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三大戰役中,毛主席用197封電報,贏了坐專機到處指揮的蔣介石

2024-01-24歷史

197封電報,三大戰役,毛主席擊敗蔣介石。

1946年,自認為已經做好充分準備的蔣介石,滿懷信心地率領國民黨軍隊向共產黨發起了內戰。然而,即使國民黨在數量和裝備上都占據巨大優勢,令蔣介石驚訝的是,美國在戰後質問他:你常常乘坐專機在各個戰場之間穿梭指揮,但為什麽最終還是敗給了毛澤東,他只是坐在一個世界上最小、最簡陋的土「司令部」裏,用手寫電文指揮的呢?

在1947年3月,蔣介石命令胡宗南率領34個旅,共計25萬人,向延安推進,企圖一舉摧毀中國共產黨的中央樞紐。

當時,中國共產黨的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只有不到3萬人,裝備極差,補給困難,與擁有空軍支持的蔣介石嫡系部隊相比,中國共產黨的軍隊處於劣勢。

然而,延安人民決定誓死守衛延安,保護毛主席,粉碎國民黨的陰謀。但與人們的預期不同的是,毛主席認為,戰爭的勝利不在於一城一地的得失。

在與黨中央的商議後,毛主席決定在同年5月,根據中央指示,將中央直機關和軍直機關轉移到太行山。劉少奇和朱德經過考察論證後,確定了河北省平山縣作為相對安全穩定的新辦公地點。

4月23日,周恩來和任弼時等先到達西柏坡與中央工委會合。5月1日,中共中央正式在西柏坡開始辦公,5月27日,毛主席也順利抵達西柏坡。

在歷史的關鍵時刻,重大機遇就像短暫的流星,稍縱即逝。因此,在抵達西北坡後,毛主席便開始夜以繼日地工作,不斷地接收戰報並親自回復。

有時候,電報員還在發送上一封電報,下一封電報就已經到來,為了避免延誤軍情,主席不得不緊趕慢趕。因為工作繁忙,毛主席甚至將吃飯視為一種負擔,只有在身邊的人多次催促下才肯去吃飯。

而且,他常常連續兩三天不休息,即使在戰事稍緩的時候,他也常常在躺下後不久又起床辦公。在1947年5月至1948年5月期間,毛主席和中央工作委員會在掛滿作戰圖的西柏坡舊式農家小院中指揮了四場戰役,殲滅敵軍5.8萬余人。

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中,毛主席明確指出……

解放戰爭的最後決戰即將展開,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勝利在望。長春等城市國民黨軍仍然堅守,他們的城防經過多年的加固,已經達到了堡壘化的程度,幾乎固若金湯。

在多次與中國共產黨的交戰中,國民黨軍已經改變了原有的戰爭策略。同時,我軍缺乏海空力量的配合,補給也成為一個巨大的問題。

這些困難擺在了毛主席和中央領導人的面前,他們需要尋找一種方式來打破這種僵局。 經過深入分析當前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毛主席敏銳地察覺到,蔣介石在是否要戰略撤退這個問題上,仍然猶豫不決。

結合實際情況和對蔣介石的了解,1948年三大戰役前夕,毛主席已經制定了大決戰的戰略構思。他知道,這將是決定全域勝負的關鍵時刻,因此他決定進一步了解當前局勢,並加強軍隊的統一指揮。

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毛主席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旨在解決中國共產黨在戰爭中面臨的兵員補充和火力加強問題。這時,蔣介石對於城池的重視使他猶豫不決,是否要將駐守在沈陽、長春、錦州這三個孤立點的國民黨精銳撤走。

終於,1948年9月,三大戰役的序幕拉開,濟南戰役正式打響。

在毛主席高瞻遠矚的領導下,經過8天的浴血奮戰,國民黨10萬余守軍全軍覆滅。早在1948年2月,毛主席透過對當前戰局的精準洞察,提出了著名的「關門打狗」作戰計劃。

同時,他還關註到野戰軍在此之前在電報中提到的錦州方向無戰可打的情況,詢問這是否意味著我軍能夠對相關地區進行有效控制,進而更好地挫敗蔣介石企圖撤離的企圖。

在電文的結尾,毛主席強調指出:9月中旬,遼沈戰役正式拉開序幕,與毛主席的洞察力一樣,蔣介石也認識到了錦州的重要性,因此命令國民黨部隊從錦西、葫蘆島、沈陽等地調兵支援錦州。

在開始時,林彪對於攻打錦州的決策有所疑慮,因此在得到毛主席的同意後,他派遣部隊試圖攻克長春,但是結果並不如人意。

此時,攻打錦州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毛主席再次催促林彪采取行動。然而,國民黨已經意識到錦州的重要性並根據蔣介石的指示增派了軍隊。

得知這一訊息後,林彪再次動搖並請求重新攻打長春。但是,戰爭不容許任何兒戲,眼前的機會不容錯過。因此,看到林彪的請求後,毛主席感到非常生氣,並堅決要求林彪按照原定計劃攻打錦州。

在毛澤東主席的領導下,林彪率領東北軍經過31小時的激戰,於15日成功攻克錦州,消滅了10萬余名守軍。在攻克錦州的同一天,蔣介石再次飛抵沈陽。

但是,在此期間,中國共產黨多次爭取下,國民黨守軍第六十軍軍長曾澤生在17日率部起義,新七軍也在19日投誠,長春得以和平解放。

雖然蔣介石不願輕易認輸,他在20日再次攜帶杜聿明第三次飛赴沈陽,企圖挽救東北守軍的失敗。然而,此時東北的局勢已經完全掌握在我軍手中。

在遼沈戰役中,毛主席共起草了77封電報,詳細規劃了戰局,甚至包括具體的執行步驟。在此期間,粟裕曾三次大膽直陳,建議我軍集中兵力在中原黃淮地區打幾個大規模的殲滅戰。

毛主席對粟裕的建議給予了高度重視,並與黨中央進行了研究,最終采納了粟裕的建議。

在淮海戰役中,毛主席展現出出色的領導才能。他虛懷若谷,采納了粟裕的關鍵性意見,並在聽取一線指揮人員的建議的同時,根據實際戰爭形勢做出了切合的指揮。

這使得我軍在戰役初期就能應對各種局面。此外,毛主席還給前線送達了詳盡的電報,部署了各個時期的作戰方針和防禦問題,讓前線指揮官們心領神會。

在戰役期間,毛主席再次給予劉伯承、鄧小平胡張震「臨機處置權」,這使得中國解放軍在淮海戰役中取得了勝利。

在淮海戰役後的第23天,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戰役正式開始。在這三場關鍵戰役中,毛主席住在一間僅有16.3平方米的民房裏,經常在短短的一小時內起草出兩三份電報。

最終,他成功地領導我軍,使中國面臨的未來走向變得更加清晰。周總理曾說過,這些勝利對於中國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