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36年,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誰是最大受益者?

2024-07-29歷史

1936 年 12 月 12 日,張學良與楊虎城策動了舉世矚目的西安事變。

此場事變乃中國近代史上的分水之嶺。

以這場事變為關鍵節點,當事各方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都產生了極為重大的變化。

有人借他平步青雲,有人為他傾家蕩產。

今日我們來剖析一下,西安事變對彼時各方力量的作用,探究誰為最大獲益者。

【張楊的動機】

為明晰此問題,我們需率先厘清張學良、楊虎城這兩位關鍵人物發動此次兵變的利益驅動因素。

現今諸多書籍皆言,此二人乃愛國將領,他們對蔣介石縱容日寇侵略、致使國土淪陷深感悲痛,最終毅然決定,向蔣介石發動兵諫。

這究竟是否為真相呢?毋庸置疑,張楊二位將軍均為愛國將領,其心中皆懷國家與民族。

然而,他們首要的身份並非愛國將領,而是軍閥。他們的一切行為動機,均需順應這一身份。

若要明晰西安事變的前因後果,需將視角轉換至此種身份。

首先談張學良,1928 年張作霖於皇姑屯遭日本人炸亡後,張學良承接其父之武裝,遂成為彼時中國境內,實力僅次國民政府的二號軍事勢力首領。

1930 年中原大戰之際,張學良的人生步入了輝煌階段。

他於雙方僵持之際伺機而動,最終拍板決斷,率領軍隊入關,奪取了京津冀地區的領土。

然而僅短短一年之後,九一八事變爆發,致使張學良從巔峰墜入谷底,被視為人人皆可聲討的「賣國賊」。

此種落差令他難以承受,故而揮師東北,光復故土遂為其至深之執念。

此為他後續諸多事宜的原始動力。

當年九一八之際,他因聽信蔣介石的謬言而下令不予抵抗,意在期望國際聯盟介入,使日本歸還東北。

自鴉片戰爭起,列強於中國構建起勢力均衡之態,若有一方妄圖打破此均衡,便會遭受反制。

例如在 1900 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之際,俄國借機侵占了東三省,而後列強扶持日本挑起日俄戰爭,將俄國人逐出,東三省遂重歸中國掌控。

此前存在這樣的成功經驗,張學良對國際聯盟抱有幻想,實屬正常。

我們清楚結果,國際聯盟使他深感失望,延續百年的列強勢力均衡已然消逝。

國際聯盟無法寄予期望,張學良遂將收復失地的期望,寄托於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張學良曾一度消沈,為消解民眾怨憤,其宣告暫離職位,前往歐洲進行考察。

在此次考察過程中,他與法西斯宗主墨索裏尼會面,法西斯集權獨裁的模式使張學良誤以為覓得了人間真諦。

歸來後,他對蔣介石予以大力扶持,期望蔣介石能夠在某一天匯聚全國之力,助其收復失地。

為何張學良在遭遇紅軍後,態度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巨大轉變?

否,張學良之初心始終未改。然遇紅軍後,其覓得一更簡捷之途,故而決然背棄蔣介石。

民國時期,在新疆存在一位軍閥,名為盛世才。

這盛世才曾為張作霖東北軍內一名毫不起眼的小軍官,其資歷甚至遠不及能為少帥提鞋之人。

其後,盛世才認為自身在東北軍中難以立足,遂攜數名隨從一路奔赴新疆。

盛世才之流在中原軍閥混戰的局面中毫無影響力,然而抵達新疆後,卻形成高維度對低維度的優勢,迅速成為當地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一股勢力。

為達成統一新疆並消滅其他割據勢力之目的,盛世才意欲尋求史達林的支持。

他將自身佯裝為馬列主義者,借此順利獲取了史達林的信賴。

而蘇聯向來對新疆存有企圖,史達林借此出資、遣軍隊、供裝備,硬是將盛世才推至新疆掌控者的地位。

1936 年,盛世才已然登上新疆王之位。

你言,張學良目睹此般情狀會有何思緒?往昔張氏集團中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竟在蘇聯的扶助下妄自尊大,難道我張某不及他乎?

