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中國首位女副總理,77年主動辭職,88年南下深圳現在過得如何?

2024-01-08歷史

1976年,是中國歷史上關鍵的一年,也是風起雲湧的一年。

而吳桂賢,一個農民家庭出身的紡織廠女工,因為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點名,去到北京,當上了國務院副總理,最後有幸見證了這一切。

所以,吳桂賢究竟何許人也?她當年究竟都經歷了些什麽?如今的近況又如何呢?

周恩來親自點名

1974年,吳桂賢進京開會。

出發前,她以為這不過是一次和以往無甚差別的會議。

畢竟,吳桂賢作為中國第一代紡織女工,又是全國勞動模範,還曾進京接受表彰。

後來,她不斷被提拔,進入了陜西省委,還選上了中央委員,進京開會,對她來說,也是工作中的一部份。

但令她沒想到的是,這一次會議,對她今後的人生走向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在這次會議上,毛主席親自宣布:「吳桂賢同誌以後留下來參與中央政治局工作。」

吳桂賢聽完吃了一驚,對於毛主席的這項工作安排,她事先毫無準備。

吳桂賢後來回憶起這段經歷時曾說:「(我當時)也沒帶多余的糧票、多余的錢,就這樣走馬上任了。」

後來,吳桂賢才知道,當年那次工作安排,其實是周恩來總理親自點名的。

在這項工作安排完全落地之前,周恩來連夜給陜西方面打了電話:要求速調吳桂賢的檔案到中央。

然後很快,檔案又到了毛主席的手上,毛主席批示同意。

於是,遠在陜西的吳桂賢就接到了進京開會的通知,只不過當時的她還不知道,此番前去實則是進京受命。

而這項任命跟當年特殊的時代背景脫不開關系,屬於非常時期的需要,當時毛主席為了培養革命接班人,提出要在工農兵中選拔幹部。當時,正需要從工人中選拔一個副總理,而且要是女性。

而吳桂賢正是周恩來總理選中的人。

吳桂賢留在北京後,開始的一段時間,對於自己接下來要幹什麽感到十分迷茫。

與此同時,在北京的生活,也讓她感到十分不適應。

在陜西的時候,她住在棉廠宿舍,有幾百號工人姐妹們陪伴,但是在北京這樣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她住在釣魚台國賓館11號樓,這裏住的人遠沒有棉廠宿舍那樣又多又滿,突然靜下來,吳桂賢整晚都睡不著覺,眼底的青色也日益明顯。

1974年底,周恩來總理因為生病沒有出席政治局的擴大會議,吳桂賢專門跑到醫院去看望總理,匯報工作。

病床前的吳桂賢幾經猶豫,最終還是說出了自己想回棉廠的想法。

「總理,我來中央工作已經幾個月了,我覺得我年輕,經驗不夠,知識面也不廣,還是想回基層鍛煉鍛煉。」

吳桂賢就這樣說完,趕緊看了看總理的反應,只見總理始終笑著,她根本猜不出來總理心裏究竟是怎麽想的。

片刻後,周恩來不緊不慢地說道:「(還是)留下來繼續學習吧。」

顯然,對於吳桂賢回基層的要求,周恩來並沒有同意。

聽到總理這麽說,吳桂賢也只能暫時作罷,將話題轉向了自己的另一個疑問道:「總理,讓我留北京究竟有什麽任務啊?」

「有大任務!」周恩來笑吟吟地答,兩只手還在胸前比了個大括弧。

吳桂賢當時看到周恩來總理的這番舉動,心中的緊張都有所緩解。

周恩來對吳桂賢的反應盡收眼底,轉而又認真道:「要讓你當國務院副總理。」

語罷,吳桂賢一時間都沒反應過來,反應過來後趕緊連連擺手道:「不行,不行,我幹不了!」

周恩來於是語重心長地說道:「許多事情,並不是人一生下來就會的,我這個總理也是在幹中學會的。」

1975年1月,四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召開,吳桂賢在國務院副總理的候選人名單上,果然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吳桂賢心中又打了退堂鼓。

她鼓足勇氣,再一次找到了周恩來,希望考慮換一位比自己年長且有經驗的老同誌來。

周恩來當時只是回答:「桂賢同誌,這只是個候選名單,最終還要經過全國人大的選舉任命呢,你能不能選上還不知道呢,馬上就要開會了,到時候就看大家選舉吧!」

結果在第四屆全國人大會議上,吳桂賢順利透過了大家的選舉,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

