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四千猶太人定居河南超千年,為何至今養不熟,排隊入籍以色列?

2024-07-20歷史

在中華文化重鎮的河南開封,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說著地地道道的河南話,但卻自稱是「猶太後裔」。

1000多年前,自中東來此定居,到如今已經繁衍生息到了4000余人。

照理說,這麽久的時間下來,他們早該融入了中華大家庭。可迄今為止,他們依然沒有被「養熟」,依然在集體排隊,等著入籍以色列。

那麽,這裏面究竟是怎樣的一段歷史?而他們又為何念念不忘的,想著離開中國呢?

資訊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請理性觀看

河南的猶太人哪來的?

早在公元7世紀,由於當時中亞地區的,政治動蕩和宗教迫害,一批信奉猶太教的波斯商人,被迫離開家園,沿著穿梭亞歐的絲綢之路,一路漂泊向東。

歷經千難萬阻,這批遠東第一「商幫」,在公元960年,終於來到了,當時的北宋都城開封,並就此在這裏紮下了根。

依托著過人的經商頭腦,和在宋朝貿易市場的優勢地位,他們很快就在開封發展壯大。

隨後的幾百年間,越來越多的猶太移民,從中亞和中東地區,前來開封謀生。

到鼎盛時期,這裏的猶太人人口,達到了5000多人,成為當時東方猶太人,最集中的聚居區。

為了方便信仰生活,1163年,開封猶太人在城內建造了,規模宏大的猶太教會堂。

不過可惜的是,這座見證了開封猶太人,發展興衰的祖傳會堂,在後來的多次戰亂中,被破壞殆盡。

從北宋到明清,這近千年的漫長歲月裏,開封猶太人的命運,可謂沈浮多舛,飽經磨難。

1127年,北宋靖康之變爆發,當時侵略的金軍南下直搗國門,攻陷了開封城。

一批猶太人,不得不隨著宋徽宗的兒子趙構,逃往浙江,並借此立下赫赫戰功,被賜予了和皇室一樣的「趙」姓。

而進入元代後,由於當時的種族等級制度影響,這些從中亞來的"色目"猶太人,獲得了較高的社會地位,在商場上也是走的順風順水。

然而這段好景不長,持續的戰亂卻給開封猶太人,帶來了重創。

1642年,農民起義軍攻陷開封,李自成的軍隊人為開鑿黃河決口,導致萬余猶太人喪生,而當年剛剛興建不久的會堂,也被夷為平地。

1850年,開封猶太社群的最後一任拉比去世,他們的傳統信仰,從此中斷。

也就在這一年,當地數百年來,供他們禮拜的古老清真寺,也遭到拆除,化為一片火光。

一系列的戰亂和災難,讓開封猶太人的地位一落千丈,生活陷入了空前的貧困潦倒。

甚至,連最基本的信仰生活,也難以為繼,只能被迫改信其他教派。

在此後的百年時光中,他們的血脈逐漸被,這片中原大地的文化,悉數滲透。

為了生存下去,越來越多的開封猶太人,投身科舉讀書,追求功名利祿,也成為了他們唯一的出路。

其中有些人,則徹底放棄了,昔日的生活習俗,改信佛教或道教等中原本土宗教。

而在同化的過程中,很多曾經猶太人的風俗習慣,也逐漸被中文化。

比如,為了進入中國社會的主流,有些人就摒棄了,食用牛羊肉時"挑筋"的猶太教規矩。

甚至還有人,將家中的珍貴的希伯來文經卷,賣給了西方傳教士。

不曾放棄的「歸國夢」

1912年,隨著清朝的覆亡,開封猶太人剛剛有些,喘息的機會。

但好景不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就爆發,緊跟著納粹德國對猶太人,展開了種族大屠殺。

這直接讓分布世界各地的猶太裔,全都陷入了史無前例的災難。

好在中國人的善良,讓生活流亡在中國的猶太人,大部份幸存了下來。

等到1948年,以色列正式建國。

這給了全球猶太人,註入了一線重新振作的希望。

但開封猶太人,能否"回歸"祖國以色列,從一開始就出現了,諸多困境。

根據以色列實行的【回歸法】,只有母系猶太人血統者,才能獲得回歸並入籍的資格。

但在中國,開封猶太人一直是父系血統相傳。很多人因此無緣"復國"。

另外,為了加入以色列國籍,每個人還必須接受"割禮",等猶太教儀式。

但早已被同化的開封猶太人,對這些陌生的傳統習俗,往往感到十分生疏。

即便有些人想要"回歸",其中的過程也是困難重重。

比如,開封籍貫的金廣元一家三口。

為了能夠移民以色列,他們不惜賣掉,開封的一切家產和工廠,歷經重重曲折,最終只能透過,芬蘭猶太人組織,"繞道"進入。

而按照以色列方面的要求,所有人為了入籍,都必須學習希伯來語。

但對於從小說河南話長大的,金家女兒金文靜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據報道,盡管金文靜已在以色列,學習了3年,但語言關仍舊沒有突破。

