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土木堡之戰(三),宣府防線為何擋不住蒙古人

2024-02-27歷史

宣府是明朝九邊重鎮之一,按常理應當是明廷重點投入和經營的軍事要地。但在土木堡之戰前後,宣府防線別說抵擋,連遲滯蒙古人都做不到。不然英宗就不會禦駕親征,也不會有土木堡的慘敗了。

造成這種疑問的原因,不是源自於陰謀論的「 文官集團坑殺明英宗 」,而是時間差。

和不少人想象的不一樣,宣府在明初並不是邊塞防禦重點和軍事重鎮。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宣府鎮城的城墻到正統朝還是純土質,一遇大雨就易傾陷垮頹。正統五年,在都禦史羅亨信的奏請下朝廷才撥款對城墻進行加固和包磚。

宣府在明初戰略價值不高的主因有以下兩點。

第一,宣府地區並不是明、蒙雙方爭奪的重點區。洪武朝時,明軍與北元勢力爭奪焦點在山西、陜西和燕京。再加上明初剛立國,朝廷資源並不富足,夾在大同和燕京之間的宣府自然不會被重視。

所以洪武二年春,參將傅有德大敗北元脫列伯占領宣府後,明廷並未在宣府建鎮駐守。只是簡單劃定疆界後,就將宣府以北的百姓「 盡徙關內 」。之後的宣府鎮城宣化,只是作為一個預警前哨堡壘。

永樂朝時,出於營建北京以及防範「塞王」的考慮,成祖不僅不願意向並不重要的宣府投入軍事資源,還將宣府地區的部份衛所抽調到京畿。

第二,宣府地區缺乏地理優勢,也無前朝大規模防禦工事遺留,所以明初朝廷也不願意在此地投入資源營建防線。

洪武朝時北方防禦線為「大同-紫荊關-居庸關-燕山」(大致為現今內長城),宣府在這條防線百裏之外。永樂朝時對蒙古又以進攻為主,自然也不會去考慮投入資源新建防線。

基於以上兩點,宣府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只是被明朝視為大同鎮的附屬防區,直到洪武二十六年情況才有了一些變化。

二月,為加強大同和燕京的防禦,明廷在大同以東增設了十個衛。其中萬全左右衛、宣府左右衛就在後來的宣府鎮區域。同年十二月,太祖冊封十九子朱橞為谷王,藩地被設在宣府。

為迎接谷王就藩,朝廷在宣府築新城(宣化)以容納王府和王府護衛。新築的宣化城很大,城墻周長達12.86千米,城墻高也有7公尺。但其周邊城鎮、堡壘並未增建或擴建,大的周長不到1公裏,小的只有500公尺。其內駐守的軍士,多不過數百,少的只有十幾人。

換句話說,宣化城這個點的防禦加強了,但是宣府整個面的防禦並沒有什麽大的變化。明廷的考量無非就是日常以王城為中心治理宣府地區,臨戰時向宣化收縮保王城以待援。

永樂七年,宣府迎來自身的「獨立」。

當年明廷在宣府正式建鎮即宣府鎮,武安侯鄭亨被任命為首任總兵官。不過明朝在宣府地區的軍事力量未因建鎮而加強,相對於洪武朝實際還減弱了。因為谷王被內遷到長沙,原王府護衛也被抽調去了京畿。

新生的宣府鎮實際也是明朝北邊實力最為弱小的軍鎮,不過對明廷而言這並不是什麽問題。

首先,和洪武朝一樣,此時宣府依然不是明、蒙雙方的爭奪焦點,警戒之余防止蒙古小規模滲透即可。「 隘口通車騎者百戶守之,通樵牧者甲士十人守之 」,朝廷不認為需投入或部署太多軍事力量。

而且宣府西邊是邊塞重鎮大同,東邊則有實力更強的京師三大營。真有什麽不敵,龜縮鎮城並固守待援即可。

其次,隨著北元分裂為瓦剌、韃靼、兀良哈三部份,成祖一改洪武朝的保守策略,轉而實行更激進的大規模征討。在明朝強大的軍事壓力下,蒙古方面沒有余力組織大規模入侵,相對的宣府鎮也不會有擴大軍事力量的需求。

由上可知,洪武、永樂兩朝近六十年的時間裏,明廷對宣府的軍事投資和經營非常懈怠。宣府鎮對北的邊線長達一千三百余裏,但此時整個宣府鎮的堡壘、關隘只有三十九處。一些朋友想象中的(明)長城,此時還未開工建設。

換句話說,此時宣府鎮不僅防禦力量單薄,整個防線還到處是漏洞。

由於不堪大規模北征的消耗,永樂朝後明廷對蒙戰略「由攻轉守」。宣府鎮原本不算問題的防禦不足,一下就變成了致命弱點,但是明廷對此依然重視不足。

宣德五年六月,為加強宣府鎮的防禦,朝廷在宣府設立都司,下轄十六個衛,首任都指揮使司馬升。十六個衛看上去不少,近九萬人,但這只是賬面數位。

宣宗在位期間不僅不重視軍衛建設,還縱容勛貴的貪腐,這導致明軍的頑疾「逃軍」進一步惡化。宣德五年,明軍主力之一滿編應有十萬的五軍營,兵部勘合不足五萬。

宣府這種邊塞地區的逃軍只會比京畿更為嚴重,就算是按一半算,宣府鎮兵力也不足五萬人。而且這些留下來的兵卒大多也是逃不掉的老弱病殘,再把他們分攤到一千多裏的防禦面上,就更加杯水車薪了。

除此之外,明朝孱弱的財政能力也阻礙了宣府鎮的防禦建設。

正統元年,朝廷要求宣府鎮沿「龍門-獨石-黑峪口」建邊墻(長城)五百五十裏。但是朝廷只下令不撥足款項,讓宣府鎮自籌。

宣府鎮哪裏出的起錢,總兵官譚廣只得上疏朝廷,以地形險要,需耗費巨量人力物力為由,請求改邊墻為墎台(一種報警烽火台,只能駐守數人)。最終這五百多裏防線上,只建成二十二座墎台。

所以到正統十四年時,盡管已過去七十年,但宣府鎮並未積累出什麽軍事防禦遺產。兵力不足,長城沒有,防禦堡壘群也沒有。別說防禦和阻擋,蒙古大軍到來後,只能縮在鎮城自保待援。

而也先看穿了宣府鎮的孱弱,並完美的利用了這一弱點。

他先是大軍壓境,逼迫明廷派出主力(京營)來援。然後在陽和以及大同城打殘大同鎮精銳,防止明廷遠征軍獲得大同鎮的援助。之後也先就遊走於明蒙邊界,捕捉到戰機後就率騎兵突入「不設防」的宣府並圍殲明軍主力。

在這個過程中宣府鎮全程只能龜縮在宣化「看戲」,其實明英宗也理解這一點。

從八月七日明英宗意識到被瓦剌軍尾隨,到宣化示警瓦剌大軍入境,再到十五日在土木堡被圍殲,朱祁鎮都沒有要求宣府鎮支援。不是他傲嬌,是他明白宣府鎮沒有救援的能力,能守住鎮城就已經不錯了。

後附:「土木之變」後明廷才開始加強宣府鎮地區的防禦建設,不過由於財政拮據和各朝策略的變化,耗費百年到嘉靖朝才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