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軍事策略解密:揭開解放軍豫東戰役到大別山行動中的意外彎路

2024-04-09歷史

豫東戰役應該是解放戰爭真正的轉折點。千裏躍進大別山,到豫東戰役,解放軍其實走了一段彎路,形成了「兌子」局面。

劉鄧大軍千裏躍進大別山,是教員為了打破國共內戰南線僵局,而展開的一次戰略行動。這次戰略行動從最後的結果來看,實質上是與國軍進行了2次「兌子」。

1.劉鄧進入了大別山,為了掩護劉鄧進入大別山,華野7月分兵,導致山東兵力空虛,國軍趁機殺入膠東解放區,膠東解放區基本上被國軍占領。這是第1輪兌子,共產黨方面獲得了大別山地區,國民黨方面占領了膠東地區。

2.隨後粟裕在中原地區發起沙土集戰役,並取得勝利。國軍被迫從膠東地區分兵進入中原,許譚兵團趁機奪回膠東解放區。幾乎與此同時,國民黨方面安排白崇禧在九江建立行營,協調對大別山地區的圍剿,最終劉鄧被白崇禧從大別山擠了出去。這是第2輪兌子,共產黨方面被擠出大別山地區,國民黨方面被擠出膠東地區。

劉鄧大軍千裏躍進大別山之前,華東野戰軍在陳粟的領導下,已經殲滅了張靈甫的整編74師。隨後國軍方面改變戰法,大兵團抱團捲動行動。這使得解放軍方面難以對國軍實行分割包圍,要打就會出現大規模的大兵團會戰。由於解放軍的將領大都學歷不高,也沒有經過正規的軍事戰役指揮培訓,都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大兵團會戰對將領謀略、參謀水平、兵員素質都有極高的要求,解放軍的將領在紅軍與抗戰時期,都沒有大兵團會戰的經歷,主要擅長的是運動戰(圍點打援之類)、伏擊戰。因此大兵團會戰是解放軍的短板。

大兵團會戰一般發生在大平原地區,交通比較便利,對陣雙方都有多路人馬。雙方多路人馬透過機動、突擊、阻擊、迂回等軍事行動,實作對敵方一部、多部,乃至全部的圍殲。大兵團會戰的風險在於,我方準備了一桌飯菜,往往卻來了幾桌「客人」,一招不慎,滿盤皆輸。大兵團會戰是對雙方軍隊的極大考驗,它要求軍事指揮員,具有極高的軍事謀略能力、預判能力、臨機制變能力,己方多路人馬之間協調配合、默契有序,後勤保障強大有力,士兵要有不怕犧牲、連續作戰、頑強拼搏的鬥誌。

國軍在抗戰期間曾經進行了22次大會戰,雖然絕大多數大會戰都以慘敗而告終,但國軍方面對於大會戰,遠比解放軍方面更有經驗,國軍一直意圖在山東與我軍進行大會戰,但我軍飄忽不定,走步飄逸,毛陳二人稱之為「耍龍燈」。張靈甫在孟良崮意圖「中心開花」,吸引我軍進行大兵團會戰,結果反被粟裕抓住機會,予以圍殲。

孟良崮戰役結束後,華野與國軍在山東形成對峙局面,粟裕很難找到分割包圍的機會。此時,西北方面國軍被彭德懷拖住,中原地區國軍兵力較為空虛。教員發現了機會,立即安排劉鄧大軍殺入魯西南,殲滅國軍六萬,取得大勝。魯西南戰役後,劉鄧大軍本可殺入豫皖蘇地區,威脅徐州,國軍勢必分兵來敵,華野就有分割圍殲當面之敵一部的機會。但由於豫皖蘇與山東毗鄰,作戰活動區域狹小,極大可能形成大兵團會戰的局面(淮海戰役按照我軍一貫的命名規則,實際上應該稱之為豫皖蘇戰役,陳官莊位於河南永城,雙堆集當時位於安徽宿縣,碾莊位於江蘇邳州,徐州位於江蘇西北角)。

從此段時間的電報來看,教員似乎傾向於打中小規模的殲滅戰,避免大兵團會戰。隨後,教員與劉鄧做出了最後決定,千裏躍進大別山,建立根據地,威脅南京、武漢,吸引國軍回援,使國軍的抱團行動解體,出現分散、孤立的情況,創造中小規模殲滅戰的機會。千裏躍進大別山,並建立根據地,應該是教員和劉鄧認為更為有力,更為穩妥,更有把握的軍事戰略行動。畢竟大別山是劉鄧大軍的前身--紅四方面軍的老巢,劉鄧大軍的高級指揮員很多來自大別山地區,對那裏的山山水水頗為熟悉。從土地革命時期的鄂豫皖蘇區,到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原解放區,大別山曾經幾度成為我軍的根據地,教員和劉鄧認為群眾基礎較好,建立根據地比較有把握。

