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追隨蔣介石的五名國軍上將,到台灣後都是什麽樣的結局?

2024-01-26歷史

追隨蔣介石的五名國軍上將,到台灣後都是什麽樣的結局?

在解放戰爭中,隨著國民黨的不斷潰退,蔣介石被迫采取「撤守台灣、反攻大陸」的戰略。在謀求「重返大陸」的設想中,許多跟隨國民黨的人紛紛登上飛機前往台灣。

在離開之前,蔣介石親自釋出命令,要求「救援」四類人員一同撤離。這四類人包括高校領域的傑出人才、政治界的支柱人物、國民黨高層官員的家屬,以及學術界的權威人物。在那些戰功顯赫的軍官中,除了國民黨最高領導者蔣介石這一特級上將之外,還有五位一級上將。

每一位上將都在國民黨歷史上留下了卓越的業績。然而,曾經的輝煌如今已經成為過眼雲煙。這五位一級上將逃亡到台灣後,他們的最終命運又將如何?

忠誠無比的陳誠 看著陳誠的照片,一個清瘦的身影映入眼簾。陳誠年輕時從師範學校畢業,成為一名教師。原本平凡的生活本可以持續下去,但陳誠選擇了北漂,為了家庭的開支,他放棄了平凡的教師職業。

陳誠曾試圖報考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追求自己的報國夢想。然而,由於成績不佳和身材矮小,他未能如願。不甘心失敗的陳誠透過同鄉杜誌遠的關系,最終獲得了進入保定軍校學習的機會。

當時的陳誠已經是一個有家庭的人,但他毅然決然地選擇重新學習。在家庭、事業、學業之間權衡,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想象一下,如果現在的我們在有了家庭的情況下,要重新到陌生的地方學習三年,這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氣。陳誠展現了他的堅韌決心。

陳誠如願以償地進入了保定軍校,但他並未加入備受歡迎的步兵營,而是選擇了炮兵營進行學習。

陳誠的預期與實際班級分配有所不同,班級的選擇似乎對未來在戰場上的表現有所啟示,當時步兵戰鬥方式相較於炮兵更受歡迎。然而,陳誠並沒有因此而失去信心。

1920年,陳誠加入國民黨,參與孫中山率領的山西江征。在這次戰役中,陳誠因傷住院,蔣介石慰問傷員時與他首次相遇。陳誠的才華在棉湖戰役中得以展現,這也是他受到蔣介石器重的起點。在對抗陳炯明的叛亂中,陳誠率領炮兵連運用炮火優勢,扭轉了戰局,使蔣介石由被動轉為主動,獲得了戰場上的優勢地位。陳誠的表現讓他迅速受到蔣介石的賞識。

從棉湖戰役開始,陳誠逐漸得到蔣介石的提拔,最終達到僅次於蔣介石的地位。為了鞏固兩人之間的關系,蔣介石采取了聯姻的手段,將自己的幹女兒嫁給了陳誠。陳誠欣然接受,與原配離婚後迅速與譚祥結婚,成為蔣介石的親信。

蔣介石在用人上註重黃埔軍系、同鄉和忠誠等因素,而陳誠一生對蔣介石忠心耿耿。他不僅為了報酬蔣介石的知遇之恩,更是出於自己的愛國情懷。

周總理曾贊揚陳誠是個愛國者,反對美國操弄「兩個中國」的立場。即便在國民黨撤退到台灣時,陳誠仍然是蔣介石信任的人。

在決定退守台灣後,蔣介石首先派遣陳誠前往台灣進行整頓處理,這表明蔣介石對他的信任。與前線戰場的失敗相比,陳誠在台灣的經濟治理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為蔣介石成功撤退提供了有力支持,確保國民黨人安全回到台灣。

隨著時間推移,蔣介石對陳誠的依賴日益加深,他被任命為台灣國民政府的行政院院長和國民黨副總裁,領導台灣進行土地革命,為經濟建設作出顯著貢獻。盡管陳誠和蔣介石的觀點可能不總一致,但只要蔣介石下令,陳誠總是會忠實執行。

蔣介石對這位忠誠的部下一直保持客觀的態度。當陳誠因疲勞辭職時,蔣介石堅決拒絕,認為台灣建設離不開陳誠,顯示了陳誠在蔣介石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1965年,陳誠因肝癌離世,蔣介石親自主持了他的葬禮,許多與陳誠共事的人也前來送別。陳誠終其一生,對蔣介石忠心耿耿,成為在台灣得到提拔的高級將領。

然而,其他四位上將並沒有得到如此的重視。盡管曾在一時權威,一旦退守一隅,其他四位的結局又會如何呢?

