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觀評|蔣介石家世之謎(三)蔣母為何不與蔣父合葬

2023-12-24歷史

有關蔣介石身世的眾多傳聞,主要是圍繞蔣介石的母親展開的,其中,作為主要「論據」的就是蔣母死後未與蔣父合葬,卻另埋別處,由此產生一些猜疑、聯想,進而演繹成許多故事。

蔣母王采玉是1919年春開始患病的,雖有蔣介石的妻子毛福梅侍奉在側,夙夜不懈,但一直沒有好轉的跡象。1920年6月,蔣母怕自己患的是不治之癥,執意東登普陀,去海天佛國參拜菩薩,蔣介石夫婦陪老太太前往,一住5天。1921年3月,王采玉仍在人世,可能是她覺得之所以能茍活延命是因為上次去了普陀山,因而決意再去海天佛國。於是,蔣介石和毛福梅再次陪同前往。

但是,此一時彼一時,歸來後,她的病日重一日,終於1921年6月14日上午7時49分亡故,終年58歲。病重之際,蔣介石急忙從廣州趕回;亡故之事,自然是治喪一等事宜。

蔣母治喪是頗有聲勢的。當時蔣介石已在軍界政壇嶄露頭角,因而子榮母貴。

當接到蔣母去世的訃告,孫中山、譚延闿、林森等國民黨中央的核心要員齊致唁電:福建省、廣東省、湖北省、湖南省以及上海的軍政頭目也紛紛前來奉化吊唁,一時雲集溪口。到蔣母出殯的時候,孫中山又派陳果夫代表他前去祭奠,居正、戴季陶等要人,也參加了葬禮。孫中山先生的祭文,充分肯定了蔣母培育蔣介石的功勞:「恩勤辛苦,以撫遺孤,養之長,教之成」,「慈愛非常母,督責如嚴師」。他還為蔣母題寫了墓碑:「民國十年蔣母之墓孫文題」;另外胡漢民為蔣母作墓誌,汪精衛作碑銘,皆由大書法家沈尹默書寫;後來,胡漢民又集漢曹全碑字跡題守墓詩:「供養嗟奚及,憂懷與歲長;白雲仍在望,竟擬老家鄉。」譚延闿題「蔣太夫人像贊」,林森作了誄辭,還有諸如張靜江、許崇誌等國民黨軍政要人的眾多挽聯挽詩等。一個舊中國普通婦女,死後得此殊榮,也許不是獨一無二,但肯定絕不多見。

蔣母死後,蔣介石請奉化最有名的風水先生到處勘察墳地,最後選定溪口鎮北約3華裏的白巖山。定址之後,蔣每天到白巖山監工築母親墳塋,並邀請蔣氏族人,幫助籌辦喪事,終於同年11月23日安葬完畢。

蔣介石之父蔣肇聰亡於1895年,當時其長子蔣介卿22歲,蔣介石9歲,蔣介石的幼弟瑞青僅兩歲,其間還有蔣介石的兩個妹妹,蔣母又與前氏子蔣介卿不和,家境艱難,王采玉也就未為亡夫舉辦葬禮。到了1913年,長大成人的蔣介石才與其兄一起葬亡父於溪口鎮北約1公裏的桃坑山右蟹鉗。

蔣介石的父母雖均葬於溪口鎮北,相距也不遠,但由於不在一座山上,當然也就談不上同葬合穴。

夫妻生共衾死同穴,是中國的一個古老傳統,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份。蔣介石號稱自己是中華文化的復興人,卻將父母分葬兩處,緣由何在呢?

1922年10月,蔣介石在【慈庵記】中寫到:歲次癸醜,吾兄錫侯與中正既安葬先考肅庵公於縣北之桃坑,時先慈王太夫人健在,諄囑吾兄與中正曰:余百年後,不必因襲俗禮同穴,以余墓之工事,重驚爾夫之靈,當為余營別壙。每中正歸省,無不以此見責,且自置墓碑,以示其意誌之堅決。易簀時,又以是為遺囑於吾兄弟二人者。因於辛酉歲,蔔吉魚鱗嶴中壟,為先慈安窀穸。

按蔣介石的說法,他如此分葬父母,是遵母命而行的,蔣母如此決定是因不願驚蔣父之靈。其實,細論起來,這兩個問題都有點勉強。一是分葬父母雖遵了母命,但違了父命,因其父生前選桃坑築墓穴時,不但安埋了徐、孫兩夫人,而且築好了自己和蔣母的墓穴,雖然那時候蔣母王采玉才32歲。這足以表明蔣父是希望自己這位年輕的夫人將來葬在自己身邊的,而今蔣介石遵母命將其另葬別地,顯然是不管他老父生前如何想,如何算,如何安排了。二是蔣母不葬在蔣父身邊,雖免得「驚」蔣父之靈,但卻少了「萬年相伴」。千百年來,夫妻除非一同遇難極少同時亡故,因而後亡人去「驚」前亡人之靈,如恒河沙數,上蒼星鬥。盡管有此一驚,但終能博得「萬年相伴」,也是有百利而只一弊,或曰有百利且還能化弊為利。所以夫妻死後同穴是中國葬俗的重要內容。

那麽,蔣介石的母親為何不願同蔣父合葬呢?

