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白發人送黑發人:1950年,毛澤東收到毛岸英的犧牲電報是何反應?

2024-01-29歷史

1951年元旦次日,新年的熱鬧還沒有完全散去,但對於毛澤東而言這並非是多麽放松愜意的日子。自1950年韓戰爆發以來,美帝國主義侵入北韓,多次不顧中共中央的警告,將戰火燒至中國東北邊境。

為了保衛國家利益,破滅美帝國主義借北韓半島,侵略新生的中國的圖謀。毛澤東支持組建中國人民誌願軍,由彭德懷掛帥,跨過鴨綠江,秘密開赴北韓戰場,與北韓人民一同抗擊美軍。

至新年元旦次日,中國人民誌願軍已經與美軍在北韓膠著了75天,此時新中國的人民仍沈浸在歡度新年的氛圍中。而三十萬誌願軍戰士,正匍匐在北韓的茫茫雪原上,誓要擊潰美軍的前沿陣地。

在中南海辦公的毛澤東,也時刻關註著北韓戰場上的局勢變化,更掛念著誌願軍戰士的裝備。但一個停滯了38天的訊息終於要令他知曉了!中央辦公廳機要室主任葉子龍給毛澤東帶來兩封電報,其中一封由彭德懷於1950年11月25日16時發出。上面清楚寫著當天上午11時許,美軍向駐地辦公室投下凝固汽油彈,毛岸英未及時跑出,被燒死。

聞及此,毛澤東也忍不住淚目,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傷從心中蔓延!

這封電報其實中央早已收到,只是適逢毛澤東身體不適,便沒有給他看。直到新年過後,才終於等不得了。毛岸英畢竟是毛澤東疼愛的長子,哪個父母能受得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打擊!即便是偉人,也世間所有父母一樣,也有一顆拳拳的愛子之心!

  • 命途多舛的前半生

  • 毛岸英犧牲時年僅28歲,這使得他的前半生較一般人更短,不過十四年。對於如今的我們來說,28歲大約剛剛穩定好工作,開始準備成家,十四年,正是完成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時間。但是,在建國前的戰爭歲月,以及建國初期英勇參與抗美援朝戰爭,及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士們來說,這樣的前半生已經很長了!多少人十歲出頭便參了軍,二十不到就將滿腔鮮血拋給土地。

    1922年10月24日,毛岸英出生於湖南長沙,他是毛澤東與楊開慧的第一個孩子,父母對他頗多看重。由於他有一對積極參加革命,且有著遠大理想抱負的父母,因此毛岸英自小便也隨著父母去過武漢、上海等地。這些城市既是那個年代的重要城市,也是各種先進思潮最易迸發之所。

    直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國民黨開始將屠刀揮向共產黨,短短幾個月內犧牲了不知多少共產黨員。為了挽救黨、挽救中國革命,他的父親毛澤東作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創始人之一,開始了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艱苦探索。他與新生的兩位弟弟毛岸青和毛岸龍則由母親楊開慧帶回長沙縣東鄉板倉隱蔽,這年毛岸英滿5歲。

    最開始的三年雖然躲藏艱難,但對於年紀尚小的岸英來說,尚還可以稱道幾聲樂趣。母親楊開慧一邊秘密發動農民起義,一邊將他帶在身邊教導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他接受到了較為基礎的教育。只是此時毛岸英年紀尚小,且母子四人的安危無法得到保證,所以也只是識得一些基礎字詞。

    1930年毛岸英生命中的第一個打擊來了。這年10月,母親楊開慧在一次潛回板倉時,被湖南當地的軍閥何健逮捕,時年八歲的毛岸英和他的兩個弟弟也一同被關了進去。他們的父親毛澤東在江西井岡山搞革命根據地實在是太有成效,周邊的幾個軍閥對此早有想法,此時抓住楊開慧母子自然喜出望外。

    但女英雄楊開慧誓死不願宣布脫離中國共產黨,也不願宣布與毛澤東脫離婚姻關系。何健終於按捺不住殺意,於11月4日將楊開慧殺害,並將毛岸英這三個孩子佯裝放出,想以此誘捕毛澤東。