為了掩護劉鄧大軍千裏躍進大別山,並建立根據地。陳毅和粟裕率華野一部進入中原,陳賡和謝富治也率部進入豫西地區,三軍形成「品」字架構。但是很遺憾的是,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地區之後,遇到了國民黨白崇禧率部進行的強力圍剿,人員損失慘重,重型裝備在躍進大別山的過程中就遺失殆盡,最後劉鄧大軍被迫轉出大別山區,進入中原地區。

劉鄧千裏躍進大別山,國軍突擊膠東根據地,國共雙方在大別山和膠東兩個地方形成兩次「兌子」局面後。國軍依然堅持抱團行動,而且中原地區地勢平坦,道路暢通,往往出現國軍一部被圍,多路國軍來救的局面。土山集戰役就是典型案例,1947年9月份華野西兵團在土山集包圍了國軍胡璉整編11師,準備予以圍殲,但國軍第五軍和整編14師趕來救援,粟裕被迫撤圍而去。教員設想期盼的分散、孤立之敵並未大量出現。於是教員設想了一個第二步千裏大躍進計劃,安排粟裕率華野一四六縱隊十萬人馬,跨過長江,深入江南腹地,攪亂國軍後方,吸引國軍多支部隊尾隨進入江南地區,進一步離散國軍的抱團,使國軍中出現孤立、分散的部隊,以利殲滅之。

劉鄧千裏躍進大別山,華野也進行了7月分兵。由於解放軍兵力分散,國軍卻又堅持抱團行動,偶有分散孤立的情況,一旦被圍,也能多方救援成功。由於不能圍殲敵軍,多次打成消耗戰,劉鄧與華野所部損失慘重,得不到補充,形成不利局面,粟裕因而對千裏躍進和分兵行為極為不滿。粟裕敏銳的看出,要破解南線作戰的困局,不應分兵躍進,尋求打中小規模殲滅戰,而應集中兵力,相互協作,進行大兵團會戰。在粟裕的堅持與劉鄧、陳毅的支持下,粟裕到城南莊面見教員,立下殲滅國軍主力第五軍的「軍令狀」。

1948年6-7月間,粟裕指揮的大兵團會戰--豫東戰役,在中原地區拉開帷幕。在這場艱苦卓絕、險象環生的戰役中,粟裕表現出卓越的膽略、高超的指揮藝術、隨機應變、機斷專行的戰役戰術風格,殲敵9.4萬。

豫東戰役取得了勝利,但也暴露出我軍的許多問題,一是缺乏統一的前委指揮,中央軍委和教員進行了統籌,但參戰的三路大軍粟裕部、劉鄧部、許譚部配合不夠默契,存在指揮不動的現象,劉鄧部阻擊胡璉部不給力,許譚部牽制黃百韜部放了羊,導致粟裕部面臨國軍多路圍攻,準備了一桌飯,結果來了4桌客人(區壽年部、邱清泉部、黃百韜部、胡璉部)。在國軍即將形成合圍之際,粟裕果斷決策,斷尾求生,保住了勝利,但也被邱清泉部夾住了尾巴,約三千傷員與支前民工被俘。二是各支部隊存在山頭主義、本位主義,都想吃肉(山東兵團打兗州,中野部隊打襄陽),不想啃骨頭(打阻擊,搞牽制),為他人做嫁衣。三是後勤保障不夠得力,攻克開封所獲物資未能及時運走。

另外,豫東戰役與兗州戰役、襄陽戰役的勝利密不可分,俺認為豫東戰役、兗州戰役、襄陽戰役應該像淮海戰役(包含碾莊、雙堆集、陳官莊三個戰役)一樣,從戰略上應該打包統稱豫魯鄂戰役(或中原戰役?)。豫魯鄂戰役的勝利,徹底改變了中原地區的戰略局面,此後開展的濟南戰役實際上已經是戰略決戰的序幕了。如果沒有豫東戰役的牽制吸引,兗州、襄陽就不會出現國軍兵力空虛的情況,山東兵團、中野恐怕很難拿下這兩個戰役。因此,豫東戰役作為豫魯鄂戰役的核心,可以當之無愧的稱為解放戰爭的轉折點。

