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嬪妃為何不親自哺乳,而是讓奶娘替代?這一點說明皇帝是有私心的

2024-04-16歷史

天啟七年的十一月十七日,明朝皇帝得知一個驚人的訊息:有7名宮女懷孕了。

幕後的總導演,竟然是天啟皇帝的奶媽客氏。

客氏原圖是河北農村的一名農婦,丈夫是定興縣農民侯巴兒(又名侯二)。

當時的人結婚早,他們16歲就結婚了。

進宮之前,她18歲,已經生子侯國興。

客氏長相不錯,是百裏挑一的美人,18歲的她正在給孩子餵奶,裏正(村長)來了,問她願意不願意到皇宮去,給太子朱常洛的長子朱由校當奶媽。

當奶媽不但有薪資,還能吃香喝辣,客氏一聽,毫不猶豫答應了。

於是客氏丟下自己的兒子,告別丈夫,到了皇宮。

誰知道,這一走不要緊,竟然平步青雲,青史留名,成為奶媽中的佼佼者。

原來,客氏風流淫蕩,勾引人的本事無人能比。

皇子朱由校小時候吃奶,七八歲了還啃著客氏的奶不丟,外人勸阻無效。

這客氏被啃得心癢癢,動起了壞主意。

漸漸地,朱由校跟奶媽有了曖昧感情,外人不得而知。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剛剛登基才一個月的明光宗朱常洛突然死亡。

年僅十五歲的朱由校接班,成為皇帝,是為天啟帝。

這一來,奶媽客氏走了大運,被封為奉聖夫人,成為後宮最受寵的女人。

其子侯國興、弟客光先也雞犬升天,入朝當官。

天啟帝除了喜歡奶媽,還不務正業,熱衷於木工活。

這一來,大權被宦官魏忠賢和奶媽客氏把持。

客氏一心想再生個兒子,將來好接班當皇帝。

可是天啟帝不許,說你是我奶媽,生了孩子天下人會笑話我。

客氏心裏憤憤不平,好好好,你不讓我生,別人也不能生。

此後,朱由校生了四個兒子,全都不明不白地夭折。

有的妃嬪根本懷不上孩子,或者懷上之後莫名其妙流產。

那文章開篇說的幾個宮女為何懷孕?

原來是客氏和魏忠賢合謀,把自己懷孕的婢女帶入皇宮,冒充宮女。

這些宮女懷的是誰的孩子?有人說是客氏情人的。

這客氏很受寵愛,可以住在皇宮外面,她很貪色,除了跟皇上相好,在外面也有情人。

也有人說,宮女懷的是魏忠賢的孩子。

魏忠賢是自己在家做的閹割手術,因此沒有閹割幹凈,是個假太監,還具備生育能力。

無論是誰的孩子,在不明真相的人看來,宮女的孩子自然是皇上的,到時候肯定順理成章當皇帝當王爺,登基之後也會任人擺布,成為客氏的傀儡。

天啟七年(1627年)秋天,天啟帝在遊玩的時候溺水,受到驚嚇,幾個月之後無子而逝。

去世之前,天啟帝把皇位交給了同父異母的弟弟朱由檢,即崇禎皇帝。

崇禎登基之後,發現幾位宮女懷孕,審問之後得知是客氏的陰謀。

他怒發沖冠,讓人將客氏活活打死。

至於罪大惡極的魏忠賢,也被趕出京城,在半路上畏罪自殺。

從這個故事不難發現一個問題,妃嬪或者皇後生下的孩子,為何要讓外人來哺育?