    三個孩子仿徨在滿目瘡痍的街頭,是他們的舅舅楊開智冒死將他們接了回去。這幾年的潛藏生活一直是受楊家人的暗中照顧,入獄的這段時間也是楊開智在設法營救。幾個孩子緊緊抓住熟悉的舅舅,他們誰都明白,自己是徹底失去母親的孩子了。

    不久,楊開智與上海地下黨組織取得了聯系,毛岸英和弟弟們便重新上了路。他們將跟著六十多歲的外婆向振熙離開長沙,扮做走親戚的樣子,從武漢坐船前往上海,那裏有中國共產黨的地下組織,並辦有一所幼稚園。這是毛岸英時隔多年再次見到大都市的風情,不再是多年潛藏的院墻,也沒有獄中的臟亂刑具。

    但命運又一次將毛岸英的前路掀起巨浪,這次更是險死還生。兄弟三個進入幼稚園不久,最小的弟弟毛岸龍便因病去世,毛岸英與毛岸青尚且沒有釋放完悲痛,更大的打擊便襲來。由於顧順章的叛變,上海地下黨組織遭到淪陷性破壞,幼稚園的孩子們進行了疏散。

    無處可去的毛岸英兄弟幾人便被被董健吾帶回家中,但是日子並沒有好過起來。後來出現了一系列變故,1933年由於黨的資助中斷,董健吾的妻子態度便惡劣了起來,兩個孩子至此流落街頭。

    據後來毛岸英本人和毛岸青的回憶,兄弟倆在上海街頭,除了偷人東西和給有錢人做幹兒子,什麽都幹過。論淒慘程度,和【三毛流浪記】裏寫得也差不多了。在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街頭,兄弟倆同無數窮苦人家的孩童一樣,沿街乞食、撿煙頭,也曾透過推車賺點苦力錢。運氣更不好的是,弟弟毛岸青在一次事故中被一名警員用警棍敲擊頭部,由此落下了疾病,對他的一生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這幾年的生活不僅僅是流浪這麽簡單,在當時並不平穩的上海,兩個孩子能活下來,就已經是命大了!直到1936年,命運才終於又眷顧了這兩個孩子。

  • 激蕩的青春年代

  • 1936年,董健吾終於找到了這兩個流落街頭多年的孩子。他們重新聯系上了黨組織,經中共地下組織幫助,毛岸英與毛岸青先去了巴黎治療精神疾病,再從巴黎抵達莫斯科進入蘇聯國際兒童院學習。

    流浪、貧窮與艱難求生與兄弟倆遠去,他們在這裏終於真正觸碰到知識的門檻。一直以來毛岸英的學習就是不系統的,早年的躲藏生活,使得他的知識多數來自於母親和舅舅。在上海沒有過多少安心日子,又被迫流浪街頭。災難在幼年時接踵而至,生存尚且不易,如何有機會安心學習?

    幸好毛岸英年紀大些,他雖也知識不多,但自小在父母和舅舅的影響下,深知學習的重要性,即便是最困頓的時候,他也從未放棄過學習。曾經與毛岸青賣苦力湊得一些錢,買了一本小字典,從這本字典上習得了些字。

    但自學到底比不上系統教育,到了蘇聯這裏條件就大不相同了,雖然日子過得依舊並不寬裕,但比起上海街頭的日子已不知道有多好。那時的蘇聯更是無數共產主義者向往的地方,蘇聯的共產主義戰士們有激情、有理想,為之做出過無數的犧牲。在這樣的聖地,毛岸英深受感染,如饑似渴得學習著知識,逐漸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青年。

    我想他的心中是始終聚著一把火的!一方面他小小年紀便經受過反動派的迫害,又流落在上海街頭吃過勞苦百姓的苦,另一方面他在湖南長待過,也在上海這一十裏洋場受過太太小姐們的冷眼奚落。這樣的他曾經有多痛苦,要改變的決心就有多大。透過總結中國革命的成敗,學習蘇聯的經驗,他深深明白,只有共產主義,才是中國人民的出路!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更何況,他的母親為了革命獻出了生命,他的父親則帶著滿腔愛國情懷和抱負,戰鬥在共產主義的最前線!因為革命,他最小的弟弟早早就沒了,另一個弟弟也遭遇了重大的傷害。現在的他,只希望這種不幸不要再讓別的家庭承受了!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紅色旗幟招展在整個蘇聯境內。那時許多在蘇聯學習的國外留學生積極參軍,奔赴前線保衛蘇聯。在這樣的氛圍下,毛岸英也十分想到戰鬥的最前線去,為此他多次向史達林寫信,但均沒有回音。

