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2023陜西六大考古:清澗寨溝遺址

2024-01-29歷史

『清澗寨溝遺址』

2023年陜西六大考古新發現參評計畫

殷墟甲骨文記載商代晚期的王朝周邊幾乎是方國林立,僅北方和西部方國即近70個,有些勢力強大,與商王朝時敵時友,且有密切交往。20世紀40年代以來,陜北地區發現大量商代青銅器,清澗李家崖、辛莊等商代遺址考古工作的種種發現,則顯示陜北高原曾是商代方國重要分布區域之一。為進一步探索黃土丘陵地區的商代聚落形態和社會結構復混成行程,2022年6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市、縣相關單位組建清澗考古隊,以寨溝遺址為中心,開展了一系列的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重要收獲。

01 發現黃土丘陵地區規模最大的商代中心聚落

寨溝遺址位於陜西省榆林市清澗縣解家溝鎮寨溝村,發現有大型夯土建築基址、大型墓葬、小型墓地、鑄銅遺存、一般居址點等不同功能的遺跡,密集分布在相鄰不同山峁上,遺存密集區占地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其遺存豐富、要素齊全、規模巨大,凸顯出商代北方黃土梁峁地帶方國中心聚落遺址「多峁一體」的分布特征。

遺址核心區位於一處兩溝交匯處的山峁——寨塬蓋(圖1)。

圖1 寨溝遺址寨塬蓋遠眺

寨塬蓋頂部經過人工修平、整體夯築,平坦開闊,面積約2萬平方米。四周為一圈夯土包邊墻,現存墻體最高達16公尺,其內可見分布規律的紝木洞(圖2)。

圖2 寨溝遺址寨塬蓋包邊夯土墻

頂部建造有規模龐大的夯土建築,發掘揭露出一組由下沈式中心院落和四周廊房組成的建築群。建築群整體呈東西向「回」字形,方向約55°,合圍區域面積約6000平方米。中心院落東西長43、南北寬18、最深1.8公尺。其四周向外依次是夯土建築台基和四周回廊(圖3)。

圖3 寨溝遺址寨塬蓋夯土建築

建築群西側的斜坡門道保存較好,現存長度16.7、寬4.5、殘高2.9-4.95公尺,門道南北兩壁各等距設定9根壁柱,地面還有倒塌木柱殘存,底為斜坡向外,鋪設木板尤為罕見(圖4)。

圖4 寨溝遺址寨塬蓋西門道

建築遺址內出土大量李家崖文化陶片及部份石器、骨器、蔔骨等遺物,西門道填土內還發現有集中填埋的破碎石磬、石斧、石鉞、石鏟等殘片,部份可基本拼對完整(圖5)。

圖5 寨溝遺址寨塬蓋西門道出土石磬

02 發現陶範等鑄銅遺存,彰顯當地銅器鑄造實力

寨塬蓋以東約500公尺的魚塔梁地點,在一段夯土護坡墻基槽中發掘出土30余塊陶範殘塊,可辨紋飾有雲雷紋、聯珠紋等,器形有簋、觚、觶,陶範紋飾繁縟、精美,殷墟風格突出,顯示出當地已具備發達的鑄造技術和能力,為探討當地青銅器來源提供了關鍵材料。

03 首次發現殷商文化圈以外數量最多的甲字形大墓

遺址外圍調查發現11座甲字形商代大墓,其中規模最大者長73、寬41、深20公尺,墓葬均口大底小,墓壁有大量不規則的生土台收分。已發掘的後劉家塔墓地位於寨塬蓋以東約2.5公裏處的長梁頂部,共有4座墓葬,其中M1為一條墓道的大型「甲」字形墓,總長39、深12公尺,出土青銅車馬器、兵器、玉器、骨器、漆器、龜甲等精美隨葬品。瓦窯溝墓地(圖6)位於寨溝遺址以南,共發現9座甲字形大墓,已發掘的M3總長56、深17公尺。本次發現的晚商大墓是商文化圈之外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等級最高的貴族墓地。

圖6 瓦窯溝墓地

清澗商代考古發現是近年來商代方國考古的重大突破,為幾十年來黃土丘陵地區不斷出土的銅器群找到了明確的考古背景,大量車馬遺存的發現為探索中國馬車的出現與車馬埋葬制度形成,提供了關鍵的證據。出土的大量青銅車馬器、兵器、玉器、骨器、漆器、龜甲與殷墟高等級貴族墓葬物質文化相同,金耳環、蛇首匕、陶器則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反映了黃土丘陵地區與商王朝之間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以及商王朝對周邊地區的強烈影響。

總之,清澗商代考古的最新發現,揭示出商代晚期陜北地區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對探討陜北地區商代方國政治地理結構、了解殷墟時期中原與邊陲地區文化交流與互動提供了非常珍貴的資料,具有重要意義。

計畫負責:孫戰偉

發掘單位: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主要成員:孫周勇 種建榮 於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