那一年,37歲的吳桂賢,成為了新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副總理,同時也是最年輕的副總理。

在政治局裏,吳桂賢是年紀最小的一個,所以大多數時候,政治局討論問題,她就聽著。

她不斷地在心裏默默告訴自己:「桂賢啊,‘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毛主席的這句話,你要時刻記著,你可千萬少說、多幹啊。」

會議室裏少了4個沙發

後來在北京工作的歲月中,她始終記得:少說、多幹。

按照毛主席在九大上曾經對工農委員講的「三三制」,即三分之一勞動,三分之一學習,三分之一下去考察。

吳桂賢於是在此後3年間,堅持每年都打報告從北京回陜西3個月,而回去第一站,就是去見棉廠的姐妹們,然後就親自下鄉,深入調查解決基層的問題。

向來低調踏實的吳桂賢,如何能夠想到,自己在北京的那3年,正是中國歷史上的關鍵時刻,發生了太多事情,不容忽視。

1975年,好戲連台,在周恩來的大力支持下,鄧小平出來主持工作,進行大刀闊斧的全面整頓,在整頓的實踐中,人們終於看到了正義與希望。

1976年,吳桂賢最終親歷了粉碎「四人幫」的過程。

10月的一個晚上,吳桂賢突然接到了時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打來的電話,被通知到玉泉山9號樓開緊急會議。

至於會議的主題、具體內容,電話裏什麽都沒說。

這讓吳桂賢很是吃驚,在此之前,政治局開會一般都會提前通知,而像這次一樣突然臨時通知的會議,吳桂賢還沒有參加過。

她詢問了其他政治局的同事,這是要開什麽會,結果大家無一人知曉。

等到吳桂賢趕到會議地點時,發現會議室裏已經坐了很多人,現場的氛圍還是有點緊張。

而一向細心的吳桂賢當即發現,會議室裏少了4個沙發,她向工作人員反映說:「少了4個沙發。」

而恰巧這時,工作人員卻向汪東興報告說:「應該到會的人,已經全部到齊了。」

這讓吳桂賢心裏更加疑惑了。

到了大約22點的時候,華國鋒和葉劍英率先從裏間的會議室裏走了出來。

華國鋒直接開門見山地說:「剛剛我在裏面,聽見桂賢說了,少了4個沙發,確實,今天少了4個沙發,那4個人永遠都不會來了。」

這一番話擲地有聲,在場的人聽得心潮激蕩。這時的吳桂賢才恍然大悟。

不忘初心

1977年,吳桂賢給中央打了一份報告,申請辭去副總理職務,回到陜西去。

除此之外,她還分別給華國鋒以及李先念等中央領導的辦公室打去電話,希望回去之前,面陳自己的想法。

很快,她就收到了回復。

李先念在國務院紫光閣見了她,並對她講:你是先進工人代表上來的,在中央工作了三年,總得不錯,你還年輕,回去好好工作。

吳桂賢聽完,心裏松了一口氣,無論如何,她的工作得到了肯定,她當即表態,過去是如何工作的,現在和今後還會怎麽工作。

之後,她又同華國鋒面陳了自己的想法。

華國鋒當下就表態同意了,還對吳桂賢說,也可以不回廠裏,直接回省裏工作。

緊接著,時任中央組織部長胡耀邦做出了批示:吳桂賢同誌回陜西工作,中央已經同意,可以安排當大城市的副市長或大型國有企業的副廠長。」

而吳桂賢,她一門心思就想回到廠裏,在北京的這幾年,她沒有迷失自己,反而更加懷念自己同棉廠的姐妹們齊心協力,一起工作的日子,她想要回到陜西去,回到棉廠去。

最後,在吳桂賢的再三堅持下,經中央批準,她終於可以回到陜西省鹹陽市西北國棉一廠了。

同年9月26日,吳桂賢踏上歸途,一到鹹陽家中,放下行李,吳桂賢就迫不及待地要去上廠子裏的夜班。

她的愛人勸她可以休息休息,也不急這一天兩天,但是她不停,圍上白圍腰,戴上工作帽,就直接去上班了。

棉廠的姐妹們將她圍坐一團,興高采烈地說著:「吳大姐回來了!」

那一刻,吳桂賢的心底感到了久違的踏實與滿足,她說:「我始終不會忘記,我是個紡織工人。」

陜西鹹陽國棉一廠,這裏是她生命的起點,也是她精神的棲息地。

她13歲就去了棉廠報名,聲稱自己16歲,招工負責人一眼就看出了小女孩不到年紀,最終還是被她的堅強和倔強打動。

自那時起,棉廠破例招了一位13歲的「童工」。

吳桂賢的青春歲月,都是在棉廠度過的,棉廠的姐妹們都比她年長,生活上照顧著她。

尤其是趙夢桃,一個比吳桂賢年長3歲的大姐姐,是全國的勞動模範,吳桂賢經常會就紡織生產技術去向趙夢桃請教,大家一起攻堅克難,度過了一段火熱的日子,這讓吳桂賢年年難忘。

