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南韓又來偷,在中國竟有9個首都,究竟是怎麽回事

2024-07-26歷史

在把中國的端午節、龍舟、粽子、中醫還有孔子給「偷走」以後,南韓居然又對中國的城市下手了。在南韓的一個歷史網站裏,南韓官方堂而皇之地宣稱:南韓在歷史上有九個首都就在中國!

這到底是咋回事?南韓在中國的九個首都,都有哪些呢?

【南韓首都,為何設定在中國】

南韓政府官方宣稱,他們國家有九個首都是在中國。向來以「偷」聞名的南韓,這次又在弄啥幺蛾子?

要是仔細瞧瞧南韓政府的官方聲明,大家就能明白:南韓講歷史上在中國存在九個首都,這可不是憑空瞎編的,而是真有這麽回事。

要說南韓在中國設立的九個首都,那就得講講南韓流亡政府的那段歷史。

1894 年,清朝在甲午戰爭裏敗給了日本,隨後北韓就更名為「南韓」,不再是清朝的朝貢國,而成了日本的殖民地。1910 年,日本硬把【日韓合並條約】推行下去,徹底把南韓給吞並了,成千上萬的北韓半島人自此就過上了亡國奴般的日子。

日本把整個北韓半島吞並之後,不光廢除了漢文、北韓文,搞起日本教育,還把南韓統統劃成日本國內的劣等民族,這就讓北韓半島上所有人都起來反抗了。在北韓搞獨立運動的時候,有兩個人曾經起了重要的領導作用,一個是後來成為南韓首任總統的李承晚,另一個是金九。

李承晚和金九在北韓半島積極搞的半島獨立運動,很快被日本那邊察覺了,這就使得李承晚、金九只得分別逃到美國、中國這樣的外國去,免得被日本當局給抓住。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爆發,北韓半島就成了日本的軍工原料供應之所,日本對北韓半島的掌控力更厲害了。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打完,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森弄出了包含「民族自決」的十四點原則,把北韓半島的民族獨立運動給激發起來了。

1919 年,巴黎和會舉行了。李承晚和金九都覺得巴黎和會是北韓半島能實作民族獨立跟解放的好機會。但是,這個被西方列強把控的會議,最終還是讓北韓半島在談判桌上變成了任人擺布的物件,巴黎和會根本沒把北韓半島的命運給改變。

真是倒黴透頂,就在這一年,北韓半島上被日本廢掉的北韓末代皇帝李熙突然就死了,有說法說李熙是被日本人給毒死的,這把北韓半島上上下下的人都給氣壞了,北韓還爆發了由李承晚、金九兩人牽頭號召的「三一」反日愛國運動。

這場對抗日本在北韓半島殖民統治的活動,很快就被日本當局給打壓下去了。李承晚、金九只好又去國外流亡。北韓獨立運動接二連三的失敗,讓李承晚、金九明白:北韓半島的獨立靠不了變成日本傀儡的北韓王室。

1919 年,流亡在海外的北韓愛國人士於上海建立了臨時流亡政府,把北韓君主制廢除了,改成了共和制,這就是後來「大韓民國」直接的歷史源頭。

因為南韓臨時政府的辦公處是在上海的法國租界,所以上海就成了南韓臨時政府從法理上講的臨時「首都」。然而南韓臨時政府的這個首都,不光中國北洋政府不認,國際上也普遍不承認,再加上日本通緝北韓復國運動的人,這使得南韓臨時政府的「復國」行動受到了很大限制。

誰都沒想到,包括中日韓三國,在南韓臨時政府把「上海」定為首都的十六年後,居然還連著換了 8 次首都,這創下了流亡政府在中國設「首都」次數最多的紀錄。

【南韓臨時政府,在中國一共有幾個首都】

南韓官方不知羞地宣稱南韓在中國總共有九個首都,還說歷史上就是這樣,那除了上海,還有哪些中國的地方當過南韓臨時政府的「首都」?

南韓臨時政府把上海定為「首都」後,不僅沒得到期望中的國際認可,還遭遇了各種限制。由於南韓臨時政府的辦公地點在上海的法國租界,所以日本當局跟法國溝通後,法國就嚴令限制南韓臨時政府在法租界的各類活動。

在法國這邊碰了釘子之後,南韓臨時政府只得向中國求助。1919 年正趕上中國北洋軍閥統治的末年,不管是跟日本親近的張作霖,還是跟英美親近的吳佩孚、孫傳芳,各路北洋軍都不願意冒著惹惱日本的風險,給南韓臨時政府行方便,於是南韓臨時政府又吃了閉門羹。

1926 年的時候,廣州國民政府開始了北伐戰爭。1927 年,北洋軍閥孫傳芳、吳佩孚被國民黨給趕走了,南京、上海接連被蔣介石掌控的南京國民政府拿下。南韓臨時政府覺得自己碰上了「救星」,盼著蔣介石能承認南韓臨時政府,可南韓臨時政府沒想到,蔣介石對待日本的態度比起張作霖那些人更模糊不清,這使得南韓復國的打算又落空了。

