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尼克森訪華始末:平靜表面下暗流湧動,開啟中國對外發展全新階段

2024-04-28歷史

這個故事被記錄在世界政治史冊上,後人評價它為:以文體引領政治,小球引發大球,在應對外交僵局時,毛主席巧妙化解局面的一招至今仍被後人傳頌。

標誌著一場長達幾十年的冷戰正式開始,1947年,美國實施了杜魯門主義。

在這場沒有開戰的沖突中,美國和蘇聯這兩個主導全球的超級大國,為了與對方競爭,並獲得更大的影響力,持續擴張各自的勢力範圍,謀求時機消滅彼此。

然而,由於雙方實力相近,這導致了世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形成了短暫但相對安穩的局勢。

然而,歷史事實表明,僵局常常被打破。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機遇。

在這段時間裏,中國和蘇聯這兩個原本被認為是兄弟般關系的國家之間出現了矛盾。由於蘇聯多次試圖幹涉中國的政治事務但未成功,最終他們撤回了原先派遣到中國的專家團隊,這些專家團隊負責指導中國的科研工作,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施加壓力。

在60年代,蘇聯多次在中蘇邊境挑起事端,旨在鞏固其在新生的社會主義中國面前的領導地位。然而,令蘇聯未料到的是,這些行動沒有嚇倒中國,反而為美國提供了可乘之機,使其成為更大的威脅。

目睹中蘇關系的惡化,美國隨即產生了拉攏中國的想法。盡管在五十年代的韓戰中,中國讓美軍蒙羞,但在緊要關頭,就算歷史遺恨猶在,也顧不得太多了。因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既然蘇聯不願接納中國,那就讓他們收下這份便宜。

然而,美國人面臨著新的挑戰。首先,中美之間並未建立過外交關系。其次,中國是否願意與他們友好交往尚不確定。最後,美國尚未主動向一個實力較弱的國家示好,缺乏這方面的先例。

盡管尼克森在競選初期就考慮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但他不可能率先采取這一舉措。

因此,在上任之初,盡管尼克森一直傳達與中國修好的意願,卻一直沒有實際行動。

然而,可以從幾件事情中明顯看出,這位新上任的總統迫切地希望將中國納入自己的陣營。

尼克森在任職的第二個月就前往法國存取,向戴高樂表示他決定處理與中國的外交關系,並詢問了對方存取中國的感受。

這是尼克森首次在正式場合公開表達對中美關系的看法,隨後他還頒布了一系列惠及美國華人的政策,力圖將自己定位為一個積極正面的角色。

正好,中國在這一時期也正考慮恢復與美國的關系,但我們更傾向於透過堅定自己的立場進行和平談判,這一點確實讓美國人感到意外。

1970年3月,美國支持朗諾政府在柬埔寨發動政變。毛主席發表聲明表示,這是美國單方面發動的侵略戰爭,並宣布暫停進行中的中美大師級會談,以彰顯中方在領土和立場問題上的堅定立場。

美軍僅不到三個月就自動從柬埔寨撤出,作為回應,中國提前釋放了在其境內服刑的美國間諜。局勢呈現樂觀趨勢,尼克森迅速派人聯系一向友好的巴基史坦,請求他們向中國傳達美國願意派代表來華進行會談的訊息。在一次交流中,巴基史坦總統轉達了這一資訊給周恩來總理。

周總理聽聞後,決定再次透過巴基史坦總統傳達我們的立場:我們願意在北京和美方進行會談。只有當他們真誠地希望就台灣問題展開對話時,我們將靜待他們的到來。

說到這種程度,美國人理所當然能夠理解中方的意圖,迅速回應道:我們欲與中方進行面對面交流的議題不僅限於台灣問題。

隨後,中美兩國的建交行程開始變得順暢起來。然而,正如前文所述,美國不可能主動提議訪華,而中國也不會突然邀請別人來訪。因此,雙方都在尋找一個合適的借口。最終,在一次活動中,他們終於找到了這個機會。

1971年3月,在日本名古屋舉行了第三十一屆世界桌球錦標賽。桌球作為國球,一直備受重視,就連當時的毛主席在忙碌的公務之余,也要抽出時間關註相關動態。

賽後,這些美國桌球隊員表示他們很渴望造訪中國。毛主席得知此事後當即承諾同意,於是在4月份,他們應邀成為了當時作為第一批存取中國的外國體育運動員。

得知這一情況後,尼克森自然了解毛主席的意圖,便著手策劃政治計劃。

經過一番考慮,尼克森決定首先派自己的親信季辛吉前往中國。為了確保絕對保密,季辛吉從巴基史坦的查克拉拉軍用機場啟程,甚至還安排了專人為自己進行了外貌偽裝。

作為美國國際事務博士,季辛吉深諳此次外訪的重要性。尼克森派遣他前往,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前解決可行的外交議題,為尼克森親自訪華做好充分準備。

雖然尼克森本人未親臨,但中方卻做足了準備工作。毛主席深諳其中關鍵,明白這不僅關乎中美關系的促進,也關乎中國與背後那些資本主義國家之間關系的促進。因此,北京幾乎是用最殷勤的禮節來迎接這位軍事博士。

