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好像跟「火」特別有緣,出山後打的第一仗,就是「火燒博望坡」,第二仗又是「火燒新野」,人生的最後一仗又是「火燒上方谷」。
但可惜的是,諸葛亮燒的這三把火,其實都是羅貫中虛構的,在歷史上根本沒有發生過,或者說,根本不是諸葛亮的功勞。
先來說「火燒博望坡」,被稱為諸葛亮的初出茅廬第一功,原本對諸葛亮有意見的關羽、張飛,也佩服地說:「孔明真英傑也!」
可以說,火燒博望坡,一舉奠定了諸葛亮在劉備集團中的至高地位。
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這次戰鬥並不是諸葛亮的功勞,而是劉備指揮的。
首先,這次戰鬥發生在建安七年,而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是在建安十二年,在時間上就對不上,諸葛亮怎麽可能提前五年幫劉備打一仗呢?
其次,據【三國誌·蜀書·先主傳】記載:「使拒夏侯惇、於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
什麽意思呢?就是說,劉備奉命去博望縣抵擋夏侯惇、於禁的曹軍,設下伏兵,並燒掉了營寨,偽裝出逃跑的樣子,夏侯惇派兵追趕的時候,被劉備設下的伏兵打敗了。
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火燒博望坡」,是劉備親自指揮的,而不是諸葛亮。
那麽,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的時候,為什麽要把這個功勞算在諸葛亮頭上呢?其實就是為了突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用兵如神。
在三顧茅廬時,諸葛亮高談闊論,為劉備策劃了一個偉大的藍圖,但是,關羽和張飛卻嗤之以鼻,認為他就是在紙上談兵,根本沒有真才實學。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就急需要一次表現的機會,才能贏得大家的信任,因此,羅貫中就把劉備指揮的「火燒博望坡」安到了諸葛亮頭上。
這段故事,羅貫中寫得非常精彩,完美地塑造出了諸葛亮指揮若定、用兵如神的形象,讓關羽、張飛大為嘆服,徹底改變了對諸葛亮的偏見。
如果說「火燒博望坡」是諸葛亮的初出茅廬第一功,那麽,「火燒新野」就是他的第二功了。
這兩把火一燒,讓諸葛亮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更加穩固,再也沒有人敢質疑他了。
但是,非常遺憾,這個故事也是虛構的。
而且,火燒博望坡好歹還有故事原型,雖然是劉備的功勞,但放在諸葛亮身上也說得過去,畢竟人家是一家人,但火燒新野這個故事,卻連原型都沒有,翻遍了【三國誌】【後漢書】甚至【資治通鑒】,都沒發現這個故事的影子。
看來,羅貫中對諸葛亮實在是太好了,不光把別人的功勞都算在他頭上,連沒有的事都能給他虛構出來。
當然,羅貫中也不是完全自己虛構的,在元雜劇【諸葛亮博望燒屯】裏面,就有這個故事的原型,說諸葛亮在博望坡燒了一把火之後,又派關羽在渡口放水,還派張飛在路口截殺,最後大獲全勝。
羅貫中就是根據這個故事,分成了兩個故事,前半段還是「火燒博望坡」,後半段就改成了「火燒新野」,一仗兩打,一功兩吃!
而且,後面這個故事寫得更加精彩,先是火攻,再用水攻,還有半路劫道兒的,比「火燒博望坡」的故事更加豐富,再次體現出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
還有諸葛亮的最後一戰——「火燒上方谷」,又是什麽情況呢?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設計把司馬懿父子騙到上方谷,眼看司馬懿父子就要被燒死了,卻不料突然天降大雨,澆滅了這場大火,讓司馬懿父子逃出生天,諸葛亮只能仰天長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
別說諸葛亮失望了,就是一千多年後的我們看到這裏的時候,也會扼腕長嘆,要是這把火燒死了司馬懿父子,也就不會有後來那些五胡亂華的事了!
不過,我們還是別為古人操心了,在真實的歷史上,這個故事根本就沒有發生過。
無論是【三國誌】還是【資治通鑒】,也無論是寫諸葛亮還是寫司馬懿,都沒有記載過這個故事,只能說明,這個故事是【三國演義】虛構的。
其實,以司馬懿的隱忍性格,他是不會冒這樣的險的,這個人太過於求穩了,就連把諸葛亮包圍了都不敢進城,何況是這次為了搶糧而身犯險境,是完全不符合司馬懿的性格的。
羅貫中之所以要虛構這個故事,無非就是在諸葛亮臨死前再神化他一次,最後體現一次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不過,羅貫中畢竟還是不能篡改歷史的,就加了一個「天降大雨」的故事,沒有讓司馬懿父子命喪上方谷,不然的話,歷史就亂了。
而且,加上了這個故事,也更加突出了諸葛亮的悲劇色彩,即使用盡了全力,終究還是敵不過「天意」!
這次失利後不久,諸葛亮就郁郁而終,他的北伐大業,也徹底失敗了。
(參考資料:【三國誌】【三國演義】【資治通鑒】)