不堪一擊的叛徒——何應欽 早年加入同盟會的何應欽,曾是孫中山的同窗,與蔣介石在滬軍總督府合作。他的同鄉、同事身份在蔣介石心中具有特殊地位,被看作是未來共同努力的夥伴。

在蔣介石第一次被迫下野之前,何應欽一直是他的得力助手。

1924年,蔣介石創辦黃埔軍校,何應欽擔任校務,顯示了蔣介石對他的重視。在北伐戰爭中,何應欽作為第一軍的軍長,保衛廣州總部,同時在湖南出兵,清掃了長江中下遊的軍閥勢力。

何應欽因此成為國民黨內的重要人物,1935年,擔任國防部長的他晉升為一級上將。在抗日戰爭中,何應欽也擔任要職。

從作戰能力、社會關系和威望三方面來看,何應欽在國民黨內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然而,與陳誠不同,何應欽是一個有自己獨立「想法」的人。

在蔣介石首次被迫下野時,身處孤立無援之境的蔣介石特意朝何應欽看去。然而,何應欽並沒有給予蔣介石期望中的支持。在此之前,由於考慮到蔣介石積累了太多敵意,何應欽與桂系的李宗仁早已私下達成默契。

蔣介石對陳誠的忠誠深感認真,因此對背叛自己的何應欽充滿了痛恨。何應欽的背叛讓兩人之間產生了裂痕。盡管在接下來的時光中,何應欽仍然是蔣介石的重要助手,但是一旦出現叛變,十年之懷恨。在蔣介石的眼中,何應欽已不再是曾經值得信任的形象。

隨著失敗退守台灣,何應欽逐漸被邊緣化,失去了在國民黨內的影響力。蔣介石將他調至邊緣職位,甚至一度排除出國民中央委員會。

何應欽意識到大勢已去,從大陸敗退到台灣後,他開始著眼於實作自己的站穩腳跟。然而,在國民黨失勢的情況下,何應欽也難以再次崛起。

1986年,何應欽因中風住進醫院。

1987年,何應欽離世。

何應欽的一次背叛傷透了蔣介石的心,兩人之間建立了難以逾越的隔閡。而與此不同,白崇禧則是一開始就與蔣介石關系不和。明刀易避,暗箭難防,對於白崇禧這種明顯的不合,大概進行公然排擠是正常的。

被贊譽為「小諸葛」的白崇禧以卓越的戰鬥指揮才能著稱,與李宗仁一同被稱為「李白」,代表桂系。白崇禧作為政治上的競爭者,與李宗仁一同構成了對蔣介石直接的政治威脅。

在北伐戰爭中,白崇禧率領桂軍穿越中國,曾一度以出色的戰績為其部隊樹立了「善打」之聲譽。

1949年的青坪樹戰役中,白崇禧堅持作戰,以劣勢部隊重創了四野鐘偉軍,甚至讓林彪誤以為白崇禧將反攻武漢,迫使林彪撤退,從而爭取到撤退時間。

白崇禧在對日戰爭中提出「積小勝為大勝,以空時換時間」的思想,在抗戰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被日軍尊稱為「戰神」,凸顯了他的戰鬥能力和智謀。

然而,毛澤東對白崇禧的評價是「狡猾陰險」的軍閥。盡管白崇禧在作戰計謀上展現了狡猾和陰險,但由於與蔣介石關系不和,除非萬不得已,否則蔣介石不願啟用他。

在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計劃進行徐蚌會戰,白崇禧因其出色的指揮才能被委以指揮任務,但後來卻食言。

在美國準備支持李宗仁、蔣介石可能下野的背景下,白崇禧的臨時變卦被認為是故意削弱蔣介石的勢力。

在山東戰場,當我軍計劃殲滅黃維軍團時,蔣介石希望張淦兵團參與戰鬥,解救困境。然而,白崇禧拒絕參與,其原因不明,導致蔣介石只能調動宋希濂兵團,但由於白崇禧的阻撓,計劃未能成功。

在龐大的戰場上,白崇禧為了個人恩怨和私人算計而幹擾軍事行動,這種狹隘的心態讓國民黨難以獲得勝利。蔣介石對何應欽的一次背叛感到深切痛恨,對於白崇禧這樣的狹隘心胸者更是難以原諒。

撤退到台灣後,鑒於白崇禧在桂軍內部多次試圖排擠李宗仁,以其善於權謀的聲譽,蔣介石對白崇禧心存警惕。白崇禧自信地隨蔣介石前往台灣,雙方均深信暫時的偏安是為了蔣介石未來反攻大陸的計劃。

然而,一旦蔣介石展開反攻,白崇禧將成為一把鋒利的刀。盡管他的軍事價值將日益凸顯,但隨著時光流逝,反攻大陸變得遙不可及。由於白崇禧心機過多,蔣介石對他進行了密切監視。有傳言稱,在李宗仁返回大陸後,蔣介石擔心白崇禧逃脫,還有說白崇禧的死是蔣介石所策劃的。