    毛岸英並沒有泄氣,他始終保持一邊刻苦學習,一邊關註戰爭局勢的習慣。機會出現在1943年,這年1月,他得到了進入莫斯科列寧軍政學校學習的機會。在這裏,他被授予了中尉軍銜,並加入了蘇聯共產黨(1946年轉為中共黨員),隨後轉入伏龍芝軍事學院繼續深造。

    在軍校裏,他得到了最系統的軍事知識教育,從軍校畢業後,他終於實作了親自上戰場的夢想。任蘇軍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坦克連指導員的毛岸英,參加了蘇聯衛國戰爭,馳騁在歐洲戰場上,他參加的鋼鐵洪流去過白俄羅斯,去過捷克斯洛伐克。這位曾經失落街頭的蒙昧青年,終於在蘇聯成為了一名接受進步思想教育的高級知識分子,更是透過戰爭將自己洗禮為一名光榮的共產主義戰士。

    在回國前夕,毛岸英受到了史達林的接見,史達林稱他是「光榮的共產主義戰士」,認為他「不愧是毛澤東的兒子」。並贈送給他一把小巧精致的手槍,毛岸英格外喜愛。

  • 熱烈的國內生涯

  • 1946年1月,毛岸英跟隨蘇聯前往中國的代表,一起乘坐飛機回到了延安。那天,毛澤東拖著病體前往機場迎接。這對父子已經隔了多年未見了,彼此不在身邊的這些年裏,他們各自都走完了小半段波瀾起伏的人生,同時,他們又有共同的失親之痛。

    毛澤東於毛岸英而言是熟悉的陌生人,蘇聯的這些年,他與父親一直都是透過信件聯系。對於毛岸英而言,毛澤東不僅僅是他的父親,更是中國共產主義革命事業的領路人,他的名字即便在蘇聯也是頗有盛名。這就讓毛岸英一邊以父親為榜樣,刻苦學習,與自己作鬥爭,一邊以父親為老師,學習他對中國革命問題的看法與研究。

    雖然父子兩人多年未見,但是在共同的革命理想,和多年互通訊件的背景下,這父子二人的感情倒是迅速升溫。

    毛岸英僅僅跟著毛澤東吃了兩天小竈,便和其他的戰士們一起吃大鍋飯了。他的身份資訊在組織內部頗受保護,知道他是毛澤東兒子的人並不多。他一向又不會主動提起自己的父親,說到毛澤東都是以「主席」代替,這一習慣一直保留到建國後,直到他犧牲。

    在革命聖地延安,毛岸英開始跟著眾多革命先輩們,研究中國革命問題。他在國內並沒有接受多少實質意義的教育,而真正系統性的學習知識是從去往蘇聯開始,這就導致毛岸英的中國文化知識有些落得下乘。在毛澤東的支持下,他開始跟隨紅軍中著名的文化人—田家英學習。這位老紅軍是出了名的有文化,在田家英的幫助和個人刻苦的訓練下,毛岸英的中國文化知識進步速度一日千裏。

    這還不夠,毛澤東曾對毛岸英說過,他是學習過許多知識的進步青年,也是上過戰場的軍事人才。但是他沒有去過中國農村,不知道農民的生存狀況,這樣的他是無法成長為一名真正的紅軍的。

    深受感觸的毛岸英背上麻袋,徒步四十余裏,去往吳家棗莊做農活。在這裏的待著的大半年時間,他自稱「謝永福」,永福是他的母親楊開慧早年為他取的名字,「謝」則取自他的蘇聯名字「謝盧夏」的讀音。

    在這裏,他與農民同吃同住,村裏沒有別人知道他是毛澤東的兒子,都以為是一名普通的紅軍戰士在這裏學著做農活。雖然由於組織臨時抽調他去解放區做土改工作,毛岸英提前結束了在農村的學習工作。這大半年來,毛岸英不僅農活做得好,更由於他坦率、熱忱的性格,受到當地農民一致的稱贊。

