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諸葛亮第三次北伐背後的時間謎團,武都陰平二郡對蜀漢的戰略意義

2024-02-07歷史

雖然丞相在二次北伐中未能攻克陳倉,但在撤退過程中,卻殺掉了魏軍大將王雙,這使得魏軍上下認為丞相應該率領蜀軍主力返回漢中。

然而第二年春天,陳式從祁山道進攻武都陰平時,郭淮卻冒險帶兵前來救援。

郭淮自視甚高,除丞相和魏延外,對其他蜀軍將領都不屑一顧。

然而,當他發現丞相的主力部隊就在附近時,他立刻意識到情況不妙,迅速撤退北上。

這場撤退避免了他在第一次北伐時被丞相圍困在上邽的危險,也使得蜀軍順利攻取了武都和陰平兩郡。

歷史上,管陳式攻下武都陰平被稱為第三次北伐。然而,關於丞相是否從漢中出發支援陳式,歷史上存在一些爭議。

根據歷史記錄,諸葛亮在十二月圍攻陳倉,但最終在晝夜相攻拒二十餘日後撤退,當時並沒有出現丞相從漢中出發支援陳式的記錄。

然而,諸葛亮在七年春天派遣陳式攻武都、陰平,並且在同年派遣了陳式再次進攻這兩個地區。

在此期間,魏雍州刺史郭淮率領軍隊欲擊式,但諸葛亮親自出戰至建威,使郭淮軍隊退卻,最終平定了這兩個郡。

因此,雖然沒有明確的歷史記錄表明丞相從漢中出發支援陳式,但根據現有資料,可以推斷出丞相並沒有那麽快從漢中出發,而是親自出戰至建威,平定了武都陰平。

武都和陰平二郡是蜀漢北部防線的重要組成部份,它們被掌握在蜀漢手中,對蜀漢的戰略意義重大。

因為如果蜀漢軍隊要北上,那麽在攻占武都和陰平之後,可以直接北上,無需退回漢中,這樣可以保持足夠的戰力。

在第一次北伐時,蜀漢曾短暫控制過武都和陰平,但街亭失利後,這兩個郡被魏國收復。

然而,在這次勝利後,蜀漢成功地將武都和陰平納入自己的控制之中,使蜀漢北部防區連成一體。

1、透過後續在祁山的攻擊,我們能從武都直接出兵,節省了時間和糧草。

2、占領陰平能控制陰平道北面的入口,這對於防止魏軍利用這條古道進行偷襲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3、諸葛亮的出色表現得到了成都的肯定,後主立即下詔嘉獎他,並恢復了他的丞相職務。回到漢中後,諸葛亮繼續致力於練兵和防禦體系的籌備。

魏國想要伐蜀,總共有六條路徑。從西向東分別是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還有從東三郡方向的通道。

蜀軍兵力有限,無法在每條通道都重兵防禦。怎麽辦呢?丞相運用了運動戰的精神來完善之前魏延設計的防禦體系,他主導修建了兩座城:漢城,樂城。

漢城(在沔陽縣即今陜西省勉縣附近)針對的就是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來犯的魏軍。

樂城(在城固縣即今陜西省城固縣附近)防的是儻駱道、子午道、還有從東三郡方向入侵的敵人。

漢、樂二城本質上是一個屯兵大本營,蜀軍只要將漢中的主力兵團駐紮在兩城,當偵察兵發現魏軍南侵後,再調兵過去堵防,這樣既能減輕同時駐守各個要道的兵力,也不耽誤防守的效率。

這個策略極為有效,後來王平在駱谷之役大敗曹爽,就是樂城防禦威力的體現。

丞相吸取街亭失敗的教訓,主抓紀律,在作戰上也制定了許多細則比如:「聽到擂五通鼓的號令,應舉黃、白兩塊幡合成的旗子,擺設三面對敵的圓陣。」

就在丞相漢中大練兵的時候,4月,江東傳來重磅訊息:孫權在武昌正式稱帝。孫權特意派使臣到蜀漢告知相關情況,並表示今後將繼續維護孫劉聯盟,同時尊吳、蜀兩位皇帝。

孫權稱帝雖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在政治上對蜀漢來說是一道大難題。從法統上來說蜀是漢朝的延續,討伐曹魏正是因為「皇綱失統」,既然曹魏都不認可,那自然更不能承認孫吳政權。

更何況,蜀漢內部有一股仇視孫吳的力量,關羽被殺、先帝兵敗,很多人憋了良久,一直想找江東討個說法。

孫權稱帝眼看將成為這股力量發泄的導火線,一旦蜀吳再度開戰,北伐事業將毫無希望。

從大局出發,孫劉聯盟不僅不能斷,而且還要強化。丞相為此花費了大量心血來統一內部的思想認識,同時派人回訪孫權。

此次出使意義非同尋常,使臣的人選十分重要,本來應該派孫權的老熟人鄧芝出訪,但是趙雲剛剛去世,鄧芝此時在漢中前線統領趙雲的軍隊,一時離不開。

丞相再三思考後,決定由朝廷尚書令陳震出使孫吳,為了表示此行的隆重,諸葛亮奏請後主升陳震為九卿之一的衛尉。

尚書令品秩只有六百石,衛尉品秩二千石,級別就高許多。當然無論是中書監、中書令,還是尚書令,他們的品階都不高,比起年俸一萬石#2月圖文動態激勵計劃# 的三公和年俸二千石的九卿,尚書令僅

在古代的官僚系統中,一個常見的處理方法是讓高級官員處於養尊處優的地位,而將權力交給低階官員,這樣可以有效地限制官員的權力。

陳震一行順利抵達武昌,蜀漢使團的到來讓孫權心中的疑慮得以解決。在雙方鞏固同盟關系後,一場史上最有趣的談判開始了,討論滅掉曹魏後領土應該如何劃分。

最終,雙方以東漢原有的13個州為標準,達成協定:兗州、冀州、並州、涼州歸蜀漢,豫州、青州、徐州、幽州歸孫吳,司隸校尉部以函谷關為界,西邊歸蜀漢,東邊歸孫吳。

這次談判之所以有趣,是因為雙方表現出了坦誠但又不失謹慎的態度。例如,孫吳接收幽州的同時,也懂得將其與兗州互換。

為何在如此重大的國事上雙方都不那麽認真呢?答案可能是因為大家都非常坦誠,甚至在曹魏可能被滅的情況下,是否能夠按照這份協定劃分領土尚不確定。

因此,他們可能覺得無需那麽認真地劃分領土,而是將重點放在了建立軍事同盟關系上。 這次談判正式確立了吳蜀兩國的軍事同盟關系,這在兩國的外交史上是首次。

此外,兩國還規定在一方受到其他國家攻擊時,另一方有義務出兵相助。在協定中,也有一段文字贊揚了丞相的力排眾議,這是在兩國外交中罕見的。

這是因為丞相的力排眾議才使得雙方能夠達成這次的協定。 在結盟後,為了表示誠意,孫權決定將國都從武昌遷回建業,以此表明他無意在西面與蜀漢發生沖突,雙方一致對魏。

丞相也終於可以調動蜀漢的另一支重兵,李嚴統帥的兩萬精銳入漢中,而這支部隊之前是專門用來防備孫權的,即使蜀吳之前關系和好,丞相也沒動過這支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