要知道,母乳是嬰兒最好的營養品,不但營養豐富,而且增強免疫力。

現代女子購買奶粉,不哺育嬰兒,是因為她們擔心哺乳會影響自己的體型。

在古代,妃嬪們不懂這個道理,即使懂也不敢自作主張找奶媽。

她們之所以這樣做,身不由己,完全是皇帝的意思。

是皇帝不允許嬪妃給自己的孩子哺乳,由奶娘替代。

之所以如此,大有講究,說穿了是因為皇帝有私心。

相信大家在看清宮題材電視劇的時候,都會發現一個現象,皇宮中的小格格和小阿哥們和自己的生母關系都比較冷淡,反而和自己的乳娘關系親密。

這是因為皇室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妃嬪們生下皇子和公主之後,就甩手不管了。

皇上讓人在宮外聘請一些乳娘進宮,專門負責餵養皇子、公主們長大。

做過母親的應該都知道,孩子和母親的感情,其實是靠哺乳來維系的。如果日夜餵養皇子、公主們的都是乳娘的話,跟生母自然沒有什麽感情,反而會更親近自己的乳娘。

即使長大了,也很難改變過來。

作為生母,她們是不希望看到這種現象出現的,很想自己哺育,這也是母親的天性。

但是,這由不得她們,皇上和皇後以及太後根本就不允許這樣做。

哺乳期很長,少則一年,多則兩三年。

如果妃嬪們生的孩子都自己哺乳,皇上就沒有辦法跟她們親近。

要知道,能生孩子的妃嬪,都是經常被臨幸,皇上很喜歡她們。

皇上非常貪婪,也很自私。

乾隆皇帝很寵愛令妃,對她愛不釋手,把牌子都翻爛了。

即使令妃剛生下孩子,乾隆就不顧一切跟她同房。

還有的皇帝,更是控制不住自己,在妃嬪生理期也要翻她們的牌子,完全不考慮會不會影響她們的健康。

幾天都難以忍受,一兩年不在一起,皇上根本受不了。

不讓妃嬪為自己的孩子哺乳,不僅僅是為了皇上自己享受,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擔心外戚幹政。

所謂的外戚,就是娘家人。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妃嬪受到皇上寵愛之後,娘家人也都要入朝做官。

皇上在世的時候還好辦,外戚不敢胡來。

一旦皇上駕崩,皇後就成為太後,小皇帝都要看母親臉色。

這樣的話,外戚幹政的現象就可能出現。

歷史上,這樣的教訓太多了。

漢朝的時候出了個王莽,他的姑姑是皇太後,因此他被封為大司馬,掌握了朝政,為所欲為。

盡管如此,他還不知足,還想自己當皇帝。

漢平帝死後,王莽逼著姑媽把皇位讓給了他,西漢幾百年統治就此結束。

類似的事,在東漢也曾發生過。

東漢末年,有個叫何進的小夥,沒有什麽能耐,以殺豬為生,是個個體戶,再也普通不過了。

可是因為妹妹當了皇後,成為漢靈帝的最愛,這貨走了好運,成為國舅爺。

他一步登天,成為大將軍。

漢靈帝死後,何進大權獨攬,引起了十常侍和董卓之亂。

正是何進胡來,揭開了東漢滅亡的序幕。

不過從漢朝之後,外戚幹政的現象就少多了。

主要原因,就是皇帝接受了教訓,做了防範。

最初的辦法是,當一個皇子被立為太子之後,他的生母就不能再活著,必須賜死。

比如漢武帝時期,皇子劉弗陵被立為太子,其母 鉤弋夫人便被賜死。

這種制度,叫做「子貴母死」。

在西漢,它還沒有形成制度,只是漢武帝的個人決定。

在後來某些朝代,如魏晉南北朝的北魏,便形成了制度。

比如魏獻文帝兩歲半時被立為了皇太子,幾天之後母親被常太後賜死。

而魏孝文帝則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生母姓甚名誰,因為他一出生,馮太後就把他從生母懷中奪走。

一個月後,他被立為皇太子。

在被立皇太子之前,依照「子貴母死」的舊制,他的生母李氏被殺。

這樣做看起來有效,但是也有副作用,那就是妃嬪們不敢生孩子。

螻蟻尚且貪生,她們寧願孩子死掉,也不願意自己被賜死。

一旦懷孕,她們想方設法把孩子搞掉。

這樣做的直接後果,就是皇上絕後,這可比外戚幹政嚴重多了。

外戚幹政還有可能奪回,沒有後代的話,江山直接就是別人的。

因此,皇帝就換了一種方法,讓皇子生下來之後,找奶媽哺育。

這樣做可以疏遠皇子和生母的感情,不再依賴她們。

一旦被立為太子,當了皇帝,他們的母親也無法施加影響,外戚幹政就更不可能了。

可見,為了保住江山,皇帝絞盡腦汁,煞費苦心。

但是這樣做並非萬無一失,皇子跟奶媽關系關於親近,也不是好事。

就像文章開頭所說的客氏,勾結宦官,禍亂後宮,直接把明朝江山毀了,危害並不比外戚幹政小。

總之,只要是家天下,都不會長久,無論用什麽辦法,都避免不了滅亡命運。

參考資料:

【後漢書·竇何列傳】

【後漢書.陳蕃傳】

【酌中誌·客魏始末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