自此,張學良的心境產生細微變化。

收復故土的期望從全然依賴蔣介石,變為嘗試借助蘇聯。

然而,如何與蘇聯取得聯系,實乃難題。緣由在於他曾與蘇聯在中東路爆發過戰事,雙方存有積怨。

因缺少中間人,張學良心中的此想法暫且受到抑制,直至中央紅軍長征抵達陜北。

紅軍抵達陜北後,雙方數次交戰,張學良察覺到自己的東北軍,居然無法戰勝這些歷經挫折的隊伍。

彼時,他內心聯蘇抗日的念頭,無可阻擋地擴散開來。

中國共產黨有意爭取張學良,遂將被俘的東北軍團長高福源釋放,令其對張學良開展工作。

雙方需求各異但基本契合,隨即張學良秘密探訪紅軍,並就停戰抗日事宜達成共識。

然而張學良未察覺的是,蘇聯實際上對中共頗為不滿,史達林將抗日的期望全然寄托於蔣介石,他此舉可謂是徒勞無功。

接下來我們將目光再度聚焦於楊虎城。

怎料人於家中安坐,災自天而降。

起初,在其身旁出現了一個劉誌丹,致使陜北被紅色力量所影響。

其後,蔣介石以剿共之名,將其結拜兄弟張學良派至陜西。

然而,楊虎城的狀況尚有挽回余地,倘若如「貴州王」王家烈那般讓中央軍進入,那便全然無望了。

為防止成為又一個王家烈,楊虎城在剿共方面曾竭力行事,旨在杜絕蔣介石借機入陜。怎奈力有不逮,難以取勝!

既然短期內難以剿滅共產黨,那麽張學良的方案未必不可視為一劑救急之策。

西北具山河之險,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倘若紅軍、西北軍、東北軍緊密聯合,據守西北,且與蘇聯結盟,即便蔣介石,恐亦不敢貿然行動。

此後西安事變發生後,確曾有過這樣的局面一度呈現。

【西安賽局】

在此,張楊二人暗中與中國共產黨之周恩來、李克農進行聯絡,而在彼處,南京國民政府的蔣介石則借由安插於東北軍內的密探獲知了此訊息。

蔣介石盛怒,此般軍閥,無一可信,看來須得自身親為。

處於盛怒之中的蔣介石,作出了一個令其懊悔終生的抉擇,即親自前往西安督戰。

臨行前夕,他喚來親信戴笠,探問西安那處是否穩妥。

戴笠言辭篤定地宣稱:張楊僅為通共之情形,不存在任何心懷異誌的表征。

這著實不應歸咎於戴笠的情報工作存在疏漏,實際上張學良、楊虎城的確無不良企圖的表現。

西安事變之時,張楊二人皆不知其發展態勢究竟如何,戴笠又豈能知曉?

12 月 1 日,蔣介石的專機抵達西安。他對楊虎城心存疑慮,故而未入住西安城內,選擇在城外的華清池駐留。

彼時,西北軍居於城內,東北軍處於城外。由此可見,蔣介石對其結拜兄弟張學良,頗為信任。

然而,與張學良的會面,致使蔣介石怒不可遏。

此次會面後,張學良的態度發生顯著轉變,不再對他予以支持,而是不斷督促其停止內戰,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

其後數日,雙方每日皆會碰面,然而每日皆起爭執,彼此言語全然不合,根本無法達成有效溝通。

蔣介石已然無法再容忍,徑直下達最終指令:爾等要麽自行剿滅共產黨,要麽準許中央軍進入進行剿除,東北軍調往福建安頓,西北軍前往安徽駐守。

蔣先生所設定的最終期限為:12 月 11 日。

就這一結果而言,楊虎城的憤怒程度甚於張學良。

張學良本為無家之人,去往何處皆無差異。然而陜西乃其屬地,前往安徽?蔣介石此等言論,著實荒謬。

安徽位於何處?此地曾為蔣介石的重要據點,與南京僅一江之隔,他若前往,恐難折返。

其後張學良暮年對外宣稱,西安事變系楊虎城鼓動他所為,此說法大機率屬實。

那麽張學良如何呢?

