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豫東戰役最後幾乎是死局,粟裕要求支援,許世友為何敢抗命不出兵

2024-01-08歷史

前言

在解放戰爭期間,有這麽一場戰鬥,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兩方都認定這是一場大捷;帶隊的是這麽一位名將,被人評價為「盡打神仙仗」。

這場戰役是豫東戰役,這個將領是粟裕。在此之前,華東地區的解放軍一直在打運動戰,在此之後,正面圍剿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紛紛而來至。

然而將視角轉到現在,這場「神仙仗」中出現的一絲插曲卻被人經常提起,甚至還有人說這當中的某個將領坑了粟裕大將一把。

在1948年的夏天,那個炎熱的六月裏,豫東地區到底發生了什麽,是誰被後世人擺到了粟裕的對立面,這背後到底有什麽樣的故事或者事故?

豫東戰役

1948年,距解離放戰爭的爆發已經有兩年時間,在蔣介石全面進攻或者對陜北和山東重點進攻之後,貼近前線的山東、華東地區都遭受了淪陷性的打擊。

而粟裕控制的華中根據地與陳毅的山東根據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兩方合並後形成的華東野戰軍後面的情況也著實不能說得上占據優勢。

在中原野戰軍,也即我們所說的劉鄧十二萬大軍跳出來從濮陽南下,發動魯西南戰役前,華野處於一種運動戰的狀態,運動方向也貼近晉冀魯豫,頗有些招架不住、尋求庇護的意味。

因為範漢傑所率的六個整編師已經撲向了膠東半島,華野面對這種重點進攻,地盤真的快沒有了。

而在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之後,首先配合的就是華東戰場,此時更是需要華野方面出兵一線,接收他們的前線陣地。

到了1948年,華野各縱隊相繼運動到外線,承擔起了劉鄧大軍所控制的軍事防區,接手挺在第二線的任務。

而此時,我方的情況是怎麽樣的呢?中野、華野被迫分兵跳到外線,將戰火引離根據地。在兵力上處於絕對的劣勢、被迫分散還遠離能補給的根據地。

在1948年這個年末就會發動一錘定音的淮海戰役的年份,在這個6月的夏天,沒有發動豫東戰役之前,敵我之間態勢依舊膠著。

可以說,豫東戰役是逆風開局,一個不好就要變絕境。而在6月,陳賡逼近襄陽、樊城;許世友率山東兵團直逼兗州,意指切斷徐州方面與濟南國軍的聯系。

然而襄樊與兗州都發出危險的訊號,國軍卻依舊死盯中野、華野的主力軍隊——因為陳唐帶著兩路縱隊,劍指開封。

而粟裕本人,則率領六支縱隊去切斷豫南方面與開封國軍的聯系。而在陳唐攻克開封期間,粟裕阻擊邱清泉兵團與區壽年兵團。

中野主力阻擊胡璉、吳紹周兵團;中野9縱阻擊孫元良兵團。開封順利被拿下,這是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打下的第一個國民黨控制的大城市。

區壽年

求援與不增援

戰事至此已經小勝,其結果卻還達不到粟裕「只打神仙仗」的要求。更何況,戰前粟裕已經向中央提議:「部隊不過江,在江北打大仗。」

於是,粟裕將視線瞄向與邱清泉兵團拉開了一定距離的區壽年兵團,指揮在開封的兩路縱隊放棄打得下守不住的開封,監視邱清泉的動靜。

同時急調在與中野主力阻擊胡璉、吳紹周的第10縱隊北上,與開封的兩支縱隊一起緊盯邱清泉,還集中手中六支縱隊中的五支部署與杞縣以南,準備圍殲區壽年。

6月22日開封被攻克,6月26日解放軍部隊依據粟裕的命令進行轉移,次日,華野向區壽年兵團發起攻擊。

29日,行動慢一拍,與邱清泉差出40公裏的區壽年兵團被分割包圍在睢縣北部,不得不向南京求援。

與此同時,南京方面做出決定,邱清泉、胡璉等不必提,本來要去支援兗州方向的黃百韜各部也必須返回,去救援區壽年兵團。

黃百韜

而面對新加入戰局的黃百韜兵團,粟裕飛快進行了重新調整部署,準備把黃百韜放進睢縣,一舉殲滅兩個國軍兵團——是的,粟裕還可以再打!