濟南戰役時,其實粟裕有再次打成大兵團會戰的想法。兗州戰役結束後,教員即有立即攻濟南的想法,粟裕找了一堆理由推遲了攻濟戰役。其後華野設計的三個方案,都有整合華野全部兵力,再打一次大兵團會戰的明確意圖。而且,粟裕的攻城布局,並不想快速拿下濟南,而是想用濟南作為釣餌,引誘國軍前來增援,然後打成大兵團會戰的意圖。

但教員意在首先拿下濟南,而不是殲滅國軍有生力量。教員似乎也看出粟裕的意圖與己不合,所以特意讓養病的許世友擔任攻城總指揮(如果不是許世友擔任攻城總指揮,而是粟裕安排攻城總指揮,那麽攻克濟南城的時間,可能需要粟裕預計的一個月左右,而這一個月時間,足夠國軍啟動援濟行動,然後與華野打援兵團會戰了)。而許世友顯然理解了教員的意圖,改變了粟裕原定部署,僅用八天就攻下濟南(快速攻濟,有給林彪做示範,堅定攻錦決心之意?),讓打援兵團閑置了,粟裕預設的大兵團會戰計劃泡湯了。

隨後粟裕提出的小淮海戰役,有為打援兵團這把利劍開封見血之意。淮海戰役的策劃,從粟裕提出的小淮海,到教員提出的打黃百韜兵團,這是教員第一次改變打中小戰役的慣常,主動提出大兵團會戰任務,似乎有讓粟裕過把癮,了卻濟南戰役未能打援的遺憾。隨後,粟裕又進一步加碼,發出「齊辰電」,意圖打成南線決戰,而中野也非常積極的響應,最終促成了淮海戰役的成功。

在豫東戰役前,我軍從上到下,尤其是在中央軍委與野戰軍指揮員層面,對於大兵團會戰,是有恐懼排斥心理,極力避免之。千裏躍進大別山是這種意識下的產物,林彪不肯打錦州也是這種意識下的產物。

粟裕透過豫東戰役,證明解放軍有能力開展大兵團會戰,而且能夠取得勝利。這給了中央軍委和教員在中原地區、在全國其他戰場繼續開展大兵團會戰,乃至決戰的信心。可以說,沒有豫東戰役,就不會有遼沈戰役、淮海戰役。

1.千裏躍進大別山,表面上是我方根據地戰爭資源枯竭(有一種說法是山東的水都喝幹了),難以支持戰爭,所以要殺入敵占區,攪亂中原局面,糜爛國民黨在中原地區的統治。「七月分兵」時,教員的設想應該是,山東國軍會跟隨劉鄧與陳粟部進入中原,但國軍卻集中兵力突擊膠東根據地,導致膠東根據地一度淪陷,這應該是教員始料未及的。但實際上的結果是形成「兌子」局面,華野的主要根據地--膠東,被國民黨幾乎全部占領,這就不是水都喝幹了的問題,而是井都被人占了,但最後卻能反擊成功,說明解放區的戰爭資源遠未枯竭。

千裏躍進大別山及其配套的戰略行動,根子上是想用熟悉的套路(建立根據地,拉扯國軍防線,解體國軍抱團,使敵軍出現孤立、分散的情況,透過打中小規模殲滅戰,不斷取得勝利。十大軍事原則就是對這些熟悉套路的高度概括總結),來破解新的局面(國軍堅持抱團行動,難以透過中小規模戰役,實作分割圍殲)。

2.東北戰場,林彪遲遲不肯打錦州,形成關門打狗局面,解放東北地區,而是堅持平推戰略,意圖用優勢兵力把國軍擠出東北,而不是就地殲滅東北國軍。林彪這麽做的根本原因,有人說是林彪的一種慎重。其實是一旦打錦州,側敵行動,又遠離北滿根據地,後勤戰線漫長。如果錦州沒有攻下,東北野戰軍屯兵堅城之下,關內、關外國軍此時大兵團前來增援,必然出現大兵團會戰局面。林彪對大兵團會戰沒有經驗、沒有把握,四平攻堅失敗的陰影仍在,對於打錦州有一種本能的恐懼排斥。

林彪在紅軍時期和東北前期,擅長的是圍點打援、伏擊戰等中小規模殲滅戰。因而在打錦州的問題上多次反復,令教員惱火!打錦州時,林彪有一句話「準備了一桌飯,卻來了兩桌客人」,最能體現他對大兵團會戰的畏懼、排斥心理。事實上,遼沈戰役時,如果衛立煌、廖耀湘堅決果斷的從沈陽出擊,徑直撲向錦州,加上侯鏡如的東進兵團,那麽一場超大規模的遼西大會戰就會上演。當然,在經歷了初期的排斥期後,林彪進入角色,取得了遼沈戰役的勝利。(心理學告訴我們,人類對某類事物有恐懼排斥心理,就會外在的出現慎重表現。)豫東戰役的勝利或許對於教員與林彪下決心打錦州,有所幫助吧!