    再次見到父親的毛岸英胸膛更挺直了,剛回國時白皙的皮膚被曬得黝黑。毛澤東握著他長滿厚繭的手,稱贊他已經是受過農村生活歷練的人了,這厚厚的繭子就是他最好的畢業證書。

    我們不得不承認,毛澤東對於毛岸英是真正放在心上的。但這種放在心上與一般的心疼子女衣食住行、操心子女將來的父母們不同。他是將兒子作為革命後輩看待,引導他走上正確的革命道路,學習正確的研究方法,以切合實際得解決中國革命真正的問題。

    毛岸英對此謹記在心,他從不搞特殊化,去的哪裏鍛煉就與當地的工農群眾打成一片。即便是一同工作的其他同誌們,提到他的評價也都是一位熱忱坦率的大高個子,很有知識,與人相處得也很好。那時候誰能想象到,這個吃睡都和普通戰士一樣的青年,會是毛澤東的兒子呢!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當選為黨的最高領導人。作為主席的長子,毛岸英更加嚴格得要求自己。許多親朋故友寫信來京想求毛澤東幫忙在北京安排工作,均被毛澤東拒絕,其中就有毛岸英的舅舅楊開智。這位舅舅曾長期接濟保護著他們母子四人,更是冒著巨大的風險收留喪母的兄弟三人,最後還親自將年幼的他們送往上海地下黨組織的懷抱。因此對毛岸英來說,舅舅不僅親人,更是他們兄弟的恩人!

    但是當毛岸英從向三立處了解到舅舅的想法後,依然是狠心地拒絕了舅舅的請求。他在給向三立的回信中,表達了為舅舅的想法感到愧疚。信中將毛澤東與蔣介石、共產黨與國民黨做了精準的對比剖析,言明共產黨不講失真人民利益的人情,並要舅舅拋掉落後的思想,做新時代的人民。

    了解一位歷史人物,書信是極為重要的材料,在表現個人思想上甚至有極優秀的效果。從現代公開的幾封毛岸英的家書中,我們可以窺見那個有著一腔熱忱的青年,是如何一步步成長為知曉同胞苦難並立誌改變這種苦難的有堅定革命信仰的鬥士。

  • 最後的贊歌

  • 繼農村學習之後,他又進入工廠爭做貢獻。在1950年韓戰爆發前夕,他剛下定要在工廠奮鬥十年的決心。在毛岸英看來,又一次踐行革命信念的機會來了。1950年,韓戰爆發,毛澤東力排眾議,在彭德懷的支持下,決定組建中國人民誌願軍開赴北韓戰場抗美援朝。

    毛岸英便是彭德懷司令口中的第一號兵,他的個人情況極為優秀,在蘇聯讀書多年,有過蘇德戰場的經驗,精通俄語、英語。在北平胡平解放後,更是作為先遣部隊的一員進城踩地雷,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會是優秀的戰士。可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即毛澤東的長子,這樣的一位黨的最高級領導幹部的子弟,將要奔赴的戰場是北韓半島,面對的敵人是有不可戰勝的神話之稱的美軍,誰能保證未來會如何?

    而毛澤東卻十分支持兒子的決定,我們無從知曉這位父親下命令時的心情,但這位父親曾對工作人員說過的話或許給了我們答案:

    「我毛澤東的孩子和北京城其他老百姓家的孩子是一樣的。」

    這便是他送兒子上戰場的心聲了,應召抗美援朝的三十萬誌願軍戰士們,也是別人父母家的孩子,有的歲數甚至比毛岸英小得多。

    毛岸英就這樣如願跟隨彭德懷跨過鴨綠江,成為一名光榮的誌願軍戰士。作為司令員的彭德懷是黨的高級幹部,同時是毛澤東多年的好友,對於毛岸英這個晚輩既有欣賞之意,亦有回護之情。

    毛岸英多次積極主動要求承擔一名誌願軍戰士該承擔的義務,曾馳騁在歐洲戰場上的青年,更想沖上前線擊殺敵人,只是他目前擔任的俄語轉譯和機要秘書一職,確實是急需人才,而這項工作沒有人比毛岸英更合適。

