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梅龍達普洞穴遺址考古有了新發現——為舊石器時代人類拓殖高原提供重要證據

2024-02-27歷史

梅龍達普洞穴遺址 資料圖片

近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組成的梅龍達普洞穴遺址考古隊了解到:經過連續6個年度的正式考古發掘,目前梅龍達普一號和二號洞已出土舊石器時代至早期金屬時代各類文化遺物逾萬件,包括石制品、骨制品、陶片、青銅器、動物骨骼、植物遺存等。

位於西藏阿裏地區革吉縣的梅龍達普洞穴遺址,海拔4700公尺,是青藏高原腹地發現的第一個史前洞穴遺址,也是世界範圍內海拔最高的超大型史前洞穴遺址。

為長時期大規模人類活動歷史提供有力見證

從一號洞石制品所反映的技術特點來看,初步的碳十四和光釋光測年數據顯示,該期遺存早於距今5.3萬年,甚至可能早至距今8萬年左右。梅龍達普洞穴遺址的考古新發現,為舊石器時代人類拓殖高原提供了更早的重要證據。

梅龍達普洞穴地處藏北羌塘高原西部地區,位於革吉縣城南約30公裏、獅泉河上遊左岸的石灰巖山體上,洞口位置高出獅泉河水平面104公尺。梅龍達普,藏語意為「腰間的鏡子」,由一字排開的三個獨立洞穴組成:一號洞規模宏大,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二號洞規模較小,面積約60平方米;三號洞規模最小,面積約25平方米。

該洞穴的史前文化遺存,於2018年7月在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組織的舊石器考古調查中發現。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18年至2023年期間,考古隊連續開展了6個年度的正式考古發掘。除了發現上萬件各類文化遺物外,一號洞壁還發現了排列有序的豎條紋、人形輪廓、手掌以及太陽等以紅色赭石繪制的巖畫。

發掘期間,考古隊還對遺址所處的革吉盆地進行了系統調查,目前已發現曠野舊石器地點30余處、洞穴地點6處,采集到數以千計的石制品。另外還有5處洞穴巖畫遺存,顯示以梅龍達普遺址為核心的遺址群代表了該區域長時期大規模的人類活動歷史。

為研究早期人類生計模式和生活場景提供寶貴材料

截至2023年田野工作結束,根據地層堆積、初步的碳十四和光釋光測年結果、石制品技術特點等因素綜合判斷,一號洞中後部、二號洞和一號洞洞口部位的堆積分別代表由早至晚三期人類占據洞穴的歷史。

一號洞中後部主探方T8發掘面積64平方米,主文化層出露於距地表2.7公尺至6.6公尺處,文化遺物包括石制品599件和動物化石1017件。較多的標本表面可見明確的石制品切割痕跡,這為探討早期人類的生計模式提供了珍貴的材料。一號洞中後部堆積的系統測年工作正在進行中,根據石制品所反映的技術特點看,應早於二號洞堆積的年代。

二號洞主探方T1發掘面積12平方米,文化層底部距地表1.5公尺。主要文化遺存為石制品8136件、動物化石952件,此外還出土少量動物糞便和植物遺存。綜合石制品、動物化石、地層和出土物產狀分析,這裏應為一處古人生活留下的原生堆積。根據初步的碳十四和光釋光測年結果,二號洞主文化層不晚於距今4.5萬年。

一號洞洞口主探方T3發掘面積為10平方米,文化層底部距地表1.5公尺。主要文化遺存為石制品1170件、陶片622件和動物碎骨4350件。根據碳十四測年數據,主文化層距今4000至3000年,頂部層位距今1000年。串珠、骨針、網墜、魚骨和大量有人工痕跡的動物骨骼遺存為復原4000年前人類的生活場景提供了寶貴的材料。

為解決多學科重大科學問題提供關鍵證據

梅龍達普一號和二號洞穴保留了多期人類活動留下的文化遺存,古人在距今5萬年甚至8萬年前就在此生活,其間由於氣候因素或洞穴坍塌等原因而離開,後期再度居住。多期的文化遺存為探討遠古人群在極端高海拔環境中的生存能力與演化、徙居模式、社會組織形式等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材料。距今5萬年至8萬年以前、距今4.5萬年和距今4000年至3000年等關鍵時段的文化遺存則為解決人類最早登上高原腹地、早期現代人擴散路線、動植物資源馴化利用等重大科學問題提供了關鍵性證據。

考古隊認為,在羌塘高原西部寒冷幹燥的獨特環境中,梅龍達普洞穴保存了大量動植物遺存、微體化石和沈積物DNA。很多動物遺存上還保留有清晰的人類取食行為所形成的切割或砍砸痕跡,資訊明確、價值重大。洞穴出土的農作物種子,如青稞、豌豆等,極為珍貴,對於研究高原極端環境下農業起源與擴散,以及不同海拔區域人群農產品的交換關系及人群流動,意義重大。這些罕見的第一手考古資料對探討遺址性質、先民對動植物資源的利用方式和古環境背景,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目前團隊正在針對這些材料開展動植物考古學、古環境學、同位素分析、古蛋白分析、沈積物DNA等多學科綜合研究。(記者 傅強 尕瑪多吉)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