真實的原因是,在蔣父肇聰家裏,蔣母王采玉是第三任夫人,蔣父生前選址築墳時,蔣肇聰的前兩任夫人已分踞肇聰墓穴左右,蔣母王采玉若再葬桃坑山,無論在左在右,都不能挨著蔣父。蔣母雖是寡婦再嫁,但也是明媒正娶,用花轎擡到溪口來的,生前已諸多磨難,她不願死後再屈居第三。因而當她聽說「甲字穴」是最好最幹凈的墳地,閑雜野鬼不會侵入,而親人卻可以自由來往時,便再三叮囑蔣介石要為她尋找甲字穴,要另葬別處。

對母親心中的小九九,蔣介石是洞若觀火的。他既不願讓其母屈居徐、孫夫人之下,又不願讓其母單葬一處,因而當其母提出另選墓地時,蔣介石曾向其母建議,將桃坑山父墳遷葬,由其母與其父單獨合穴,但蔣母不願為此讓人戳脊梁骨,她態度堅決地說:「瑞元,你千萬要記住,我將來不要與你父親合葬。」因此,蔣母說自己為免驚其夫之靈而另葬是言不由衷,蔣介石如此照轉是欲蓋彌彰,想在世人面前瞞天過海。然而老蔣和蔣母都未想到,正是這個分葬或另葬,給蔣氏帶來了無盡的麻煩。

那麽,僅僅是由於蔣介石的父母未合葬,就傳出蔣介石知母不知父的事情嗎?這其中還有一些別的原委。

首先是蔣母之墓與蔣父之墳在規模、檔次方面有很大差異。

位於白巖山的蔣母墓地大致可分為三部份。

其一是墓丘,它呈圓形饅頭狀,墓前正中的橫碑,刻著孫中山的「蔣母之墓」等題字;在橫碑上方的扇形應欄裏,刻有「壺範足式」(據說也是孫中山先生所題)四個字,意思是蔣母是女中模範,足為效法之榜樣;在橫碑兩側,刻有蔣介石的自撰聯:「禍及賢慈當日頑梗悔已晚,愧為逆子終身沈痛恨無涯」;蔣母墓前植有兩棵石楠樹,周圍各處都廣種各種松柏。形成一片蒼翠的林海;蔣母的圓形饅頭墓,圓周用山石壘砌,頂上卻青草疏離。這種建築樣式有個說法,據傳風水先生當年選中此地,說這裏是最好的龍脈,周圍地形象個彌勒佛,蔣母的墳穴點在彌勒佛的肚臍眼上,為防止壓壞龍穴,墓前的石器不宜過重,墓頂不要用石板或水泥被覆。蔣介石自然一一照辦,遂形成蔣母之墓的主體景觀。

蔣母墓地的第二部份是蔣母墓道。它自白巖山麓起,直達蔣母墳塋,全長668公尺,蔣母墓道起處豎有一座石牌樓,高6.5公尺,寬7.9公尺,有3個門,中門寬3.7公尺,兩邊之門各寬2.1公尺,中門上首刻著「蔣母墓道」4個陰字,兩邊雕有花卉盆景等各種裝飾。由此向墳塋墓冢,是一條卵石鋪成的小路,路旁置有石凳,夾在一片松林之中。蔣母墓道是後來在1930年春夏時補修。

蔣母墓地的第三部份是一個有相當規模的墳莊,它位於石牌樓與蔣母墳塋之間。進石牌樓行約200公尺,路旁有一過路崗亭,亭四周有長條玻璃窗,亭內能容20人,主要用途是當年蔣介石在墳莊住宿時的警戒亭;從崗亭再上行約200公尺,是一處院落,外門上題有「墓廬」二字,院內有12間平房,正中數間的屋內依壁而立眾多石碑,兩旁是會客室及餐廳,另還有衛兵住處及廚房等等。與「墓廬」相距不遠的是另一個建築群「慈庵」,它既是供奉蔣介石曾祖以下神主牌位的地方,又是後來蔣介石回鄉時常住之地。此處在1923年5月曾建3間洋房,1930年春夏修墳莊及墓道時拆除重修。

蔣母的墓地起初也比較簡樸,但經後來多次擴建、增建、重建,既便不算奢華,也是相當規模,但蔣父的墓地則不然。

桃坑山蔣父之墓的墳冢也呈饅頭形,雖與蔣母之墓的墳冢相似,但既沒有墳莊、墓道,更未見名人題刻,墳塋的建築比蔣母墳塋比也顯得簡陋許多,四周的樹木也較為稀少,只是墳冢前正中的橫碑上刻有「肅庵蔣公之墓」等字樣。蔣介石發跡之後,也未見對其父墓的修繕整補。盡管他每次清明回鄉,父母墓都要祭掃,但同為生身父母,墓地修建相差如此,難免叫人費解生疑。

其次,蔣母死後,蔣介石回溪口時多住蔣母墳莊的「慈庵」,報界常有蔣在墳莊招待國民黨軍政要員的報道,這是引起外界猜疑的另一個客觀因素。蔣介石在溪口有多處住處,為什麽要常住「慈庵」呢?

蔣母於 1921年11月23日入土安葬後,11月28日蔣介石即寫了一紙文書,宣布與原配毛福梅及姚冶誠脫離家庭關系,其後他再回溪口就住在文昌閣、墳莊或妙高台別墅。1939年12月12日,日寇飛機轟炸溪口,蔣宅後院平房被命中,毛福梅死難。同時,文昌閣也被夷為平地。此後蔣介石再回家鄉,就更多住在蔣母墳莊了。

總而言之,蔣母未與蔣父合葬,只是蔣母有一點難言之隱,蔣介石深明母意,遂遵命而行,其中並無太多的蹊蹺,不管由此產生多少猜疑和傳聞。

預知後事如何,請看下次蔣介石家世之謎(四)「閑話蔣介石的名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