而在這種繁雜色彩之下,墨色卻沈穩而明亮。

圖3 古法制墨工藝,圖片來自網路

別有張芝學,書池幸見臨:這裏的「張芝學」指的是張芝的墨學獨特和卓爾不群,而「書池」指的是凡是涉及到書法、繪畫之類的地方,例如供人練習的水池或寫字台。「幸見臨」則是表達了詩人對於墨的學習和創作的願望。

以上是唐代對於煤炭用途的記載,煤炭除了家用燃料和保護地下貯藏物等用途外,這個時候還 發現了煤的藥用價值,用煤治療某些疾病

柳宗元,祖籍河東郡,也就是今天山西省運城市永濟、芮城一帶,世稱「柳河東」、「河東先生」,是 唐代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講道: 吾見病腹人有啖土炭者……不得則大戚。土炭是什麽?土炭就是煤的一種別稱。說的是見到腹病的人,啖就是吃,吃煤炭。而吃煤治病的現象在個別地方直到近現代依然存在,所以說唐代民間用煤(土炭)醫治腹病確實存在。

圖4 柳宗元雕像,圖片來自頭條圖片

山西煤炭開采,有遺跡可考者始於唐代 。在此期間,不僅煤窯數量較多,而且開采煤炭的地區也較為廣泛。 根據【山西煤田地質】記載,太原西山煤田在唐宋年間就有人開始開采土窯。虎峪的神底窯、官地附近的段林溝窯,以及晉祠、清源一帶的一些古窯,如梁泉溝的西溝窯等,都是在唐宋年間開鑿的。

在長治市城區西南發現的一座 唐代古墓中,發現舍利棺用煤炭圍填 ,煤的中間有方形石函存放舍利。石函放在煤裏,估計是利用煤的隔水和幹燥作用,以便舍利能夠長期保存。

圖5 衛星下的山西省長治市

在平陸縣龍巖村附近的 唐代糧倉遺址中,發現了煤炭和用於炊食的煤的灰燼 。在後唐時期,山西上黨地區的人們已經開始崇拜煤炭,專門設立了 炭神 。據褚人稷的【堅瓠集】記載:"李嗣昭守上黨,被汴人圍困,城中鹽和煤都用光了……後來發現了石炭,晉王親自前去解圍,親自奠定了這個地方, 建立了兩座廟,一個是鹽神廟,一個是炭神廟 ,後世一直崇敬它們。 這說明此時煤炭不但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之一,而且也是一種重要的軍需品,它在人們的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

圖6 唐代糧倉,圖片來自網路

唐朝盛世,萬邦來朝。外國使節、商人、學者、旅遊者絡繹不絕。 中國煤炭的開發利用情況和知識,正是被他們最早傳播到了國外。

日本圓仁和尚,日本佛教派別之一的天台宗第五代座主,也就是他把中國人民開采利用煤炭的情況傳播到日本。

圖7 圓仁法師足跡,圖片來自網路

據說在唐文宗李昂 時期,日本和尚圓仁曾於開成(唐朝中期的一個歷史時期,其年號為開成,相當於公元836年至840年 )三年來中國留學,學習佛法,先去揚州,後又遊歷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幾十年。開成五年朝拜五台山,後在去長安途中,經太原沿汾河南行,曾目睹了太原西山煤炭廣為開發和利用的盛況。

圖8 圓仁和尚【入唐求法尋禮行記】一書,圖片來自網路

" 太原府……出城西門,向西行三四裏,到石山,名為晉山,遍山有石炭,遠近諸州人盡來取燒。 "這是圓仁和尚所著的【入唐求法尋禮行記】一書中的記載。

意思是說出了城向西三四裏,到了石山,叫作"晉山",說山上到處都是石炭(也就是煤炭),不管遠近各州的人都來取炭拿來燒。這段記載也說明, 煤炭已作為主要的生活燃料,被人們廣泛使用 。從唐代的煤炭開采情況來看,其運輸銷售也應具有一定規模。

圖9 衛星地圖下的山西省

這位圓仁和尚回到日本後,把記載的煤炭知識傳播到日本,成了 中煤炭知識最早傳播到國外的記載。日本從那時起至今仍然稱煤為石炭,華夏文明對其他國家的影響確實很大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