後來,趙夢桃不幸患上了癌癥,倒在了工作崗位,吳桂賢就成為了「趙夢桃小組」的代表組長。

那一年,吳桂賢25歲,她擔起了這個重擔,並帶領「趙夢桃小組」的姐妹們幹出了一番成績,小組生產任務年年超額完成,一時間成為了全國紡織系統的標兵。

重回棉廠,吳桂賢39歲,她的熱情和初心,沒有減少半分。

1978年,吳桂賢任西北國棉一廠黨委副書記。

1981年,胡耀邦主持工作,曾經專門指示陜西省委為吳桂賢安排工作,陜西省委也有意讓吳桂賢到省婦聯或者省總工會工作。

但是吳桂賢都拒絕了,她的誌向本不在此。

後來,她本人堅持待在西北國棉一廠,這一待就又待了7年。

一直到1988年,吳桂賢又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

這年4月,深圳考察團由副市長朱悅寧帶隊,千裏迢迢來到陜西。

考察期間,深圳外貿集團的副總經理李瑞榮突然提議:要到吳桂賢所在的西北棉一廠看看。

李瑞榮一見到吳桂賢,就問:「吳書記,您到過深圳嗎?」

「今年年初一剛去過一次。」

「印象怎麽樣?

「印象很好啊,城市建設發展得都很快。」

「那您調我們深圳去工作怎麽樣?」

吳桂賢當下聽到對方這樣說,只當是開玩笑,不置可否地笑了,沒有多說什麽。

結果沒想到,對方是認真的,當晚,李瑞榮就安排了一個飯局,主題就是:力邀吳桂賢「孔雀東南飛」。

彼時,吳桂賢50歲,她本人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是在不適宜再調動,再加上她對陜西的山山水水飽有深情,還是推辭了。

知道她回家同自己的丈夫王振濤講了這件事。她的丈夫卻鼓勵她,應該嘗試一下。

她的丈夫是西北工業大學畢業的技術骨幹,曾經到過西歐考察,對於深圳目前的發展,他十分看好,他覺得,將來深圳與沿海地區的發展,一定會比內地快。

就這樣,吳桂賢被丈夫說動了,她拿出了自己當年在棉廠的拼勁,同年6月就赴深圳考察,並最終堅定了南下決心。

陜西省委主要領導也非常支持她的決定,一系列公文批復很快就下來了。

到達深圳後,吳桂賢任職深圳外貿集團公司與港人合辦的紡織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

別人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吳桂賢的第一把火就是招兵買馬,她回到陜西,從一印、二印、三印3個印刷廠一共招了108人,從工人、技術員再到總工程師全部配齊。

後來,吳桂賢又跑到相關部門遊說,解決了人員的落戶問題。

就這樣,深圳外貿集團公司與港人合辦的紡織有限公司走上了正軌,而且發展得越來越好。

1994年,吳桂賢終於功成身退,正式從企業退休。

中央組織部專門下發了檔,對吳桂賢予以正廳級待遇。

而退休後的吳桂賢也沒有閑著,她不斷為深圳和陜西兩地企業牽線搭橋,幫助家鄉企業搞合作開發計畫。

有陜西的鄉親們到深圳辦企業,剪彩的時候邀請吳桂賢,吳桂賢也都會親自前往。

有救災扶貧、希望工程等社會公益計畫,吳桂賢也會捐款捐物。

現如今,吳桂賢已經85歲,她過上了安樂幸福的晚年生活

她的丈夫王振濤當年鼓勵她,並跟隨她的腳步去到深圳,曾任深圳賽格集團總工程師。

兩個人結婚四十多年,風雨共度。而他們的兒女畢業於深圳大學,現在都已事業有成。

回首過去,吳桂賢的經歷堪稱傳奇,在人生的每個轉折點,她的進退,都盡顯智慧,而與此同時她的一生,也正是對中國歷史最好的見證,不管曾經如何,一切都在向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