1966年,白崇禧在家中去世,全身發紫。雖然被譽為「戰神」,卻未能善終。白崇禧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充滿權謀的人物,提及其名字便令人感到壓迫。與此同時,山西軍閥閻錫山也是歷史上的一重要人物。

閻錫山,形容政治是「讓對手下來,咱上去」的墻頭草。他的政治立場像是隨著時代的風而左右搖擺。在袁世凱復辟時,閻錫山支持袁世凱成為皇帝。盡管後來袁世凱失敗,閻錫山繼續反對政府,並成為國民軍,支持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盡管他最終與蔣介石一同前往台灣,但在1930年的反蔣過程中,他曾與李宗仁等人共同討伐蔣介石。張學良入關後,閻錫山逃到了日本占領區躲避。

隨後,閻錫山再次乘坐日本飛機準備回到山西反對蔣介石,蔣介石以承認閻錫山地位並給予國民黨內職位為條件,閻錫山才得以復位。

閻錫山在山西積極發展經濟和教育,成為一位地方軍閥。然而,他的手段極其殘暴,大規模屠殺共產黨人,並實施剿共政策。這位政治立場曲折的軍閥也曾與共產黨合作,1936年宣布聯共抗日,但在1937年提出聯日政策。

誰能為閻錫山提供利益,誰就有可能成為他當前的統治方向的主導者。然而,這種傾向都是短暫的,他不願意長時間忠誠於任何一方。盡管在山西推行保境安民的政策,但他也大肆搶奪民眾的糧食,揭示了他作為一個舊軍閥的真實嘴臉。

曾一度認為日本將占領中國的閻錫山曾熱衷於與日軍合作。抗戰勝利後,他轉而與共產黨交戰,在上黨戰役中被共軍擊敗。

1949年,閻錫山聲稱願與大家共同犧牲,但最終仍乘坐飛機離開戰場。6月2號,他前往台灣。然而,蔣介石並沒有重用這位行為狡詐的人。閻錫山也明白自己的位置,選擇自覺退居幕後,離開山西成為第二線的人物。

晚年,閻錫山開始著書立作,只在必要場合露面。蔣介石對此表示滿意,與白崇禧不同,沒有進行過密刻的監督與排斥。

隨著閻錫山在台灣失去靠山,他的部下逐漸認識到他的沒落,紛紛離開。後來的生活中,三五舊部下會與他聊聊自己的近況,追憶昔日軍閥時光。

晚年,只有一個部下陪著閻錫山著書立作,盡管他們想要離開,但閻錫山沒有同意。最終,他需要有人追隨來維護曾經的榮耀。1960年,閻錫山在台北病逝。

南天王陳濟棠,曾從小排長成長為國民革命軍第八集團總指揮,是蔣介石帶領的五位一級上將之一,與蔣介石共渡江來到台灣。

陳濟棠的夫人莫秀英被廣東當地尊稱為廣東之母,而他本人則被尊稱為南天王。盡管與南京政府存在矛盾,但他在廣州一帶占據重要地位,致力於發展當地經濟,與夫人共同推動了地方治理,使該地區繁榮昌盛。

對於教育發展的重視是陳濟棠的主張,與他在台灣退隱後從事的事業密切相關。他自稱是孫中山堅定不移的擁護者,並強烈主張清共。然而,這種堅定信仰在第五次圍剿中卻與他給予紅軍讓路的舉動形成鮮明對比。

在第五次圍剿中,蔣介石命令陳濟棠圍剿紅軍。陳濟棠在圍追堵截紅軍的同時,卻偷偷下令給紅軍讓路。這一行動未能實作蔣介石對紅軍的圍剿計劃,反而引起了蔣介石的懷疑。陳濟棠執掌廣東的軍政大權,但功高蓋主,使其在部下中引起巨大的憂慮。為了監視他,蔣介石甚至派遣一個省長前往廣東。

陳濟棠與蔣介石的關系暗流湧動。表面上對蔣介石忠心耿耿,實際上卻與汪精衛合作,成立廣州國民政府,與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對峙。在解放戰爭中,盡管陳濟棠實力雄厚,但隨著國民黨勢力不斷退縮,他最終帶著殘部撤退至台灣。

在台灣退守時,陳濟棠逐漸失去手中的軍權,被安排在較為閑散的職務。他是一位真正的儒將,把台灣生活用於推動教育事業,專註於國學的發展,弘揚忠孝文化,遠離政治的紛爭。

1954年,陳濟棠在視察學校時因腦溢血突然離世,享年64歲。

盡管道路荊棘艱險,但操弄權謀的人也可能最終被權謀所掌控,一生鏖戰的終點或許是隱退的南山。在團結缺失的內部,個體即便再卓越威猛,亦可能成為散沙。前人的經驗應成為後來者的教訓,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