這也迫使她,暫時無法正式申請,以色列國籍。

不過,她和父母已順利踏上了,"回歸之路"。

現在,按照以色列方面的統計,目前只有大約500多名,開封猶太人後裔移民,真正到了以色列。

而這只占總人口比例的,10%不到。

於絕大多數開封猶太人來說,"回歸祖國"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以色列建國及入籍條件

提及以色列,很多人會聯想到,這個國家的曲折建國歷程,和獨特的移民政策。

作為世界上唯一的猶太人國家,以色列的建立與猶太人的悲慘命運,息息相關。

1917年,當時英國發表了,著名的【貝爾福宣言】,承諾支持在巴勒史坦建立,一個猶太人國家。

這個宣言,為日後的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註入了動力。

20世紀20年代起,大量歐洲猶太人,開始湧入巴勒史坦地區,與當地阿拉伯人,就土地和建國問題,爆發沖突。

到了1947年,一艘名為"出埃及號"的船只,更是將矛盾推向了高潮。

這艘船載著數千名,從納粹集中營裏逃出的猶太人,試圖移民巴勒史坦,卻遭到了當時托管當局英國的,攔阻和驅逐。

淪為"海上格拉斯哥流浪者"的猶太難民,慘況令人痛心,進一步凸顯了,建立獨立國家的緊迫性。

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透過181號決議,擬將巴勒史坦分治為,猶太國家和阿拉伯國家。

次年5月14日,以色列政府在臺拉維夫,宣布建國獨立。

第二天,鄰國阿拉伯聯盟便發動了,第一次中東戰爭。

從此以後,阿以沖突和對立,便一直延續和存在,而中東也陷入了,持續的動蕩和戰亂之中。

那麽,建國後的以色列,對於猶太人的入籍條件,是什麽呢?

根據1950年頒布的【回歸法】,及其1970年修正案,被認定為猶太人的標準有兩個。

一是擁有猶太人血統(即母系單親),二是加入猶太教,並放棄其他宗教信仰。

符合這兩條之一,即可獲得入籍資格。

需要說明的是,要想移民以色列,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以色列對非猶太人移民,持相對排外態度。

即便是擁有猶太血統的人,也通常需要提供出生證明,等相關檔證明身份,否則很可能被拒之門外。

為啥1000年沒有「養熟」?

雖然"回歸祖國"的道路,坎坷重重,但總有一些開封猶太人,對此滿懷憧憬。

就像去年,河南開封的5名猶太姑娘,她們雖然從小,在這片土地上吃住生活,長相與普通中國女孩,別無二致。

可卻是一直懷抱著,移民以色列的夢想。

如今,在以色列政府和中國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她們即將有機會,實作這個夢想,踏上漫漫的"回歸之路"。

當她們重新踏上故土,與久違的西方文化,再次接軌時,如何平衡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如何處理,自身身份認同的問題,這也將是一個全新的考驗。

回首開封猶太人,幾千年來的發展行程,不難發現,隨著歲月的推移,他們已經漸漸融入到了,這片熱土當中,與中華文化融會貫通。

語言上,他們早已從小習慣了河南話,放棄了阿拉伯語、希伯來語。

服飾方面,日常穿的都是傳統的中國裝束,而非土耳其長袍馬褂。生活習慣也與中國人,別無二致。

更重要的是,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上,開封猶太人也已經深深植根於,中華文化的大地。

比如講究"孝"的觀念、重視讀書、追求仕途等,都與中國人別無二致。

對於一個民族的發展而言,文化融合並非壞事。

在漫長的歲月洪流中,互鑒才是文明進步的,必由之路。

後記

或許有一天,當中西文化在開封猶太人身上,達成一種和諧統一時,他們將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新弘揚起這份源遠流長的文化。

屆時,他們既有著東方智慧的沈穩內斂,又具有西方開放包容的獨立個性,用獨特的方式詮釋著,東西文明的交融大同。

相信這對於增進中西方文化的相互理解,推動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讓我們拭目以待,也為這個古老民族未來的出路祝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