毛主席的觀點被事實所證實,季辛吉在晚年時也多次回憶起這段經歷,中方的待客之道是毫無可挑剔的。

周恩來總理在京期間主要負責接待季辛吉,並與他進行了多次交談。周總理坦率表示,邀請美國桌球隊訪華的初衷是為了為邀請尼克森總統創造機會。

季辛吉的到來意味著在涉及台灣問題時,中美雙方有可能進行對話。既然能夠坐下來進行充分的交流,這表明彼此之間有可能建立友好關系。

由於中方表現出真誠的態度,季辛吉對周恩來總理也透露了一些底細。在他看來,在當前冷戰的環境中,美國實際上也面臨不少挫折。如今,美國正在調整其外交關系,主要幹涉那些受到蘇聯威脅的國家。

總理舉了印度的例子,表示其他國家的事情應該由它們自己來解決。即使中國未來變得更加強大,也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這樣一來,美國也就意識到了,中國不會隨著它的節奏來幹涉那些小國家。外交基本原則也因此確立了。

我們在這次會談中,盡管我們以最崇高的禮節款待客人,但我們始終懷著一種盡可能達成共識,若無法達成則不勉強的態度。這反而贏得了尼克森的尊敬。

這次季辛吉的訪華被視為中美之間的首次交鋒,在和平條件下,雙方就國際形勢和主權問題交換了意見。季辛吉的成功進展讓尼克森也開始做好準備。

原本計劃訂於1972年先訪蘇聯,隨後於5月造訪中國的美國總統,但在季辛吉和周恩來總理相關報道曝光後,即刻更改了行程,提前於2月底抵達中國。

總統出訪他國前,一般會進行一系列外交事務的交涉環節,這是慣例。在此過程中,並不談論政治,只是提出需求,比如需要什麽特定規格的汽車、住宿要求,以及重要的安保問題。

在當時的中國,顯然許多所提及的條件都無法滿足,毛主席毫不掩飾地指出:

我們缺乏這些條件,尼克森只能和我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尼克森向中方做出了妥協,這在上世紀美國是相當罕見的。

一位遙遠而來的客人於1972年踏上了北京天竺機場。這位客人是美國總統尼克森,他乘坐專機抵達。當時,約百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和記者齊聚一堂,紛紛記錄下這一歷史性時刻。

立即快步上前的尼克森見到等候已久的周恩來總理,二人互相握手並互致問候。在中方的引導下,尼克森一行人乘坐專車前往了釣魚台賓館。

然而,他本應歡愉的情緒卻被一路上貼著的「反對美帝國主義」的標語所擾亂。尼克森向周恩來總理詢問這些漢字的含義,周總理毫不隱瞞地直言其意。

面對尼克森的困惑,周總理一邊開著玩笑,一邊順便解釋道,這些標語並非特指某人,只是為了面對國外的監聽而設,為了保守美國總統訪華的機密,最好不要輕易做出改變。

尼克森住的賓館,處處都掛著反美的畫報,令他感到極不自在,但既然有正事在身,他並未糾結太久。

按照中國方面的意願,我們並未與美國建立外交關系,因此並沒有采用對待國家元首的標準來招待尼克森。然而,之後舉辦的宴會卻充分彰顯了這位總統的尊嚴。

美國代表團贊嘆不已,因為宴會上所供應的各種特色佳肴源自全國各地,其中包括了豐富多樣的中華美食。

尼克森非常喜歡貴州的茅台酒,以至於在離開時甚至向總理周恩來索要了兩瓶帶回去。

得知尼克森已到,毛主席原本有其他安排,但午宴結束後立即趕到釣魚台,與這位新朋友展開了持續一下午的會談。

尼克森原計劃在第二天才與這位中國領導人會面,但突如其來的變動卻讓這位美國總統感到有些不適應。

尼克森晚年回憶起與毛主席的會面時,深感自己仿佛是一個虔誠的學子,可見他當時是多麽緊張。

因為身體狀況不佳,毛主席決定在自己的房間接見這位貴賓。尼克森面對著身前的長者,提及了他在路上看到的反美標語和海報,坦言這些情景讓他感到很不舒服。

毛主席聽到這些話,並未感到驚訝,反而笑了兩聲。他告訴對方,這些都是假的,並指出美國自己也擅長這類行為。於是,會議在一種輕松幽默的氛圍中繼續進行著。

在這次雙國領導人的會晤中,讓人驚訝的是,他們並沒有過多地涉及政治議題,反而將近三個小時都聚焦在雙方共同感興趣的哲學話題上。

尼克森和毛主席因季辛吉的訪華而心知肚明對方的想法,因此不再需要反復強調,以免失去大國的風範。

尼克森的中國之行進展十分順利,雙方就台灣及台灣海峽問題達成了共識。幾天後,他們共同釋出了【中美聯合公報】,標誌著美國終於承認了一個中國的原則。

尼克森一行人已經完成了他們的使命,現在是時候離開了。作為東道主,中國慷慨贈送了幾瓶茅台酒和許多特產;而作為回禮,美國則將他們從月球帶回來的土壤鄭重呈獻。這樣一來,尼克森訪華之行便圓滿結束了。

尼克森這次訪華以美國總統的身份傳遞了強烈的友好訊號,推動了中美建交的行程,同時也向全球資本主義陣營表明了美國的立場。在這一事件之後,多個歐洲國家紛紛向中國示好,跟隨著美國的步伐。

中國自韓戰之後終於確立了新的外交政策,擺脫了文化大革命以來的閉關自守局面,主動掌握了對外交往的準則。

盡管尼克森後來因水門事件下台,但他仍然視這次訪華為自己政治生涯中最引以為傲的一件事情,因為這次存取在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