他因錯估形勢,覺得全國抗日氛圍熱烈,遂認定自己此般作為順應天理,符合民心。

屆時迫使蔣介石停止內戰,聯合抗日,收復東北,如此則個人名利與國家利益皆可得。

此二者,其一為貪念,其一為懼意,當中亦摻和些許愛國情愫。

在這當中,張學良的愛國成分更為突出,因其尚未陷入絕境,原本並非必須這般行事。

多種復雜情緒相互交織,致使他們於最後通牒期滿後,引發了西安事變。

【誰是贏家?】

然而,西安事變的結局,遠超張楊二人的預想。

預想中的全民支持並未顯現,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是眾人的嚴厲指責。

當時中國雖名義上為現代社會,實則仍處於封建時期,君君臣臣之類的封建糟粕尚有廣泛影響,他們此般行徑乃以下犯上的嚴重不敬之罪。

原本期望成為英雄,最終卻淪為罪人。此結果與張楊二人的預期,可謂截然不同。

此種情形為始終未涉其中的共產黨,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契機。

彼時,中國共產黨遭蔣介石自江西追襲至陜北,毫無喘息之隙,當下最為迫切的乃是獲取得以立足紮根的時間契機。

故而,保留蔣介石的性命,於我們來說極為關鍵。

鑒於蔣介石亡故,國民黨或將推選出另一個如同蔣介石之人,對共產黨的圍剿仍會持續。

唯有使蔣介石存續,並迫其應允抗日,方可謀取喘息的時機。

張學良自始至終都不存在殺害蔣介石的念頭,其工作開展相對順利。

楊虎城乃堅決的反蔣之人,其本在當地頗有勢力,若非蔣介石步步緊逼,他豈會陷入如此境地?倘若張學良未加阻攔,他早已將蔣介石除去。

張學良與宋美齡關系特殊,故而事後未失性命。然楊虎城與蔣介石毫無瓜葛,若放蔣介石離去,必遭其報復清算,既然這樣,倒不如將其殺之!

中國共產黨自始至終在此事上均為局外者,對蔣介石之生死並無決定權。然當張楊二人僵持之際,中國共產黨之作用便得以彰顯。

若欲使楊虎城應允,務必要賦予其安全感,此點紅軍能夠做到。

是否還記得此前提及的關於紅軍、東北軍、西北軍聯合互助的方案呢?

彼時我們將此稱作「三位一體」,其曾於西安事變後,在西北地方短暫構建起一個政治同盟。

恰是此保障,促使楊虎城做出了讓步。

然而,此「三位一體」旋即瓦解。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後,張學良為表其誠意,親送蔣介石返南京,卻遭扣押達半生之久。

在他離開後,東北軍內部出現老人幫與少壯派的爭鬥,最終被蔣介石收編。

而楊虎城的部屬,在蔣介石的糖衣炮彈攻擊之下分崩離析。

楊虎城陷入孤立無援之境,無奈被迫出國,其原有地盤為胡宗南所占有。

抗戰時期,他欲回國抗擊日寇,卻遭蔣介石監禁,在解放前夕不幸被殺害。

唯有中國共產黨於此次事變後,獲取最為珍貴的休整時機。

抗日戰爭結束之際,我們不但得以復原,且實力遠超往昔,達數十倍之多。

蔣介石於日記中哀嘆:十年「剿共」之績一朝盡毀。

張學良、楊虎城之舉,著實斷送了其唯一之機遇。

對於張學良和楊虎城,或授權謂是工於算計,卻反倒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