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八路軍帽子上的兩粒扣,有什麽用處嗎?了解以後直呼太高明了

2024-03-03歷史

八路軍帽子上的兩粒扣,有什麽用處嗎?了解以後直呼太高明了

「這軍帽上的鈕扣有何作用呢?」在遊覽戰役展覽館時,我們常常對八路軍戰士所戴的帽子上的鈕扣產生疑問。

展覽館裏經常陳列著戰士們的軍服,其中包括軍帽。

雖然由於戰爭年代的不同,八路軍的軍服可能在款式和顏色上有所變化。

但是,他們的帽子外觀都非常相似,大多數都在前額中心上下排列著兩顆鈕扣,這也成為我軍軍服的一種標誌性特征。

那麽,這兩顆鈕扣的作用究竟是什麽呢?對於八路軍來說,它們還有什麽特殊的意義嗎?

軍裝的設計牽涉到多個方面,需要考慮周密。每一個軍人身上的裝備都有著重要的實用意義,即使是最微小的細節,例如扣子,也必須在實戰中經受過考驗,才能被長期采用。

軍帽的設計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

自1840年的鴉片戰爭以來,外國勢力入侵,清政府衰敗墮落,國家危機四伏,民不聊生。

1912年,在孫中山先生的領導下,中國資產階級民族主義先驅,曾提出「三民主義」的同盟會與其他政團合並,共同組成了國民黨。

孫中山先生以整頓黨務為目標,著眼於思想革命,以挽救國家危局。

初期,國民黨軍隊並未形成統一的軍服標準,裝備也不規範。直到北伐戰爭結束後,南京部隊紛紛改良軍服,采用了新式軍帽。

在那個時候,軍帽的設計雖然已經加入了紐扣,但是它們位於帽頂,與後來八路軍采用的帽頂前方的紐扣設計有著明顯的差異。

經歷了北伐戰爭後,為了讓軍人們在嚴寒的冬天能夠保暖,一種能夠保護頭部和頸部免受凍傷的軍帽應運而生。

這種軍帽的設計獨具特色,帽圍位於帽頂,當紐扣解開時,帽圍可以輕松地向下延伸至頸部,提供額外保暖,這對於夜間作戰尤為重要。

這一設計靈感不僅僅源自內部,還受到了其他國家軍隊帽子的啟發,經過改良得到了進一步的最佳化。

當時,國軍與德國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從中借鑒了德國山地帽的設計,特別是加入了保暖帽圍,使得這種軍帽更加實用。

在北伐結束後,國民黨內部的一些領袖開始改變他們對國共合作的立場。隨後,在蔣介石和汪精衛的領導下,他們發動了反革命政變,倡導「剿共」,導致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破裂。

192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標誌著武裝反抗國民黨的開始,中國共產黨人開始擁有了自己的武裝力量。

各地黨組織建立了多支工農革命軍和遊擊隊,直到1928年,中共中央將各地工農革命軍統一稱為「紅軍」,兩年後正式命名為「中國工農紅軍」。

在成立初期,紅軍面臨著諸多困難,特別是物資匱乏的問題。戰士們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吃飽穿暖,但由於物資短缺,很難實作服裝的統一配置。

1928年一月,我軍在蘇州地區與國民黨地方部隊進行了一場正面對戰,這些部隊是奉命進入蘇區「剿匪」的。在這次戰鬥中,我軍繳獲了敵人數十擔的布匹。

這批繳獲的物資讓紅軍得以在江西寧崗縣建立了第一個自己的服裝廠。

然而,由於物資稀少,軍服的生產數量也不多,只有極少數的紅軍戰士能夠佩戴上軍帽。

初期確定的帽型是一種大八角帽,模仿列寧帽的樣式,上面綴有一顆紅星。

然而,這種八角帽的帽型太大,不符合中國人的臉型。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長征初期,紅軍開始戴上了帽型縮小後的小八角帽。

1931年,九一八事變震撼了中外,日本侵略者占領了中國東北,其野心昭然若揭。

在國家面臨內外交困的危機時刻,國共兩黨的第二次合作勢在必行。然而,由於蔣介石堅持著「內憂外患,外患必先平」政策,執意對紅軍進行圍剿。

紅軍經歷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後,被迫開始了著名的萬裏長征。他們身穿破舊的衣衫,在風雪交加的艱難道路上前行,但頭頂上都戴著一頂小小的八角帽,上面閃爍著鮮紅的星星。

這些帽子如同明亮的火把,為每個前行者提供了前進的力量和信念。

在長征的路上,他們面對著重重困難和險阻,但多數小八角帽都是由當地的民眾和隊伍中的同誌自行制作而成。

1937年,日本軍隊入侵上海,威脅在三個月內摧毀中國。面臨國難,中國陷入危機四伏的境地,抵抗日本侵略勢在必行。共產黨作出決策,再次與國民黨合作,共同奮起抗擊日寇,誓言保衛家園。

盧溝橋事變於當年7月7日爆發,標誌著全國範圍內的抗日戰爭拉開了帷幕,中華民族迎來了一場全面的抗戰。在前所未有的危機下,國共兩黨再度團結一致。中國工農紅軍主動改編成為國民革命軍的八路軍,同時國民革命軍陸軍也新設了第四軍,後來被稱為新四軍。

