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清朝軍事實力概況(日本舊參謀本部記錄)

2024-01-30歷史

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日本軍事實力概況

清國軍隊的統帥

清朝自建國之初開始,皇帝作為全軍的首領實施統治。但是,之後皇帝成為名義上的首領。國內發生事端時,皇帝特命各省總督或將帥負責征討逐漸成為常例。日清戰爭期間,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專門負責處理戰事。

作為統帥清國全軍的機關,直接隸屬於皇帝的官衙是軍機處和兵部。但是,日清戰爭爆發後,明治二十七年(1894)11月上旬,清國設立了督辦軍務處作為軍務的中樞部門,掌管與本次戰事有關的軍令。該機構正好相當於日本軍隊的大本營。

平時,陸軍各部隊分頭駐紮在各省的要地,隸屬於管轄地的總督(在東三省為將軍)。直隸總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擔負北部沿岸(山東省以北)的防務。因此,在其管轄地域之外,還指揮駐紮在防務要地(如旅順口、大連灣、威海衛、膠州灣等)的軍隊。此外,防務上如有必要,他擁有訓令北部各省總督、將軍的許可權。兩江總督也兼任南洋通商大臣,擔負南部沿岸(江蘇省以南)的防務。因此,南部各省的總督根據防務上的需要,必須接受其統帥指揮。

這樣,清國軍隊的指揮權在文官、武官兩派手裏。即使是最高級別的武官,也不過是戰術上的指揮官。戰略上的指揮大體由文官即總督和巡撫等負責。就是說,清國形成了有事之時由沒有軍事工作經驗的文官指揮大部隊的制度。在日清戰爭中,提督葉誌超、宋慶等武官指揮著一個地區的大部隊,這是非常罕見的事例。

練軍和勇軍

清國建國時確立了叫做八旗的軍制,屬於八旗的人叫旗人,世代享受俸祿。此外,還有八旗之後產生的叫做綠營的軍制,綠營全部由漢人組成。與八旗兵僅在戰時編成軍隊不同,綠營平時也隸屬於總督、巡撫、提督、總兵、將軍等,擔負地方警察之類的工作。據說八旗有20萬人,綠營有50余萬人。

但是,八旗和綠營建立以來經過兩百余年,其編制、訓練都沒有進步,等於說已經沒有了作為軍隊的價值。因此,在日清戰爭中,清國政府主要依靠的是勇軍(勇兵)、練軍和新兵。勇軍是嘉慶(元年是1796年)初年平定白蓮教徒的叛亂(平叛耗時7年)時,為了彌補八旗、綠營的兵源不足開始招募,在鹹豐年間(元年是1851年)太平軍橫行時招募壯丁建立。當時,八旗、綠營的士兵發揮不了作用。因此,招募各地的壯丁進行訓練,在平定太平軍時建立功勛,勇軍的威名超過了八旗、綠營。當時,一般命名為鄉勇,或者冠以地名,稱為楚勇、湘勇、淮勇。之後,開始稱作楚軍、湘軍等。

這些勇軍是用於救急的臨時性編制,因此不在軍費經常支出的範圍之內。平定太平軍以後,清國保留下了若幹功績卓著的勇軍,其余的大部份都解散了。因為當時的八旗兵、綠營兵多數不能打仗,便從八旗兵、綠營兵當中挑選特別健壯的士兵編制成軍,這就是練軍。練軍、勇軍都冠以駐地的地名或建立時首領的名字,或者以雄壯的文字命名,完全沒有編制番號。

練軍、勇軍都分為步兵和騎兵兩種型別,野戰炮兵編制在步兵營中,讓步兵營中的士兵使用要塞炮。而且,清軍沒有工兵、輜重兵的制度。步兵營中有一種叫做長夫的不拿槍械的士兵,從事野戰工兵和搬執行李等工作。

各營以參將(相當於日軍的中佐)、遊擊(少佐)、都司(大尉)為首領,稱作營官。一個營大體劃分為五哨或三哨,以都司或守備(中尉)為哨官,有時也以千總(少尉)為哨官。一個營的人員大約為500名。把這樣的幾個營合起來稱作軍,命名為前軍、後軍、左軍、右軍、中軍等,以總兵(少將)或副將(大佐)為指揮官。進而把幾個軍合起來,由提督(中將)指揮(稱作陸路提督,與水師提督相區別)。

兵員補充、教育、給養、兵器

清國軍隊依據傭兵法進行兵員補充,但是由於清國原本缺乏尚武的風氣,兵員多是下層階級的子弟。而且,由於服役的年限不確定,使得老年兵和壯年兵混雜在一起,有人不能勝任同樣的軍務。因此,教育、訓練的程度也參差不齊。

北洋大臣(北洋通商大臣的略稱)屬下的駐守北洋沿岸的各部隊以及南洋沿岸的若幹個營,在中法戰爭後聘請了外軍軍官,大多接受了外軍的訓練,成為清國軍隊中最精銳的部隊。除此之外,清國還有由接受過外國軍官教育的清國軍官訓練出來的練軍、勇軍。這些部隊基本上熟悉近代的戰法,但是其他部隊因教官不足,接受教育的時間短,還停留在非常幼稚的階段。

