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重慶:從三線建設到國家戰略腹地的核心承載區

2024-02-27歷史

面對動蕩的國際局勢,1964年中央在中西部地區的13個省、自治區進行的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史稱「三線建設」。四川是重點省份,而重慶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城市。中央決定,「以重慶為中心,用三年或者稍長一些時間建立起一個能生產常規武器並且有相應的原材料和必要的機械制造工業的工業基地」;「以重慶為中心逐步建立西南的機床、汽車、儀表,和直接為國防服務的動力機械工業。」

據不完全統計,從1964年到1966年,涉及中央15個部的企事業單位從北京、上海、遼寧、廣東等12個省市內遷到重慶,內遷職工達43 488人。此外,1964年下半年至1967年,在重慶地區進行的「三線建設」計畫中,國家還安排了59個大的骨幹計畫和配套計畫的新建和改擴建,基本奠定了重慶現代工業的格局。1980年,重慶GDP達到58.44億元,在當時僅次於北京、上海和天津,大於包括廣州在內的任何其他城市。

當前重慶又面臨一次最佳化重大生產力布局的戰略機遇。為落實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的要求,不久前,重慶提出「當好國家戰略腹地建設「排頭兵」、「在建設新時代國家戰略腹地核心承載區上實作新突破。」不論是排頭兵還是核心承載區的描述,無一不說明重慶將在國家戰略腹地建設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這將有利於重慶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帶動全國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動力源。

與三線建設是一種封閉的內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國家是唯一投資主體不同,國家戰略腹地建設,既要適應國際合作區域化、重大生產力內涵不斷豐富等新形勢,又要針對產業體系不完善、產業格局不平衡等重大問題;既要推進對內開放,也要深化對外開放;既要國家力量的強力推動,也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