因此,中國工農紅軍在形式上以「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編制重新組建,與國民黨展開密切合作。國共兩黨最終構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共同抵禦侵略者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國共統一之後,由於人口眾多且地域復雜,八路軍的軍裝色調呈現出相當的混雜。

大多數軍裝的顏色仍然保持在草木灰色或者藍色,部份人則得到了國軍供給,穿著仿德國的灰色軍裝。

由於軍裝上的難以統一,國民黨頒布了一項規定,規範了軍帽的設計。

國民政府頒發的軍帽樣式為直筒圓頂帽,帶有標誌性的青天白日十二角星帽徽,並在前方搭配兩顆扣子。

在一些緊急情況下,蔣介石承諾公開承認共產黨的合法地位,並且保證不歧視納入政府軍的共產黨軍隊,在後勤補給上采用與其他部隊相同的標準。

然而,工農紅軍對此持有異議,認為與國民黨軍隊打了那麽多年,現在卻要放棄自己的紅星,戴上「敵人」的青天白日十二角星,是一種「叛變」。

剛剛融入國民黨的工農紅軍中,有一些人感到不滿,甚至有人考慮離開。

現在,在國共合作早期的照片中,我們仍然能夠發現一小部份紅軍戰士的帽子上沒有青天白日帽徽——他們不承認這個徽章,自行摘除了它。

紅軍戰士明顯表露出的反抗情緒讓中央領導感到頭疼不已。在九月份的120師誓師大會上,賀龍發表了一場公開講話。

「紅軍改編、更換裝備並非是輕率的決定!我們是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共同對抗日本帝國主義!」

「摘下紅星並非要丟掉紅星!紅星將永遠鑲嵌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各級領導均發表了真誠的動員講話,使得戰士們逐漸理解了「改編」的真實涵義,化解了抵觸情緒。為了捍衛家園,他們齊心協力地戴上了代表共同目標的軍帽,那飾有「青天白日」徽章的軍帽。

然而,隨著戰爭範圍的不斷擴大,軍需物資的供給逐漸減少。由於國共矛盾的加劇,八路軍距離國民黨統治地區的距離也越來越遠。蔣介石示意國民政府不再按照原先的承諾發放糧餉,給八路軍開了一張空頭支票。

因此,為了維持軍帽上的「青天白日」帽徽,八路軍不得不使用專門的琺瑯材質。然而,由於地理距離的增加,這變得越來越困難。軍帽上的「青天白日」帽徽逐漸消失,只留下兩個紐扣。

1941年,皖南事變爆發。新四軍9千余人奉命北上黃河,卻在皖南茂林地區遭到國軍8萬人的突襲。新四軍奮力抵抗,進行了七天七夜的激戰,但付出了巨大犧牲。

事變後,新四軍竟被蔣介石指控為「叛變」,導致新四軍戰士與蔣介石徹底決裂。一些戰士率先摘下帽子上的徽章,表明自己的立場,緊接著,所有戰士都摘下了軍帽上的「青天白日」帽徽。

皖南事變讓八路軍看清了國民黨的真實面目,開始依靠自身力量擴軍,在基層設立獨立部隊和遊擊武裝。與此同時,國民黨停止全面發放軍費和後勤補給。到了1946年,蔣介石完全放棄「和平建國」。

國民黨開始采取武力手段解決問題,全面進攻中原解放區。八路軍總部釋出正式通告,全軍摘下「青天白日」帽徽。

此後,軍帽上的「兩粒紐扣」正式成為紅軍的標誌。就像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的獨立團,屬於八路軍擴編後的一部份,他們的軍帽上不再有「青天白日」帽徽,只留下簡單的兩顆紐扣。

在那個充滿戰火的年代,資源匱乏,國內生產水平相對滯後。軍隊迫切需要實用且適應冬夏的軍帽,以因應極端環境下的作戰需求。

初期的抗日戰爭,北方承受更大壓力,尤其是八路軍在崎嶇的農村據點展開遊擊戰,夜間作戰頻繁。在這惡劣的條件下,軍帽的設計顯得尤為關鍵,要求耐用保暖,能夠適應氣溫的變化和深山的作戰環境。

為了應對不同季節的需求,紅軍巧妙設計了一款可靈活翻動的帽耳。在寒冷的冬季,帽耳可以放下來提供額外取暖,而在炎熱的夏季,可以輕松上翻以方便行動。兩顆紐扣的設計使帽耳能夠穩固地固定在前額,確保在激烈的戰鬥中不會輕易脫落。

這一設計不僅能夠減少軍帽的磨損,而且在戰場上能夠為戰士的耳朵提供有效保護,防止飛沙進入。對於炮火轟鳴,帽耳也能夠提供一定程度的防護。紅軍的這一創新,完美迎合了當時軍隊在極端條件下的多重需求。

那時的八路軍紐扣不僅僅是實用的設計,更成為他們的象征,見證了那段沈重的歷史。如今,中國人民過上了安寧富足的生活,解放軍的軍裝也發生了變化,但那兩顆紐扣的形象一直留存在人們的記憶中,猶如啟蒙的星辰,為我們的現在投下了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