而想法雖然非常誘人,但面對自身兵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他也明白請求支援刻不容緩。7月3日,華野主力趁黃百韜尚未摸清戰局情況,沒來得及站穩腳跟的時候發動攻擊。

在這之前,他已經向許世友發電,請求山東兵團的支援。此時的許世友將軍處於兗州戰場,壓力不算大,若是分兵救援,黃百韜兵團也逃不過區壽年的命運。

可惜當時的許世友將軍拒絕了分兵,發去中央的電報中說到:此時不適合讓兗州部隊參戰,因為敵人還沒有放棄對兗州的進攻,分兵會導致兵力不足,因此不同意粟裕的請求。

許世友將軍的這一決定導致在7月6日,連戰三場的華野主力再無法迅速吃下黃百韜,也無法繼續阻擊邱清泉,但國軍方面的胡璉卻逼近戰場。

看到這種情況,7月7日,粟裕率領疲憊不堪的部隊脫離了戰場,往北返回了魯西南——是的,在給國軍造成了這樣大損失之後,粟裕還跑掉了!

豫東戰役、粟裕、許世友

可以說在戰略上,豫東戰役證明了哪怕在接近國軍主要補給節點、援軍出發地和指揮中心的地方,由兩三個整編師或軍的小兵團也不再安全了。

自此以後,國民黨不得不組建五個軍左右的巨型兵團,不得不抽幹兵團附近的部隊,將連綿的戰線變為集中的戰點,余下的大片空白則是徹底解放了中國共產黨遊擊的優勢。

雖然沒有救援粟裕,但許世友將軍在豫東戰役結束之後奪取了兗州,徹底切斷了津浦鐵路,殲敵3.8萬余人,還參與了之後對濟南的合圍。

然而,後來的人經過分析,認為如果許世友將軍能夠及時增援,豫東戰役的結果絕對不會像是歷史上一樣虎頭蛇尾的結束。

而在實際上,豫東戰役本身就是由被毛主席破格提拔的粟裕進行的,對「在一個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戰鬥可行」的問題的驗證。

我們可以說,除了粟裕以外,其他人可能都沒想到居然可以得到這麽大的戰果。其他部隊和黨組織沒做好在政治、軍事、物資以及心理上的準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說是許世友坑了粟裕一把未免言過其實,但缺乏全域觀、軍事造詣方面不如粟裕是不可否認的,將主力部署在兗州周圍沒有錯,只是缺乏應變的靈活性。

客觀上來講,許世友在此次戰役中確實有失誤,而且這種失誤確實也給粟裕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結語

我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豫東戰役在最開始就是拿著一把爛牌打的逆風局。兵力對比懸殊,附近就是國民黨軍隊的補給點,而我軍中野、華野兩兵團都有分兵,人數都不全。

而豫東戰役做出了什麽結果呢?

拿下開封、阻擊邱清泉和胡璉是最早的功績,後面粟裕直接圍殲區壽年兵團,後面來了黃百韜兵團也是打到半殘,就這樣,還被粟裕跑掉了,華野受傷不小,但收獲更大。

而豫東戰役中還逼著國民黨放棄兗州,直到後面放棄濟南;在豫東戰役之後,國民黨更是被迫組成大團,給了中國共產黨喘息之機。

至於在其中出現的小插曲,可以說是中國共產黨一次新的嘗試,誰都沒能料到有這麽大的戰果,於是沒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導致豫東戰役結束的虎頭蛇尾,沒能取得更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