清國把一個軍或者把幾個營合在一起,配備財務官,設定醫務官,處理給養、治療、衛生事務。但是,財務官是純粹的文官,他們與高等官衙相聯系,負責軍隊的給養和彈藥補給等。

此外,軍人的薪俸非常微薄。至於哨官以下的軍人,因為不能靠薪俸維持其體面,產生了各種弊端,致使軍紀渙散。而且,醫務官缺額很多,患者要自己負擔醫療費用。即使在戰時也是如此。獸醫也缺額很多。

清國軍隊擁有的兵器種類繁多。極端的場合,一個營之中就混用數種兵器。其中,最多的兵器是「毛瑟」式步槍和「克虜伯」式野山炮,裏面混雜著「雷明登」步槍、「夏斯波」步槍、「史奈德」步槍、擡槍(兩個人使用的槍)和機關炮,並且還有人攜帶著大刀、長矛、旗幟等。一個營大概有500名戰鬥人員,大約有300支槍。

戰時的兵力

練軍、勇軍以營為基本單位,通常500人編成一個營,然而實際上有很多營不足500人。而且,有些部隊不稱作營而稱作軍、勇或旗、隊等,制度雜亂無章。各部隊的人員也有很大差別。清國把分別駐屯在各省的軍、勇、旗、隊等,根據其大小拆分或合並,將其改為營的建制後,步兵約862個營,騎兵192個營,總人數為40余萬。這是日軍當時用於動員計劃的基礎推算出來的清軍人數。根據戰後詳細調查的結果,可以認為最確切的數位是一個步兵營平均350人,一個騎兵營250人。這樣計算一下,其兵員總數約35萬人。

日清戰役初期,清國命令練軍、勇軍做出征的準備,出動了隸屬北洋大臣指揮的淮軍和東三省的一部份八旗軍、練軍。另一方面,清國大量招募新兵加入現在的軍隊,並著手組建新的軍隊。為了組建新軍,清國拉出了在征討太平軍和山東白蓮教教徒時立下戰功的老將,又下令屢次征戰的文官召集僱用兵,讓這些老將和文官擔任指揮官,委任候補武官當營官和哨官。候補武官是透過捐錢和考試取得資格的,他們中有很多人是在等候空缺時被錄用。

這樣召集起來的新兵大約有63萬人,因此,日清戰爭期間,清國陸軍大約是98萬人。但是,清國的領土幅員遼闊,這些兵力分散在各個省,因交通運輸不便,不能趕來應急,實際上有不少人不能用來打仗。

海軍

清國政府下決心建立海軍,是在鹹豐至同治(同治元年是1862年)年間。1863年,清國在福州、上海設立船政局,在福州的船廠開辦造船學校和海軍學校,招聘歐洲人當教師。但是,事業遲遲不見進展。1875年,清國購買了8艘炮船組成北洋水師。同時,為了長江(揚子江)的防禦,又購買了2艘中、小型鐵甲艦,奠定了南洋水師的基礎。到1880年,清國縮減了自古就有的河防水師,又削減綠營發展海軍,決定購買4艘鐵甲艦加入北洋水師,並開始著手經營旅順軍港,建設炮台。

1884年,清國開始跟法國交戰時,委托德國建造已經竣工的鎮遠號、定遠號等軍艦還沒有到達國內。因遭受法國海軍艦隊司令孤拔率領的10艘軍艦的攻擊,清國的揚武號等9艘軍艦被擊沈,船政局也遭到炮擊。另外,清國赴台灣增援的澄慶艦、馭遠艦也被法國軍艦炸沈。

此後,清國政府有意擴充海軍。1885年開始建造威海衛炮台,翌年旅順口的工程竣工。而且,鎮遠、定遠兩艘戰艦和濟遠號巡洋艦也到達國內。1887年,清國與英國、德國的船廠簽訂了建造致遠、靖遠、經遠、來遠4艘巡洋艦的合約,同時開始建設大連灣炮台等。清國的海軍力量至此實作了飛躍性的增長。

清國的海軍劃分為北洋、南洋、福建、廣東4個水師。其中,北洋水師隸屬於北洋大臣,以威海衛灣為基地,包括旅順口、大連灣在內,擔負北洋的警備,是最重要的水師。南洋水師隸屬於南洋大臣,以吳淞為基地,警備江蘇省沿岸和長江。福建水師隸屬於閩浙總督,以福州馬尾為基地,警備浙江、福建、台灣三省沿岸。廣東水師隸屬於兩廣總督,以廣州黃埔為基地,警備廣東省沿岸。

各個水師下屬的軍艦總計82艘,魚雷艇25艘,總噸位接近8.5萬噸。除此之外,還有若幹艘武裝運輸船。在這些水師當中,整個北洋水師(22艘軍艦、12艘魚雷艇)和廣東水師的廣甲號、廣乙號、廣丙號3艘軍艦,直接參加了日清戰爭,其他水師僅僅做了出戰準備。

北洋水師訓練非常嚴謹細致,戰鬥準備也很充分,東洋各國艦隊都十分敬畏。但是,其他3個水師不但艦船的威力不及北洋水師,而且訓練和戰鬥準備的程度也遠遠比不上北洋水師,很難在外海作戰。不過,前面提到的廣甲號、廣乙號、廣丙號3艘軍艦稍微好一些,因此,廣東水師把這三艘軍艦編為一隊,每年派遣到北洋水師,進行聯合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