3.中原戰場,劉伯承同樣不熟悉大兵團會戰,有一種本能的排斥。豫東戰役第二階段的睢杞戰役,是真正的大兵團會戰階段,是豫東戰役的華彩樂章與高潮部份,劉接到粟裕的電報後,立即明確表示反對。粟裕在得到教員支持後,開展睢杞戰役。劉伯承事後也明確表示,自己不敢下決心打這種戰役。豫東戰役勝利後,劉鄧也堅定了打大兵團會戰的信心,淮海戰役阻擊黃維兵團時,劉鄧甚至準備打光中野部隊,這與豫東戰役時只敢、只願尾追胡璉兵團時的狀態,完全是天壤之別。

4.解放軍的高級將領中,真正有膽略,有能力打大兵團會戰的,首推粟裕。這除了與粟裕的戰爭天賦有關外,更與粟裕的戰爭經歷密切相關。粟裕從參加紅軍開始,就沒有脫離一線,始終戰鬥在生死關頭,尤其是南方遊擊戰期間,天天處於命懸一線的境地,鍛煉出粟裕非凡的膽略、驚險奇絕的指揮才能與無比敏銳的戰爭直覺。從黃橋戰役開始,粟裕打了很多的圍殲戰,雖然都屬於中小規模殲滅戰,但都有大兵團會戰的元素(敵方多路圍攻)。在蘇中戰役(七戰七捷)時,粟裕已經體現出嫻熟的大兵團會戰能力。這也是他後來有底氣敢立軍令狀,開展豫東戰役的根本原因。

此後,粟裕一直有很強烈的打大兵團會戰的企圖心,從「子養電」很含蓄的提出大兵團會戰意圖,到睢杞戰役開始實施大兵團會戰,再到濟南戰役的攻濟打援部署,再到圍殲黃百韜的部署和實施,再到「齊辰電」提出南線決戰的設想和實施,再到渡江戰役中的朗廣圍殲戰,粟裕的大兵團會戰指揮藝術越發爐火純青。粟裕去世時,中央軍委的悼詞中特別指出其「尤擅指揮大兵團作戰」,這充分說明,粟裕指揮大兵團會戰能力得到中央軍委的高度認可。

5.教員是一個軍事天才,悟性超凡絕倫。雖然之前並沒有指揮大兵團會戰的經歷和經驗,但屬於無師自通、一點就透的天才。豫東戰役之前,教員對於大兵團會戰有些排斥(或許因為抗日戰爭時期,國軍打了22次會戰,絕大多數都是慘敗),這從他總結的十大軍事原則中就可以看出,他是推崇打分散、孤立之敵的。從他給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的電報中可以看出,他是註重打中小規模殲滅戰的。豫東戰役之後,對於大兵團會戰的規律,教員就很嫻熟了,淮海戰役可以說是他與粟裕共同商量策劃,遼沈戰役則可以說是他在戰略上主導的,平津戰役則完全可以說是他一手操辦。

總結:千裏躍進大別山,到豫東戰役,解放軍其實走了一段彎路,形成了「兌子」局面。這段時間,解放軍損失頗為慘重,殲滅國軍卻不多,甚至有些被動。根本原因還是想用熟悉的老套路來解決新問題。在此鬥膽架空一下,如果在魯西南戰役之後,劉鄧不是挺進大別山,建立根據地,那麽還有兩種選擇:1.殺入豫皖蘇地區,與華野緊密配合,很可能就會緊接著開展豫東戰役,甚至淮海戰役規模的戰役。2.殺入中原,但不挺進大別山,直接進入劉鄧轉出大別山後的階段,那麽經過3-6個月的時間,攪亂中原局面,糜爛國民黨在中原地區的統治,然後也將開展豫東甚至淮海規模的戰役。總之,這兩個選擇,都省去了「兌子」的六個月彎路階段,解放戰爭或許有希望再縮短半年左右。