    那時是誌願軍剛剛跨過鴨綠江的階段,對敵情況和戰場布置均剛進行不久,誰也不知道這戰爭會打多久,但沒有一個人心有懼意!彭德懷等人的作戰辦公室,就設在靠近戰爭前線的方位,這有利於與前線部隊進行情報聯系,以便及時作出正確的決策。毛岸英與其他幾個參謀便也晝夜奮戰在此處,處理各種軍情檔以及蘇聯傳過來的情報資料。

    11月25日,美軍轟炸機照常飛臨誌願軍司令部駐地上空。這裏由於無線電訊號發射頻繁,早已為美軍註意,只是每次美軍轟炸機前來轟炸時,眾人皆會躲進防空洞,等到飛機飛到別的地方再出來接著工作,這幾乎是戰地工作的常態。

    上午7時許,便有轟炸機在頭頂盤旋,至十一時,轟炸機終於飛走。毛岸英和另一位作戰處參謀高瑞欣又回到作戰室工作,未曾想到本該徹底飛走的美軍轟炸機又返了過來,朝著司令部駐地上空扔下幾十枚凝固汽油彈,炸彈落到之處,皆是一片火海。

    這種特意設計出的汽油彈,瞬間溫度高達幾千攝氏度。當時在辦公室外觀察這架飛機的參謀成普雖撿回了條命,但臉部已經重度燒傷,更何況是正在辦公室裏辦公的毛岸英與高瑞欣呢!

    即便彭德懷無法相信,命人全力搶救,毛岸英與高瑞欣依舊犧牲於熊熊烈焰之中了!兩人的屍體皆被燒得焦黑,無法辨出原貌,發現屍體處在辦公室門外三十米處。可見二人也聽見了警報,耗盡全力沖了出來,只是美軍投下的凝固汽油彈太多,彈體炸開時的溫度太高,來不及了!

    毛岸英至死都帶著史達林贈與他的那把手槍!這位光榮的第一號誌願軍戰士、受過先進教育的知識青年在北韓的土地上,如同他那為革命獻身的母親那般,獻出了自己年輕寶貴的生命。在他的身後有一位新婚一年、尚不知丈夫去向的妻子;有一位時刻註視著他的蒼老的父親;更有四萬萬億中國人民!

    就在犧牲前不久,毛岸英剛和38軍軍長說好要去做他的戰士,他還和同行的戰士們提起自己還想學日語、法語,學新聞學。縱觀他的整個成長歷程,我堅信毛岸英同誌一定可以學得又快又好,學成之後可以為祖國為人民作出更多的貢獻!

    只是這所有的一切,都在1950年11月25日上午十一時許戛然而止了!要上戰場的戰士提前在敵人的炮彈下獻出生命,好學的青年再也翻不開書本,北京城裏的妻子盼不回她的丈夫,一位父親已經於34天前見了兒子的最後一面!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裏長空且為忠魂舞。」

    毛岸英同誌是跨過鴨綠江的第一批誌願軍戰士,也是三十萬分之一。1958年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中國共有十四多萬誌願軍戰士直接或間接犧牲在北韓戰場上,他亦是十四萬分之一。

    這位青年,面對著命運的戲弄和敵人的屠刀,他未曾屈服,蘇德戰場上抗擊法西斯主義,他格外英勇。他一面勤奮學習著新知識、了解中國革命情況,一面不斷檢討自己,接過先輩的旗幟捍衛革命的勝利果實。

    毛岸英同誌的犧牲是中國共產黨的損失,也是中國人民的損失。黨從此失去了一個革命信念堅定、工作經驗豐富、勤奮而坦率的共產主義黨員;人民失去了一位關懷人民窮苦、誓要讓人民當家做主的有為青年。

    但於他個人而言,毛岸英的一生無愧於他的父母,無愧於他受過的教育,無愧於二十八年中所有關心他、幫助他、教育他的人們。

    命運無常,將這樣的青年永遠暫停在了28歲,同其他許多誌願軍戰士一樣沈睡在他國的土地。但這位青年坎坷而光輝的一生,必將隨著他的事跡永留人民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