1931 年九一八事變一爆發,日本就大肆侵占了中國東北三省,這時候,北韓半島的復國主義者呼籲,中朝兩國人民得團結一心,一塊兒抗擊日本的侵略。

在上海的南韓臨時政府,又去求蔣介石承認南韓的流亡政權,可南韓當局不清楚:居然是蔣介石親自給張學良下了「不抵抗」的命令,面對日本那囂張的樣子,蔣介石只想躲得遠遠的。

1932 年,一二八事變發生,日本的海軍陸戰隊登上了上海。由於日軍的侵略,上海隨時可能淪陷。在上海辦公了十三年的南韓臨時政府,只得離開辦公的地方,把南韓流亡政府的總部搬到了杭州。

上海一二八事變完了以後,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又跟日本簽了丟人的協定,還嚴厲管著國內的抗日行動,就連南韓流亡政府當局的活動也被限制了。

由於蔣介石政府跟日本殖民者的兩邊施壓,南韓臨時政府只好把之前在杭州的臨時辦公地點挪到了鎮江,於是鎮江就成了南韓臨時政府的「第三個首都」。

1937 年,日本搞了盧溝橋事變,全面侵華就此開始。就在這個時候,蔣介石對待北韓復國運動的態度出現了細微的變化。蔣介石盼著北韓的復國運動能在日本後方弄出亂子,從而阻擋日本侵略中國的腳步。

經蔣介石批準,南韓臨時政府總算能在中國國內公開活動了。1937 年,蔣介石當時所在的國都南京被選作南韓臨時政府的辦公地,這一時間形成了「一都兩國」的奇特歷史現象。但是,這種情況沒持續多長時間,1937 年南京淪陷後,蔣介石把國民政府的陪都先是遷到武漢,後來又撤到重慶,而南韓臨時政府則把辦公地點挪到了長沙。

把辦公地點挪到長沙的南韓臨時政府,對未來中國的抗戰局勢很悲觀,他們覺得日軍很快會打下武漢,然後長沙肯定也守不住。於是,這些「自作聰明」的南韓人就自己做主,把南韓臨時政府遷去了廣州。

可讓他們沒料到的是,1938 年日軍偷襲了廣州,廣州就失守了,而長沙一直堅守著,到 1944 年第四次長沙會戰結束後才失守。

廣州被占領後,南韓臨時政府又開溜了,先後把辦公的地方挪到了柳州和綦江,在這倆地都受到日軍威脅以後,南韓臨時政府才把流亡政府的辦公地點搬到了重慶,跟國民黨的陪都擱一塊兒了。

蔣介石原本打算借助南韓臨時政府的作用在北韓半島搞武裝起義,來牽制日本的兵力,可南韓臨時政府的作用實在不大。不管是金九還是李承晚,他們既沒那種一吆喝就能讓北韓半島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氣勢,也沒膽量孤身跑到北韓半島敵後,組織武裝跟日本當面硬剛。

瞧著自己支持南韓臨時政府沒啥用處,蔣介石對南韓臨時政府的表現越來越失望,於是逐漸削減了給南韓臨時政府的財政援助。

1945 年 9 月,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這時候南韓臨時政府才有了重新登上世界舞台的可能。南韓臨時政府喊著要在北韓半島建立一個獨立的新政權,然而一個在二戰裏毫無貢獻的弱者,哪有坐到談判桌前的資格呀。

在美蘇中英法這五大常任理事國針對戰後國際秩序進行談判時,北韓半島以北緯三十八度線作劃分,分成了蘇聯的占領區和美國的占領區。當北韓復國沒啥希望的要緊關頭,是中國在國際上表明態度,期望北韓半島能有獨立的民族國家,這才給北韓、南韓的成立鋪好了路。

但是,南韓後來一系列沒良心的舉動,讓如今的每個中國人可能都覺得:當初可能真幫錯人了。

【南韓復國後,為何反咬中國一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中國不光給南韓流亡政府提供了容身之地,還讓南韓在咱中國的地盤上先後設立了九個「臨時首都」。但是南韓復國以後對待中國的那些種種做法,真的是太讓人寒心啦。

南韓復國以後,李承晚當上了南韓的第一任總統。這個在中國設過 9 個臨時陪都的南韓人,復國後幹的頭一件事,就是給自家國家的首都換名。1949 年,南韓單方宣稱要對本國「去中文化」,不但逐漸廢除國內漢字的使用,連首都的名字都從「漢城」變為了首爾。

1950 年韓戰一爆發,南韓竟然引狼入室,讓美國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來插手北韓半島的局勢,這給咱們中國的國防安全造成了特別嚴重的威脅。

1953 年韓戰快結束的時候,南韓那是張狂得很,吵吵著要跟中國人民誌願軍比劃比劃,結果在金城戰役裏被中國人民誌願軍狠狠收拾了一番,這才老實了。

韓戰打完以後,南韓老是跟著西方走,對新中國一直是敵視的態度,到了 1972 年中美關系正常化的時候,中韓兩邊才慢慢有了和平友好的交流。

不過呢,在 1988 年的漢城奧運會時,南韓把漢字徹底廢除了,讓漢字完全結束了南韓的歷史舞台,南韓的這一系列做法又一次給中韓兩國人民的友誼弄出了裂痕。

南韓這幾年的各種做法,全都顯露出其在民族文化上的自卑心理。那種損人又不利己的舉動,根本沒法讓一個國家得到其他國家的敬重。唯有一直走自立自強的路子,才有可能有一天在世界民族當中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