====================================

濟南戰役時,粟裕有再次打出類似豫東會戰一類的大兵團會戰的想法,以實作自己在城南莊的承諾。兗州戰役結束後,教員即有立即攻濟南的想法,為此粟裕找了一堆理由,包括誇大豫東戰役損失(如果豫東戰役的損失真的像某些粟黑說的那樣,被打殘了,怎麽可能很快就能夠打濟南戰役淮海戰役?),以推遲攻濟戰役。其後粟裕設計的三個方案,有兩個明確目的:一是整合華野全部兵力(粟裕有借濟南戰役抓權,統攬華野全部兵力,而不僅僅只是西兵團的意圖),二是再打一次大兵團會戰。而且,粟裕的攻城布局,並不想快速拿下濟南,而是想用濟南作為釣餌,引誘國軍前來增援,然後打成大兵團會戰的意圖。

但教員意在首先拿下濟南,把華北根據地與山東解放區連成一片,而不是殲滅國軍有生力量。教員看出粟裕的意圖與己不合,所以違反常規,沒有讓戰役總指揮粟裕安排攻城總指揮,而是特意指定讓養病的許世友擔任攻城總指揮,以讓自己的戰略意圖得到貫徹(如果不是許世友擔任攻城總指揮,而是粟裕安排攻城總指揮,那麽攻克濟南城的時間,可能需要粟裕預計的一個月左右,而這一個月時間,足夠國軍啟動援濟行動,然後與華野打援兵團會戰了)。而許世友顯然理解了教員的意圖,改變了粟裕原定部署,僅用八天就攻下濟南(快速攻濟,有給林彪做示範,堅定攻錦決心之意?),讓打援兵團閑置了,粟裕預設的大兵團會戰計劃泡湯了。

隨後粟裕提出的小淮海戰役,有為打援兵團這把利劍開封見血之意。淮海戰役的策劃,從粟裕提出的小淮海,到教員提出的打黃百韜兵團,這是教員第一次改變打中小戰役的慣常,主動提出大兵團會戰任務,似乎有讓粟裕過把癮,了卻濟南戰役未能打援的遺憾(算是對粟裕的一種安撫吧)。隨後,粟裕又進一步加碼,發出「齊辰電」,意圖打成南線決戰,而中野也非常積極的響應,最終促成了淮海戰役的成功。

=============================

「七月分兵」後,粟裕指揮華野部份兵力,打了南麻、臨朐兩次戰役,結果都打成了消耗戰,根本原因是手頭兵力不足,圍殲與阻援不能兼顧。粟裕起草了一個戰役總結,分析了幾點原因,其中有一條指出,國軍堅持抱團,「七月分兵」導致華野不能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這個總結報告給陳毅與譚震林傳看,陳譚二人皆不認同,譚震林更是寫信指責粟裕不會打仗,粟裕頗為憤懣!

粟裕隨後率西兵團進入中原,取得「沙土集」戰役的勝利,這個戰役雖然殲滅國軍人數不多,但戰略意義極大,迫使國軍從膠東地區抽調四個整編師回到中原,給狼狽不堪的許譚大大減壓,為反攻膠東奠定了基礎!

其後,粟裕率部又打了土山集戰役,本已包圍胡璉的整編11師,正在圍殲過程中,國軍第五軍和整編14師增援,粟裕被迫撤圍而去。多次圍殲戰,因為兵力不足,圍殲、阻援不能兼顧,粟裕的不滿心理逐漸積累。

最終,粟裕寫出「子養電」,對中原地區的戰略戰術提出自己的意見,後來得到劉鄧與陳毅的支持。在城南莊面見教員時,教員並沒有完全被說服,但同意給粟裕一個開展大兵團會戰的機會,並讓粟裕擔任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代政委,以利指揮決策。但同時卻沒有把山東兵團劃歸粟裕指揮,而是仍由中央軍委直接指揮山東兵團,與粟裕直接指揮的兵團,只是戰略協同關系,而不是戰役協同。這是後來豫東戰役中,山東兵團山頭主義、本位主義發作,沒有切實牽制黃百韜兵團,導致粟裕在豫東戰役中被迫斷尾求生的組織因素和根本原因。

豫東戰役結束後,粟裕痛定思痛,決心掌握全部華野兵力,自己親自指揮,組成強大的戰役軍團,開展大兵團會戰。契機就是教員提出的濟南戰役,對於濟南戰役的設想,粟裕與教員大相徑庭,粟裕想借濟南作為釣餌,殲滅國軍的有生力量(國軍徐州機動兵團),而教員的首要目的是攻下濟南,把華北根據地與山東解放區連成一片。雙方展開賽局,最後商量出一個兵力近乎均分的濟南戰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